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承天寺夜游
》
中写景的句子是哪句?赏析写景句?
赏析
:此句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用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复习巩固
2
理解
《记承天寺夜游》
中
“
闲人”的含义?
闲人”的含义
: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不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认为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欣赏到这么美丽的月色;其次,“闲人” 也表现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本文表达作者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尽在其中。
3《
记承天寺夜游
》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教学目标
1
赏析雪景
,
分析感情
2
学写借景抒情的片段
1
找出
《
湖心亭看雪
》
里写景的句子,分析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怎样的雪景?
A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
俱
绝。
-
幽寂空旷
B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冰花弥漫、雪天一色、天地苍茫
C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虚无缥缈、模糊微小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
一
白。
冰花一片弥漫
全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
而已
。
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译为
一叶
罢了
白描:
抓住事物的
特征
,
以质朴的文字,
寥寥几笔就
勾勒
出事物形象
的描写方法。
白描
白 描 手 法
白描
原指国画创作中只用线条
在白底上
勾画物像轮廓而不着色彩渲染的一种
画法
。
在文学创作中
,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
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地勾描出
人物形象、自然景象
的主要特征
。
不施
浓墨重彩,
不加
烘托渲染.
少用
形容词和修辞,
只抓住
描写对象
与众不同
的地方,
作如实
的交代。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白描
渲染
白 描
渲染
白描手法:白描
,
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
,
即运用墨线勾勒形象
,
不加色彩渲染的一种画法。人们将它运用于文学创作的描写中
,
就形成了白描手法
,
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
,
不事雕饰
,
不加烘托
,
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
,
寥寥数笔,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马致远
《
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示例
找出本文有关白描手法的句子加以体会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
湖心亭
一点
,
与余舟一芥
,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
找出概括本文感情的句子?分析含义?概括本文情感?
“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说?
张岱
属于哪种?
a.
傻,无知:~人说梦。~钝。~愚。白~。
b.
精神失常,疯癫:发~。~癫。
c.
入迷,极度迷恋:~心。~情。
d.
谦辞,白白地:~长(
zhǎng
)
找出原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张岱的痴?小组讨论,体现了张岱痴迷于什么,痴迷到何种程度?
痴行
雾凇沆砀
上
下一白
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粒
喜
—
知己之乐
痴
—
醉情自然
痴景
(奇景)
(白描)
湖心亭看雪
痴
人
痴情
(雅趣)
雪夜
到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
一
白。
冰花一片弥漫
全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
而已
。
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译为
一叶
罢了
痴行
上下一白
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粒
喜
—
知己之乐
痴
—
醉情自然
痴景
(奇景)
(白描)
湖心亭看雪
痴
人
痴情
(雅趣)
雪夜
到湖心亭看雪
痴迷于
天人合一的山水
之乐;痴迷
于
世俗之外的闲情
雅致;痴迷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1
别具一格的审美风格;
2
痴迷山水的闲情雅致
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
3
冰雪独抱,
清高自赏,淡薄孤傲,的性情
4
孤独寂寞的心境
5
、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
……
合作探究:张岱“痴”的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张岱
,字
宗子
,又字
石公
,号
陶庵
,又号
蝶庵居士
,
明末清初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代表作
:《
陶庵梦忆
》
和
《
西湖梦寻
》
即写于
明朝灭亡
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
深沉的故国之思
和
沧桑之感
。总带有
淡淡的哀愁
。
张岱出身于累代仁宦之家,早年曾漫游苏、浙、鲁、皖等省,阅历广泛。他家经三代积累,聚集有大量明朝史料,读书颇丰,他
32
岁那年起就得用家藏资料编写记传体的明史。明亡后披发入山,安贫著书。
张岱的兴趣广泛,平时非常注意社会上的各种人物、动态、人民生活、风俗习惯,以至饮食、蔬果等许多方面。这些往往为旧时代正宗文人所不屑,而他却偏有欣赏、记录的兴趣与勇气。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特意交代时间,蕴含了作者什么感情?
