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一)积累(共11分)
1.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或加点汉字的拼音依次分类填在方格内。(2分)
我站在天桥上,这里早已寻不见péng( ▲ )乱的草和zhě( ▲ )皱不平的村道,面目生分的人南来北往,究竟谁的心里怀揣( ▲ )着寻找故乡的美梦,抑或有一份无处安放的孤苦,谁也说不清楚。倚( ▲ )着栏杆,tiào( ▲ )望前方,各式的琉璃窗,各式的车辆,各式的灯光,遮住了我寻找故乡的目光。 (摘自《读览天下》)
填字
▲
▲
▲
注音
▲
▲
2.默写。(6分)
⑴ ▲ ,恨别鸟惊心。
⑵ 无可奈何花落去, ▲ 。
⑶ ▲ ,风正一帆悬。
⑷ 浊酒一杯家万里, ▲ 。
⑸ 《岳阳楼记》中表现古仁人在不同处境中都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的句子是:
“ ▲ , ▲ 。”
3.选出对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两项。(3分) 【 ▲ 】【 ▲ 】
A.《西游记》中铁扇公主恼恨悟空把她的孩子红孩儿送往洛伽山做童子,不肯借。悟空与铁扇公主、牛魔王几次斗智斗法,借天兵神力,降伏三怪,扑灭了大火。
B.《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二人在流沙河收伏猪悟能八戒,猪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在高老庄又收伏了沙悟净,沙和尚成了唐僧的第三个徒弟。
C.《水浒传》中鲁达送走金氏父女,来到状元桥肉铺,将郑屠戏弄一番之后,一发火三拳结束了他的性命。后来鲁达到五台山当了和尚,法名智深。
D.《水浒传》中
高俅派人买通公人,想在沧州杀死林冲。幸有鲁智深暗中保护才得以幸免。到了野猪林,高俅又派陆谦、富安设计火烧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
(二)运用(共9分)
4.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用规定的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不超过4 处)。(3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世界原本是没有时间的,时间就是一种记忆。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并没有记忆,不知道世界上有着白天与黑夜。随着年龄的延长,我们有了记忆。白天玩耍,晚上睡觉;白天有太阳的照耀,夜晚有月光的倾洒;夏天很炎热,春天很温暖,秋天总是下着雨,冬天空中飘着雪花,用小手去接住的一刹那,是那么凄凉。年龄越来越大,记忆的东西就越来越频繁,有苦的,有甜的。经历了很多之后,我们就会说,时间过得真快呀,都这么大了!
5.仔细阅读下面一幅漫画,用一句话概括此漫画要表达的主要内容。(2分)
买
房
▲
▲
▲
▲
▲
6.智慧城市建设涉及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的融合与创新。阅读下面材料,探究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4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全国“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总投资额可能达到5000亿元,可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北京市发布《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其物联传输专网已覆盖城区四环。上海围绕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重点公共服务领域,加强无线和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推出了在家支付的“电子帐单”和手机刷卡消费的“手机钱包”。广州95%的地区覆盖4G网络。深圳计划到2015年基本实现家庭宽带百兆、无线宽带99%覆盖。合肥推出“智慧安徽”软件,通过“医疗”菜单可“远程挂号”,约好了再到医院交费、看病。
但是,有的地方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盲目跟风、简单模仿;有的地方仅仅披上了“智慧”的外衣,并无实质性内容。据悉,北京长安街沿线多台成本高昂的“智慧北京”交通信息亭刚装上40多天,就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使用不通畅、使用率较低等问题,后来就因为技术问题被直接撤走升级。“手机钱包”必须是具有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手机,但目前该类手机还不多且稳定性不够,业务发展出现反复,导致客户牢骚满腹。有人说,只有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归宿。
▲
▲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8题。(共6分)
