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6月模拟试题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第一部分(1~5题 23分)
1.根据要求,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
(1)征蓬出汉塞, 。 ,长河落日圆。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景的句子是:
, 。
(3)《爱莲说》中描写莲花身处污浊环境却不同流合污的优秀品质的句子是:
, 。
(4)《论语》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给下面加点词注音,按拼音写汉字。(4分)
(1)中考备考研讨会上,大家集思广yì( )、畅所欲言,为迎接2017年中考献计献策。
(2)“一带一路”战略在中国已成为妇rú ( )皆知的热点话题。
(3)石家庄地铁首开段将于6月底载( )客运行,对于市民来说,是个大好消息。
(4)古丝绸之路绵亘( )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利益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3.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所以,那些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在受挫时,是绝对不会消沉的。
②人生之旅是曲线,人类的历史也是曲折的。
③因为他们总会透过暂时的风雨,探测到未来的阳光。
④一切的挫折、低谷,只是前进道路上的小插曲而己。
⑤但曲折,并非人生前途的黯淡和历史潮流的倒退。
⑥人生之途虽然曲折,但前程似锦;人类历史虽然曲折,但时代总是在曲折中前进。
A.④②⑤①③⑥ B.②⑤⑥④①③ C.①④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②①⑥
4.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回答问题。(4分)
(1)上面四幅书法作品,字体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①隶书②楷书③行书④草书 B.①楷书②楷书③隶书④草书
C.①行书②楷书③草书④隶书 D.①草书②楷书③行书④隶书
(2)请用规范的正楷将这幅书法抄写到田字格中。(1分)
5.综合性学习。(4分)
材料一:最近,石家庄大街小巷迎来了一批批新的成员——ofo共享单车。交一笔押金,扫码就能开锁骑走,且用完后无需找停车点。有市民说:“这种新的‘城市时尚’可能会改变自己的出行方式,给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材料二:共享单车风靡各大城市。其便捷、环保的特点受到很多人的青睐,但也衍生了一系列问题:乱停乱放、私自占有、人为破坏……共享单车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考验着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
材料三:下面是媒体对共享单车遭受破坏情况的调查统计表:
原因
人数
比例
共享单车运营模式问题
5091
16.14%
国民素质太低
17446
55.32%
公共空间规划问题
9003
28.54%
(1) 阅读上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2) 你在小区看到有位男士正在给“小黄车”上锁,请尝试劝说他。(2分)
第二部分(6~21题 47分)
得分
评卷人
一、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6~7题。(7分)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4分)
(1)《赤壁》是咏史诗,借赤壁之战的历史,抒发
的情感。
(2)《山坡羊》是怀古诗,通过凭吊潼关古迹,抒发
的情感。
7.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赤壁》是七言绝句,作者是晚唐诗人杜牧,《山坡羊》是首小令,“山坡羊”是词牌名,作者是张养浩。
B.“伤心秦汉经行处”诗人伤心的真正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昔日的豪华都已经不在了。与《赤壁》中诗人看到“折戟沉沙”是相同的。
C.“折戟沉沙铁未销”描写的是诗人看到武器时的情景,应读的激昂高亢;“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潼关险要地势,应读的平静低缓。
D.两首作品都是议论抒情收笔,总结了历史的教训,抒发感受。《赤壁》以二乔的命运代指国家命运,以小见大,《山坡羊》以“兴”、“亡”对举,对以往历史作出概括和评价。
得分
评卷人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2。(14分)
贾逵年五岁,明慧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①《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②《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③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舌倦,世所谓‘舌耕’也。”
【注释】①《六经》:儒家的六种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② 《三坟》、《五典》:传说中的古书名,泛指古书。③ 襁负:用布带把孩子捆在后背上背着。
8.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段两处即可)(2分)
忆 昔 姊 抱 逵 于 篱 间 听 邻 家 读 书 今 万 不 遗 一
9.解释下面加点字。(3分)
(1)期年 期:
(2)或襁负子孙 或:
(3)赠献者积粟盈仓 积:
10.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隔篱而听之 呼尔而与之 B.而归居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 以其境过清 D.于闾里每有观者 战于长勺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舌倦,世所谓‘舌耕’也。
12.贾逵、宋濂都出身贫困之家,但都成为了著名的学者。结合选文和《送东阳马生序》,分析一下两人学有所成的原因有什么异同。(3分)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6题。(8分)
①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作品细可如春蚕吐丝,粗可如大笔挥抹,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常用来作节日装饰、版模印染以及刺绣底样。
②
剪纸艺术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新疆曾出土了距今一千五百余年的剪纸作品(对马团花、对猴团花)。隋唐以后,剪纸艺术日趋繁荣。唐代《采胜》诗写道:“剪采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描绘出了唐代佳人剪纸的优美动作和剪出的花鸟草虫的美丽效果。到了宋朝,开始出现了剪纸行业和剪纸名家。明清时代,是剪纸艺术的高峰期。
③我国各地,均有剪纸习俗,风格迥异,题材各有不同,剪纸材料千差万别。按制作方法分类,主要有剪纸和刻纸;按表现形式分类,主要有单色和点彩。
④其中优秀的单色剪纸,当属江苏的扬州和天津的杨柳青。两地的剪纸,以造型优美、纸张考究、刀功犀利而著称,究其渊源,扬州和杨柳青,皆为举世闻名的书画艺术之乡,两地的剪纸艺术在深厚文化底蕴烘托下,自然卓越不群。
