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北省语文中考考试说明》解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2年河北省语文中考考试说明》解读

ID:559429

大小:9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2年河北省语文中考考试说明》解读 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升学语文学科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语文学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生升学语文学科考试本着有利于广大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目标,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拓展语文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 近几年来,关于考试性质的陈述几乎没有过变化。但有一点不容忽视:语文中考要“充分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也就是说,语文中考试题对初中的语文教学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就语文教师而言,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换句话说,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不论是否教毕业班,首先应该清楚考什么,然后才能明确教什么。所以,我们今天关于考试说明的分析,不单单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准确地把握语文教学的方向。‎ 二、考试范围 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为考试范围,适当兼顾河北省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不依赖、偏向于某一版本教材。古诗文积累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作品为主。名著阅读材料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10部文学作品为主。古代诗词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34篇作品为主。文言文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16篇课文和三个版本共有的3篇课文(《与朱元思书》《口技》《满井游记》)为主,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以与课内现代文阅读材料水平相当的课外文字材料为主。‎ 以下是我关于考试范围的理解:‎ 首先,既然“考试范围”规定“适当兼顾河北省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不依赖、偏向于某一版本教材”,那么我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认真教好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学内容相当于数学科目中的例题,学生只有对例题印象深刻,才能在考试中运用自如。‎ 比如,关于记叙文阅读中的“‘我’在文中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等课文进行强化训练;再如,可以从《口技》、《三峡》、《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等篇目中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等等。‎ 至于在应考的过程中,只要留心一下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发行的三个版本的交叉篇目就可以了。这些交叉篇目,文言文至少包括《与朱元思书》、《口技》和《满井游记》,现代文至少包括《春》、《济南的冬天》、《乡愁》、《沁园春 雪》。另外据我统计,以下篇目也是三个版本所共有的课文:《木兰诗》《湖心亭看雪》《再塑生命的人》《故乡》《范进中举》、《孔乙己》。对于这些篇目,我建议应让学生去细读,去感受,这可能将直接有利于中考。‎ 老师们还记得2011年语文中考试题的第2题吧!下面我就用事实加以证明:‎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繁花似锦的夏季来临,她牵着我的手慢步在田纳西河的岸边,望着田野、山坡,人们正在田间地头翻上播种。我们在河边温软的草地上坐下,开始了人生新的课程。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慧,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 11‎ 鹿等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息。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l)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①繁衍(  ) ②栖( )息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  应改为   。    ②  应改为   。 ‎ 这道题的文字材料选自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再塑生命的人》,很可惜,有很多老师剥夺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权利! 这里我没有指责的意思,但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的确有很多疏漏之处。前面我们说过,中考试卷对教学有着导向作用,那么,2011年的试卷在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至于2011年试卷中第5题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的B选项:“宋代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是从隋炀帝杨广的诗句“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中化用来的。”同样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2010年河北省语文中考试卷第5题也能证明我的看法:‎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这道题的四个选项分别来自《春》、《皇帝的新装》、《藤野先生》、《济南的冬天》。‎ 第二,古诗文积累和文言文阅读范围没有变化,还是前几年的范围,至于怎样应对,我后面还要谈到,在这里就不细讲了。大家应该注意的是:今年的古诗词阅读范围又有所调整,由2010年的10篇,增至2011年的20篇,再增至今年的34篇!我不知道大家怎样看待诗词阅读篇目逐年增多现象,我感觉中考告诉我们:不能心存侥幸押题背题,应真正教会学生诗词赏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诗词阅读的习惯。