人的大脑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整体设计,而是随着漫长的岁月在进化中被不断地添添补补,就像一台七拼八凑的电脑,CPU是新的,主板却是老的,老的主板不能很好地兼容新的CPU,结果CPU的性能便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我们在进化上比较新近的新皮质拥有强大的计划能力和认知能力,但在一些原始诱惑面前却总是无法做到淡定。因为大脑中的这些原始模块还没有很好地和新模块兼容。
如果你面前有一条毒牙被拔掉了的小蛇,你敢用手去抓么,抓的时候你能不汗毛倒竖么?⑴漫长的进化在我们的基因中刻下了一些“硬编码”的特性,比如对滑不溜丢、游来游去的东西感到本能地害怕,因为自然环境中这些动物往往是有剧毒的,它们是生活在野外的先祖们主要的生命威胁之一。虽然你的理性大脑的强大认知能力让你确信你面前的这条蛇是没有毒的,完全不用担心,但是你的原始大脑却根本不理会。如果你多接触这些无毒的蛇,你多抓他们几次,久而久之你就会不怕了,这叫去敏感化。去敏感化是你的原始大脑所懂得的语言,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较容易地说服你的原始大脑。同样的道理,⑵我们常说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别人说破了嘴皮子的道理也没用,非要吃个大亏载个大跟头,跌得头破血流,才印象深刻,从此不敢越雷池一步,为什么?因为你的原始大脑根本不懂那么多道理,它就是要遇到吃亏之后巨大的负面反馈才能习得一个条件反射。 (选自《南方周末》)
7.简要概括理性大脑与原始大脑感知事物的不同方式。(4分)
▲
8.通读选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2分) 【 ▲ 】
A.第一小节用比喻的方法说明了人的大脑进化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B.划线⑴句中的“硬编码”加引号是为了表示特定含义,特指像毒蛇一样的动物。
C.划线⑵句意在批评有些人喜欢认死理,太固执,不吃大亏不回头。
D.第二小节重点解释了“去敏感化”的过程,强调只有“去敏感化”才不会怕毒蛇。
(二)阅读《让生命的每一刻都得体》一文,完成9~11题。(共8分)
我站在儿童摄影棚前,突然,一个仙子般的小女孩儿把童车骑到了我跟前,指着儿童摄影棚外墙上足有两米高的巨幅照片对我说:“阿姨,这是我。”我看看广告上的小模特,再看看小女孩,不住地夸说“漂亮”。女孩儿得意得头摇腰晃的,像条欢快的小狗。
有一回,南怀瑾乘火车,身边一个年轻人捧着一本书入神地看。南怀瑾瞟了一眼他手里的书,随口一问:“有那么好看吗?”年轻人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说自己一直十分喜欢读这位作家的作品。南怀瑾说:“哦。”那本书的作者正是南怀瑾。
我喜欢女孩儿邀宠般地告诉我这个陌生的阿姨那墙上的照片就是她,她说破,是因为她透明;我也喜欢南怀瑾不曾道出自己就是那本“好看”的书的作者,他缄口,是因为他蕴藉。我不能接受女孩儿抛却一派天真,扮演大师的深沉;也不能接受大师抛却沉静内敛,扮演女孩儿的单纯。
我愿意拟想,大师也曾拥有无饰无邪的童年,愿意将自己的美事、乐事、幸事张扬天下,
不惧人讥,不怕人妒。就像花不会藏掖自己的芬芳,透明的心也不会藏掖自己的景致。那么没道理,那么没章法。这很容易让你生了锈的感觉在一颗开花的童心面前一下子生动起来。
我更愿意拟想,女孩儿将一步一步修行,直到学会对着岁月深处那个向路人炫耀自我的女童发出不屑的哂笑。南怀瑾大师特别看重生命的“庄严感”,庄严的生命必是摒弃浮华、拂去尘屑的。一个拥有了美好的“精神目标”的人,断不会热衷于在生活的大海中钓取廉价的恭维与褒扬;只有虚妄的心,才会那么黏,总是试图粘住更多激赏的目光。
行走世间,我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双善于撷取的手。撷取了天真,就在这一刻欢悦吧;撷取了内敛,就在这一刻凝思吧。而在这两个故事的连接处,我愿意试着绣上自己细密的心思告诉自己,或许,这一边,正是我渐去渐远的昨日,那一边,恰是我愈行愈近的明朝。不是所有的“可爱”都适宜窖藏,此时的口无遮拦,彼时可能就变成了庸俗轻浅。风度,往往与一个人的自知度呈“正相关”。自觉修行的生命,会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语言,不造作,不夸饰,不张扬,在熨帖中开出最美的花朵。 (选自《思维与智慧》, 张丽钧,有删改)
9.分别用两个词语准确概括选文中女孩和大师“得体”的特点。(2分)
▲
10.结合语境,简要说说你对选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
▲
11.结合上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简要阐述你对“让生命的每一刻都得体”的认识。(4分)
▲
▲
(三)阅读《行为艺术》这篇小小说,回答12~16题(共14分)
春暖花开,柳绿桃红。江边上的行人三五成群,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有人坐在堤坝上钓鱼,观风景。
一个着古装的九零后男青年面无表情地坐在堤坝边的柳树旁,从他手里垂下长长的麻绳,直指江面。人们观察着他,私底下也悄悄地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男青年还是面无表情一句话不说。
良久,旁边一个钓鱼的老大爷忍不住说道:“小伙子,学姜太公直钩钓鱼啊?还是……”
“一会儿,会有人从这里坠江,我这根绳子是用来救她的!”终于,小伙子仍然无表情,淡定地说了一句。这一句话,像老人一惊之下抖动的渔线扰出的涟漪,一圈圈地在水面扩散开去,像长了腿儿生了翅膀一样,在人群中传开了,越传越远。
“难不成你是先知?能掐会算?”老人疑惑地问道,甚至忘了有鱼正在吃他的饵!
