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知识与能力:
1、积累生字词
2、了解作者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4、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比较阅读法。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中华民族面临日本军国主义长驱直入,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伟大的爱国者鲁迅先生痛斥、分析和批判悲观失望的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力和战斗力。他认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不是帝王将相、状元宰相,而是被压迫的人民,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值得我们学习。
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的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学习本文,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着重学习作者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二、目标:
1、积累字词 2、了解作者 3、诵读课文 4、初步理解课文
三、诵读课文
1、生字
慨(kǎi)叹 省(xǐng)悟 诳(kuāng)骗 诬(wū)蔑 脂(zhī)粉
脊( jǐ )梁 抹(mǒ)杀 抹(mā)布 拐弯抹(mò)角 前仆(pū)后继
状元宰(zǎi)相 搽(chá)
2、生词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势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辽阔的样子:烟波渺茫。②相隔遥远或久远,模糊不清:渺茫的烟云|一别音容两渺茫|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③无把握;难以预料、期待:前景渺茫|希望渺茫。
诳kuáng骗:说谎话骗人。
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名誉。
生路:文中指维持生活或生存的途径。
家谱: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事。
怀右伤今:怀念古代的社会,哀叹现实的社会,用以表示那种悲观厌世,到退还右的思想情绪。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说话。
埋头苦干:专心地下苦功夫做事。
前仆pū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地大物博:文中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3、走进作者:
(1)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2)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
四、进一步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小组合作讨论,共同完成: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天下通
第二课时
目标:
合作理解课文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
二、阅读课文,合作讨论
1、.本文揭示对方什么谬误的论点,有那些论据?
错误论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
论据:(1)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2)不久:只希望“国联”。(3)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提出的正面观点是什么?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作者提出的观点有何依据? 从古至今有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5.作者得出结论是什么?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让学生能自主理解、自主提问,相互交流学习,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的意识、合作的精神
三、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一)、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二)、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3、、课文最后一段如何总结的?
第一句先论论点的前半部分,“中国人”不能看“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却要看“他的筋骨和脊梁”。不能以偏概全。第二句再论论点的后半部分,“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拿出自己的眼光来看地底下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的事实。
四、欣赏品味
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
“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
“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
“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五、课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3、颂一颂鲁迅先生所说的代表中国“脊梁”的几种人。
埋头苦干的人:广大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有益贡献的知识分子。
拼命硬干的人: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人士,民族英雄。
为民请命的人: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4、说一说鲁迅先生所指的失掉自信力的代表人物。
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
5、评一评两种类型的人得出结论
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悲观失望,妥协投降,
广大人民奋不顾身,坚强不屈。
六、拓展迁移
“中国的脊梁”在今天是什么样的人呢?有何现实意义?
学生分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七、总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写作方法,写驳论文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八、作业
1、课后练习 2、天下通
中 ┏自夸“地大物博” ┓
国 ┏敌论据 ┃ 只希望国联 ┃┓
人 ┃ ┗ 味求神拜佛 ┛┃ 以偏概全
失 ┃敌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
掉 ┃直接反驳:┏失掉“他信力”
自 ┃ ┗发展着“自欺力”
信 ┃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力 ┃ ┗ 论据:从古到今 “中国的脊梁”
了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