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2016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2016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ID:557880

大小:171.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6年中考第二次诊断 ‎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A卷和B卷,A卷共100分,B卷共20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相应位置。‎ ‎3.A卷的第Ⅰ卷答题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在答题卡以外答题无效。‎ ‎ ‎ A卷(100分)‎ ‎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 一、语言文字运用与课内古诗词运用(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宽敞(tǎng) 潺潺(chán) 颔(hàn)首低眉 差(chà)之千里 B.匀称(chèn ) 吞噬(shì) 风雪载(zài)途 浑身解(xiè)数  C.叱咤(zhà) 拆(chāi )散 长吁(xū )短叹 本色当行(xínɡ) D.羁(jī )绊 须臾(yú) 惟妙惟肖(qiào) 深恶( wù )痛疾 ‎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岐 羸弱 遥遥在望 一代天骄 ‎ B.喧嚣 绵延 物竟天择 相形见绌 ‎ C.健忘 砭骨 自知之明 叹为观止 ‎ D.烦躁 旁骛 肃然起敬 眼花潦乱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村经济,精准扶贫,增加农民收入,打赢扶贫攻坚战。‎ B.《中国诗词大会》突破创新、特色鲜明,堪称诗词文化盛宴。  ‎ C.阅读文章,切不可断章取义,只注重一字一段的局部,割裂其与全文的联系。‎ D.一场春雨过后,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下面这段文字排列的恰当顺序是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③②①       B.⑤④②③①        C.⑤④③②①        D.④⑤①②③‎ ‎ 6 .下面对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赏析,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大之意。‎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灸人口。‎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下列各组句子中,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B.早发/白帝 C.绝巘多/生怪柏 D.巴东/三峡/巫峡长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通“缺”,指中断) B.夏水襄陵(襄水,位于湖北襄阳)‎ C.不以疾也(病痛) D.属引凄异(退却,引避 )  ‎ ‎9.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四时景色。‎ B.文中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 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疾。‎ D.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2分)‎ 三、文言文翻译、古诗文积累(10分)‎ ‎10.把下面两个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句2分)‎ ‎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1.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名句。(6分,每空1分)‎ ‎ (1)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 ‎ (2)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5)人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正如孔子所言:‎ ‎ , 。‎ ‎ 四、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12-14题。(8分)‎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 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 ②“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 ③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4年的1.07亿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 ④“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坦言“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公开道歉。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 ‎ ⑤的确,“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 ⑥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______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 ‎ ⑦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 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 ⑧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 ‎12.作者在文中针对“到此一游”这类不文明现象,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分) ‎ ‎13.第③段中作者说 “‘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特殊含义”应该怎么理解?(3分)‎ ‎14.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3分)‎ ‎(二) 阅读下面一篇文学类作品,完成15—18小题。(16分)‎ 长在心上的眼睛 ‎①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②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③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指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④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小驴问奶奶,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⑤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⑥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大胖不解地说:“ 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 ‎⑦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地往家跑。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 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 我在山上挖的。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奶奶眼眶红了,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 ‎⑧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 穿上试试,看合脚不?”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他流着泪说:“ 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奶奶摇摇头。“那你怎么看到的?”‎ ‎⑨“用心。”‎ ‎⑩“心上也长着眼睛?”小驴惊奇地问。‎ “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奶奶笑了笑说。‎ ‎15.