‎ 第三,关于考试范围的陈述,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变化:‎ 文言文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16篇课文和三个版本共有的3篇课文(《与朱元思书》《口技》《满井游记》)为主,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文。(2012年)‎ 文言文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16篇课文和三个版本共有的3篇课文(《与朱元思书》《口技》《满井游记》)为主,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文段落。(2011年)‎ 文言文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16篇课文和三个版本共有的3篇课文(《与朱元思书》《口技》《满井游记》)为主,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文小落。(2010年)‎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河北省中考关于文言文的考试范围,对于课外文言文的表述,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课外文言文小段(2010年)→课外文言文段落(2011年)→课外文言文(2012年)。或许有人认为这只是表述上的调整,但,你不觉得他们太在乎这一细节了吗?三年改动三次。就没有别的用意吗?我们先不着急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再回看河北省近几年文言文的考查内容:‎ ‎2007年,《邹忌讽齐王纳谏》(相关试题: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11‎ ‎2008年,《醉翁亭记》(相关试题: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官,可以免税。注:①【记】指《醉翁亭记》。②【商贾】商人。③【关征】查税征税。);‎ ‎2009年,《爱莲说》和《与朱元思书》的对比阅读;‎ ‎2010年,《曹刿论战》与选自《公羊传》的一段课外文言文的对比阅读;‎ ‎2011年,《桃花源记》与关于岳飞的一段课外文言文的对比阅读。‎ 河北省题型变化向来都是温和的,河北省文言文阅读从课内转向课外的变化趋势,我认为从07年孕育,08年萌芽,09年尝试,10年成熟。而11年的两个文言文阅读材料之间,风马牛不相及。不知大家怎么看待这一现象,据我所知,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出师表》、《论语》中的句子默写;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孟子》、《论语》、《钱塘湖春行》、《过零丁洋》中的句子默写。既然中考是教学的导向,我感觉近年来河北省中考不敢抛弃课内文言文的考查,却在极力引导老师们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不单是区区16篇或19篇能达到的,我们这套教材几乎每单元都编排了文言课文,总数约有80篇。我认为应好好利用这些优秀的篇目,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    三、考试要求 ‎    语文学科考试将全面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要求,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实践学习五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学科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写作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    考试要求没有变化,这里不作深入分析。‎ 四、考试内容 ‎《2012年考试说明》将考试内容分成了七个部分,依次是:知识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接下来我们逐一进行研究:‎ ‎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见附录一)。‎ ‎    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能正确规范地书写3500个常用字(见附录一)。‎ ‎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    识记课本中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识记《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所涉及的作家和作品知识 (见附录二) 。‎ 了解常见文体的基本知识。‎ ‎    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及现代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见附录三、四) 。‎ ‎    借助基本的语法知识,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结构混乱等)。‎ 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体会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    排列语序,使之衔接连贯。‎ ‎    能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11‎ 与2010年考试说明相比,主要有两点变化:‎ ‎1.考试说明为3500个常用汉字加了附录,这就意味考试范围更加明确,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易于操作此考点。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从两方面把握这一考点:一方面梳理一下课本中的字词知识;另一方面是进行中考试题的演练,让学生积累做题的经验。字词知识易反生,可以将出错的字词积累在错题本上。‎ ‎2.新加入了“了解常见文体的基本知识”这一考点,这一考点应属“文学常识”范畴。其实在2010年诗词阅读题中考查“颈联蕴涵了什么哲理”就是间接考查这一考点。如果学生不知道关于律诗的文体知识,不知道“颈联”具体指的是哪一句,很难正确回答。只不过今年让这一考点名正言顺了而已。大家应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交叉篇目上,文言的、现代的以及诗词、名著都在范围之内。尤其是那些经典作品,如《论语》、《孟子》、《诗经》、《儒林外史》等。‎ 我将考试内容概括为11个考点,以便大家把握:‎ ‎【考点1】识字与写字 考试说明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认识3500个常用字。‎ 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能正确规范地书写3500个常用字。‎ 题型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正确、工整地写在下面的方格内;‎ 题型2:选出加着重号的字读音有误(全对)的一项;‎ 题型3:选出词语中没有(有)错别字的一项;‎ 题型4:选出句子中没有(有)错别字的一项;‎ 题型5: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题型6:给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考点2】查字典 考试说明:‎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题型1:选出关于查字典的叙述正确(错误)的一项;‎ 题型2:按音序或姓氏笔画为人名排序;‎ 题型3:判断汉字查什么部首,除部首外查几画;判断汉字查什么音序,然后找到什么音节。