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ID:557716

大小:10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2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讲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幕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颁发(bān) 绮丽(qí) 不屈不挠(náo)‎ ‎ B.哺育(bǔ) 粗狂(guǎng) 刚正不阿(ē)‎ ‎ C.猝然(cù) 侥幸(jiǎo) 称心如意(chèng)‎ ‎ D.干涸(kū) 参差(cēn) 杳无音信(yǎo)‎ ‎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A.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总能从他平实朴素的语言中品    (味、位)出宁静淡雅的意韵。‎ ‎ “味”有“辨别、体会”的意思,“位”有“所在之地”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味”。‎ B.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它们聚 (笼、拢)在一起,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便形成雨,洒向人间,滋润大地。‎ ‎ “笼”有“遮盖”的意思,“拢”有“凑起”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拢”。‎ C.被贬后的苏东坡依然有赏清风皓月、饮美酒佳茗的闲情逸 (至、致),足见他心胸的开朗、豁达。‎ ‎ “至”有“极、最”的意思,“致”有“情趣”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至”。‎ D.男排主教练坦言,在这次预选赛上,男排只有破 (斧、釜)沉舟,才有可能冲出重围。‎ ‎ “斧”指“斧子”,“釜”是“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横线处应填“釜”。‎ ‎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 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 C.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 D.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4.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 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的过程中,①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得到改善。看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A.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B.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C.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D.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 。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② ,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B.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C.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D.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于逍遥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必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 A.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 ‎ B.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 (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1分)‎ ‎ (2)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 (3) ,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1分)‎ ‎ (4)《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边花草的语句是: , 。(2分)‎ ‎8.名著阅读(3分)‎ 春秋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很讲究劝谏的艺术。如《左传》一书中记载的曹刿,在长勺之战前,面见鲁庄公,几番对话,一再启发,终于使鲁庄公认识到① 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又如《② 》一书中记载的邹忌,用③ 设喻,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最终使齐国兴盛起来。‎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将于2012年7月1日起实施。