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唐雎不辱使命( ) (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大王加惠( ) (4)请广于君( )(5)岂直五百里哉( ) (6)秦王怫然怒( )
(7)布衣( ) (8)以头抢地耳( ) (9)庸夫( )
(10)非士之怒( )(11)休祲降于天( ) (12)天下缟素( )
(13)秦王色挠( )(14)长跪而谢之( )(15)寡人谕矣( )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不错意也 (2)仓鹰击于殿上 (3)寡人谕矣
三.解释下列各词在句中的不同含义.
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于 受地于先王(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徒 亦免冠徒跣( ) 徒以有先生也( )
以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徒以有先生也( )
之 愿终守之( )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专诸之刺王僚也( )
与 轻寡人与( ) 与臣而将四矣( )
四、 翻译下列句子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题一(13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 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 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过: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人恒过然后能改 B、为:何为者也 或异二者之为
C、以:吾欲辱之,何以也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之:要离之刺庆忌 甚矣,汝之不惠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秦王对唐睢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2分)
愤怒 ------------ ---------------- ---------------- 道歉
4、【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曰”,“避席”写出了晏子___________的态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2分)
5、唐睢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睢主要是靠_________取胜,晏子主要是靠________取胜。(2分)
中考题二(14分)
【甲】《唐雎不辱使命》
【乙】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1、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长跪而谢之( )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
(3)寡人谕矣( ) (4)图穷匕首见( )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分)
方 急 时 不 及 召 下 兵 以 故 荆 轲 逐 秦 王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使毕使于前。
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荆轲的沉着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