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拟行路难》ppt课件1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选修《拟行路难》ppt课件1

ID:556495

大小:216.5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拟行路难 鲍照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诗歌的内容。    2 ,能力目标: 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副渲染愁绪的用意    3 ,情感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    1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 ,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1 ,  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一)鲍照的生平 鲍照(约 414—466 )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 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 《 谢秣陵令表 》 )。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 《 鲍参军集 》 传世。尽管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 诗品 》 语)。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二)鲍照的人生道路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 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因为出身寒微的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 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 鲍照的诗歌创作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他的诗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边塞诗,如 《 代出自蓟北门行 》 ;有描写游子、思妇、弃妇的诗,如 《 代白头吟 》 ;而以 《 拟行路难 》18 首为其代表。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较左思的诗,不但有不满,更有抗争)。 抒发英才被压抑的苦闷 , 如,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已自宽,举杯判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描写戍卒的痛苦 : 君不见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 音尘断绝阻河关。 …… 将死胡马迹,边塞,能见妻子难。 描写妇女爱情不自由 :(其三)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采芳藿。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鲍诗感叹人生无常,及时行乐, 如 《 拟行路难 》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 …… 对酒叙长篇,穷途委命付皇天。 但愿杯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须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散文 《 登大雷岸与妹书 》《 瓜步山揭文 七言乐府诗对后代影响大,为唐代七言诗奠定了好基础,鲍照七言诗隔句押韵,为唐代七言诗发展奠定了好基础,鲍照七言诗隔句押韵,为七言诗发展开辟道路,树立榜样,他以后七言诗慢慢多起来。 补充时代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倾倒水于平地 , 水向四处分流 ( 比喻人生际遇不同 ). 人生是即定的 , 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 , 歌唱 < 行路难 >, 这句说 , 歌唱声因举杯饮酒俞益悲愁而中断 . 人心又不是草木 , 怎么会没有感情 , 欲说还休 , 欲行又止 , 不再多说什么 . 悲愁深沉,郁结在胸,酌酒难以自宽,长歌为之断绝。满腹感慨吞声不能言,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整体感知 南朝宋著名诗人鲍照的 《 拟行路难 》 诗共有十八首,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 《 拟行路难 》 中的第四篇, 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 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鉴赏诗歌 诵读此诗,结合注释,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并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 明确: 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2. . 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思与愤懑的? ①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 高低贵贱决定的。 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   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 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诗篇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泻水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这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 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人间社会的某种哲理。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就是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体会“安能行叹复坐愁 ” 这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安能行叹复坐愁 ” 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 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 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涵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者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而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 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销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 《 行路难 》 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 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了。这口吻,这笔调,反倒愈加透露出那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这就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 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 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 《 行路难 》 ,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④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 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感情的打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高潮。 小结 《 拟行路难 》 其四 全诗突出写“愁”,所叹者愁,酌酒为销愁,悲歌为泄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 《 古诗源 》 卷十一)。在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深沉而又激越奔放的感情。 对比阅读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以 “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 “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以李白的乐府歌行为例,与鲍照作简要比较: 唐代李白对鲍照的 《 拟行路难 》 情有独钟,他的 《 行路难 》 、 《 将进酒 》 等乐府诗也写“愁”,但感情的跌宕起伏,有愁但力图突破愁的束缚,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出对鲍照诗的继承。 作者的 《 拟行路难 》 对李白的 《 行路难 》 很有影响。都是写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从语言风格来讲,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全诗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跳荡雄肆。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