⑤历史悠久的蔚县剪纸,则是点彩的典型代表。蔚县剪纸吸收了河北武强木版水印窗花以及河北雕刻刺绣花样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特色,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用小巧锐利的雕刀手工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逼真,色彩对比强烈,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⑥民间剪纸往往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的图案。剪纸内容取材广泛:人物、鸟兽、文字、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皆可入选;多有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戒、趣味等寓意。
⑦广大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由于剪纸的工具材料简便普及,技法易于掌握,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赞美。
13.文章除介绍剪纸的基本特点和作用外,还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至少两个方面)。(2分)
14.网站征集有关词条的解释,请根据选文内容,尝试解释一下什么是“剪纸艺术”。(2分)
15.选文第③到⑤段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2分)
16.下面是三幅剪纸作品,是妈妈准备过年选用的,请你选择中意的一幅,并结合第⑥段内容说明选择的理由。(2分)
A. 喜鹊登梅 B. 福气盈门 C. 连年有余
我选 ,理由:
评卷人
四、阅读老舍的《宗月大师》,回答17~21题。(12分)
①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母亲是最喜脸面的人。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待着任何人,晃来晃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母亲很爱我,但是假若我能去做学徒,或提篮沿街卖樱桃而每天赚几百钱,她或者就不会坚决的反对。穷困比爱心更有力量。
②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我说“偶然的”,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③第二天,我象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塾,在离我的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庙里。庙不甚大,而充满了各种气味……学校是在大殿里。大殿两旁的小屋住着道士和道士的家眷。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这是"改良"私塾。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刘大叔和李老师"嚷"了一顿,而后教我拜圣人及老师。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④
自从作了学生以后,我时常的到刘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的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此外,他还有几处铺店。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以我为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
⑤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人们吃他,他甘心教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骗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⑥到我在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他好善。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过往的最密。他办贫儿学校,我去作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在我的心里,我很明白:放粮放钱不过只是延长贫民的受苦难的日期,而不足以阻拦住死亡。但是,看刘大叔那么热心,那么真诚,我就顾不得和他辩论,而只好也出点力了。即使我和他辩论,我也不会得胜,人情是往往能战胜理智的。
⑦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由他的性格来说,他似乎势必走入避世学禅的一途。……在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现在,他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这样苦修,他的脸上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对佛学,他有多么深的认识,我不敢说。我却真知道他是个好和尚,他知道一点便去做一点,能做一点便做一点。他的学问也许不高,但是他所知道的都能见诸实行。
⑧出家以后,他不久就做了一座大寺的方丈。可是没有多久就被驱除出来。他是要做真和尚,所以他不惜变卖庙产去救济苦人。庙里不要这种方丈。一般的说,方丈的责任是要扩充庙产,而不是救苦救难的。离开大寺,他到一座没有任何产业的庙里做方丈。他自己既没有钱,他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同时,他还举办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
⑨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⑩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
⑪他是宗月大师。
17.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我的情况
刘大叔的行为
我小时候家境贫寒
①
我中学毕业
一贫如洗,乐善好施
②
儿子去世,出家为僧
我听说他做方丈
③
18.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加波浪线句子作简要赏析。(2分)
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
19.作者反复写他笑声洪亮,有什么用意?(2分)
20.我在文中一直称他为“刘大叔”,为什么结尾特意强调“他是宗月大师”?(3分)
21.读了这篇文章,宗月大师给了你怎样的启发?(2分)
得分
评卷人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2~24题。(6分)
(一)作为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小说《红岩》,塑造了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形象, 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面对酷刑,她大义凛然:“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做成的!”
