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人:通城县杨部中学 李大明
2008年咸宁市中考语文总复习之
古文阅读综合练习题
一,阅读《晏子使楚》,完成练习。
1.晏子, 时期, 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晏子春秋》是一部 的著作。
2.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实词。
(1)晏子将使楚 使: (2)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谓:
(3)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习辞: (4)王曰:“何坐?” 坐:
(5)吏二缚一人诣王 缚: (6)晏子避席对曰 避席:
(7)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
3.翻译以下句子。
(1)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3)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5)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6)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4问答:
A.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
B.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
C.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D.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E.面对楚王的戏弄,晏子是怎样回击的? (用原文回答)由此可见楚王是怎样一个人?。
二,阅读《蜀鄙二僧》,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
(2)蜀之鄙有二僧 之: 鄙:
(3)吾欲之南海 之:
(4)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之: 顾:
(5)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自:
2.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同,有的读音也不同,请加以说明:
(1)蜀之鄙有二僧 古义: 今义:
(2)贫者语于富者曰 古义: 今义:
(3)子何恃而往 古义: 今义: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古义: 今义:
3.与“人之立志”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欲之南海 B、蜀之鄙有二僧 C、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西蜀之去南海
4.区别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
(1)去:西蜀之去南海( ) 快去快回( )
(2)明年:越明年( ) 明年会有一个好收成( )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6.本文写蜀鄙二僧时,“贫”、“富”强调了二僧具备的 截然不同。“富者有惭色”的原因是 。
7.本文所阐明的观点是( )
A.无论干什么事都要立志,并付诸行动。 B.做学问首先要立志,并付诸行动。
C.做学问干什么事都不要怕困难。 D.贫困是财富,可以促使人立大志。
8.对“吾一瓶一钵足矣”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贫僧的怯懦,畏惧困难的神态,充分表现在句中。 B.表明了贫僧的决心。
C.证明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D.表明贫僧有信心,不畏困难的精神。
9.文中两个“子何恃而往”所表达的意思和语气是否完全相同? 试作分析。
三,阅读《河中石兽》,完成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二石兽于水中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以为顺流下矣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则移其民于河东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8
地址:湖北省通城县杨部中学 QQ:348950409 2008年4月
整理人:通城县杨部中学 李大明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_____(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________(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掷坎穴中)。
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
道理:
句子:
四,阅读《黄生借书说》,完成练习。
1, 作者因黄生借书有感而发,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加以证明的?
2,本文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叙议结合,层层深入说理。对比手法运用上很突出,试举例说明。
例:,藏书者“必高束焉,庋藏焉”的行为和借书者“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的行为对比。
,
,
3,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五,阅读《卖油翁》,完成练习。
1, 解释文中如下的字。
中zhòng( ) 汝( ) 安( )
惟( ) 遣( )
2, 翻译下面的短语。
,以此自矜 ,射于家圃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3, 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技术的态度?
4, 陈尧咨为什么自夸?哪些句子表现了他的傲慢无礼?(用文中的话回答)
5,用一个成语概括卖油翁的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需要运用本文所讲的道理。
6,“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应如何理解?
六,阅读《渡者之言》,完成练习。
1. 解释下列句子。
(1),天下之以躁急自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犹是也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渡者所言“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是否有道理?渡者之言是戏言吗?如果不是,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作者从行路这件小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4. 作者对渡者的态度经历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学完本文后受到了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寓言三则》,完成练习
1. 指出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 (2)我欲之楚( ) (3)从皆吊之( )
(4)此独以跛之故( ) (5)折之地下( )
2. 找出与“此独以跛之故”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薰以桂椒 B. 廪食以数百人 C. 以乐其志 D. 以其境过清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方北面而持其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4. 归纳三则寓言的寓意。
(1)《南辕北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塞翁失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豺折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古代神话三则〉,完成练习。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夸父与日逐走(走: ) ⑵其鸣自詨(詨: ) ⑶溺而不返(溺: ) ⑷往古之时(往: )
⑸鸷鸟攫老弱(攫: ) ⑹积芦灰以止淫水(淫: ) (7)经堙于东海(堙: ) 故为精卫(故: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⑴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8
地址:湖北省通城县杨部中学 QQ:348950409 2008年4月
整理人:通城县杨部中学 李大明
⑵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
⑶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
3. 读课文,回答问题:
⑴夸父身上表现了哪些精神品质?
