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07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ID:558125

大小:9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徐州市200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卷面分 得分 ‎ ‎ ‎ ‎ ‎ ‎ ‎ ‎ ‎ ‎ 注意事项:‎ ‎1.本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尖(蓝色或黑色)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及座位号填写清楚。‎ ‎3.试卷总分含卷面分1分。‎ 温馨提示:仔仔细细审题,认认真真答卷。‎ 得分 评卷人 ‎ ‎ ‎ ‎ 一 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20分)‎ ‎ ‎ ‎1.下列加点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帷幕 顷刻(qǐng) 奔丧(sàng) 根深蒂固 藏污纳垢(gòu)‎ B.诲暗 枯涸(hé) 旁骛(wù) 漠不关心 惟妙惟肖(xiāo)‎ C.奥秘 脚踝(huái) 黄晕(yùn) 一视同仁 毛骨悚然(sǒng)‎ D.狼藉 惩罚(chéng) 狡黠(xiá) 暗然失色 锲而不舍(qiè)‎ ‎2.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5分)‎ 会读书的人都懂得征服书。即使先被书征服,最后还是要反过来把书征服。‎ 读书需要选择。只要不善选择,一生什么事都不干,光读别人的书也读不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读,失去了意义;书,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读书的功夫要下在需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的一类书上。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 ① (需要 必要),激发你的才智,帮助你 ② (完美 完善)自己。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个人都需要终生不懈地精读粗读苦读喜读,它就是生活这部活书。读它不能代替读印刷的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中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分)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联系上文,结合语境,补写文尾的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3分)‎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孤独,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豪言壮语说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是欢乐。”‎ ‎(1)选文“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造就的伟人。(2分)‎ ‎(2)通过阅读《名人传》,你感受到他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实践。(2分)‎ 日本人向来自负,但在中国文字面前却格外地谦恭。据说日本民间曾对汉字选美,夺魁的是“梦”字,入选的佳丽还有“雪”、“柔“等等。日本人对汉字的狂热痴迷由此可见一斑。‎ 汉字的音、形、义皆是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它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 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热爱汉字、写好汉字,相信你整张试卷的汉字都能书写得工整美观。‎ 请你也给汉字“选美”。‎ 选出一个你认为最美的汉字,并从“音、形、义”等方面说明其美的理由。(至少写出两点,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答:汉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古诗文名句或填写作家作品名称。(8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 ‎(5)王安石《凳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得分 评卷人 ‎ ‎ ‎ ‎ 二 古诗文阅读(19分)‎ ‎ ‎ ‎(一)比较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①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明·李贽《初潭集》)‎ ‎【注释】①恻然:怜悯的样子。‎ ‎6.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5分)‎ ‎(1)无从致书以观_____________________(2)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_____________(3)腰白玉之环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心感伤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孤者易伤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①负箧曳屣 ②曳屋许许声 B.①凡得学者,有亲也 ②余因得遍观群书 C.①益慕圣贤之道 ②增益其所不能 D.①贫者易感 ②寒暑易节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分)‎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中“余幼时即嗜学”的“嗜”字和乙文中“__________”字均表现出宋濂和邴元强烈的求学愿望。(1分)‎ ‎10.请具体说明甲、乙两文内容的异同。(2分)‎ 答: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1.词中作者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抒写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思考,做到了______________结合,浑然一体。(1分)‎ ‎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 ‎ ‎ ‎ 三 现代文阅读(25分)‎ ‎ ‎ ‎(一)(12分)‎ 徐州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是徐州汉代文化的一枝奇葩。它通过石刻艺术画面,充分展现出汉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画面生动形象,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徐州是我国四个汉画像石集中地之一,目前已发现汉画像石墓20余座,通过普查共征集零散汉画像石400多块,已建立汉画像石艺术馆。其中茅村汉画像石墓、白集汉画像石墓,分别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属沛县、邳州、睢宁等县级博物馆都收藏保存一批汉画像石。