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全真模拟(二模)
语文试题卷
试题卷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彷徨(páng) 面颊(jiá) 咬文嚼字(jiáo)
B.荸荠(bí) 带挈(qì) 迥乎不同(jiǒng)
C.箱箧(qiè) 怄气(òu) 扑朔迷离(sù)
D.稽首(jī) 胡髭(zī) 忧心忡忡(chō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箫瑟 臆测 惟妙惟肖 苦心孤诣
B.颁奖 遗骸 相辅相承 即物起兴
C.晦暗 竦峙 合辙押韵 长嘘短叹
D.狡黠 荒僻 孤军奋战 物竞天择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现在看电影,越来越多的人会抉择网上购票,这样可以早点买好票选好座位,就会心
安很多。
B.尼泊尔强震,举世震惊!朋友有难,岂能无动于衷;同胞遇险,必需全力以赴。
C.在首届浙江全民阅读节上,无论是从台湾、北京远道而来的出版社,还是东道主浙
江的出版社,大家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结合自身特色,十八般武艺齐上阵。
D.汪国真或许是一个较为遥远的名字,但在上世纪90年代的校园里,他的很多诗歌
曾经风靡一时地流行。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陈涉世家》《曹刿论战》《孙权劝学》分别选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的《左传》(相传)以及宋代司马光所编写的《资治通鉴》。
B.同以生命为主题,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在《再塑生命》中,认为莎莉文老师到来的这一
天,是“我”生命的重新开始;而英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热爱生命》则让我们
体会到生命的坚强和伟大。
C.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童趣》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回忆童年生活的文
章,都叙写了童真和童趣。
D.小说《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英子,《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最后一课》中的小弗
郎士,他们都在少年时代有着难忘的经历,在痛苦中磨练,在感悟中成长。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走过第一个十年的动漫节,国际美誉度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今年的动漫节吸引了
包括美国梦工场高管、英国普派拉电视台代表在内的嘉宾光临。
B.挤在冬天与夏天缝隙中的杭城春天,美自然不在话下,短更是出了名的。既然春天留
不住,我们唯有抓住这最后的小尾巴,充分享受春日里温暖的阳光。
C.当下,全国每年有超过20多万种新书出版。书多了,好书却仍稀缺,出版界理应更
有作为,多出版优秀书籍。
D.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旅游的需求也从观光游渐渐发展到休闲游、体验游,对旅游
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4分)
①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③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
阵子》)
④ ,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⑤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5)
什么是文化,似乎早已不言自明。一方面文化可以被说得非常宽阔,好像什么都可以包括在文化之中,另一方面,又可以被看得十分狭窄,好像就是琴棋书画等文艺形式罢了。 ① 。什么是文化?一个人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一脚踢过去,还是怜悯地躲避?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所以, ② 。对文化的这样一种理解,不无道理。
(1)这段文字在用语得体和标点使用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2分)
(2)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3分)[来源:Z.Com]
8.今年是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立10周年,学校开展以“爱我家园,情满西溪”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相关任务。(6分)
(1)下面内容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材料,请你概括西溪湿地在保护方面的两条措施,每条不超过8个字。(2分)
杭州市在西溪湿地划定了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历史遗存三个保护区,对生态环境较好、最具湿地特色的区域实行相对封闭保护。这些区域除小型摇橹船和科考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禁止进入,为鸟类以及其他生物营造更加静谧的生存环境。湿地生态不断改善,为生态旅游创造了条件。在保护的同时适度利用,通过利用实现更好的保护,也就是找到了保护与利用结合的平衡点。湿地公园开园至今,累计接待游客3100余万人次。仅2014年就接待游客445万人次,经营收入超2亿元。
(2)请根据下列材料给西溪湿地的“花朝节”写一句宣传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来源:学|科|网]
