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四 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黄鹤楼
泊秦淮
夜雨寄北
制作者
:
孙永华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
王子安集
》
选自
离
愁别
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容易,所以在诗中,难免染上
凄凉
、
伤感
的色彩。但古人写的别诗也有
明朗乐观
之作,如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
王勃(
650-676
)
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
杨炯
、
卢照邻
、
骆宾王
齐名,并称“
初唐四杰
”。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
《
王子安集
》
。
小结:
《
送
杜少府之任蜀
州
》
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
黄鹤楼,屹立在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鹤矶上。它背靠蛇山,俯瞰长江,奇姿雕甍,重檐翼舒,气势轩昂宏伟,耸天峭地。远远望去,峥嵘的楼影隐现于缥缈的烟霭之中,壮丽辉煌,宛如仙宫琼殿,自古就有“天下绝景”之誉,曾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
图一
图二
图三
小结:
诗
由
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渺然的感觉,表现人们登黄鹤楼常有的感受,气势苍莽。后四句转而实写楼上所见所感,并由此引起乡愁。尾联以烟波江上日暮思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的境界。这首诗意境开阔,虚实相映,情景交融,情味悠长。
本诗选自
《
樊川文集
》
《
泊秦
淮
》
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流经成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杜
牧
(
803-852
)
唐
代
文学家。字
牧之
。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中书舍人等职。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
《
孙子兵法
》
十三篇。其诗多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有
《
樊川文集
》
。
小结:
这
首诗于
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对世道的愤慨。全诗内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无穷,引人深思。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
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
隐
(
813-858
)
字
义
山
,号
玉溪生
,唐代诗人。曾任县尉、秘书郎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
无题
”诗也常有所寄寓。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有
《
李义山诗集
》
传世。
君问归期未有
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巴
山夜雨涨秋池。
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何当共剪西窗
烛,
陡然一转,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
时。
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
小结:
这
首诗
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
题目
作者
体裁
内容
情调
名 句
《
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
》
王勃
五律
送别友人
奔放
豪迈
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
《
黄鹤楼
》
崔颢
七律
吊古怀乡
惆怅
昔人已乘黄鹤
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
泊秦
淮
》
杜牧
七绝
怀古伤今
沉痛
深思
商女不知记国
恨,
隔江犹唱
《
后庭花
》
。
《
夜
雨寄
北
》
李商隐
七绝
思念友人
深情
期盼
何当共剪西
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