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新洲区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 (共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 狡黠(xiá) 繁琐 膂(lǚ)力 吹毛求疵
B. 荒谬(miù) 褶皱 慰藉(jiè) 众目睽睽
C. 尴(gān)尬 销魂 悲怆(chàng) 万惯家私
D. 黏(nián)膜 雾霭 魁梧(wú) 不可名状
2、 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内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纪检组对驻在部门进行贴身 ,在直属单位统一配备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形成“信、访、电、网”举报受理平台。纪检组还在节日期间按照要求 明察暗访,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进行提醒,错误的进行 ,违纪的进行查处。
A.监督 展开 改正
B.监管 开展 改正
C.监督 开展 纠正
D.监管 展开 纠正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陈一新指出,二季度和下半年是武汉瞄准发展着力点、做大发展增长极、实现发展新目标的关键阶段。
B.昨日,由武汉市外事办公室、对外友好协会组织素材,集中在黄鹤楼公园展出了武汉23座国际友好城市的万种风情。
C.武汉临空港经开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他们以“网上办”为重点,加大利用网络疏导群众排队办事的力度。
D.我市2013年出台的加装电梯政策已过期,新政策还未出台,规划部门无法可依,居民们呼吁尽快出台新政。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 这件事“知易行难”,譬如综合素质评价大多是“软指标”,由谁说了算,能否做到客观公正,这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B.2017年4月24日至5月1日是第15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我市以“职业安全健康技术和管理服务进基层”为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C.市民使用手机扫码进入“武汉图书馆”
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浏览百万册中文图书、电子期刊,聆听各地名家精彩演讲,畅享随时随地的云端阅读。
D.莫泊桑批评的重点,可能主要还是侧重于人心——“人类顽固的、不可治愈的奢侈冲动”。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会背诗算不算本事
最近《中国诗词大会》很火。背诵竞技的形式,使得很多人说这本质上是一场记忆力大比拼,是高考模式的可悲延伸,是对青少年的误导。确实,我也曾受机械记忆教育的负面影响,因此理解他们的悲叹。但冷静地想想记忆在学习中扮演的角色,我觉得如上观点仍有可商榷之处。
我认为不能以“不就会背个诗吗,算什么本事”这样高冷的腔调去贬低选手的实力。且不说在数年如一日的积累过程中下了多少功夫,单是在最躁动不安的年纪,能腾出安静的心境去装纳诗词,能不盲目追随同龄人聚集的潮流,到平仄韵脚中开辟出一隅静土,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可敬的举动。能坐得住、静得下来,这些品质都是我们身上十分稀缺的。
当然,我不会全盘否定所有的反对者。因为的确很多人透过这档节目,在郑重地表达对“记忆学习”的忧虑。但是我们的忧虑很容易反弹到另一个极端。从前是鼓吹背诵、强调记忆,现在是贬低背诵、贬低记忆,好像那是抹杀想象力、创造力的万恶之源,一看到靠记忆取胜、考察记忆的竞技与测试,就觉得不科学、反人性,对记忆过度警惕、排斥。一些教英语的反对背单词,一些教中文的反对背诗句,这种行为很偏颇的。
可能你不愿承认,但很多时候,记忆是理解、创造的基础和前提。在记忆达不到一定量的条件下,奢谈创造是不靠谱的。在单词量达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没法优美地遣词造句;在对古体诗掌握得不够熟稔的时候,没法泼墨创造。相比于“此节目宣扬死记硬背”,这种贬低记忆、跨越步骤、无视学习规律、片面迎合惰性痛快的“教育理念”,才是对青少年真正的误导。
“不就是会死记硬背么”的背后,有两股根深蒂固的偏见。其一,将所有记忆等同于死记硬背。其实很多时候,如果真的静下心去捕捉到震撼心灵的美感,不必刻意去记也会过目不忘。一说记忆就是死记硬背,只能说明,持有此偏见者是个很不会学习的人。
其二,把记忆和创造人为对立。在网上看到了一条呼声很高的评论:“这样隆重的诗词大会,绝没有一个诗人。”其实就这档节目本身而言,选手只能展示出“会背”