‎ ‎【考点3】标点符号 考试说明:‎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题型1:选出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错误)的一项;‎ 题型2: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请指出并改正(提出修改意见)。‎ 题型3:在一段文字的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题型4:选出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 ‎【考点4】文学常识 考试说明:‎ 识记课本中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了解常见文体的基本知识。‎ 题型1:填空题。‎ 题型2:选择题 题型3:连线、判断、分类或排序。‎ 11‎ ‎【考点5】课外名著 考试说明:‎ 识记《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所涉及的作家和作品知识。(见附录二)‎ 附录一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 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题型1:填空题;‎ 题型2:选出关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所涉及的作家和作品知识的叙述(或搭配)正确(有误)的一项。‎ 题型3:概括作品主要内容、写作特色、人物性格特点及典型情节等。‎ 题型4:针对某一段名著原文,完成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中考试卷题量有限,文学常识和名著以及文体知识可能综合考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从近年来各省中考试题来看,比较趋向于“针对某一段名著原文,完成问题”的题型。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吃快餐”现象,从而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考点6】诗文默写 考试说明:‎ 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及现代诗文中的名句名篇。(见附录三、四)‎ 附录二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篇目 古诗词背诵篇目:‎ 河北省《考试说明》划定的课内古代诗词阅读篇目是:‎ 七年级上册:‎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望岳(杜甫)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4.夜雨寄北 七年级下册:‎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6.登飞来峰7.泊秦淮 八年级上册:‎ ‎8.游山西村9.使至塞上(王维)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1.饮酒(陶渊明)12.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1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14.己亥杂诗(龚自珍)15.过零丁洋(文天祥)1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八年级下册:‎ ‎ 17.赤壁(杜牧)‎ 九年级上册:‎ ‎18.关雎19.蒹葭20.春望(杜甫)2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2.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23.次北固山下(王湾)24.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25.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九年级下册:‎ ‎2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7.观沧海(曹操)28.行路难(李白)2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0.雁门太守行31.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32.水调歌头(苏轼)33.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34.观刈麦 文言文背诵篇目:‎ 七年级上册:1.孔子语录 七年级下册:2.桃花源记 3.三峡 八年级上册:4.醉翁亭记 11‎ 八年级下册:5.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6.鱼我所欲也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陋室铭9.爱莲说10.小石潭记 11.岳阳楼记 12.邹忌讽齐王纳谏 九年级上册: 13.出师表  14.记承天寺夜游   15.曹刿论战  16.杂说(四) (即《马说》)‎ ‎          ‎ 附录三 现行新课标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现代诗文篇目 ‎1.朱自清《春》(七年级上册) 2.毛泽东《沁园春·雪》(八年级上册) 3.余光中《乡愁》 (八年级上册) 4.老舍《济南的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气!”一段)(七年级上册)‎ 题型1:诗文默写题。‎ 题型2:理解运用题。‎ ‎【考点7】病句修改 考试说明:‎ 借助基本的语法知识,辨析并修改常见病句。(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结构混乱等)。‎ 题型1:选出句子中有(没有)语病的一项;‎ 题型2:对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题型3:选出关于语病的判断和修改正确(有误)的一项;‎ 题型4:针对一段文字,按要求指出并修改病句。‎ ‎【考点8】修辞方法及作用 考试说明:‎ 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问),体会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题型1:选出关于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判断(分析)正确(有误)的一项;‎ 题型2:按要求写出带有某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和仿写相结合);‎ 题型3:指出某段文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往往在阅读中考查)。‎ ‎【考点9】理解和使用词语 考试说明:‎ 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题型1:词语的理解运用题。‎ 题型2:成语的理解运用题。‎ 这一考点是2010年《考试说明》中新增考点,今年是第二年考查。