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中学初三语文摸底考试
第一部分(1—3题,18分)
1. 把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补充完整。
飞 来 峰 上 千 寻 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天上相应的内容。
(1)《天净沙.秋思》忠表达游子思乡之情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你积累的古诗中默写一组写“爱国”的完整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四题。
(1)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一段完整不少于50字的话。
50
(2)精诚中学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班主任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候,课堂上老师上课也用方言,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你说道:(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名人传》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每小题2分,共4分)
①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 的作品。它继续了贝多芬、 、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②请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答:
第二部分(4—25题,共52分)
(一)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17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4.文章是东晋末年的___________(人名) ,本文选自《 》。
5.文中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划分句子的 朗读节奏。
(1)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2)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故虽有名马________(2)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3)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借千里马寄予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假如你是“千里马“,又不被统治者重视,你会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7分)
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是当前既能获得能源,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1014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望达到7.4×1013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无污染,廉价,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非常广阔。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
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据预测,今后1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至少占总户数的25%。太阳能空调作为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太阳能利用方式,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技术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国家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也将实现“到处阳光到处电”。
11.给加点的字注音。 (1)潜( )力 (2) 用之不竭( )
12.阅读第①段回答,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3分)
13.阅读第③段,概括我国开发太阳能资源的有利条件。(3分)
14.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至少”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夏天到了,小凡母亲打算购置一台传统的电空调。小凡阅读本文后,建议买太阳能空调。请你替小凡拟一段话,说服母亲改变想法。(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3题。(19分)
默爱如山
我怕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了一声……
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他说:“瞎胡唱,别唱了。”我说:“你唱一个。”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
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茶壶,父亲高兴了,还逼我们喝。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
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有点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
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走,看庙去。”母亲说:“今天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全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
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颤动。”又用手摸着墙说:“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时将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真烧焦了一样。”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
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出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的几声鸡啼。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1960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我说:“今天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得一两句话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和看庙差不多。”
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扔了!你也不嫌脏。”
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再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睛。
17.看拼音写汉字。(1)杜zhuan( ) (2) chan( )动
18.最简洁的语句概括作者主要描写了儿时哪几个生活片断。(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你说说文中“我”与“父亲”之间的感情有什么变化。(3分)
“我”对“父亲”的感情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
20.“父亲”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请从一个方面举例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分析“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时将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这句话的修辞及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说说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篇文章语言质朴、传神,感情深邃、绵长。请你就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4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文。(50分)
一位新生去学校报到,下了长途车后去坐公交车。他向投币箱投了一元钱,司机冷冷地说:“两块。”他满脸燥热。来的时候母亲告诉他乘公交车只要一元,所以钱全都缝在了旅行袋内侧的的小袋子里。他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车里的人。可是,除了几个嘲讽的眼神外,其余的人都把头转向了车外,他准备下车。跟在身后的一位中年男子向他摆摆手,并向投币箱投了三元钱。当他向中年男子道谢,并要求下车后还他钱时,中年男子笑了笑,说:“你不用还我,如果可以,请你把这一元钱传给下一个需要它的人。”
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你的手,世界会因此而温馨。请以“伸出你的双手”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剧本以外体裁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