的功底,至于到底会不会写,我们完全无法得出结论。但有些人喜欢在记忆力和创造力之间树起人为的对立——特别能背诵的人,都是被束缚的,肯定没有创造力,继而推出“我是不会背,可我没被扼杀创造力啊”的心理安慰。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因为它是种音韵优美的文学体裁,还因为它象征着一种生活态度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离了手机就活不下去、被各式信息碎片裹挟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向这些选手投去一瞥敬意,少一点警惕和挑剔,多一点善意与欣赏。只有让诗歌与诗意找到自己的位置,它们才可能跨越时空,润泽你我的心灵,对我们的精神世界进行净化和守护。一位网友说得好:让小孩背那么多古诗词有什么用?待他成人时,见到晚霞不是说“真好看”,而是“一片晕红疑著雨,晚风吹掠鬓云偏”。
5、下列不属于文中“会背诗的选手”的特点的一项是
A. 在追随同龄人聚集的潮流的同时,能静心背诗
B. 数年如一日的积累
C. 年纪轻轻就能沉住气,静下心。
D. 能坐得住、静得下来
6、对“不就是会死记硬背么”的说法,作者是持否定态度的,下列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将所有记忆都等同于死记硬背是不对的。
B. 记忆是学习必须的过程,不可或缺。
C. 能背书不代表没有创造力。
D. 记忆不会让人产生惰性。
7、作者对“会背诗算不算本事”的回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算本事,因为会背诗的人一定有坐得住、静得下来的品质。
B.算本事,因为会背诗的人才更有可能创作出好的诗歌作品。
C.算本事,因为不会背诗的人更多的是在寻求“我没被扼杀创造力啊”的心理安慰,是惰性的体现。
D.算本事,因为不会背诗的人也不懂得学习的规律。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後,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醳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注释:①雠:chóu仇敌,仇人。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去而事智伯 事:侍奉
B. 豫让遁逃山中 遁:逃跑
C. 襄子必近幸子 近:靠近
D. 既已委质臣事人 委:托付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A.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B.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C.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D.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豫让因为智伯特别地尊重宠幸他,所以视他为知己。
B. 豫让没有继续自己杀赵襄子的计划,是因为赵襄子曾经放了他。
C. 赵襄子不杀豫让的原因是他认为豫让是义士。
D. 豫让的朋友因为他选择让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来报仇感到可惜。
四、(10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12、填空。(6分,每空2分。)
(1) ,在河之洲。(《诗经》)
(2)然后知 ,而死于安乐也。(《二章》)
(3)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有多少人还能回到童年住的房子
鞠白玉
⑴每逢长假来临,我的一位朋友就像任何一个在春运里想尽一切办法要回家的中国男孩一样,思乡病起。他会说“我必须回家拿回我自己的力气。”
⑵所谓家,就是他自出生起便于此生活的地方。现在他回到这里,一切轻车熟路。他敲响院外的大铜铃铛,带我们去看附近小树林里他童年时用绳索做的秋千,上面已长满青苔。某一棵外形并无特别的树被他准确地认出来,他称之为“我的树”——那是他出生那天父亲种下的。还有和他18岁离家时没有任何差别的房间,楼梯后面是每年的身高刻度。他能翻出一些从前的唱片和电影,断了手的锡兵和石头、木棍,以及一切古怪的收藏,都完好无损。
⑶他18岁以前的全部物件记忆都被父母保留起来了。回到家里他仍然像一个孩子一样被对待,父母常做些他小时爱吃的食物,他每天如同暑假般和家人一起出行、游泳,或是在家一起看场球赛。
⑷他说他年近40的哥哥求婚失败,被落跑的女友撂在滑雪圣地的酒店里心灰意冷,拿起电话打给父母:“我要回家。”于是他父母专门赶去接哥哥回家。在此之前,自长大成人,他哥哥保持着每三年回一次家的频率,可在伤心痛苦中,他下意识地要回家。他回到自己童年的家园,是去触碰真实的自己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有效的抚慰。虽然伤痛平复后他仍然还是很久才回次家,但父母、家园即是无须时刻眷恋也总是真切的存在。
⑸这世上所有的孩子都会有忽然想要回家的时候。从出走到独立,到回归,只有回家的部分最应该是温暖的旅程。他们的回家不带着复杂的情感,仅是和小时候的自己重逢。
⑹
我们很少有人现在还能保留童年伊始就住的房子,那多是单位的家属楼或已在拆迁范围内的旧商品房,在三十几年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的生活到底是从容了还是更仓促了?这是个矛盾,大时代里的人常会在充裕之时又怅然若失。