2010年考查了词语的理解运用,试题难度不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词语的理解运用还包括一种特殊词语——关联词语的理解和运用,难度稍大些。另外,今年应格外关注成语的理解运用。可以带领学生将课本中出现的重要成语进行整理,从正确书写到词义理解,尤其是19篇文言文和公共篇目中的成语。‎ ‎【考点10】排序衔接 考试说明:‎ 排列语序,使之衔接连贯。‎ 题型1:根据语境选择衔接连贯、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题型2:为打乱顺序的一组句子选择(或排列)正确的语序。‎ 题型3:将抽出的某句(段)放回原文并说明安放理由(往往在阅读中考查)。‎ ‎【考点11】仿写句子 考试说明:‎ 11‎ 能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题型1:仿照例句,为所规定的话题仿写句子。‎ 题型2:根据语境,仿照原句式特点,补写某段所缺的句子。‎ ‎ 关于以上11个考点的复习,除诗文默写按所给范围复习外,我认为识字与写字、成语、文学常识与名著以及文体知识,可以梳理一下课本。其他考点为学生搜集一些相关的中考试题,形成专项训练。这种专项训练我认为九年级一开始就逐步渗透,逐轮进行。后期训练不宜集中,要穿插进行,避免学生产生疲乏感。可以充分利用手头的成套试题资料,对学生进行测验,然后整理错题,以求准确率的提升。‎ ‎    (二)口语交际 ‎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简明、连贯、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    能针对不同对象,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能抓住对方表达的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 我将这一考试内容分成了三个考点:‎ 题型1:根据对象和场合,简明、连贯、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题型2:针对不同对象,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题型3:抓住对方表达的要点,并简要转述。‎ 关于口语交际的考点只在07年第4题第3小题“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说的话”出现,08、09、10年没有考查。2011年为温丝莱特写一个简短的获奖感言可以算作“根据对象和场合,简明、连贯、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我觉得如果今年再出现的话,可能会侧重考查“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 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这样可以连带考查“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同时,关于“抓住对方表达的要点,并能简要转述”也可能出现,“转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生疏,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    (六) 综合性学习 ‎ ‎    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根据设置的情境和提供的资料,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简单方案。‎ 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材料的重要信息,说明、归纳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我将这一考试内容提到前边来讲,并分成了四个考点:‎ 题型1: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题型2:根据设置的情境和提供的资料,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简单方案。‎ 题型3: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材料的重要信息。‎ 题型4:说明、归纳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各省关于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通常融在一起来考查,河北省也不例外,08年的试卷中第5题“爷爷,生日快乐,许个愿吧”的漫画,考查的是说明、归纳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09年第6题“给新闻拟写标题”考查的是“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材料的重要信息”。很多人预测10年没有查考到的"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设置的情境和提供的资料,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简单方案”可能性较大。可是10年又以“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漫画重复了08年的考点。河北省语文中考没有按套路出牌。当然,这种不按套路出牌也不是第一次了,07和09年两次考查朱自清的《春》的默写就是证据。所以,我们应在训练的过程中为学生明确每一个考点,以求高效。不要主观推测,河北省中考,一切皆有可能!‎ ‎    (三)古代诗词阅读 ‎    理解词义和句意。‎ 11‎ ‎    划分朗读节奏。‎ ‎    欣赏词语和句子。‎ ‎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    体会诗词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 关于今年将诗词阅读的范围增至34篇的问题,前面我已经谈过了。在这里我想谈一谈对于这一考点的复习建议。我们都知道,一首诗词的学习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将这5个考点排一下先后顺序的话,我认为朗读在先,词意和句意的理解在后,接下来要品读词语,赏析句子,然后才能感悟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才能谈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甚至是写作借鉴。如果我们能在复习的过程中将5个考点循序渐进地巧妙融合,又何尝不能事半功倍呢!‎ ‎    (四)文言文阅读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关于文言文阅读,很多人纠缠在阅读材料是课内还是课外的争论之中,我的观点是课外的我们无从预测,但课内的却有“章”可循。《考试说明》明文规定的19篇文章,是我们复习的重点。我曾对近几年的文言文阅读试题进行过一个统计:‎ 年份 分值 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 文章理解和情感表达 ‎2007年 ‎13分 ‎7分 ‎6分 ‎2008年 ‎13分 ‎6分 ‎7分 ‎2009年 ‎14分 ‎7分 ‎7分 ‎2010年 ‎14分 ‎9分 ‎5分 ‎2011年 ‎14分 ‎8分 ‎6分 从这一表格我们不难看出,近5年的河北省语文中考试卷的文言文阅读试题中,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几乎占半壁江山。其实,这就是文言文阅读的考试内容的前三点。所以,我们在复习中应该将它作为重点。