青年注视着江面,不再理会旁边的人。
人越聚越多,仅仅一句话的故事也越传越神,真的有人开始拍照了。
突然,从山上快速奔下一个年青女子,大喊着,径直冲着江堤而来,人们怕被她的惯性冲落江中,本能地你推我搡着,在第一时间闪开了,只有男青年还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握紧了他手中的麻绳。
女青年在冲到江边时扶了一下他身边的柳树,还是没有站住,直落下去,一把抓住那根麻绳儿,男青年则抱紧了柳树……
人们很快醒悟过来,上得前来,七手八脚的一起帮忙把浑身湿透的女青年拉上岸来,还有好心人递过手帕、衣服……
人们围住这两个人说什么的都有了,热烈的场面甚至超过了春节晚会……
当然有人已经在第一时间离开了,他们赶着去传播这一奇闻:什么女青年意外坠湖,路人齐心搭救;什么青年古装穿越,江边钓美人;……各种版本的新闻很快地散播开去,不可遏制地蔓延到网络的各个角落。
晚上,男青年更新了自已的博客:我们是搞行为艺术的,这穿越救人是我俩事先设计好的,在此特别感谢那些热心帮助我们的路人,他们让这世间变得无比的温暖。
(选自网络)
12.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小小说的中心事件。(3分)
▲
13.联系上下文,试在第二小节空白处写出周围人们两种不同的“议论”。(2分)
▲
14.结合语境,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
15.本文是一篇讽刺类的小小说,请仔细研读,思考文中男女青年和周围人们各自的“行为”艺术,探究小说的讽刺意义。(4分)
▲
▲
16.选出下面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 ▲ 】
A. 从叙述的角度看,选文主要采用了倒叙的方式,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B. 小说十分注意前后照应,例如“男青年面无表情地坐在堤坝边的柳树旁”与“男青年则抱紧了柳树”就是一组典型的例子。
C. 选文多次写到男青年的“面无表情”,表明他本来就是一个无动于衷与冷酷无情的人。
D. 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表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与环境,暗示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
(四)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故知①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②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 ,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选自《孙子·谋攻》)
【注释】①知:预知。②用:使用,运用。③虞:准备。④御:干涉。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4分,任选4个作答)
⑴ 齐师败绩( ▲ ) ⑵ 下视其辙( ▲ )
⑶ 上下同欲( ▲ ) ⑷ 每战必殆( ▲ )
⑸ 一胜一负( ▲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彼竭我盈,故克之。
▲
⑵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
19.甲文长勺之战的胜利印证了乙文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两处作简要说明。(2分)
▲
20.选出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2分) 【 ▲ 】
A.甲文重在叙述曹刿在战争中的表现,乙文则重在阐述“知胜之道”。
B.两文中“公问其故”“故知胜有五”“故曰”中的“故”的意思是一样的。
C.甲文中的公(鲁庄公)是一个昏庸无能、胆小懦弱的君王。
D.依据前后文可以推断出乙文空白处应填的句子是“知己知彼”。
三、写 作(60分)
21.人生是有一连串的“输”与“赢”串联起来的,“输”“赢”之间有耐人寻味的故事,也有令人感慨的启迪,更有……请以“ 终于赢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蓬,褶,眺,chuāi,yǐ。(共2分。答对两个得1分)
2.感时花溅泪/似曾相识燕归来/潮平两岸阔/燕然未勒归无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共6分。一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
3.B、D。(共3分。答对一个得2分)
4.①“延长”改为“增长”。②“ 夏天很炎热”与“春天很温暖”互换。③“凄凉”改为“冰凉”。④“ 频繁”改为“多”。(共3分。改对一处得1分,修改不得超过4处,其他修改合理的也可按要求给分。)
5.人们在买房时希望房价大跌和在买房后希望房价大涨的两种不同心态。(共2分。表达不简明酌情扣分。意对即可)
6.(1)现状一:国家非常重视、多个城市大力推进、人们开始享受到便利。(2分,答到两点得1分,答到三点得2分)(2)现状二:缺乏统一规划(盲目跟风、简单模仿、形式主义)、技术不成熟、运营成本高、普及率不高等。(2分,答到两点得1分,答到四点得2分)(共4分。两方面各2分,意对即可。)