“鞋”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16.“ 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这句话是属于什么描写?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谈谈有哪些作用?(4分)‎ ‎17.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每小题3分)[来源:Z.Com]‎ ‎①划线句“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与下文那句话照应?前后照应的写法好在哪里?‎ ‎②“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一句中的“ 颤抖”有何表达效果?‎ ‎18.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不如“ 奶奶的眼睛”好,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说明理由。(3 分)‎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记者报道】4月19日上午9点左右,城管人员在灵溪大门路执法时,发现沿街一商户把煤气灶等物品摆放在过道上,存在违法占道经营行为。执法人员当即要求商户停止占道经营。该商户不予配合,并阻挠城管的执法。‎ 其间,过路的群众黄某看到这一情景,用手机对执法现场进行拍照。执法人员便要求他不要拍。但是黄某并不管执法人员的要求,继续拍照。于是双方发生了冲突。‎ 据苍南新闻网发布的消息,有人网上发布了“城管打人致死”的谣言,致使围观群众聚集,秩序混乱,5名城管人员被围困殴打。据县政府发布的消息,被城管打伤的黄某现在伤情稳定。‎ ‎【温州时评】近几年每每城管因为暴力执法都很快会形成舆论关注,迅速使事件发酵,有的甚至很容易引发群体事件。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城管执法时多直接面对社会的底层,如小摊小贩,当执法产生冲突时,很容易引发围观民众的同情与围观;城管系统由于声誉不佳,再加上政府公信力透支严重,每一次城管暴力执法都深深的刺激了民众内心对官方的不满,成为民与官情绪对立的发泄口;城管系统的人才缺乏,执法时喜欢态度强硬、思维简单,导致城管的工作陷入恶性循环;这些原因相互影响,交错缠绕在一起,使得城管形象跌入低谷,使得城管执法时的权威性、合法性广遭质疑。‎ ‎【网友观点】‎ 新浪写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到,小贩,小老百姓,城管,警察,他们的受害者与加害者身份随时会转换,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 谈天说地:城管队伍早就该取缔了。‎ 我心依旧:不妨碍交通和他人,就让这些小贩摆吧,何必大动干戈呢?‎ 论坛春秋:众怒不可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看到城管被打,我怎么一点都不感到同情呢?‎ 温州布衣:小摊小贩是要管,有些人既想环境好,又想小贩多,买东西方便,怎么能做到呢?‎ 青叶子Admin:既然你执法是合法的、文明的,那为什么要怕人拍照?法律上没有规定不能拍。‎ ‎【新华时政法律专家】按“法无禁止即允许”的法治原则,群众拍照是合法的。城管要强大起来,绝不仅仅意味着全副武装,而是要树立起敢于面对群众质疑的信心与勇气。最重要的,是坚守公平执法、文明执法的原则。‎ ‎19:请结合以上材料,对本次事件中的城管执法行为进行是非评价。(3分)‎ ‎20:请解析酿成本次群体性事件的原因。(3分)‎ ‎21:网友“新浪写手”认为的可怕现象,可怕在哪里?其原因是什么?(2分)‎ 五、写作(40分)‎ ‎22.挥手自兹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挥挥手,从此离开”。粗读,平淡无奇;细品,意蕴丰厚。《孤独之旅》中,杜小康战胜孤独,走向成熟,告别原来的自己,挥手自兹去;《最后一课》里,小弗朗士幡然醒悟,悄然蜕变,远离过往的生活,挥手自兹去....。。“挥挥手,从此离开”的,也许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段时光;“挥挥手,从此离开”时,或许有一点无奈、一丝洒脱、一份期待....。。‎ 请以“挥手自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B卷(共20分)‎ 六、古代诗词赏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3.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24.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七.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 ‎①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②若①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②鱼与龙不之觉耳。   ③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③人挹④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⑤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来源:学§科§网]‎ ‎——选自张岱《冰雪文序》‎ ‎【注释】①若:像。 ②特:只不过。③恣:放纵,任凭。④挹(yì):舀。⑤奚(xī):什么。[‎ ‎25.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A.寿( ) B. 异(    ) C. 恨(    ) D.解( )‎ ‎26.翻译文中画横线的文言语句。(2分)‎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27.(1)请用第①自然段的两个关键词回答,“冰雪之气”对世间万物有哪两大好处?(2分)‎ ‎(2)张岱文风任情适性,文笔流丽清新,为人慷慨亮节,性格孤高傲物。请问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他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2分)‎ 八.名著片段阅读(6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 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 “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 这所谓“书” ,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 。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 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 ‎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 而且要背出来。‎ ‎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 ‎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 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 “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 ,读下去,记住它, “粤自盘古”呵! “生于太荒”呵!…… ‎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 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 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 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 的就背完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 的就背完了。 ‎ ‎“不错。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 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 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 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28.(1)《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章,这些文章仅仅是为了表现个人的生活吗?(2分)‎ ‎(2)文章最后描写到“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这样的描写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29.请说一说文中的父亲与“三味书屋”中的先生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