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ppt课件(23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登岳阳楼》ppt课件(23页)

ID:558074

大小:1.3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登岳阳楼 (唐)杜甫 岳阳楼西望洞庭浩淼烟波 背景资料: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 逝世前两年 ,即唐代宗大历三年( 768 )。这时杜甫身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离去世只有两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 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 的名篇。 1 、继续学习体会炼字的妙处; 2 、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 3 、探究诗人在本诗中表达的复杂感情。 学习目标 读诗 昔闻 / 洞庭 / 水,今上 / 岳阳 / 楼。 吴楚 / 东南 / 坼 ,乾坤 / 日夜 / 浮。 亲朋 / 无 / 一字,老病 / 有 / 孤舟。 戎马 / 关山 / 北,凭轩 / 涕泗 / 流。 ch è t ì s ì 二二一 、 二一二 置身诗境 1 、在吟诵中感知诗歌意象及其特点,梳理诗意 2 、借助联想和想象, 置身诗境 , 初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诵读要求 〖 成果展示、解说诗意 〗    早就听说洞庭湖 的 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 雄阔壮观 的 洞庭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在上面。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 、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看, 你感受到作者登楼时怎样的感情 ? 2 、颔联中表现力极强的词语是哪两个?你能说说炼字的妙处吗? 3 、缘景明情,探究颔联情与景的关系。 4 、 颈联和尾联抒 发 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合作 讨论 探究 首联 : 昔闻洞庭水 , 今上岳阳楼。 “今上”交代时间, “岳阳楼”点明地点。 “昔闻”写从前对洞庭 湖光山色的仰慕; 此联写人生暮年竟能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的美景风光。 初登岳阳楼之喜悦 成 果 展 示 颔联: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炼字) “坼”: 坼”字, 诗人写得极有力。 洞庭的万顷波涛、千层巨浪,仿佛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 刹那间, 乾坤摇动、天崩地解 —— 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 坼和浮用得好)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浮”: “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 动态感 ,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 壮阔的图景 展现在读者眼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曹操 《 观沧海 》 气势磅礴,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烟波浩淼洞庭湖 缘景明情,探究颔联情与景的关系。 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 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 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两句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缘景明情 情景交融 颈联 :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自己举目无亲,音信不通,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 写出了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 怀才不遇的心情。 作者的孤寂渺小与颔联的湖阔雄伟形成鲜明的 对比, 愈益显出自已的 痛苦之情 。 尾联 :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 自己 报国无门的哀伤 。 诗人凭轩老泪横流,不仅有感于自已 身世凄苦 ,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 战乱未平,国家艰危 ,这才是诗人悲痛的真正原因。 ①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楚、 乾 坤、 孤舟 ②意境:沉雄悲壮、 宽阔宏伟 ③情感(复杂): 洞庭湖之礼赞、济世理想之不灭、身世飘零之悲苦、国家命运之担忧。 回顾诗中的意象、意境及情感 登岳阳楼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 人摒弃 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 大处着笔 ,吐纳天地,心系 国家安危 ,悲壮苍凉,催人泪下。    时间 上抚今追昔, 空间 上包吴楚、越关山。 其世身之悲,家国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总结全诗 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 别林斯基 课堂延伸( 10 分钟) 2005 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  第 10 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 注 ] 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赋诗,使岳阳楼更添一层神秘色彩。 颔联的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思考 “ 引 ” 和 “ 衔 ” 。运用 拟人 的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途中的 喜悦 之情。 “ 引 ” 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 “ 衔 ” 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谢谢各位专家指导!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