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
2009
年实验区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语文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积累
(
共
29
分
)
1
.
(3
分
)
示例:山林旦;咏沽吱;明休众
2
.
(2
分
)
示例:贵重
(
用词不工整或不凝炼但意思对,得
1
分
)
3
.
(2
分
)(
引用或自创均可
)
示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4
.
(3
分
)(
话题明确集中
1
分;意思准确全面
1
分;字数
1
分
)
《
新三字经
》
销售
30
多万册,童声演唱版
《
新三字经
》
推出。
5
.
(4
分
)(
每列能从以下一个角度作答即可
)
第
1
列:
①看电视已成为中国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②电视有可能成为中国儿童接受资讯、接触社会的主要途径。
③儿童每天的娱乐时间至少在两小时以上。
④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
12
年中,儿童接触电视的时间达
1
万多小时,远远超过他们学过的任何一门课程的时间。
第
2
列:①少儿频道应该名副其实。
②成人影视剧不适合儿童观看。
第
3
列: ①超量播出的国外动画片挤占了中国少儿频道的动画栏目。②国产动画片数量不足。
第
4
列: 优秀原创儿童节目的缺乏令人担忧。
第
5
列:①相当数量的少儿频道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②不少的少儿频道开始自省。
6
.
(4
分
)
(1)
要求:标题恰当凝练,与画面贴切,含义具体。
(
标题为“无题”类的不给分。
)
示例:人生 可怜天下父母心 时光 规律 盛与衰
(2)①
联想丰富合理 ②感慨真挚充沛
7
.
(11
分
)
①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潮平两岸阔 ③千里共婵娟
④壮士十年归
⑤长河落日圆 ⑥晨兴理荒秽
⑦自经丧乱少睡眠
⑧山重水复疑无路
⑨星汉灿烂
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阅读
(
共
42
分
)
(
一
)(14
分
)
1
.
(2
分
)①
由此观之,王之蔽
l
甚矣。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
l
太守之乐其乐也。
2
.
(2
分
)①
树立 ②益处
3
.
(4
分
)①(
对一个国家而言
)(
如果
)②
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③国外没有敌对势力的外来祸患,④
(
那么
)
往往
(
这个
)
国家
(
就该
)
灭亡
(
了
)
。
4
.
(2
分
)(
要求:能结合以下诗句和寓意,从“情”“景”交融的一个角度回答即可。
)
景:
①长风:摧枯拉朽、刚劲有力的风。
②云帆:
(
借以乘风破浪的
)
高大的船帆。
③浪:喻指艰难与险阻,这里指不济的个人和国家命运。
④沧海:指国家命运及前途。
情
:①破浪:冲破险阻、勇往直前的决心与行动。
②会有时:积极、乐观、毫不动摇的信念。
③直挂:果断坚定的愿望和行动。
④济:拯救。“济沧海”指诗人远大的政治理想和崇高的人生抱负。
5
.
(2
分
)(
答对一个要点即可
)
渔人:
①这句描述的是渔人与桃源人交谈的一个情景。意思是说,在渔人问起桃源人时,桃源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所以,发问的是渔人。②桃源人当初是为了“避秦时乱”才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的,他们无心也无须打探外面的情况,所以,好奇发问的是渔人。
桃源人:
①因桃源人为了“避秦时乱”来到此地已经很久了,所以,既然渔人是从外面来的,所以桃源人也想从渔人那里了解一下外面的情况。②因渔人来自外面,所以,桃源人出于好奇,顺便向渔人发问打听。
6
.
(2
分
)(
答对一个要点即可
)
①
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
(1
分
)
。而取信于民只做好某个方面还不够,而是要做好方方面面,所以,三条都包括
(1
分
)
。
②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
(1
分
)
。而取信于民的举措中最重要的是“必以情”,所以,特别强调的是第三条
(1
分
)
。
(
二
)(11
分
)1
.
(4
分
)
丹麦 安徒生 读者 安徒生童话
2
.
(2
分
)①
说他在用心灵写作,创造的是精神财富。
(1
分
) ②
说他贡献很大、影响很久远。
(1
分
)
3
.
(2
分
)(
答出两个方面即得满分
)
①
灵魂、精神支柱 ②心灵寄托 ③人生写照
4
.
(3
分
)(
每个要点
1
分,答案略
)
①
作品:安徒生童话
②经历:能结合故事的内容与情节来谈。
③体验:是由作品引发出的思想与感情。
(
说明:如例子不是安徒生的作品,但其出处、情节、思想感情相匹配,可酌情给分。
)
(
三
)(17
分
)1
.
(2
分
)(
答出两个要点即得满分
)
①
写作的对象
(
话题
) ②
行文的线索 ③全文的铺垫
2
.
(2
分
)
议论 表明写作目的,揭示文章的中心。
3
.
(3
分
)
心理活动
(1
分
)
真实再现“我”的经历与成长过程。
(2
分
)
4
.
(4
分
)
懵懂
(
单纯
)
变化
(
反复
)
懂事 成熟
5
.
(4
分
)
正常 经常 非常 失常
6
.
(2
分
)(
说明:举例分析与“照应”无关不得分。
)(
答案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