至于其余的分数,我想只要我们在复习中严格把握考点的后三项就可以稳操胜券了。‎ ‎    (五)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理解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领会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区分简单议论文中的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标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态度、观点和情感。‎ 筛选并提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1‎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就某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 ‎ 《考试说明》关于现代文阅读的考试内容和上一年没有变化。但大家想过没有,河北省明明考查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三种文体的阅读,为什么只笼统的给出一个考试内容?我的理解是:淡化文体。分析河北省历届的中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好像它一直在躲避能形成答题规律的试题,而是更注重文本的理解。学生文本读得懂,答题自然有理有据。我不是否认在复习中带领学生总结答题规律的做法,事实上我也一直在总结答题规律。甚至说今天我们大家坐在这里,面对河北省《考试说明》,也是在总结规律。善于总结,善于反思,才能更好的调整我们的教学方向,才能使教学达到高效的目的。下面我按文体特点分别对常见题型进行一下总结:‎ ‎【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 ‎1.找说明对象;‎ ‎2.概括说明的内容;‎ ‎3.分析说明顺序;‎ ‎4.给事物下定义;‎ ‎5.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6.分析说明文的语言(①准确性、科学性;②生动性、形象性);‎ ‎7.概括提取文章信息;‎ ‎8.某段与某段能否调换,为什么;‎ ‎9.某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10.代词指代的内容;‎ ‎11.开头语言的作用;‎ ‎12.运用本文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3. 领会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 ‎1.找出所议论的话题;‎ ‎2.概括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3.分析论证思路;‎ ‎4.概括事实论据、补写事实或道理论据;‎ ‎5.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6.分析议论文的语言(①严密性、有说服力;②生动性、形象性);‎ ‎7.概括提取文章信息;‎ ‎8.某段与某段能否调换,为什么;‎ ‎9.某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10.代词指代的内容;‎ ‎11.开头引用故事(生活现象、新闻事件、漫画笑话、名人事例等)的作用;‎ ‎12.补写或仿写;‎ ‎13.理解的句子语境含义;‎ ‎14.针对文中话题或观点发表个人见解。‎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 ‎1.概括行文思路;‎ ‎2.概括事件或内容;‎ ‎3.概括文章主题思想;‎ ‎4.分析人物描写及作用;‎ 11‎ ‎5.概括或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6.揣摩人物心理;‎ ‎7.分析文章写作手法;‎ ‎8.分析句子(或词语)的表达效果;‎ ‎9.概括提取文章信息;‎ ‎10.理解句子的语境含义;‎ ‎11.分析题目的含义或好处;‎ ‎12.分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13.分析特殊段落(开头段落、过渡段、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14.某段与某段能否调换,为什么;‎ ‎15.某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16.引用诗词的作用;‎ ‎17.分析插叙的作用;‎ ‎18.分析“我”在全文中的作用;‎ ‎19.判断表达方式及作用。‎ ‎    (五)写作 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简单的议论文。根据生活需要,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并能根据题意和写作要求写作。做到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和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书写规范、工整、整洁。‎ 写作的要求没有变化。我将《考试说明》中“题型示例”里的作文形式进行了一次汇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命题作文;2.半命题作文;3.话题作文;4.材料作文;5.看图作文;6.扩写作文;7.续写作文;8.读后感;9.书信;10.小议论文以及作文修改。‎ 就应考来讲,我认为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写。可以先教学生从哪些角度选材,再例谈一些组材技巧,然后进行语言上的修饰。另外,多给学生提供优秀的文章,引导学生从选材、立意、行文、语言上进行借鉴,效果也非常显著。‎ ‎    五、考试形式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试题类型: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判断题、简答题、写作题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试题类型新增了“连线题”和“判断题”两种题型。另外,选择题有可能让学生说明选择的理由。应该及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中考题型成竹在胸。‎ ‎    六、试卷结构 试卷分数与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内容与分数比例:第一部分为"积累与运用",考查语言知识的积累及其运用的能力,分值约占24分;第二部分为"阅读",考查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分值约占46分。第三部分为"写作",考查书面表达能力。分值占50分。‎ 试题难度与分配比例:难度较小的试题约占35%;中等难度的试题约占50%;‎ 11‎ 难度较大的试题约占15%。‎ 试卷结构和难度比例没有变化。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妨把中考的考点尽早地详细地告诉学生,这样就如同让学生站在起跑线上就能看到终点。同时,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也要培养学生的考点意识,让学生学会领会出题者的意图。后期复习中可以给学生上考试说明解读课,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做到有的放矢,箭不虚发。‎ ‎2012年3月 11‎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