为了深入宣传该“办法”,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某校举办了“北京水资源”专题展览。在参观的过程中,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9.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北京水资源的现状。(4分)‎ 主要信息:① ‎ 现状:② ‎ ‎10.京北地区大致覆盖昌平、延庆、怀柔和密云四个区县,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和生态屏障地,保障全市50%以上的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请阅读下面材料,概括以下两县治理河流流域、涵养京北水资源的两个相同的措施。(4分)‎ ‎【材料一】‎ 延庆县治理白河流域的主要措施有:围绕白河主干河道,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营造水保林,发挥灌草植被的生态功能,以实现山区自然保水;规整河道,修建调蓄水量的橡胶坝、拦河闸等工程,以保护水资源。‎ ‎【材料二】‎ 密云县治理石匣小流域的主要措施有:建设蓄水池、塘坝等小型蓄水工程,增加蓄水量;构建拦水、蓄水的三道防护体系,层层设防,节节拦蓄,以减少水土流失;推行清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以解决生态污染问题;营造适宜生长、具有保水保土功能的林草,以涵养水源。‎ 相同的措施: ① ② ‎ ‎11.某同学在专题展览的“留言薄”上题写了寄语,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3分)‎ 上句:水源告急,首都市民节约用水迫在眉睫;‎ 下句: ‎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第12-14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 ‎ (2)未果,寻病终 寻: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 ‎ ‎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翻译: ‎ ‎14.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 答: ‎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白梅无价》,完成15—17题。(共15分)‎ 白梅无价 韩静霆 ‎①当代大画家李苦禅撒手人寰驾鹤西游的时候,我的老师许麟庐正在山东旅行。许老听到噩耗,立即登车,直奔北京。到了苦禅灵堂,满头白发的老人,长跪不起,恸哭不止。他和苦老,同是齐白石大师的弟子,手足之情,比一奶同胞还亲。师兄师弟,年轻时在白石先生左右,一个是左膀,一个是右臂。贫困的时候,他们一个烧饼掰作两半儿充饥。艺术上更是志趣相投,画画儿画疯了的时候,两个人一夜之间画一刀纸,一百张,酣畅淋漓。这会儿苦禅一去不归,许老恨不能跟随而去。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好几个年轻人才把他从灵前拉起来。透过老人迸溅的泪花,我能感受到两位画家半生坎坷、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感受到这种渗透着深深文化气息的友谊是何其珍贵。‎ ‎②第二天,许老到我家来,进门就说:“静霆啊,苦禅兄走了啊……”接着又嚎啕起来,这回是在“家”里哭,而且当着我和我妻子的面儿。许老失去了大师兄,那种绝望的悲伤,那种真情的倾泻,让我永生永世都忘不掉。‎ ‎③那天,妻子做了老师爱吃的饼,弄了几样好菜,还有好酒,可老师吃不下饭去,看许老骨瘦形销的样子,我们执意请他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谁知,许老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我那时经济不大宽裕,哪里有好宣纸存用?翻箱倒柜,才找到两张质量低劣的四尺宣纸,两只破毛笔。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他笔笔中锋,含泪挥笔画梅花。只听见宣纸沙沙地响,力透纸背,情透纸背。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他把痛悼师兄之情,倾洒在纸上,朵朵梅花都是泪!老师画枝干的时候,一言未发,该点蕊了,说了四个字“泥里拔钉” 。梅蕊虽“拔”了出来,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  ‎ ‎④这张四尺宣纸上的白梅花,干湿浓淡,墨色淋漓,疏影横斜,笔意纵横。笔墨狂放霸气,不仅世间难得如此珍品,就连许老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再画出第二张。就像人不可能诞生两次一样,这幅佳作不能克隆,不可重复,甚至不能临摹。那个年代,那个下午,许老那种横扫千军的运笔速度,那种大悲大恸之后,寻觅到的恣意渲泻情感的方式,也绝对没有第二回。  ‎ ‎⑤那天,许老收了笔,兀自对着那张白梅看了好半天。我大气也不敢出。心里痒,想要这幅画儿,可是不敢说。沉吟半晌,许老说:“带上,到我家盖上章子,给你了。”我张着嘴喘气,不知道说什么好。‎ ‎⑥白梅,已经成为我的传家之宝。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和妻子才会小心翼翼地把这张画儿展开,来一番精神享受。我不敢拿到裱画店里去裱褙,怕裱坏了。仔细想想,许老的这幅画昭示了一个道理:在中国画界,松竹兰梅笔情墨意,难免重复,可至珍至宝的神品,不是百无聊赖时的遣兴,也不是文人的笔墨游戏,而是在笔端凝注了浓烈的情感,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在某个特别的时间创作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神在,许老的白梅在。开卷总有一股真气扑面,那种感觉,常常是唯见神采不见梅花。那些神来之笔,甚至画家自己也始料不及。