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歌猜
是哪个省份的
民歌
?、
答案:
云南彝族
弥渡山歌
一心要想上山冈去找我的郎呀郎
依哪
~
山对山来崖对崖
蜜蜂采花深山里来
蜜蜂本为采花死
梁山伯为祝英台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咿哪
~
梁山伯为祝英台
嗨
~
看夕阳来看夕阳呀喂
云南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在人民的生活中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唱歌是云南最有名的
民
俗
。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制作:王 旭
2010
年
5
月
31
日
验收自学成果:
迤
西 酬
和
譬
喻
柞
木
熹
微 龙吟凤
哕
即物起
兴
yǐ
hè
pì
zuò
xī
xìng
huì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淳 朴:诚实朴素
生面别开: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譬 喻:打比方
忌 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熹 微:形容阳光不强
(
多指清晨的
)
。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酬 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解释下列词语
1
、标题是“云南的歌会”,是否可以改成“云南的歌”?
研读课文
2
、既然是歌会,那他们在哪些地方唱歌呢?速读课文,请你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一下。
山 野
山 路
村 寨
歌
歌
歌
对
漫
传
以“我最喜欢
场面,因为这里
” 的对话方式,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
2-3
自然段)
(
4
自然段)
(
5
自然段)
大理三月好风光 蝴蝶泉边好梳妆 花中蝴蝶飞采蜜 阿妹等情郎
蝴蝶上面一枝花 雾里传来唧唧喳 拨开满天云和雾 走遍苍山找金花
对歌
“
山野对歌”
“山野对歌”这一片断首先介绍了对歌的热烈和欢快,也表现出浓浓的民族风情。请同学们从
地点、内容
和
方式
为着眼点,说说山野对歌的特色。
地点
: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 凹处。
内容
: 多是情歌酬和。
方式
:
见景生情
,
用各种丰富的譬喻、
用提问的方法、互嘲互赞、唱其他故事。
比较阅读,
交流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沈从文的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
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
语言可以
工笔
描写,也可以
白描
可以直接描写,可以间接描写;
选择哪一种方法,全看表现人物的需要
和自己的喜好,
但
核心一定是让人物符合人物的特点
,
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1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
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
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
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
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
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
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
沈从文
《
边城
》)
返回
工笔描写:
重写实,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牙齿、衣饰,细致生动,如在眼前。
水墨(白描):
重写虚,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写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显得飘忽灵秀,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
写意白描(虚)
工笔细描
(
实)
“
山路漫歌
”
齐声朗读第
4
段中的下列句子,说出它好在哪里,与同学分享。
“
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
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
,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
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
起飞
,一面
扶摇盘旋而上
,一面不住
唱歌
,向碧蓝天空中
钻
去,仿佛要一直
钻透
蓝空。”
讨论:本段写赶马女孩唱歌仅三句,却用了许多优美的语句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这是否偏离了“山路漫歌”的“歌”字?
这些优美的语句描写出了当地优美的环境,自然环境之美与歌声之美相得益彰,浑然天成,作用是用美丽的环境
映衬
美丽的歌声。
“金满斗会”(村寨传歌)
老人常说“十年难逢金满斗”,默读第
5
段,将“金满斗会”与前两种形式的歌会比较,说说“金满斗会”的难得之处在哪里?
人 、时间 、 妆、 民族文化
多
长
盛
传承
返回
“山野对歌”
——
主要
写唱歌人
,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
工笔
描绘
,
烘托
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山路漫歌”
——
着力
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
:天如此之蓝,花如此之美,悠悠鸟鸣如此婉转动听,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儿,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这是以优美环境
映衬
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
金满斗会
”
——
更是盛况空前。
写场面
,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宛若电影画面中的
全景
与
特写
。
课文主要写了在三种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
,
演唱的方式和内容都不相同
.
想一想: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
云南的歌会
有哪些
特色
?作者想借此文表达什么主题?
淳朴自然,气势壮观,融自然、人生、社会于一体,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中心:作者借写云南歌会,传达他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而出。
深入探究:
提前排练
专业或业余演员
搭建专门场地
演唱会、音乐会
即兴演唱
男女老少
山野湖畔
云南的歌会
排练与否
演员
表演场地
对比项
歌会
通过对比体会云南歌会的特点
苗族,湖南凤凰人,
现代作家
、
历史文物研究家
,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代表作有小说集
《
边城
》
、散文集
《
湘行散记
》
。他的作品展示了特有的淳朴自然的风俗人情。
他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侯选人。
沈从文
(1902
~
1988)
拓展练习
我们身边有哪些类似云南歌会般美丽浓郁的民俗呢?
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同学们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
(潮剧、英歌舞、舞虎狮、潮洲大锣鼓、
大奏鼓、赛龙舟
……
)
大 奏 鼓
写法借鉴
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可以直接描写,可以间接描写,语言可以朴素自然
(
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工笔),选择哪一种方法,全看表现人物的需要和自己的喜好,但核心一定是让人物符合人物的特点,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练笔
请根据今天的学习所得描写身边的一个同学。
提示:除了课文给你的启示,还要抓住
人物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