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案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心亭看雪》教案23

ID:558963

大小:4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心亭看雪 ‎ ‎ 红顶九义校 何林成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自主阅读理解能力。‎ ‎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白描手法)。 ‎ ‎ 2、熟读背诵课文。 ‎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情感。 ‎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 ‎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 ‎ 六、教学课时:1课时 ‎ 七、教学过程 ‎(一)导语新课(2分)赏析:(张岱《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提问你觉得这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 这样一个看上去几乎一事无成的人,他却能身兼诸君之长,成为了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这个人就是张岱。有人说,没有看过西湖冬景的人,看看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够了,也有人说,张岱笔下的《湖心亭看雪》,百读不厌,诵读之,品味之,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张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名篇《湖心亭看雪》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出示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1分)‎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自主阅读理解能力。‎ ‎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检查学生预习,初步感知文意(6分) ‎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 ‎(2)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教师也可预设重点字、词、句全班解决。‎ ‎(四)品读文本(25分)‎ ‎1.指名学生朗诵全文,说说他读的如何?(师生简评)‎ ‎2.女生读,明确要求:找出短文中作者犯下的一个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 ‎(“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 教师乘势设疑是否要让张岱改改。‎ ‎3.全班齐读,明确要求:找出文中一个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 ‎(“痴”)‎ ‎4.理解痴意 ‎“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说?自由朗读,讨论,找出张岱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特别的呆气。‎ a. 傻,无知:~人说梦。~钝。~愚。白~。‎ b. 精神失常,疯癫:发~。~癫。‎ c. 入迷,极度迷恋:~心。~情。‎ d. 谦辞,白白地:~长(zhǎng )(说自己白白地比对方大若干岁)。‎ ‎“痴”,是疯癫。这种疯癫,张岱的“痴”体现在哪里?用原文句子回答。‎ ‎(1)“痴行”‎ ‎(“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 教师提示想象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除了从人的听觉来描写,还从什么角度来写?‎ ‎(可有类似“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想象)‎ 这样的天气我们在家干什么?可是他却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凌晨时分跑到湖上去看雪,痴人“痴行”,真是“怪异”啊。‎ ‎(2)“痴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生读,有感情地读,说说此景异在哪里。‎ 教师提示:‎ A.“天与云与山与水”是否拖沓?去掉读一读,对比读出田地苍茫的景象。‎ B.量词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C.顺序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与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而已”?‎ D.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读出“而已”的言外之意。‎ 教师明确: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可多媒体摘要显示: ‎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 白描手法的运用:例如:‎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白描 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周密《观潮》)‎ ‎(3)“痴心”张岱到了湖心亭之后,这天寒地冻万籁俱寂之中却出现了一点温暖和亮色,因为湖心亭上居然还有另外两个痴人!见到张岱,这两个痴人很是激动啊,来,把他们的激动朗读出来。‎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思考:1、“此人”是哪种人?用文言文说说看。‎ ‎(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 ‎2、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文如何回答,最好有神态?(指名学生扮演)‎ ‎(彼此彼此……)‎ ‎ 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却不留电话、地址、QQ号,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呢?(因为他是一个追求一种超凡脱俗,雅情雅致的人。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4)“痴情”看到这样美好的景物,遇到这样的人,同学们思考一下,文中的题目为何不“湖心亭赏雪”而用“湖心亭看雪”呢?‎ ‎(补充介绍张岱理解作者的情感:张岱,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 张岱对明王朝有着深厚的感情。明王朝灭亡后,他毅然拒绝清政府让他入朝作官的邀请,入山写书,以此终老。崇祯五年,明王朝虽然还没有灭亡,但已经在内忧外患中摇摇欲坠了,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张岱,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心事重重,他在为他热爱的国家担忧啊!)‎ 这样的张岱,在天寒地冻半夜三更起来到还是想赏雪的吗?他想干什么?明确: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哪里是来赏雪的?他是半夜起来散心的!‎ 我们终于明白在题目中他为何不用“赏”而用“看”了。他想用这个“看”字,让我们看到他对故国的一往情深在一开篇就跃然纸上;他想用这个“看”字,让我们看到一个虽然不是朝廷命官,却有着比朝廷命官更为自觉地民族意识的张岱;他想用这个“看”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在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里的那种不一般的“痴”,在这种“痴”中还有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3、现在,同学们知道“张岱心中有寒冰”的谜底了吗?‎ ‎(五)练习拓展(3分)‎ 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 一个人,登台长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人,登高作啸: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个人,独往湖心亭: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个人,寒江钓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让我们一起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江雪》吧。‎ ‎(可比较它们在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或者假设时空倒流,张岱在湖心亭上遇到钓鱼的柳宗元,你认为张岱会认他为知己吗)‎ ‎(六)小结: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齐背课文声中结束全文。 ‎ 七、布置作业 ‎ ‎1.背诵并默写课文。 ‎ ‎2、就“我看古人之痴”为话题,课后练笔。‎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