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领导和老师莅临指导!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曹 操
孙 权
刘 备
孙权劝学
授课人
:
彭保良
班 级
:11
—
5
班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
1.
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
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
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请同学们找出本文要积累的文学常识
《
资治通鉴
》
司马光
《
资治通鉴
》
是
司马光
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体通史
,记载了从
战国
到
五代
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
目的是
为统治者
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司马光
,
字君实
,
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世称涑水先生。他主持编纂了
《
资治通鉴
》
。著有
《
司马文正公集
》《
稽古录
》
等。
孙权
(181-252)
,
字仲谋,
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陈寿
:
“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
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
曹操
:
“
生子当如孙仲谋。
”
《
吴历
》
文中人物简介:
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吕蒙
(178-220)
,东吴国大将。
鲁肃
(172-217)
,
字子敬,临淮东城
(
今安徽定远县
)
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
,
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吕
蒙
卿
当 涂
邪
(通假字,
“
耶
”
)
涉
猎
即
ménɡ
qīnɡ
tú
dānɡ
yé
shè
jí
听读课文朗读
,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岂
qǐ
孰
shú
更
ɡ
ēn
ɡ
合作探究
1
、参考注释,疏通课文,作出批注,划出读不懂的句子。
2
、质疑,共同讨论
初,权
谓
吕蒙曰:“
卿
今
当涂
掌
事,不可不学!”蒙
辞
以军中多
务。权曰:“ 孤
岂
欲卿
治经
为
博
士
邪!
但
当
涉猎,见
往事
耳。卿
言多务,
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蒙
乃
始
就
学。
你
执政,掌权
推托
难道
研究儒家经典
粗略的阅读
了解
谁比得上我(事务多)?
于是,就
从事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一种学位名
古义:指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及
鲁肃
过
寻阳,与蒙论议, 大
惊曰:“卿今者
才略
,非复吴下阿
蒙!”蒙曰:“士别三日,即
更
刮目
相待,大兄何
见事
之晚乎!”肃
遂
拜
蒙母,结友而别。
到了
……
的时候
到
才干和谋略
重新
认清事物
于是,就
翻译
: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
“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辞。孙权说:
“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又有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
“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阿蒙了!
”
吕蒙说:
“
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
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①
蒙辞以军中多务。
注意下列句子中出现的倒装现象和句子成分省略现象:
应理解为:
“
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
孰若孤?
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
检查学习效果
(
解释划线词并译全句
)
1
、卿今
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 )
2
、孤岂欲卿
治经
为博士邪!( )
3
、
但
当涉猎,见
往事
耳。( )( )
掌权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
研究经书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只
历史
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
1
)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
2
)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3
)
“
卿言多务,孰若孤?
”
(
4
)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
5
)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
反问句,否定吕蒙推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
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
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在吴县时的那个吕蒙!
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分别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与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另
眼相待,长兄你为什么看清事物
这么迟呢?
鲁肃赞学
请归纳本文两个成语:
吴下阿蒙
:
吴下,指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
后比喻人学识尚浅。
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也作
“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
4
、提问:为什么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孙权劝学
详
吕蒙就学
略
鲁肃赞学
侧面
学
理清思路
1.
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孙权
吕蒙
鲁肃
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好学。
知错能改,谦虚好学,
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敬才爱才
,
豪爽而不失风度
,
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劝
赞
问题探究
2.
文中的中心人物是孙权、吕蒙、还是鲁肃?为什么?
中心人物是
吕蒙
。因为写孙权是为了写孙权劝学,是吕蒙发奋学习的动因;写鲁肃是为了证明吕蒙发奋学习的效果,即才学突飞猛进。
吕蒙
(
坚决,关心
)
(
自信,自得
)
(
吃惊,赞叹
)
孙权
鲁肃
君臣
同僚
对话为主,言简意丰
知识梳理
不可不学
孙权
吕蒙
鲁肃
非吴下阿蒙
劝
乃使就学
学
刮目相待
豪
启示
?
惊
启示: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
“
乃始就学
”
,其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
,
令鲁肃叹服并与之
“
结友
”
的故事
,
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
(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方仲永
吕蒙
当涂掌事
乃始就学
五岁能诗、
贤于材人远矣
年长乃学
学有所成
少年不学
一事无成
比较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
,
联系现实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延伸迁移
1
、
《
资治通鉴
》
是
________
主持编纂的一部
______
体通史,记载了从
________
到
______
共
_____
年的史事。
编年
战国
1362
司马光
2
、司马光是北宋
_____
家、
______
家。
政治
史学
五代
当堂训练
2
、选出红色词的正确意思。
(
1
)权
谓
蒙
曰
: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A
、告诉,对
……
说
B
、叫做,称为
C
、认为,以为
D
、所谓
(2
)卿今
当涂
掌事
A
. 沿途掌管做事
B
.在安徽省当涂县做事
C
.掌权管事
(
3
)蒙
辞
以军中多务。
A.
告辞
B.
推辞
C.
辞谢
(
4
)但当
涉猎
,见往事耳。
A
.过水去打猎
B
粗略地阅读
C
.干涉别人打猎
(
5
)卿今者才
略
A.
谋略
B.
略微
C.
省略
3
、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兄弟为什么发现事情这么晚呢
B
.长兄为什么了解这件事这么晚啊
C
.兄长识别事实多么迟啊
B
(
1
)
文章刻画人物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
对话
(
语言
)
(
2
)
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
3
)
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
涉猎,见往事耳
4
、
业精于勤荒于嬉
,
行成于思毁于随。
-
韩愈
莫等闲
,
白了少年头
,
空悲切!
-
岳飞
读书之法
,
在循序而渐进
,
熟读而精思。
-
朱熹
三更灯火五更鸡
,
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
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
劝学名言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汉乐府
读书破万卷
,
下笔如有神。
- -
杜甫
非学无以广才
,
非志无以成学。
-
诸葛亮
敏而好学
,
不耻下问。
--
孔子
劝学名言
结语:
吕蒙的变化让我们认识到学习对于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吕蒙正是通过学习,才从一介武夫转变成通经书,懂谋略的儒将的,才受到大谋士鲁肃的敬重,愿与之结交。因此在今后,我们也一定要更努力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
再见
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