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表达他深沉的故国之思。
1
别具一格的审美风格;
2
痴迷山水的闲情雅致
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
3
冰雪独抱,
清高自赏,淡薄孤傲,的性情
4
孤独寂寞的心境
5
、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
……
6
对过去生活方式的留恋与诀别
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合作探究:张岱“痴”的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主题研讨:再读课文,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
《
湖心亭看雪
》
是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
,
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
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古
代文人,他们在现实中被
压弯了腰,透不过气来,
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
来舒展自己。他们宁愿自己是
山是水是树是
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
们寄情于山水,在山水中来寻
找心灵的依托。
片断练习:
100
字描绘你看过印象深刻的景,抒发你的感情。
要求:
1
写景,写出景特点蕴含 感情
2
抒情,由景而发,感情浓烈
痴行
上下一白
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粒
喜
—
知己之乐
痴
—
醉情自然
痴景
(奇景)
(白描)
湖心亭看雪
痴
人
痴情
(雅趣)
雪夜
到湖心亭看雪
痴迷于
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醉情于
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抒发了作者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同时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
淡淡的愁绪
。
你心中的雪景是什么样的呢?
湖心亭
西湖美景
湖心亭
位于杭州西湖中间,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边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湖心亭在西湖中央,在湖心亭极目远眺,湖光尽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有
“
湖心平眺
”
之称。清乾隆帝在亭上题有匾额
“
静观万类
”
和楹联
“
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
”
。
湖
心
亭
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
“
人间天堂
”
。西湖景区由以下景点构成。
一山
(孤山)
两堤
(苏堤、白堤)
三岛
(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
十景
(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苏堤春晓、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西湖孤山
苏堤
白堤
阮 公 墩
小瀛洲
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
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它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淤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
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有几种解释,较通行的说法是,每当雪后初晴,来至断桥上往西,往北眺望,孤山,葛岭一带楼台上下,如铺琼砌玉,晶莹朗澈,有一种冷艳之美。 又有人认为,大雪初霁,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链。日出映照,断桥向日桥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故以“残雪”名之。
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
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公园,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 ,占地约二十一公顷。她的前身,是南宋御花园聚景园,其范围南起杭州旧城清波门外,北至涌金门下,东倚城垣,西临西湖水面,而且还包括了接近湖岸的若干洲渚如柳洲,水心寺基(小瀛洲前身)等。
南屏晚钟
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岩石、洞穴 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 尤其是在天气交响混合,共振齐鸣,悠悠扬,经久不息。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
曲院风荷
“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
三潭映月
三塔平面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边长六十二米。每逢仲秋时,皓月当空,水天相映,塔中点燃灯烛,与明月上下争辉。赏月游湖者摇浆前来,搅动满湖银辉,天月,水月,塔月,心中之月,融为无限的悠思和寄托,怡然忘归。
双峰插云
巍巍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非同一般。
张岱
,字
宗子
,又字
石公
,号
陶庵
,又号
蝶庵居士
,
明末清初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代表作
:《
陶庵梦忆
》
和
《
西湖梦寻
》
即写于
明朝灭亡
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
深沉的故国之思
和
沧桑之感
。总带有
淡淡的哀愁
。
走近张岱
(
chóng zhēn
)
崇祯
五年十二月,余
/
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
/
人鸟声
/
俱绝
。
是日
/
更
( )定矣,余
/
挐
( )一小舟,拥
/
毳
(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
/
看雪。雾
凇
( )
沆
( )
砀
( ),天
/
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
长
堤
( )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
/
余舟一
芥
( ),舟中人
/
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
/
铺
毡
( )对坐,一童子
/
烧酒炉
/
正沸。见余
,
大喜曰:“湖中
/
焉得
更
( )有此人!”拉余
/
同饮。余
/
强
( )饮三大白
/
而别。问其姓氏,是
/
金陵人,客此。及
/
下船,舟子
/
喃
喃
( )曰:“莫说
/
相公痴,
更
( )有
/
痴似相公者!”
ráo
cuì
sōng
hàng
dàng
zhān
gèng
nán
gēng
gèng
qiǎng
dī
jiè
欣赏朗读
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谁来读一读:
下一页
上一页
播放
看雪是本文的主要事件,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以下几个要素
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整体感知
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
后的更定时分
西湖湖心亭
作者、及两个金陵人,
(舟子、小童)
看雪、遇知音。
看雪的时间:
目的地:
人物:
事件:
结合课文注解,口头串译课文
第一段:
1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
俱
绝。
2
、
是
日
更定
,
余
挐
一小船,
拥
毳衣
炉火
,
3
、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
白。
4
、
惟长堤一痕
,
湖心亭一点
,与
余舟一芥
,
舟中人两三粒
而已
。
都
消失
晚上八点左右
撑,划
火炉
自学研讨
我
这
(湖上) 冰花一片弥漫
全
只
一道长堤的痕迹
一点湖心亭的轮廓
我的一叶小舟
舟中两三个人影
穿着
,带着
小草,形容船小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课文
.