‎ 徐州汉画像石墓葬和汉画像石的题材及绘画、雕刻艺术,有一个发展过程。早期的画像石墓规模较小,题材比较简单,画面也比较粗糙。如沛县栖山的汉画像石墓群,每座墓葬只用数块长方形石板竖砌成棺,画面多为平面阴线,雕刻穿壁纹、铺首衔环等图案。东汉时期,汉画像石墓葬的形式,逐渐被王侯贵族采用,出现了如茅村、白集、燕子埠、九女墩等大型的画像石墓葬。茅村汉画像石墓室内建筑面积70余平方米,共有画像石19方,分别镶嵌在墓门、前中后三室石壁上,是徐州汉画像石墓的代表。‎ 徐州汉画像石题材广泛。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当时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和对神仙世界的向往。画面上有表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祥禽瑞兽图像;有民间传说中的炼石补天,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交;有玉兔捣药,神仙羽人,昆仑山上的西王母;有九头人面兽,三足乌,九华灯,灵芝,麒麟等人们想像的神仙世界。第二类是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画像。其中包括皇亲国戚、贵族豪富的生活场面,如车骑出行、打猎、宴饮、对奕、乐舞、迎送宾客、楼堂建筑等。‎ 车骑出行是汉代画像石中最流行的题材。贵族外游猎时,坐良骑,挟弩持弓,神情威严;车行道 上,主人和随从按各自身份,分乘轺车、轩车、辎车、篷车、车马疾驰奔腾,尘土飞扬,车辚马啸,场面喧赫,反映出墓主人的身份。‎ 反映贵族生活的图像,在徐州汉画像石中亦占不少篇幅。如茅村汉墓里有一幅“楼宇栉比图”,在二米长的画面上,刻有高大门阙和门楼,门前有持戟的武卫士,院内楼阁错杂,重檐密瓦,楼顶上有只昂首的凤凰,表示主人的无比高贵。庭院中主人正迎接来宾,楼上是宴请场面,宾主正举觞痛饮。而楼下奴仆家人捧食进馔。厨房内正忙着烹调山珍海味,情景十分热闹。反映贵族豪华生活的石刻画,还有主人身着时兴的华丽服饰,悠闲对奕、观赏舞乐百戏等场面。‎ 徐州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在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地方民俗方面,也有生动的表现。双沟汉墓中出土《牛耕图》画面上,一农夫上身赤背,下穿短裤,一手扶犁,一手持鞭,赶牛耕田。身后一少年左手提蓝,右手随耕播种。田头停着一辆装满肥料的大车,车旁一只家太正原地憩息。田间还有一人担着筐、壶,为耕种人送饭。汉画像石中“纺织图”‎ 更是惟妙惟肖,一位农家妇女坐在纺织机上转身接抱送来的婴儿。紧张的劳动形象,描绘了寻常人家男耕女织的情景。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画像石表现民间练功比武的场面,亦很真切。洪楼出土的画像石上,刻着七个力士,左侧一人持剑盾;一人生缚一虎;第三人怒目凝视,裸露膀臂,马步蹲身拔树,树上宿鸟惊飞;第四人手执牛尾,将牛倒背在背上;第五人双手执鼎耳,弓步蹬地,将鼎翻举过首;后面一人抱犊,另一人执壶。显示了汉代人的强健体魄和高超的武功。‎ 徐州汉画像石又具有地方特色,它构图密不透风,主题层次分明,情节连贯有条不紊,具有连环画的艺术风格。在地下埋茂2000多年的汉画像石,至今仍光彩夺目。‎ ‎(转载[中国汉画像石网],有改动)‎ ‎13.为什么说汉画像石是徐州汉代文化的一枝奇葩?(请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徐州汉画像石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四段画线句中加点的字“最”能不能删掉?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第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1)请给洪楼出土的汉画像石起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介绍的三幅画面惟妙惟肖,请结合文体特点说明这段文字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并联系上文,作一番探究后回答问题。(3分)‎ 徐州是汉文化发源地,汉代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位于九里山区龟山西麓的龟山汉墓,是徐州已发掘的十几座汉代王侯陵墓中规模最大、建筑最为精美的一座。‎ 龟山汉墓工程规模巨大,设计精美巧妙,技术含量非常高,有些方面甚至就连现代科学也无法做到。龟山汉墓是在山体内部挖掘而成,工程十分艰巨。龟山汉墓的甬道,长56米,整条甬道光滑笔直,精度达1/10000,而两个互相平行的甬道的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甬道的地平面精度也很高,外面比里面仅仅低527毫米,坡度为1/1000,如此高精度的甬道在当今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整个汉墓雕凿细致入微,气势雄伟。既有着汉王朝的雄浑厚重,又有着楚文化的浪漫恣肆。是汉朝工匠们智慧怀心血的结晶。也是楚汉文化融合的产物。‎ ‎(1)某旅游轩来徐观光,如果你是导游,一定会向游人们介绍徐州的“汉代三绝”。参观“汉画像石馆”、“龟山汉墓”以后,就应去“楚王陵”领略____________的魅力。‎ ‎(2)根据提供的材料和你了解的有关“汉代三绝”的内容,请你探究徐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至少三个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3分)‎ 寻春 韩少华 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可凭借什么去寻觅春天的第一双足迹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微风挟着寒意, 卷地而来。 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 “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 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渐渐的,云雾中的燕山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抔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衍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 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哪怕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联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最好在冬天写关于‘五一’的诗,因为这时候对春天想得要命。”他是在自己的诗里召唤春天,又用自己的诗去创造春天的。我呢,此时只愿意望得远些。望远必须登高。“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眼前,虽没有楼台可以登临,背后却矗立着巍巍燕山。我想,登上那山峦,一回头……也许反而要责怪自己:这次野游、山行,动身真的太迟了。其实,探寻春天的讯息:又何必凭借什么绿色的影子呢;只需攀登那足以远望的高处,透过千里平川的轻烟淡霭,透过蒸腾着的青阳之气,就会感到,大地在急促地呼吸着,——春天,正在大地的母腹里躁动…… ‎ 无边春色,已经从广阔的地平线上奔涌来。不过,绝不该停下步子。我知道,更引人的春景,还继续探寻;它,正在前方等待着我。‎ ‎(选自《韩少华散文集》,有改动)‎ ‎18.本文以“寻春”为线索,随着“寻春”的脚步,作者的内心情思也在发生着变化。