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九年级一轮复习验收考试试题
语 文 2017.4
Ⅰ试题卷
说明:
1.本试卷分Ⅰ试题卷和Ⅱ答题纸两部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的一律无效。
2.试题卷4页,答题纸2页,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及座号填写清楚。
4.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痴想/炽爱 记载/载重 堕落/坠落 沟壑/喝彩
B.雾霭/阴霾 缄默/减负 头晕/晕车 绮丽/畸形
C.晨曦/熹微 逞能/锃亮 伧俗/悲怆 怪诞/垂涎
D.告罄/钟磬 斟酌/湛蓝 瑟缩/苦涩 可鄙/睥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悠闲 无与伦比 一泻千里 谈笑风声
B.伎俩 走头无路 天衣无缝 莫衷一是
C.骊歌 锋芒毕露 怡然自得 铤而走险
D.污秽 长吁短叹 通霄达旦 谆谆教诲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李小光买来了很多学习资料,引经据典地刻苦学习。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一个在学习上不想动手,袖手旁观的人,是取得不了好成绩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为了增强自救自护能力,我们演练和学习了地震、消防、防水等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教育制度。
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B.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C.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6.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填空(4分)
①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回忆性散文,我们在初中阶段的教科书上已学过三篇,这三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滕野先生》和《 》。
②被列宁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并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了自传体小说,这位作家是 。
③“你以为我是机器而没有感情吗?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的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段文字出自名著《 》,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这段节选表现出的女主人公性格特点是 。
7.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①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②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③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 , ”的呼喊。
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执意参拜靖国神社,否定二战胜利成果,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受到了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猛烈批判,真是 , 。(用《〈孟子〉二章》中的语句作答)
8.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关于“年画”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40字。(3分)
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木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枊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年画的常见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9.发挥想象,仿写句子。(3分)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 , , ;
, , 。
二、阅读理解(共42分)
(一)古诗词阅读(6分)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扬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10. ①结尾句“小桥流水飞红”历来被人称道,请说说这句话妙在何处。(3)
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3)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史记 项羽本纪》(节选)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①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②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① 舣船,船靠岸边。② 面,侧面以对。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持短兵接战。
②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C.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不忍杀之,以赐公
屠惧,投以骨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2分)
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3分)
14.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其中“地方”是古今异义词,为“土地方圆”之意。
B.“项王笑曰”之中的“笑”,是对项王神态的一处细节描写,展示出他淳朴、真挚、重义的形象特点。
C.这段文字写项羽江边拒渡、赠马、赐头,表现了他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性格。
D.项王欲东渡乌江而未渡的原因是身披十余创,难以逃脱。
15.你对项羽乌江自刎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三)说明文阅读(10分)
古怪的重水
叶永烈
①重水看上去跟普通水差不多,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然而它似水而不是水,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1立方米重水要比1立方米普通水重105.6公斤。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
②普通的水在0℃结冰,在100℃沸腾。然而,重水却在3.8℃结冰,在101.42℃沸腾。普通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11.6℃时最大。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15%,氯化钡的溶解度则减少20%。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严格地说,重水也是水!普通的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重水的分子,也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只不过这氢原子不是普通的氢原子,而是重氢原子。
③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50吨水里大约只含有7.5公斤重水。重水总是混杂在普通水中,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怎样才能把重水分离出来呢?人们发现,当用电流电解水的时候,普通的水大量被电解成氧气和氢气,而在剩下的液体中,重水的含量越来越多。于是人们便请电流帮忙,来提取重水:把水大批大批地电解,然后把剩下的液体进行蒸馏,利用重水和普通水沸点的不同把它们分开,制得很纯净的重水。从天然水中提取重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据统计,提炼1公斤重水比熔炼1吨铝所需要的电能还多3倍。
④重水,是制造原子弹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它能有效地减慢中子的速度,把快中子变为热中子,并且它本身不吸收中子,不会减少中子的数目。因此,重水是非常理想的中子减速剂,它能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实现原子弹的爆炸。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