.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
的
声音都消失了。
是日更定矣,余
挐
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
湖心亭一点
、
与余舟一芥
、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
.
.
.
.
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
.
.
翻译课文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
一
白。
冰花一片弥漫
全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
而已
。
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译为
一叶
罢了
第二段:
1
、见余,
大喜
曰:“
舟中
焉得
更
有此人
!”
2
、
余
强饮
三大
白
而别。
……
客
此。
3
、
及
下船,舟子喃喃曰:
“
莫
说相公痴,
更有痴
似
相公者!”
非常高兴
哪能
还
等到
不要
像
酒杯
痛饮
客居,名词作动词
勉强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
.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趣)的人呢!” 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翻译课文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囔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
翻译课文
一词多义
一小舟
( )
是日更定
( )
一 是
上下一白
( )
是金陵人
( )
更有此人
( )
更 更有痴似相公者
( )
是日更定矣
( )
一 这
全 是
还
还
古时计时单位
上下一
白
( )
白
余强饮三大
白
而别( )
白色
泛指酒杯
举一反三
是
——
这
惟
——
仅,只
及
——
等到
而已
——
罢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语
》
)
惟吾德馨(刘禹锡
《
陋室铭
》
)
及郡下,诣太守。
(
陶渊明
《
桃花源记
》
)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
《
口技
》
)
1.“
看雪”的时间是
?
地点是
?
2.
写雪大的句子是
?
写冬雪寒冷威严的句子是
?
崇祯五年十二月
西湖
湖中人鸟声俱绝
大雪三日
“
绝
”
:
消失
,
从
听觉
上表现冬雪的威严
.
3.
湖心夜景给作者总的印象是什么?
雾凇沆砀
,
天与云
,
与山
,
与水
,
上下一白
.
(全景
广漠)
4.
写湖心亭夜景时作者特写的景物是什么?
堤亭舟人
,
痕点芥粒
(特写
渺小)
5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 改成“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好不好?为什么?
借这缩小的量词来表现人、物的渺小,与苍茫浩大的天地形成对比,寄托了作者对
人生渺小的感叹。
热情好客
充满惊喜
7. 那人对我的态度是什么?
拉余同饮
8. 我的态度是什么?
余强饮三大白
9. 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为什么?
“
痴
”
;有独自冒寒看雪的雅兴和孤寂的情怀
偶逢知己而无限喜悦豪爽
6 .
来到亭上
,
看到了什么
?
( )
人
赏析课文:
“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说?自由朗读,讨论,找出张岱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特别的
痴
。
a.
傻,无知:~人说梦。~钝。~愚。白~。
b.
精神失常,疯癫:发~。~癫。
c.
入迷,极度迷恋:~心。~情。
d.
谦辞,白白地:~长(
zhǎng
)
“痴”,是疯癫。这种疯癫,张岱的“痴”体现在哪里?用原文句子回答。
1
、
本文写谁做什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根据课文大意来评价一下吗?
(
张岱,半夜到湖心亭看雪。他是个“痴人”。
)
2
、
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是个“痴人”?
(
为痴行,绘痴景,现痴情
)
3
、
“痴”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内心世界?
(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
合作探究:
主题研讨:再读课文,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
本文写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哀愁
作者选择在晚上到已经经历三天大雪的西湖赏雪,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课文所写“痴人”的“痴行、痴景、痴情”,“痴人”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合作探究:文章说作者是个“痴人”,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痴”的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痴
张岱的痴:超凡脱俗,清高自赏,
淡薄孤傲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痴迷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看雪
寒夜独舟
环境:
湖中人鸟声俱绝
景
人
全景
——
广漠
特写
——
渺小
炉旺酒沸
拉余同饮
(
大
)
(
小
)
(
热
)
(
冷
)
情景对比
情景对比
(
孤独
)
(
巧遇
知己
)
抒发:
雪夜独游的孤寂心境
钟情山水的
清高自赏
个性
痴行
上下一白
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粒
喜
—
知己之乐
痴
—
醉情自然
痴景
(奇景)
(白描)
湖心亭看雪
痴
人
痴情
(雅趣)
雪夜
到湖心亭看雪
痴迷于
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醉情于
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抒发了作者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同时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
淡淡的愁绪
。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一年有四季 四季景不同
说说你熟知的
写
西湖
景色
的诗歌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
1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
(
2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
。
(
3
)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
、湖心亭
一点
、与余舟
一芥
、舟中人
两三粒
而已。
同赏雪景
1
、
说说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有什么特色
?