7.理性大脑:凭借强大的计划能力和认知能力;原始大脑:去敏感化或条件反射。(共4分。两个方面各2分,意对即可)
8.A。(共2分)
9.女孩:天真活泼;大师:深沉内敛。(共2分。两方面各1分,意对即可)
10.参考:成年人麻木的心会被天真活泼的童心激发起来,从而焕发生命的光彩和活力。(共2分。意对即可)
11.提示:共4分。结合上文,联系生活实际,阐述充分(不局限于选文中的两类人,有新的内容或见解),表达流畅。根据理解层次与语言表述按4、3、2、1给分,就文论文最多给2分。
12.男女青年设计并实施穿越救人,(2分)引发周围人们热议。(1分)(共3分。意对即可)
13.参考:“这个人有病吧?”“失恋了?”“要不然也受什么刺激了!”“看他穿着干净利落,也不像疯傻之类啊?”。(共2分。一种议论1分)
14.“各种版本”说明这则奇闻的内容与形式花样百出,“不可遏制”说明这一奇闻传播的速度与热度无法控制,表现人们对奇闻的热衷程度。(共3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15.一方面:讽刺一些另类年轻人乱模仿、瞎穿越,拿无聊当有趣,拿爱心当消遣。另一方面:讽刺那些热衷看热闹,爱添油加醋地传播各类所谓的“奇闻”的人们。(共4分。两方面各2分,意对即可。若有其它合理见解酌情给分)
16.B.(共2分。)
17.(1)大败。(2)齐军的车痕。(3)团结一心。(4)一定危险(失败)。(5)一半胜一半败。(共4分。答对一个给1分,意对即可)
18.(1) 对方的士气耗尽了,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军。(2) 将帅具有指挥才能而且国君不干预牵制,就会取得胜利。(4分。一句2分,意对即可)
19.参考:①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印证“将能而君不御”;②鲁国君臣一心,印证“上下同欲”;③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时把握时机,印证“知彼知己”。(共2分。答到两点即可,若有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20.A. (共2分。)
【参考译文】所以预知胜利有五个方面:一是敌我情况了如指掌,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具有了这种准确判断力,就会取得胜利;二是既能指挥大部队作战,也能够指挥小部队作战,具有这种应战能力就会取得胜利;三是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三军上下同仇敌忾,就会取得胜利;四是以有戒备的军队对待防御松弛的军队,具有这样条件,就会取得胜利:五是将帅具有指挥才能而且国君不干预牵制,就会取得胜利。以上这五条就是预测胜利的原则。所以说:清楚敌人和自己的实力,每次战斗都不会失败;不清楚敌人实力而了解自己实力,只是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不清楚敌人和自己的实力,每次战斗都会失败。
21.作文(60分)
一类卷:54-60分,中心明确,记叙生动形象,议论有独到的见解,结构精当,语言流畅。
二类卷:48-53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42-47分,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具体,结构尚完整,语言尚通顺。
四类卷:36-41分,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具体,结构欠完整,语言欠通顺。
五类卷:35分以下,无明确的中心,无具体的内容,结构紊乱,文理不通。
说明:
(1)关于中心。全文内容只要不脱离题目“终于赢了”的范围,能联系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指在记叙或议论中能渗透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经历和见解等等),都应视为切题,符合要求。如果在拟题后又走题,不得进入二类卷。
(2)关于文体。除诗歌、戏剧外,写各种文体,都属符合要求,各种文体之间也无优劣之分,必须一视同仁。但必须按选定的文体要求进行写作。
(3)关于语言。全文没有明显的语病,应视作语言流畅;有1-2句病句,可视为语言通顺;有3句以上(含3句,下同)病句,可判为语言尚通顺;有5句病句,应判为语言欠通顺;有6句以上病句,则判为文理不通。有两个不同类的错别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
(4)评分时,以4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基准分的要求为:基本符合题意;基本符合文体要求;内容基本充实;语言基本通顺。好文章要敢于打高分,同时严格控制四、五类卷。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扣2分。
(5)关于文面加分。文面整洁,字迹清晰,酌加1分;文面整洁,字迹端正,酌加2分;文面整洁,字迹优美,酌加3分。(如能用规范的符号修改,不视为卷面不整洁。)此项加分一律由复核组操作,凡加满3分者,须交阅卷组长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