⑵女娲与夸父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
⑶精卫填海表现了精卫的什么精神?
4. 用现代汉语翻译精卫的外形。
5.这三则神话表达了人民什么愿望?
九,阅读《故事三则》,完成练习。
1. 常识填空: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 所作,全称《 》,《礼记》是 家经典之一。
2. 解释加点的词。
⑴若以与我(与: ) ⑵黔敖左奉食(奉: ) ⑶衡独危坐树下自若(危坐: ) ⑷非其有而取之(其: ) (5)献诸子罕(诸: ) (6)吾心独无之乎?(独: ) (7)从而谢焉(谢: ) (8)故敢献之(敢: )
3. 三则故事有一个相同点,即都描写了古人 ,如何让你选择一个事例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你选择哪一个事例?
4.这三则故事各有什么意义?
《人有其宝》:
《嗟来之食》:
《许仲平义不苟取》:
十,阅读《少年中国说》,完成练习
阅读《少年中国说》,完成下面的练习。
1,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按照惯例)
B,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打破常规定格)
C,惟怯懦也,故苟且。(不正当的)
D,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大概)
2,翻译下面的句子。
A,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B,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为者。
3,选文第2段是从哪几方面把老年人与少年人作比较的
4,老年人真的一无是处吗?说说你发现的老年人的长处。
十一,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练习。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云归而岩穴暝
③伛偻提携 ④觥筹交错
翼然临于泉上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
4、“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5、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6. 阅读理解。
(1)第一段写醉翁亭的地理环境,引出人和事。其中交代全文核心命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醉”与“乐”融为一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写山中景色和出游之乐。其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依次写了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日暮醉归,从________写到_________,进而写到_________,并用____________点明全文主旨。
7. “醉”字和“乐”字在文问森中多次出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请概括说出本文中的三种“乐”,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地址:湖北省通城县杨部中学 QQ:348950409 2008年4月
整理人:通城县杨部中学 李大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解释其现代常用义,并各造一个句子。
答: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9,本文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十二,阅读《满井游记》,完成练习。
1.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①一室之内 ②郊田之外 B.①脱笼之鹄 ②曝沙之鸟
C.①如倩女之靧面 ②髻鬟之始掠也 D.①城居者未之知也 ②山石草木之间者
2.选出“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①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B.②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C.③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D.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翻译。
①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研明媚。
\
②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4.按要求列举文中内容。
①写景之美:
②写人之美:
③写物之美:
④写情之美:
十三,阅读《右溪记》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合营溪( ) 悉皆( ) 垂阴相荫( ) 人间( ) 怅然( ) 以裨形胜( )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3,为下列句子中的“为”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因为 B替 ,C成为 ,D变为
可为都邑之胜境( ) 为之怅然( ) 俾为亭宇( ) 为在州右( )
4,文章描写了 和 ,并借右溪无人赏爱,抒发了自己 的感慨,前半部分集中 ,后半部分偏重 ,情景交融。
5,元结发现了右溪的美景无人赏识后,为什么要“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
答:
6,右溪有哪些令人赏爱的景物 ,请根据原文描述一下。
7,下边的说法,与文意不合的一项是( )
1,右溪无论在山野还是在州城都是难得的景致。
2,右溪佳景,无人赏识,作者感到十分遗憾,但又无能为力。
3,对右溪景物进行增置、调整,目的在彰示此景,引人注意。
4,文中右溪被冷落也寄寓了作者迅速怀才不遇的感慨。
十四、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
1.我能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③实是欲界之仙都。
3.按要求将原文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本文表现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
②本文表现两岸景物的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文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大部分都是写景,最后一句却是议论,它有什么言外之意?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写景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生动。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句,将日出雾歇、日落山暝的静与猿鸟乱鸣、游鱼跃水的动相互配合,写出江南充满生机的早晚景致。请仿照这样的写法写一段文字。
我的仿写:
十五,阅读《记承天寺夜游记》,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3. 联系前段《答谢中书书》简答。
8
地址:湖北省通城县杨部中学 QQ:348950409 2008年4月
整理人:通城县杨部中学 李大明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 ,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4、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描写作者心理感受的句子,并说说它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声。(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于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本文《记承天寺夜游记》即写于此时。)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请在文中找出与此意义相近的一句,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25、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分别以“奇趣”和“闲情”为尾词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
奇趣: 闲情:
6、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句中的“闲人”两字,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8、夏夜的海边,一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沙滩上,面对着茫茫大海陷入了沉思之中,老者在想些什么?请发挥你的想象写一段老者的内心独白。
9, 全文以 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画笔描绘了一幅 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十六,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练习。
1、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 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3,写景是游记的重点,试用自己的话将湖中雪景描绘出来。
4,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5,找出文中运用白描手法的句子,并说说这种描写方法好在哪里?