琼花、紫丁香、花毛茛、七里香、毛地黄、石竹、花烟草……花朝节期间,西溪湿地内80%的花卉都到了盛花期,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正好赏花踏青,还有缤纷多彩的活动,为市民游客的赏花之旅增添更多乐趣。
(3)针对以下漫画中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请你表达
自己的看法并简述理由。(2分)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6题。
(一)海是藏不住的
蔡崇达
我六岁的时候,才第一次看到海。虽然,我是海边的孩子,而且我的父亲,就曾是一名海员。
那次看到海,是到外祖母家的路上。沿着乡间的小路,跟在母亲的身后走,总感觉,怎么路边的甘蔗林那总传来明晃晃的亮光。我趁着母亲不备往那边跑,这才看到海。
追来的母亲气急败坏。她说,你父亲不让你知道海的,就怕你觉得好玩自己跑来了,担心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其实父亲担心的不仅这个。回到家里,我父亲郑重地和我说:“我小时候就是老觉得海边好玩、船上生活好玩,这才过上后来的生活。但海上太苦了,我希望你在镇上的中学读好书,不要再做和这相关的工作。”
东石,我生活的这个小镇,或许太多像我父亲那样的
人。十几年来,镇区发展的方向,一直往反方向滋长,整个小镇在集体逃离那片曾带给他们乐趣和磨难的海洋。然而这片试图被父母藏住的海,却因父母的禁止,而越发吸引我。
再次去拜访外祖母的路上,我突然放开步子往甘蔗林那边冲,母亲气恼地追我,把我追急了,竟噗通往那一跳,海水迅速把我淹没了,那咸咸的海水包裹着我,把我往怀里搂。我看到,这海水之上那碎银一样的阳光,碎银铺满我的瞳孔,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医院的病床上。
海是藏不住的。父母因为自己曾经的伤痛和自以为对我的爱护,硬是要掩饰。我因而听到海浪声,以为是风声;闻到海腥味,以为是远处化工厂的味道。然而,那庞大的东西还一直在涨跌着,而且永远以光亮、声响在召唤。我总会发现的,而且反而因为曾经的掩饰,更加在意,更加狂热。[来源:Z。xx。k.Com]
那次被水淹后,父亲却突然带我去航行。那真是可怕的记忆,我在船上吐得想哭都没力气哭出声,求着父亲让我赶紧靠岸。从那之后,我不会疯狂地往海边跑,然而也没惧怕海,我知道自己和它相处的最好方式是什么。那就是坐在海边,享受着这海风亲昵的抚摸,享受着这包裹住我的庞大的湛蓝——那种你似乎一个人但又不孤独的安宁。长更大一点,我还喜欢骑着摩托车,沿着海岸线一直兜风。
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对待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到和它相处的方式。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景致,也翻滚着各自的危险。生活中的诱惑也是,人的欲望也是。以前以为节制或者自我用逻辑框住,甚至掩耳盗铃地掩藏住,是最好的方法,然而,无论如何,它终究永远在那躁动起伏。
我期许自己要活得更真实也更诚实,要更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我也希望自己能把这一路看到的风景,最终能全部用审美的笔触表达出来。
我一定要找到和每片海相处的距离,找到审美它们的最好方式。
(选自散文集《皮囊》,略有删改)
9.根据全文内容,请指出标题“海是藏不住的”的具体含义。(4分)
10.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①海水迅速把我淹没了,那咸咸的海水包裹着我,把我往怀里搂。
②那就是坐在海边,享受着这海风亲昵的抚摸,享受着这包裹住我的庞大的湛蓝。
11.文章写父母开始千方百计不让我接触大海,后来却写父亲带我去航行,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1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涵。(4分)
(二)乌鸦喝水,别只当寓言听
高路
“乌鸦喝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这么多年,小学课本更新换代,很多我们曾经非常熟悉的课文都消失了,但“乌鸦喝水”依然牢牢地占据着小学课文的位置。它跟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一起,被视为科学精神启蒙的最好典范。
近日,有媒体用一组实验证明,所谓的乌鸦喝水,并不那么简单。在按照很多版本课文插图所做的实验中,乌鸦其实是喝不到水的,比如按人教版课文插画里的那个大肚小口瓶要想把水填上来就比较难,很可能石头堆满瓶口了,水还没满上来。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水能否满上来其实跟石头大小、瓶子形状、水有多深有莫大关系。
这组实验非常有趣,把人由常识判断、习惯思维引向更严谨、更细致的科学认证之中,而不是简单地推理。这与前段时间,浙大做的剪刀石头布的研究课题有异曲同工之妙,由常识入手一点点抽丝剥茧,揭开一个宽广的科学世界。
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作,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只要知道石头扔进水里是能让水满上来的就行了,根本没有必要较这个真,较真的事应该留给更高年级的学生去做。
这关系到我们怎么看待语文教育,语言是一门工具,能说会写是基础,但语言要承担的功能更多。我们为什么会把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选入课文,并且把
它们放在一起,除了文章本身好以外,恐怕更重要的是,它散发出的智慧和科学精神让人着迷。它能激发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以我的个人经历而言,小学学的很多课文基本都忘记了,但这三篇文章从来没有忘记过,因为它们做到了将故事和科学相结合。
所谓的启蒙不仅包括语言还包括思维,语文里可以有数学有推理,有想象也有科学,这样的语文就有可以被称为基础的那种东西。我想,如果能在学习这篇文章的同时,附上一个乌鸦喝水的实验,让小朋友们见识一下科学的力量,这比比划解释效果要好得多。乌鸦喝水要说的道理只是打开了一片很小的天地,但一个并不复杂的实验能打开更大的天地。
