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
南朝
·
宋
鲍照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
春日忆李白
》
杜甫
梁有汤惠休,常从鲍照游。峨眉史怀一,独映陈公出。卓绝二道人,结交凤与麟。
《
赠僧行融
》
李白
道路难行。
汉乐府旧题,
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拟,摹仿。即学习模仿
《
行路难
》
写的乐府诗。
解题:
“
行路难
”
字面意思是什么?
《
行路难
》
又是什么?
“
拟
”
是什么意思?
解决疑难
倾倒水于平地
,
水向四处分流
.
人生是即定的
,
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
,
歌唱
<
行路难
>.
歌唱声因举杯饮酒俞益悲愁而中断
.
人心又不是草木
,
怎么会没有感情
.
欲说还休
,
欲行又止
,
不再多说什么
.
诵读
整首诗语速要慢,语调要低,其中
246
更慢更低,尤其在最后一个字要拖长声音。第三句的“命”要读重点,最后两句,一升一降,情感要饱满,对比鲜明点。
本诗的
诗眼
是什么?
明确:愁
行坐叹愁
借酒销愁
歌咏抒愁
悲歌断愁
吞声咽愁
为什么愁?
知人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
.
鲍照
出身鄙野,家境贫寒
,
一生沉沦下僚
,
很不得志
,
但他的诗文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最有名的是
《
拟行路难
》18
首。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
。
论世
魏晋南北朝时期,
选拔官员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
这种选官制度只看你的家庭出身,不看你的才情和品德,即使你才华横溢,只要你出身低贱,你就不可能做到高官。
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愁的直接原因怀才不遇,根源是门第低贱。诗人
将其归结为什么?
对于这种命运,诗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认命
、
抗命
、
认命
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认命
——
不认命
——
认命
︱ ︱ ︱
抨击 悲愤 无奈
其实
,诗人在第一句中就含蓄地说出了造成不幸的命运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明明是写“愁”
,
第一句
为什么却去写
“水”呀
?
“比兴”的手法。
所谓“兴”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在这里,表面是写“水”,实际上是写“水”的流向是地势高低造成的,而“人”的命运是门第贵贱造成的。如果说“命”是直接道出愁的原因,那么“水”则间接暗含着愁的原因,所以我们不妨再加一个“泻水兴愁
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认命
——
不认命
——
认命
︱ ︱ ︱
抨击 悲愤 无奈
当堂再读、背诵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
.
全诗小结
:
思考作业
行路难
李白
金
樽
清酒斗十千,玉盘珍
馐
直万钱。停杯投
箸
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
安
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课本练习三
初中学过
诗以 “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 “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探究、讨论
鲍照
——
南朝刘宋社会动荡
—
怀才不遇
—
无奈
门阀制度
李白
——
盛唐
———————
怀才不遇
—
乐观
比较鲍、李的
《
行路难
》
写作缘由
情感
语言风格
鲍照
李白
比较鲍、李的
《
行路难
》
写作缘由
情感
语言风格
鲍照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抒悲愤
深受乐府影响,语言清新质朴,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
李白
抒悲愤
+
明豪情
+
展自信
背诵本诗和李白的
《
行路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