十七,阅读《公输》,完成练习。
1.下列句子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破) B.然,胡不已乎?(虽然) C.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 D.吾知所以距子矣。(用什么)
2.翻译下列句子。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此与同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填空。
(2)墨子和公输盘都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的斗技是很精彩的。“_____________”说明这场模拟攻守战的激烈。但结果是墨子胜利了。“_________”字,说明公输盘已是黔驴技穷;“___________”则说明墨子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公输盘并不死心,反而想加害墨子。两个“_________”说明此时两人心照不宜,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最后墨子揭穿了公输盘的阴谋,并宣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使楚国侵略宋国的企图完全破产了。
4.对下面句子的体味,语气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傲慢横蛮不讲理)
B.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盘有推卸责任,转移矛盾的心理)
C.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楚王的骄横、自负)
D.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盘恼羞成怒,暗藏杀机)
5,墨子从人臣应具有的品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角度,历数公输盘的不是,善于运用________与________相结合的句式,能产生雄辨的力量,造成强大的声势。
6,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中运用了 的方法,“请君入瓮”,让楚王钻入设好的圈套中,用高超的论辩艺术折服楚王。
十八,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乡为身死而不受
(3)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A,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B,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8
地址:湖北省通城县杨部中学 QQ:348950409 2008年4月
整理人:通城县杨部中学 李大明
C,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补出下面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
乡为( )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孟子》中有这样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认为其中的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
5. 相关内容链接:阅读下面一段话,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前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因贪污巨额财产被枪决;某大学学生马加爵为泄私愤杀死自己同学而遭通缉;某明星参加义演假唱;前不久上海市书记陈良宇因贪污巨款被判刑18年……
从以上材料中,我的看法是:
6、根据文中内容请用“义”与“利”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义 , 利 。
7、《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舍生取义的人物,其中“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又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 ?该人物冒杀头危险义释了 ?
8、从全文来看,文章开头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作者这样写的作用何在?
9、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那句名言?古人的看法对我们的有什么启发?
10、文中说“此之谓失其本心”,你认为文中能够表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
11、文章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观点,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你有何见解?
1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 言或行:
1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十九,阅读《子鱼论战》,完成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鼓不成列。(进攻) B,三军以利用。(凭借)
C,爱其二毛,则如服焉。(爱护) D,寡人虽亡国之余。(虽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声盛致志,鼓 可也。
,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 君未知战。 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3,文章中的宋襄公以为哪些人不属于攻击的范围?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第一段的意思。
5,“泓水之战”宋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作者对宋襄公持怎样的态度?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6、课外延伸:
. 下面是一段简短的议论性文字。参考提示,为语段的前两个空白处各补写一个句子,并在第三个空白处用一句概括性的话为这段文字作结。要求补写的三个句子合乎文意,与整段文字衔接顺畅。
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浮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地昭示着后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假如 (1) ?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又哪能称雄于六国?如果 (2) ?综上所论,不难看出 (3) 。
提示:吴王夫差-伍子胥 蔡桓公-扁鹊 宋襄公-子鱼
鲁庄公-曹刿 齐威王-邹忌 唐太宗-魏征
7.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8.曹刿和子鱼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9,选出下面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 )
A,忠之属也。 B,夫战,勇气也。 C,何有于二毛? D,夫大国,难测也。
10,长勺之战与泓水之战的形势和结果有什么异同?