乌鸦喝水,当寓言故事听听不是不可以,但仅满足于此就太可惜了。而我们的教育往往缺少这种认证的精神,更多的是照单全收。语文容易被忽视,一个是因为有时它无需经过严格的科学认证,你不可能用科学来证明小白兔开口说话的可能性。语言超越现实,才有独特的魅力。以科学的眼光看,所谓“寒梅独自开”只是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可是在语言文字中,它就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这不能以科学不科学论之,因为它只是对自然的人格化解读,语文有自己的文学性,但如果有课本告诉你小白兔改口吃肉了,人能跳得三丈高,那就违背了科学的精神。
科学精神应该无处不在的,它不是年龄达到一定阶段以后突然开始的思维训练,而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我们不仅需要形容词,也需要准确、定量和分析。既然科学是整个世界运行的基础,那么它也应该成为教育运行的基础。以这个标准看,人教版乌鸦喝水里的那个大肚子小口瓶实在是个敷衍之举。
(选自《钱江晚报》2015年4月18日时评)
13.文章开头引用媒体有关“乌鸦喝水“的实验有什么作用?(3分)
14.为什么乌鸦喝水,不能只当寓言听?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4分)
15.指出下列说法中与文章意思不符合的地方,并简述理由。(4分)
(1)我们把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选入课文,而且不会忘记,只是因为其中有着迷人的科学和智慧。
(2)第七段中列举“小白兔开口说话”和“寒梅独自开”的例子,是为了论证语文教学缺乏科学精神。
16.请结合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谈谈你对语文的文学性和科学性的理解。(3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一)
青州有谋反者,州县逮捕支党,收系满狱,诏殿中侍御史安喜崔仁师覆按①之。仁师至,悉脱去杻械②,与饮食汤沐,宽慰之,止坐其魁首十余人,余皆释之。还报,敕使将往决之。大理少卿孙伏伽谓仁师曰:“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魁首见徒侣③得免,未肯甘心,深为足下忧之。”仁师曰:“凡治狱当以平恕为本,岂可自规免罪,知其冤而不为伸邪?万一暗短,误有所纵,以一身易十囚之死,亦所愿也。”伏伽惭而退。及敕使至,更讯诸囚,皆曰:“崔公平恕,事无枉滥,请速就死。”无一人异辞者。
(二)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日:“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
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注释】①覆按:审查核实。②杻械:木枷和镣铐之类的刑具。③徒侣:同伴。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与饮食汤沐(热水) B. 更讯诸囚(改变)
C. 里服其不校(通“较”,计较) D. 引躬克责(自身)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深为足下忧之 山峦为晴雪所洗
B.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 先帝不以臣卑鄙[来源:Z+xx+k.Com]
C.知其冤而不为伸邪 人不知而不愠
D. 虽在仓卒 虽千里不敢易也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万一暗短,误有所纵,以一身易十囚之死,亦所愿也。
(2)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
20.崔仁师与刘宽在品格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2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秋思
陆游
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
诗情也似并刀快①,剪得秋光入卷来。
【注释】
①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并:即并州,东汉州名。古时并州以产剪刀著名
(1)诗中的哪些景物体现了秋天的特点?(2分)
(2)诗歌三、四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请加以赏析。(3分)
四、(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伸出你的手,为自己开拓一片天地,可以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伸出你的手,谅解了犯错的伙伴,与朋友摒弃前嫌,可以让自己的风度更优雅;伸出你的手,挽起同伴的臂膀,唤起合作的热情,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快乐。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伸出自己的手。
请以“伸出自己的手”为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你的经历,也可以发表你的见解,抒发你的感受。文体自定(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015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模拟考试
语文五校联考
答案:
一、基础(30分)
1、A 2、D 3、C 4、B 5、B
6、(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弓如霹雳弦惊 赢得生前身后名 (4)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
(5)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7、(1)把“文化之中”后的“,”改为“;” “宽阔”改为“宽泛”
(2)①但是文化还有其他的含义(1分,前后有衔接过渡即可)