(2分)‎ 变化过程是:希望→失望→_____________→怀疑→确定→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七段中说:“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为什么作者开始没发现“一芽新草”?后来又是怎样发现的?(2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把你对“哪怕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这句话的理解写在下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谈谈你对题目“寻春”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无边的春色,已经从广阔的地平线上奔涌而来。”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对“无边的春色”进行一番描绘。(3分,加上标点不少于7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得分 评卷人 ‎ ‎ ‎ ‎ 四.作文(55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 人生在世,总会心有所系,情有所牵:范仲淹心忧天下;陶行知忠诚教育;袁隆平献身科学;林秀贞情暖人间……心系祖国、事业、自然,抑或亲友、愿望、花草……无论是人、事、物还是情感、精神、力量,我们都会感悟到人性的善良、崇高,生活的丰富与美好;从而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得到心灵的充实与愉悦。‎ 请以“心有所系”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字数在600字以上(格子写不下,可以写在格子外,但得另附纸)。(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和学校。‎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说明:试卷卷面分1分。‎ 一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0分)‎ ‎1.(2分)C ‎2.(5分)(1)①需要②完善(2)如果不善选择,一生什么事都不干,光读别人的书也读不完。(3)读印刷的书也不能代替读它。‎ ‎3.(1)①贝多芬②痛苦和磨难(或苦难)‎ ‎(2)在困境中顽强奋斗,不向命运低头。‎ ‎4.(2分,从所选汉字的音、形、义角度写出两条理由得2分,一条理由1分。只写汉字,不写理由不得分。)‎ 答案示例:“明”字。音:该字声调为阳平,音调上扬,读起来很朝气。‎ 形:“明”字由“日”和“月”两个象形字组成的左右结构的会意字,望文而知义。‎ 义:由形得知,日光加上月光,明亮无比,给你温暖喜悦的感觉。‎ ‎5.(8分,每处一分,出现一个错别字此处不得分)(1)窈窕淑女(2)折戟沉沙铁未销(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6.(5分,每处一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得到(2)通“肢”,肢体(不解释,不得分)(3)腰佩(4)内心(5)孤儿7‎ ‎7.答案:B ‎8.(1)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再)去请教(2)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3)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白教你,不收学费。‎ ‎9.泣 ‎10.(1)相同:艰苦的环境(贫困),强烈的求学愿望(立志、有志),勤学的学习态度(勤奋)(2)不同:甲文,老师对学生严厉;乙文,老师关爱学生。‎ ‎(二)古诗鉴赏(3分)‎ ‎11.答案:情景或景情 ‎12.(开放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能从某一个角度比较深入准确的赏析即得2分。)参考答案:(1)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堪称佳对;(2)景物描写典型,画面生动;(3)蕴含着生活哲理,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4)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12分)‎ ‎13.它通过石刻艺术画面,充分展现出汉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画面生动形象,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14.(三个方面,各一分,答出要点,即得3分)(1)徐州汉画像石墓葬和汉画像石的题材及绘画、雕刻艺术,有一个发展过程。(2)徐州汉画像石题材广泛。(3)徐州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15.不能。“最”字是表程度的限制性词语,突出了汉代画像石题材的反映最为广泛的是“车骑出行”这一事实,删去后反映不出广泛的程度之高,和实际不相符,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删。(说明:学生答题只笼统地说“最”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不能得分,一定要有具体分析。)‎ ‎16.(3分)(1)力士图(或比武图,练功图)(2)文章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1分)通过具体生动的描摹,说明了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生动、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地方民俗(1分)。‎ ‎17.(3分,第一题1分,第二题写出三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1分。)(1)汉兵马俑(2)示例:徐州是帝王之乡。徐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汉代三绝”是汉代徐州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汉代三绝”为研究中国两汉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13分)‎ ‎18.(2分,一空1分)惊喜 领悟或感悟 ‎19.(2分,一题1分)低眉顺目,眼界仅限于咫尺间。扬眉放眼,从无数点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用文中原句回答或意思相近即可得2分)‎ ‎20.(3分)“热腾腾的胸膛”是指胸怀春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1分)。因此,只要心胸开阔,充满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那么,再大的困难也能战胜,困难就会像雪花一样立刻消融。(2分)(意思对即可得3分)‎ ‎21.(3分,既写寻找的是自然界的春天,又答出题目的深层含义得3分。未答出题目的深意的,得1分。)作者借寻找自然界的春天的过程来表达追寻美好人生的内心感受。指明在在困境中应具有战胜困难的开阔心胸与坚定信念,及对生活应始终充满希望与热情的人生态度。‎ ‎22.(3分,着重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来描写,语句通顺、连贯、优美、够字数即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不是描写不得分。)‎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