‎ ‎⑦‎ 我记得白石老人曾赠给许老一幅画,上面题了一行字,大意是:是许姓好子孙,当宝之。许老没有在这幅白梅上题这些字,可我会珍藏好的。因为,白梅无价。‎ ‎ (有删改)‎ ‎15.本文主要用五个场景来写人叙事,请依次概括前四个场景。(每个场景用5个字回答)(4分)‎ 场景一:___________ 场景二:___________ ‎ 场景三:___________ 场景四:___________ ‎ 场景五:深夜赏白梅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4分)‎ ‎ 答: ‎ ‎17.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以第3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字)(7分)‎ ‎150‎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共7分)‎ ‎ ①蜘蛛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人类祖先很早就知道蛛丝强韧耐用,可以用它织成渔网。今天,波利尼西亚、汤加等太平洋岛国的居民,仍在使用这种原始工具捕鱼。获得一张这样的网比人工编织要方便多了,只需把特制的模型木架放入蜘蛛聚集出没的树林里,用不了一个月,密密的蛛丝就会把它包裹的严严实实,将蛛丝从模型上轻轻褪下,就是一张实用的天然渔网。‎ ‎②神奇的蛛丝也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 ‎ ③科学家发现,蜘蛛腹部有六个丝腺,分泌着各不相同的蛋白质溶液或粘液。这些溶液或粘液,在蜘蛛腹下喷丝头的压力作用下产生六种丝。这当中最有韧性的一种是牵引丝,用来固定和支撑猎网。猎网上另一种一圈一圈的螺旋状蛛丝,具有很强的粘滞性,也极富弹性,将其拉长3倍后,仍然可以弹回原状。蛛丝的承受力和强度也是惊人的。专家实验证实,亚马逊密林里的游走蜘蛛吐的丝是同类中最强劲的,每一根细细的蛛丝可以经得住‎90克的拉力。假如能制造出一根铅笔粗的这样的蛛丝,它就能够勾住在航空母舰上降落的战斗机,其强度是同样粗细的合金钢缆的6倍,重量却轻得多。‎ ‎ ④蜘蛛有吞食同类的习性,所以人工养殖蜘蛛几乎是不可能的。科学家便想到用转基因的方法获取“蛛丝” ,造福人类。遗憾的是,几经努力,科学家也没能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得到与蛛丝特性相同的纤维。经过研究,他们发现,蜘蛛在它的喷丝头里不知怎么地就把粘液变成了扯不断的细丝——不湿也不脆,而且相当坚韧和富有弹性。也就是说,模拟蜘蛛怎样吐丝是最难办的事。‎ ‎ ⑤蛛丝的奥妙还有很多,科学家们将继续对神奇的蛛丝进行探索。‎ ‎18.文章第①段从生活实例说起,有哪些好处?(3分)‎ ‎ 答: ‎ ‎19.阅读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科学家是如何解决早期防弹衣存在的问题的。(4分)‎ ‎【材料】‎ ‎ 防弹衣是在作战环境中用来保护生命安全的。早期防弹衣只是在结实的衣服内搭接两块钢板,其重量一般有十几公斤,又重又硬,穿上以后活动不便,影响作战。而且这种防弹衣只能防护手榴弹碎片和普通手枪的射击,防护性能较弱。科学家根据蛛丝的特性研制出人工合成的纤维织物,成功制造出了性能较好的防弹衣。‎ ‎ 答: ‎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共8分)‎ ‎ ‎ ‎①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和民间组织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我们把这种平民公益叫做“微公益”。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微公益”行动,让人如沐春风,心生暖意。‎ ‎ ②参与“微公益”行动的人能力虽微,但其散发的人格魅力芬芳远播。八十多岁的甘肃老人陈尚义靠捡垃圾的微薄收入,二十多年收养了45个弃婴;天津老汉白芳礼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助学,惠及学生三百多人;新疆维吾尔族大叔阿里木靠烤羊肉串的收入,八年中资助贫困学生上百名……他们都是普通人,像大地上的一粒粒微尘,像大海里的一滴滴水珠。也许有人认为他们渺小,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他人,诠释良知。他们灵魂深处溢出的芬芳,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彰显着普通人平凡中的伟大和崇高。‎ ‎③发起“微公益”行动的民间组织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正能量”却不可低估。他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催生爱心、传递善良,带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他们以爱传爱,以善扬善,汇聚成一股股爱的暖流。在湖北钟祥,“小红帽义工”集合起一群个体劳动者,他们坚持走街串巷做好事,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在江西丰城,活跃着一群“萤火虫”志愿者,他们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将爱心传递。“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个人的想法上升为一个群体的意识的时候,当个体的行为演变为一个群体的自觉行动的时候,它的影响就会变得巨大而深远。‎ ‎④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早已深深融进我们的血脉,成为有口皆碑的道德美谈。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的人对此产生了疑虑、困惑。他们看不到个人力量对社会的影响,变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看客,在他人需要帮助、遇到危难时态度冷漠。