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雄溪、樠溪、酉溪、溪、辰溪之总称,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她,是多么地多情啊!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首词为苏轼在徐州所作五首
《
浣溪沙
》
之一。这组词前有一小序,说明了作词的原委:“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神宗元丰元年(
1078
),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为一州之长的苏轼对此极为关心,他亲往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前往石潭谢神。这组词即是记述他在村野的见闻和感受。
作者在
这首词中生动地描绘出一幅饶有情趣的农村初夏图景,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喜悦之情。
句 解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首句正常语序应是“枣花簌簌落衣巾”,是说枣花簌簌飘落在衣服和头巾上。“簌簌”,象声词,摹写枣花飘落时的细微声音。作者通过枣花点明初夏时节,同时展现出人行走于枣树下,微风吹拂、清香四溢的景象。
次句写所闻。耳畔传来“吱吱嗡嗡”的纺车声,细细倾听,却又无法分辨声音的来处,因为在这个繁忙的收蚕季节里,缫丝声已在村南村北此起彼伏响成一片了。“缫车”,是抽丝的工具。
末句写所见。“牛衣”,
《
汉书
·
食货志
》
有“贫民常衣牛马衣”的话,也有人说即蓑衣之属,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作者抬眼望去,就在路旁的一株古柳树下,一位村农正叫卖着黄瓜。
作者成功地抓住了富有季节性特征的事物,不加修饰,渲染出了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同时暗中流露出久旱逢雨之后轻松愉快的心情。如果旱情不解除,桑树枯死,哪来桑叶养蚕而抽丝,也谈不上卖瓜果了。作者用笔之妙,就在于此。
这一段写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用静态的视觉形象构成画面,而是通过各种不同的音响在人的意识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连续不断的影像,构成有声有景的立体情境。“村南村北响缫车”,虽然只是写声音,却分明呈现出村里百姓辛勤劳作的场景。
酒困路长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酒后困意正浓,又经过长途跋涉,此时真想好好地睡上一觉。烈日当空,口干舌燥,要是能有一杯清茶解渴该有多好!于是走到村野的一户人家前,试着敲门探询。“漫”,随意,不由地。因为非常渴,所以不由得想喝点
茶
。“试问”,透露出谦逊亲切、不愿惊扰人家的意思。
下片开头两句用对偶,看似漫不经心,属对却十分工整,尤其是虚词“唯”与“漫”的对仗尤见功力,将初夏正午的炎热和酒渴困倦的行人情态表现得真切生动,如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