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黄鹤楼》ppt课件(20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崔颢《黄鹤楼》ppt课件(20页)

ID:558524

大小:806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黄 鹤 楼 崔 颢 黄鹤楼简介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 1985 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 1700 多年来, 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 7 次,重建和维修了 10 次。有“国运昌则 楼运盛 ”之说。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 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据 《 报恩录 》 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 10 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 “ 黄鹤楼 ” 。 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 祎 ,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 美丽的传说 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崔颢( 704~754 ),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 《 崔颢集 》 。 作者简介 1 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2 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 赏析艺术,品味语言。 4 想象意境,感情背诵。 学习目标 交流感知 黄 鹤 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t 听读诗歌,注意字音,句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 分组读译概括意思 黄 鹤 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传说 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分析   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了,而千百年来白云却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所见   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所思 可是日近黄昏,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儿呢? 凝视长江上面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 主要内容情感 这首诗写了黄鹤楼的传说以及登楼所见之境,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愁苦之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研读共品 自由赏析 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互助释疑 师友互相质疑,有师友彼此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讨论解决。 “此地空余黄鹤楼 ”和 “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 ”,强调空间上的虚无。 ( 1 分)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1 分)第二个 “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 1 分)千载白云,空自飘荡 , 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1 分)          1.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 ( 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空荡荡的黄鹤楼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 2.哪一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3.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触发了他的什么思想感情? ( 思乡之情。  ) 4.第三联描写繁荣的景致,有什么作用? ( 以繁茂之景反衬凄清之情,烘托孤寂的思乡之情。  ) 5.诗中的“芳草”是什么意象? ( 芳草,古诗中常常用来比喻愁思。“芳草萋萋”,则形容愁思浓郁。  ) 巩固拓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比一比,赏一赏 背一背 《 登金陵凤凰台 》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节课我学会(懂得)了 …… 这节课我想对师傅(学友)说 …… 从知识方面、学法方面、师友互助方面进行总结,师傅尽可能帮助学友总结全面。 总结提高 友情提示: 【 环节一 师友总结 】 作业 1. 搜集有关黄鹤楼的诗文,积累知识。 2 背诵默写,写一段赏析文字。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