⑺在一个二线城市,我的某个朋友好端端地搬了7次家,每次都是因为她母亲又看上一个新小区,要换新房子,于是十几年的时间就在买房、卖房、装修中度过。
⑻你不得不说,那是因为经济宽裕了,大家都想提高生活质地,所以在7次搬家中每次我朋友家的面积都更大。为了让屋子不显空旷,她母亲必须煞费苦心地添置物品,于是有了大型十字锈、大水晶鱼缸、敦实的大圆桌子、硕大的衣柜和一束束让人惊心的假花、低仿的乾隆瓷瓶、酒柜里的形色可疑的洋酒……为了给这些东西腾地方,那些真正与生活相关的、带着记忆的旧物不得不处理掉了。然而她回家时躺在硕大的卧室里却郁郁寡欢,一张超大的床,旁边是一个超级大的衣柜,屋中空荡荡的,她想在床头安个阅读灯的念头也被打消了,因为头上的吊灯花了母亲不少钱。她全部的书都在纸箱里,存放在地下室,压根没有拿出来。
⑼后来她到德国去生活了,有一天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又买新房了,但是因为“地方不够”,把她放在家里的书全部都处理掉了,因为那些书“最占地儿”。那些在青少年时给她重要精神慰藉的书其实很大一部分是父母给她买的。那时,他们会陪她用一整个周末泡在书店,帮她挑选,为她付账,然后一起在书店旁边的餐馆吃顿烤肉,再一起散步回家。现在她觉得自己和原生家庭的某一部分链接也被处理掉了。
⑽是什么促使我们老是有搬家的欲望和决心呢?对空间的更大需求?对资源的占有欲?还是不动产的保值特性?我们没有空间能去好好保存时光的情感证物,也不屑于去保存,因为那无法形成可供炫耀的外在;我们也并不珍惜与过去的关联,因为中国人过去在物质上的贫乏实在是刻骨铭心,有什么好纪念的,我们巴不得撇下那一段。
⑾在很多人看来,只有在空间上的不断占有才最鼓舞人心,这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座标。我们中国人的家庭,核心话题不是家,而是房子;不是当下,而是未来。但华丽而空旷的屋子里是凌乱仓促的生活,我们学会了攫取物质,却没学会怎样更好地享受它。我们也不眷恋与人和事物的熟悉关联,只是用一些大而无当的物件来埋葬了过去,毫不足惜。
⑿想到我的一位长辈是生物学教授,虽然他在城里已经有几套公寓,但坚持在靠近河北的地段买了一个别墅。他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去装修它,虽然并没有人住进去,但是他高兴地说:“我要让所有亲戚周末来参观,这是我争的一口气。”
13、作者在⑸段中说回家就“仅是和小时候的自己重逢。”仔细读⑵~⑷段,说说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6分)
14、作者在⑼段提到“现在她觉得自己和原生家庭的某一部分链接也被处理掉了。”其中“某一部分链接”指的是什么?(4分)
15、作者认为,自己的朋友7次搬家是出于怎样的原因?请简要概括。(6分)
16、结合本文标题“有多少人还能回到童年住的房子”,说说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表达了什么感情?(6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2017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诗词为指导,邀请全国不同教育水平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参与现场答题,以其清新的风格和新颖的形式迎来了一场全民诗词狂欢,引发了传扬中华文化的热潮。于是,语文老师准备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以“中国古诗词中的意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你所在的小组研究的内容是“中国古诗词中的月亮”,作为组长,请你根据这一内容设计出合乎逻辑的学习步骤,让小组同学知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后做什么,表述清楚每一步该做的具体事项。(至少包括三个步骤)(4分)
18、学习过程中,大家发现“诗人往往因为月亮而引发离愁别绪”。在讨论会上,为了让大家信服这一结论,有同学选择了下面的材料来支撑观点。你认为这一材料是否能用,请表达你的理由。(120字以内)(4分)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七、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厨房里有两把刀,一把银光闪闪,锋利无比;另一把比较厚重,刀上还有几个豁口。母亲常用那把薄一点的利刀在砧板上切丝。我很少见母亲使用钝刀,钝刀就像被遗忘了般,孤独地生锈。
有一次,我买了一些大骨回来煲汤,拿出利刀,准备砍开骨头。母亲看到后制止了我,说:“用钝刀砍省劲。”我很不解。母亲说:“利刀虽利,但刀轻刃薄,容易陷入一个地方难以自拔,欲速则不达。钝刀不够锋利,但势大力沉,对付难啃的骨头加大面积撞击,骨头极易裂开。”我点头称是。母亲又说:“干什么事不要老想着一下能成,有时候用钝一点的办法,效果也不差。”
利刀斩丝,钝刀砍骨,各有其用。由物及人,你是否也悟出了一点道理呢?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