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
简练自然,不
加
雕琢
。
2
、
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叫做
白描
,体会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
突出特征
,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
抽象、概括,
宛如中国画中的
写意山水,
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
形与神。
合作探究:
白描
手法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
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白 描 手 法
白描
原指国画创作中只用线条
在白底上
勾画物像轮廓而不着色彩渲染的一种
画法
。
在文学创作中
,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
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地勾描出
人物形象、自然景象
的主要特征
。
不施
浓墨重彩,
不加
烘托渲染.
少用
形容词和修辞,
只抓住
描写对象
与众不同
的地方,
作如实
的交代。
白描画
欣赏
《湖心亭看雪》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白描
渲染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
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采或
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
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
它是指
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
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
的描
写方法。
白描
白描手法:白描
,
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
,
即运用墨线勾勒形象
,
不加色彩渲染的一种画法。人们将它运用于文学创作的描写中
,
就形成了白描手法
,
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
,
不事雕饰
,
不加烘托
,
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
,
寥寥数笔,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马致远
《
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示例
找出本文有关白描手法的句子加以体会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
湖心亭
一点
,
与余舟一芥
,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白 描
渲染
课文围绕这个词语写了哪些内容?
痴行
——
大雪独行
痴景
——
上下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痴心
——
超凡脱俗
痴
超凡脱俗,淡薄孤傲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
怀才不遇 的孤独感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
白描手法
,景人相映;而《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
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愁绪
; 《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白描手法写人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的眼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
——
鲁迅
《
故乡
》
——
唐弢
《
琐忆
》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
我看见他
……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
白描手法写人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鲁迅先生曾说:“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而已。”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
白描手法写
景
我
想起
那
参天碧绿
的白桦林,
标直漂亮
的白桦林在原野上
呻吟
;我
看见
奔流似的
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
听见
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
想起
绒布似的
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
红玉
的脸庞,
黑玉
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
想起
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风
……
——《
土地的誓言
》
端木蕻良
渲染
手法写景
×
白描练习
请用白描手法描写你的一位同学或者描写某种景物。
下一页
上一页
这女学生穿着
白
洋布短旗袍、
白
线袜、
白
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
素白
的手绢,
---
浑身上下全是
白
色。她没有同伴,只一个人坐在车厢一角的硬木位子上,动也不动地凝望着车厢外边。她的脸略显
苍白
,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
-------
白描
拓展
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
一个人,登台长吟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人,登高作啸
: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个人,独往湖心亭
: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个人,寒江钓雪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让我们一起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
《
江雪
》
吧。
(假设时空倒流,张岱在湖心亭上遇到钓鱼的柳宗元,你认为张岱会认他为知己吗)
小结
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
《
红楼梦
》
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齐背课文声中结束全文。
课堂作业
1
、填空
《
湖心亭看雪
》
选自
《
》
,作者是
___
,
___
时人。作品有
《 》
、
《 》
。
2
.解释加点词。
①
余
挐
一小舟
②见余
大
喜
③
及
下船
④
客
此
3
.
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4
、文中
“
独往湖心亭看雪
”
中的
“
独
”
字,可以看出试问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5
.在文中 ,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
A
.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
.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
.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
.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豪迈的心情。
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c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
挐
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一读
.
.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正住在西湖边。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初更时
,我划一条小船,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空与白云、与山峦与湖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的两三个人罢了
。
翻译课文
.
来到湖心亭,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正沸腾。(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地说:“
在湖中怎么还能碰到像你这样(有闲情雅趣)的人呢
?”(随即)拉我共饮。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告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这里客居。
下船后,船夫自言自语地说:“
不要说相公痴,还有像我们相公一样痴的人啊
。”
翻译课文
再见
谢 谢
!
再 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