②文化就是个人的修养。(2分,侧重于对前面文化现象的总结,意思相近即可)
8、(1)实行相对封闭保护 保护利用相结合(实行适度利用)
(2)示例:人在花中行,心入诗里游。身行花朝美景,情醉西溪风情。
(3)漫画中的一些游客攀爬到文物古迹上拍照,这种行为是极不文明的。不仅严重损害了国人形象,也拷问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更会文物造成了损害。所以游客需要自律,文明出游,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处罚力度,维护景区的秩序。(态度1分,理由1分)
二、(30分)
(一)(16分)
9、父母出于对我的爱,曾经千方百计要掩饰,不让我看到大海,反而让我更在意,更狂热地去追寻大海。(表层含义2分)生活中的诱惑和人的欲望也是不可以用节制和逻辑框住的,也无法掩藏,我们终究要面对它们。(深层含义2分)
10.(1)生动地写出了我被海水淹没时的惊慌恐惧的心情。
(2)写出了我坐在海边,观赏无边无际的湛蓝色的大海时惬意、舒适的心情。
11.父母开始时是出于对我的保护,不让我接近大海,后来是因为掩饰不了,所以通过带我到海上让我认识到大海的可怕,从而让我远离大海。通过前后对比,(2分)引出下文我如何面对大海以及生命中的欲望和诱惑的思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分)
12.生活的诱惑和生命中的欲望,是无法回避的,(2分)要勇敢地面对和接受,并懂得处理和它们的关系,找到最好的相处方式。(2分)
(二)(14分)
13.文章开头写乌鸦喝水的实验把人由常识判断、习惯思维引向更严谨、更细致的科学认证之中,(1分)从而引出对教育要注重科学认证精神培养的论点,(或科学认证精神的论题),(1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
14.乌鸦喝水不仅是个好的故事,更有智慧和科学精神。(1分)仅满足于把乌鸦喝水当成一个寓言听,而缺乏科学认证精神,能打开的天地是狭小的。(从相反角度回答亦可)(1分)启蒙教育不仅包括语言,也包括思维。(1分)科学精神要从小培养,要成为教育运行的基础。(1分)
15.(1)不只是因为其中有着迷人的智慧和科学精神,还有文章本身好。
(2)不是论证语文教育缺少科学精神,而是说明语言有时是超越现实的,有着独特的魅力。
1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既是对草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自然现象的客观描写,(1分)又极为形象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1分)同时也象征着不向恶劣环境屈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1分)。将科学性和文学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三、(20分)
17.B 18.C 、D
19.(1) 万一判断不准,放错了人,我宁愿以自己一人换取十个囚犯的生命。(在句意大体正确的前提下,关键词“暗短”“纵”“身”“易”每个0.5分。)
(2) 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
(在句意大体正确的前提下,关键词“类”“脱误”“劳”“谢”每个0.5分。)
20.崔仁师和刘宽都具有宽厚仁慈的品格。崔仁师断案公正宽恕,释放了许多囚犯,并且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刘宽为人宽厚,他不仅没有责罚那个失牛的人,反而加以宽慰,属吏有错,他只是象征性地施刑以示羞辱,从不施加严刑。
(特点概括2分,材料分析2分。)
21 (1)以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景物,如乌桕、菊花、鸿雁、天高等,生动明快地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形象鲜艳的秋景图。(点出景物即可,每点0.5分。)
(2)以“并刀”比喻“诗情”的敏锐,一个“剪”字,锤炼精当,充分表现了诗人构思的敏捷和技巧的娴熟,也表达了诗人对大好春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手法结合分析2分,情感1分)
四、作文(40分)
标准参照中考要求(30分为基准分)
文言文译文:
(一)青州有人谋反,州县官员逮捕其同伙,致使牢狱中人满为患。诏令殿中侍御史、安喜人崔仁师前去覆查。崔仁师到了青州,命令卸去囚犯的枷具,给他们饮食、让他们沐浴,加以宽慰,只将其首犯十余人定罪,其他人都释放。崔仁师回朝禀报,太宗又派人前往判决。大理寺少卿孙伏伽对崔仁师说:“您平反了很多人,依人之常情谁不贪生,只恐怕这些首犯见同伙免罪释放,不肯甘心,我深为您忧虑。”崔仁师说:“凡定罪断案应当以公正宽恕为根本,怎么可以自己为了逃避责任,明知其冤枉而不为他们申诉呢!万一判断不准,放错了人,我宁愿以自己一人换取十个囚犯的生命。”孙伏伽羞惭地退下。等到太宗派的人到了当地,重新审讯犯人,他们都说:“崔公公正宽仁,断案没有冤枉,请求立刻处死我们。”没有一人有二话的。
(二)刘宽字文饶,弘农郡华阴县人。刘宽曾经乘牛车出行,有一个丢失了牛的人,就指认刘宽的驾车牛为他丢失的牛。刘宽没有说什么,卸下牛交给他步行而归。过了一会,指认牛的人找到了丢失的牛后将刘宽的牛送还,叩头谢罪说:“我对不起您这样的长者,任您处罚。"刘宽说:“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钦佩他的不计较。
延熹八年,朝廷征召他,授官尚书令,后升任南阳太守。先后主管过三个郡。他和气仁慈,多行宽恕,即使在匆忙之时,也从未有语言、神情急躁。刘宽一向认为若以刑罚来整治百姓,百姓就会只求逃避刑罚而没有了羞耻之心。属吏犯了过错,他只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处罚,只是为显示羞辱,始终不对其施加严刑。政务有了功绩,总是推让给下属。有时出现了灾异,他就引咎自责。每次巡视属县,都只是住在乡间客舍,看见老年人总是与他们谈农事和乡土之事,以示关切;对年轻人则用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教诲加以鼓励。人们被他的道德和行为所感化,风俗人心一天天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