⑤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将原子能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建造了原子能反应堆。在原子能反应堆中,同样要用到中子减速剂,用到重水。
⑥在制成原子弹之后,人们又发明了氢弹。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氘来自重水。这样一来,重水更是身价百倍。氢弹爆炸,实际上就是氘和氚进行激烈的热核反应,在一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
⑦人们现在正努力探索控制热核反应,把它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这种新型发电站与原子反应堆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比如环境污染少,热核反应产生的能力很大,发电量大,更重要的是,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江湖河海的水中,有数以万吨计的重水,可以大量提取氘。正因为这样,如今重水被人们誉为“未来的燃料”。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科普》,有删改)
16.请从文中概括出重水的主要用途。(4分)
17.第②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任选一种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4分)
18.下列说法和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重水之所以是重水,是与普通水相比而说的。
B.与普通水相比,重水有重,冰点低,沸点高,密度在11.6℃时最大,溶解度大等特点。
C.说重水是水,是因为重水与普通水在结构上都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说它是重水,是因为重水中的氢原子是重氢原子,与普通水相比又有许多不同的古怪的脾气。
D.重水之所以有文中的这些用途,是人们利用了重水“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的特点。
(四)记叙文阅读(13分)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
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光明日报》2015年04月10日,有删改)
19.“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2分)
20.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①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21.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3分)
22.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4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3.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这是张国荣歌曲《我》里的一句歌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与众不同,独一无二。请以“这样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2)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不少于600字。
2017年九年级一轮复习验收考试语文试题
参 考 答 案 2017.4
说明:凡主观性试题不要求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
一、积累运用
1.B 2.C 3.C 4.B 5.C 6.①《阿长与》②高尔基 ③《简•爱》 刚烈坚强,坚定捍卫自己的尊严,追求自由平等。 7. ①蒹葭萋萋②思而不学则殆③又恐琼楼玉宇④却话巴山夜雨时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年画是春节时张贴的,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含有吉祥喜庆意义的图画。 9.示例: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青年是一首诗,激情澎湃,浪漫潇洒。
二、阅读理解
(一)10.(1)运用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白描手法)的手法,将三个意象并列呈现,表现了盎然的春机,抒发了作者在明媚春光里的陶醉、惬意之情。 (2)《天净沙·秋思》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衬托了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这首小令通过“小桥流水飞虹”之景,抒发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意思对即可)
(二) 11.(1)兵:兵器。(2)被:遭受。 12. D(以:借此,把。A 乃:副词,就副词,竟然。B虽然:转折连词/假设连词,即使。C 且:连词,况且。副词,将近) 13.(1)(既然)上天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上天要我死,我还渡江干什么?) (2)即使江东父老兄弟们爱怜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面对)他们呢? 14.D 15.观点一:肯定。战败无颜见江东父兄,羞愤自杀,是他气节的表现,死亦为“鬼雄”。 观点二:否定。遭到失败就羞愤自杀,不能“包羞忍耻”,不思东山再起,不是真正的英雄。(言之成理即可)
(三) 16.用作制造原子弹的中子减速剂;在原子能反应堆中用作中子减速剂;提取氘,用于制造氢弹;提取氘,可以应用于热核反应发电。 17.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示例及作用:“普通的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列数字使这一说法更加具体准确和有说服力;“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一句中,作比较
突出强调了重水不同于普通水的这一特点;“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15%”一句中,举例子使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更有说服力。 18.B
(四)19.枣树生长在高峻、陡峭的石崖上,崖上极少有泥土和草木,缺少养料和水分。 20.(1)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色彩和形态两个方面对枣树进行了描写;写出了枣树的果实丰硕、枝繁叶茂,表现了枣树的健壮而蓬勃。(意思对即可) (2)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枣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活泼,也表达了作者对枣树的喜爱之情。(意思对即可) 21.抖落了自身俗气,丰富了枣树形象,激发了作者思考,深化了文章主旨。(意思对即可) 22.美好的事物,虽然远离你,让你触摸不到,但却总在召唤着你,让你企慕;它给人们带来的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三、写作表达
从内容、结构、语言、书写四方面分五类,按以下标准评分:
一类卷:45~50分。中心突出,切合题意,内容充实;语言准确,行文流畅;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书写正确,工整清晰。以4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二类卷:38~44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字体端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在3个以下,以4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三类卷:30~37分。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结构基本完整,层次较清楚,字迹较清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在10个以下,以34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四类卷:21~29分。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语病较多;层次不够清楚;字迹潦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以2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五类卷:20分以下。严重偏离题意;文理不清;结构混乱;字体难看,不易辨认,错别字多,不会使用标点。
说明: 在按以上评分标准给出考生作文总分后,凡一、二类作文,达到下列要求之一者:①深刻②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在所给分数的基础上加2~5分,但合计总分最多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