11,子鱼和宋襄公在作战策略上的分歧是什么?子鱼是怎样批驳宋襄公的观点的?他对宋襄公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怎样看出来的?
12:分析: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的条件是“人和”,曹刿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作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条件。他们的观点有没有矛盾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13, 下列加点的字的用法与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楚人伐宋以救郑。 金鼓以声气也。
B,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 敌之人,隘而不列。
C,既济而未成列。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
8
地址:湖北省通城县杨部中学 QQ:348950409 2008年4月
整理人:通城县杨部中学 李大明
D,及楚人战于泓。 何有于二毛。
14,下列句子都反映了子鱼军事思想的一组是( )
A,声盛致志,鼓 可也。 B,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C,既陈而后击之。 D,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E,利而用之,阻隘可也。
a,ABE b,BD c,CDE d,ACD
15,同样选择了后发制人的战术,长勺之战与宋楚泓水之战的结果完全不同,这对你的学习、生活有怎样的启发?
二十,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B.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C.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D.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第二段作者通过自己与他人哪两方面的对比来说明精神的寓有可以弥补物质的贫乏?(2分)
4、作者在文中没有泛泛讲道理,而是联系自己学习生活的实际,向马生叙述了自己的读书生活和苦学态度,从中我们体会作者以求学为乐的学习态度,据此,请以“读书”、“学习”为中间词,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表达一下你读完此文后的收获。
上联: 读书 ; 下联: 学习 。
5、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6、“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处和文中哪句照应。
7,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求教;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当代中学生应该有怎样的苦乐观?
8,《送东阳马生序》从 、 、 、生活困顿等四个方面,叙述了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意在勉励马生专心学习,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文章从容恳切,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9,请你从积累的诗文和名言中,写出两句有关“勤学”的句子。
10,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教师面前是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方式?
二十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
(3)朝服衣冠(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3、“门庭若市”的字面意思是 现在用来形容 。
4、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5、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
6.邹忌得出“王之蔽甚矣”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7.齐王纳谏之后取得了哪些成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8.邹忌成功说服齐威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
二十二,阅读《李将军列传》,完成练习
一,解释以下加点的字。
(1),乃自以精兵走之。走: (2),今乃得一当单兵。当:
(3),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谢: (4),大将军使长使持 遗广。遗:
二,比较并写出下列各组词语的意思。
(1),数:广数自请行。( ) 以为李广老,数奇。( )
(2),得: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 ) 今乃得一当单于。( )
(3),将: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 ) 诸将多中首虏率。( )
(4),没:中石没簇。( ) 是时广军几没。( )
(5),见:其射,见敌急。( ) 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 )
(6),辞:固自辞于大将军。( ) 口不能道辞。( )
三,翻译以下各句。
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
地址:湖北省通城县杨部中学 QQ:348950409 2008年4月
整理人:通城县杨部中学 李大明
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4,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广必生致之”!
5,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6,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
五,结合全文回答:
1,你认为李广的悲剧是谁造成的,为什么?
2,课文主要记叙了李广的哪几件事?试作简要概括。
3,课文第6节,作者是怎样来表现李将军的大智大勇的?
4,细读课文,你觉得李广有哪些特点,你最欣赏的是他的什么性格特点,为什么?
5,作者对李广的态度怎样?你是从哪些语句了解的?
二十三,阅读《穿井得人》,完成练习。
1,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及其家穿井。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2,翻译:得一人之使: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国人道之。 B,闻之于宋君。 C,问之于丁氏。 D,得一人之使。
4,写出文中“于”字的不同意思。
A,闻之于宋君。 B,问之于丁氏。 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5,本文可用成语概括其内容。
6,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
7,对本文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 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 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 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二十四,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两小儿辩斗( )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⑶及其日中如探汤( )( ) ⑷孔子不能决也( ) ⑸孰为汝多知乎( )( )
2.翻译下列句子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⑴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5.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答:
6.“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答:
7.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
8
地址:湖北省通城县杨部中学 QQ:348950409 200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