其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就能积小善为大善,变小德为大德。孟子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微公益”,____________。‎ ‎⑤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微公益”行动的滚雪球效应,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必将传遍神州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 答: ‎ ‎21.分析文章第①—④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4分)‎ 首先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字),其次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4字),然后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8字)。‎ ‎22.请在第④段结尾横线处填写一句话,阐明“微公益”与孟子的话之间的联系。(2分)‎ ‎ 答: ‎ 六、作文。(50分)‎ ‎23.“风采”指人美好的仪表举止和精神风貌。对于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们来说,举止大方、个性鲜明、积极向上……都是动人的风采。个人有个人的风采,群体也有群体的风采,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展示少年风采的舞台。请以“少年风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2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B A D D 二、填空 ‎7.(1)答案:白露为霜 ‎ (2)答案:绿杨阴里白沙堤 ‎ (3)答案:不知天上宫阙 ‎ (4)答案: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8.答案示例:‎ ‎①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战国策 ‎③自身生活中的小事 三、综合性学习 ‎9.答案示例:‎ ‎ ①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国际人均极度缺水标准,甚至还低于国际人均危及人类生存的灾难性标准。‎ ‎②北京水资源极度匮乏。‎ ‎10.答案示例:‎ ‎①种植保土保水植物 ②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11.答案示例一:‎ 措施得力,京北区涵养水源功在千秋。‎ ‎ 答案示例二:‎ 办法多样,郊区两县保护水源造福京城。‎ 四、文言文阅读。‎ ‎12.答案:(1)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不久 ‎13.答案:(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 (2)就顺着原路(回去),处处作了记号。‎ ‎14.答案要点:①自然环境优美 ②社会安定和平 ③百姓生活和乐 五、现代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 ‎15.答案示例:‎ ‎ 场景一:灵堂哭苦老 场景二:家中哭苦老 ‎ 场景三:挥笔画梅花 场景四:白梅赠爱徒 ‎16.答案示例:‎ 因为“白梅”这幅画是许老痛悼师兄的宣泄情感之作,是他与师兄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是许老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创作出的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珍品。所以,作者认为“白梅无价”。‎ ‎17.答案示例一:‎ 第③段描写了许老在“我”家作画的过程,用“捉”“横扫”“挥舞”的动作描写,写出了许老作画时恣意挥洒的样子;用“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的议论,表达了许老作完画仍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状态令“我”既感动又担忧的复杂感情。这些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表现了两位画家之间的深厚友情,感人至深。‎ 答案示例二:‎ 本文寓丰富的情感与描写和议论中。第③段用“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许老想通过作画来悼念师兄的急切心情;用“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的议论,点出许老作画时笔笔着力、悲痛万分的状态带给“我”的震撼。‎ ‎(二)说明文阅读 ‎18.答案要点:①用具体事例突出蛛丝的神奇 ‎②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激发阅读兴趣 ‎③引出下文对蛛丝奥秘的说明。‎ ‎19.答案示例:‎ ‎ 科学家利用蛛丝有韧性、弹性好、重量轻的特性,解决了钢板制作的早期防弹衣“又重又硬”穿上后“活动不便”的问题;利用蛛丝承受力强、强度高的特性,解决了防弹衣“防护性能弱”的问题。‎ ‎(三)议论文阅读 ‎20.答案: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 ‎21.答案示例:‎ ‎(首先)明确“微公益”的概念 ‎(其次)从个人和民间组织角度论证“微公益”的意义 ‎(然后)指出当前倡导“微公益”的原因 ‎22.答案示例一:‎ 人人皆可为,关键在于有无此心 ‎ 答案示例二:‎ 每个人都能做到,关键看你做不做。‎ 六、作文 ‎23.答案略。‎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