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
(
2012
年)
21.
你对文中
“‘
钻戒
’
放风筝
”
有何
看法
?请说出
理由
。(
6
分)
(
2013
年)
17.
有专家认为:
“
读书时,如果能从作者的身份、立场、角度
考虑作品的观点,我们会得到更多。
”
请运用文中的例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
认识
。(
4
分)
(
2014
年)
22.
伊凡和老头儿对幸福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请你对其中一人
的认识谈谈自己的
看法
。(
6
分)
(
2015
年)
17.
“链接四”中提到,深阅读的消失“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
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请结
合材料谈谈你对此观点的
理解
。(
5
分)
(
2015
年)
22.
作者推崇的“北京这种东方式的弹性距离感”体现了中华
民族的什么精神实质?你
赞赏
这种精神实质吗?请简述
理
由
。(
5
分)
点评探究
对某种事件的看法 对某种观点的评价
21. “‘
钻戒
’
放风筝
”
不能体会到放风筝的真正乐趣。
(
2
分)
放风筝的乐趣要靠自己亲手
“
放
”
才能获得
。(
2
分)
而
“
钻戒
”
既不碰
那
“
蜈蚣
”
,也不曾碰风筝线,更不可能去追赶风筝,仅是接过线盒拎住而已
。(
2
分)
所以他无法体会到放风筝的真正乐趣。
观点
+
理由
+
事件分析
+
总结
17.
我认为
这就话说的有道理,读书时,结合作者的身份、立场、角度评判作品的观点,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1
分) 如云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传说,对诸葛亮的评价完全不同,(
1
分) 就是因为两者的身份、立场、角度不同,才会形成对诸葛亮的看法差异。(
2
分)
因此
,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如果从作者的身份、
立场
、角度
等
背景进行分析
,
我们就
能更
全面
客观
地看待作品的观点
。
观点
+
举例分析
+
总结
体现
了中华民族讲求适当的“度”、中庸平和的精神实质
。
(
2
分)
我
赞赏这种精神
。
(
1
分)
人
与人之间的
界限不可
太清晰,太远显得冷漠,太近又没有了个性和独立。只有保持弹性距离,才能既满足自己又考虑到了别人,达到共赢的目的
。
(
2
分)因此我赞赏这种精神。
我
不赞赏这种精神
。
(
1
分)
我
更赞赏
日本
人
的
那种平静坚忍、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强大的外力之下,凝固成一个坚强的团队,才能克服苦难,取得成功
。
(
2
分)所以
我不赞赏这种精神。
点评探究
对某种事件的看法 对某种观点的评价
观点
+
理由
+
事件分析
+
总结
观点
+
举例分析
+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