(二)我见到的第一个人样子枯
瘦,双手和脸黑的就像刚刚被烟熏过一样,头发、胡子一把长,衣衫褴褛,有几处都被火烤糊了,他的外衣、衬衫和皮肤全是一种颜色。八年来他一直在从事一项设计,想从黄瓜里提取阳光,装到密封的小玻璃瓶里,遇到阴雨湿冷的夏天,就可以放出来让空气温暖。他告诉我,他相信再有八年,他就可以以合理的价格向总督的花园提供阳光了;不过他又抱怨说原料不足,请求我能否给他点什么,也算是对他尖端设计的鼓励吧,特别是现在这个季节,黄瓜价格那么贵。我就送了他一份小小的礼物,因为我那位老爷特意给我准备了钱;他知道,无论谁去参观,他们素来都是要钱的。
22.(一)段文字中应填入的人名是: 。(二)段文字节选自《格列弗游记》,其作者是 。 (2分)
23.我在科学院还有什么见闻?请概括出两点(2分)
24.作者用夸张讽刺的手法有什么用意?(2分)
得 分
评卷人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树有根,有根才能枝繁叶茂、苍郁参天;花有根,有根才经冬历夏、年年花落花开。人有根吗?有人说,亲人的呵护关爱,师长的培养教育,同学的切磋琢磨是我成长的“根”;有人说,家庭、学校、家乡,都留下了我美好的回忆,是我情感的“根”;还有人说,追求、奋斗、学习、合作、尊重、诚实、谦虚,是我安身立命的“根”……
25.请你以“根”为话题,完成作文。(50分)
要求:自拟题目:有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有创意的表达;不少于600字(写诗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
题目
参考答案(17.06)
第一部分(1——5小题)
1、(1)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益(2)孺(3)zài(4)gèn 3、B 4、(1)A(2)略
5、(1)共享单车蜂蜜各大城市后,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2)先生你好!(叔叔你好)共享单车重在共享,是为了给更多的人提供方便。要是上了锁,占为己有,还能叫共享单车吗?(意思对即可)
(3)参考示例:爱护单车,文明骑行;共享单车,共享文明。
第二部分(5——21小题)
一、1、(1)历史兴亡之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2)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了对封建王朝的罪恶的揭露和鞭挞。(或者忧虑国计民生) 2、D
二、1、忆 昔 姊 抱 逵 于 篱 间 /听 邻 家 读 书 /今 万 不 遗 一
2、(1)满一年(2)或者(3)积累 3、C、
4、贾逵的粮食不是靠自己种地得到的,而是靠讲经书讲得唇焦口燥得到的。就是世人说的以舌代耕啊
5、相同点:刻苦勤学。
不同点:贾逵从小聪明过人,且姐姐总抱着他到邻家听人读书,有家人的影响。宋濂是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去别人家借书来抄。(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出嫁以后没有孩子,便被休回到娘家来住,她也因为贞节和聪明被人称道。听到邻家读书,她每天一早一晚都抱着贾逵隔着篱笆墙来听。贾逵安静地听着不说话,姐姐也因此感到高兴。到贾逵十岁时,就能背诵《六经》了。姐姐问贾逵说:“咱们家贫穷,从没有教书先生进咱们家门,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又能背诵得一句不漏呢?”贾逵说:“回忆过去姐姐抱我在篱笆间,听邻居家里读书,现在还一句不漏的全记得。”于是他就剥下院中桑树的皮,用它当纸来写字,或者把字写在门扇上,屏风上,这样一边念一边记,一年的工夫,经书的文字便全部通晓了。在他住家的街巷里,每当人们看到他刻苦好学,都称赞他是亘古以来也无与伦比的。后来许多学生来向他求教,有的不以万里为远,有的背着孩子住到他的家门附近,贾逵就一一亲口教授他们经书。学生给他一些粮食作为学费,积累起来都装满粮仓。有人说:“贾逵的粮食不是靠自己种地得到的,而是靠讲经书讲得唇焦口燥得到的。就是世人说的以舌代耕啊。”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
1、 发展历史、 分类、 取材寓意、普及原因
2
、剪纸艺术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历史悠久,风格迥异,题材不同、制作方法多样,取材广泛,寓意深刻,工具材料简便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深得人民喜爱。)
3、不能,因为这三段是按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安排的,第4和5段分别与第3段的单色和点彩相照应,符合我们的认知规律。
4、选择A、中国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象征好运与福气;梅,古代又称“报春花”,传说梅具四德,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
选择B、这幅剪纸蕴含着对新年的祝福,圆形剪纸也意味着阖家团圆。
选择C、这幅剪纸,取鱼的谐音“余”,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祝福和向往。
四、1、①慷慨出资 助我上学 ②我出国前
2、交代我的“困境”,是事情的起因,突出了刘大叔对我的帮助之大,真正的雪中送炭。
3、夸张的手法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刘大叔声音洪亮、性格豪爽,又准确地体现了“我”家的贫穷破败,以至读不起书的现状。为下文写他助我上学做铺垫?
4、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同时突出他乐观的品质:对于金钱的丧失、对于自身的艰难,大师都浑不在意,实践着佛家“断离舍”的真意。
5、称呼他刘大叔:这是把大师当做恩人、亲人、良师来看待的。称呼他宗月大师:是作者对这位虔诚的佛教宗师的一生的总结,他不愧“大师”的称号。表达了深深的崇敬和敬仰。6、(4分)①乐善好施,舍己救人,不惜舍弃全部家产去救助苦难之人,②不论富还是穷,永远保持乐观精神。
五、(一)江姐(江雪琴)
(二)1、斯威夫特 2、把人的粪便还原成食物;建造房子从房顶开始,最后盖地基;用猪耕地。
3、目的是讽刺现代社会中一切不切实际甚至是颠倒是非的科技研究,批判英国的迂腐气息。但作者全盘否认现代科技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