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课件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课件15

ID:556623

大小:1.11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制作者 : 中文 04-1 班 31 号 古飞君 作者介绍 背景介绍 课文分析 朗读欣赏 音乐欣赏 苏轼生平 苏轼: (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 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 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 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 《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 、 《 水调歌头 · 丙辰中秋 》 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诗文有 《 东坡文集 》 等。 苏轼照片 背景介绍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 1076 ),亦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作者当时知密州(今山东诸城)。从小序可知,此词系醉后抒怀之作,同时表达了对兄弟苏辙(子由)的思念。古人评论说:词的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先著 《 词诘 》 ),其实通篇风调又何尝不是这样。 课文分析 诗词全文 思想感情 艺术欣赏 艺术成就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思想感情 此词的主旨在于抒发作者外放期间的寥落情怀,其中杂用道家思想,观照世界亦复自为排遣。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弃险恶的宦海风涛,提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运用形象化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和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开篇“明月几时有”一问,排空直入,笔力奇崛。诸家指出此处词意和屈原 《 天问 》 、李白 《 把酒问月 》 的传承关系,正可说明作者“奋励有当世志”,而又不谐尘俗的怫郁心理。“不知天上宫阙”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的深自徘徊困惑情态。 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把酒:端起酒杯。 宫阙:宫殿。 归去:回到天上。 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不胜:经不住。 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比得上。 转朱阁,低姬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朱阁,低姬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色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不应: 不该。 何事:为什么。 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 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 千里:相隔千里的人。 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 1. 如何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整体感知上片大意 —— 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 ? 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 ? 这体现了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 2.“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 由于无法排解内心的困惑,词人便想乘风飞往 月宫去,但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这就流露出词人“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上阕:是写景想象,写见月思念君,有所企盼又万分无奈,而欲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内心矛盾。 下阕:着重写睹月思人,抒写对弟弟苏辙的深切怀念,写得惋恻缠绵而又富于理趣。在词的最后一句,作者以超迈豁达的心情表达了对弟弟的祝愿:但愿我们都能健康常在,几时远隔千里,却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光。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还抒发对弟弟的强烈思念。特别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成为流传千世,脍炙人口的佳句。 ( 1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 欣赏品味 ( 3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 2 )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和“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 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正因为蕴涵了人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 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先是因 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无法排遣而向青天发难,进而自慰、释然,语气愈加旷达,感情也进一步升华为 对天下之人的美好祝愿, 对生活的信心也更坚定。 艺术成就 从艺术成就上看,本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 《 酒边词序 》 ),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 诗词朗诵 音乐欣赏 谢谢欣赏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