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联
上联:
世上疮痍
,
诗中圣哲
下联: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郭沫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学习目标
:
1:
能正确流利的朗诵诗歌,感悟诗中所包含的感情。
2
、理解诗歌内容。
3
、背诵诗歌。
关于杜甫
杜甫
(712
~
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
少陵野老
,后世又称他为
杜少陵、杜工部
。被誉为
“诗圣”
,与
李白
合称为“
大李杜”
。杜甫的诗被称为
“诗史”
。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
,
用诗体去写历史
,
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
唐代中期爆发“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759
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暴风雨把杜甫的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落,导致一家人在冷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此情此景让杜甫感慨万分,于是写诗抒怀。
写 作 背 景
自学指导一
:
欣赏朗诵
1:
听课文朗诵。
要求
:
(
1
)把握感情基调
(
2
)注意节奏、重音、语速
2:
大声朗诵诗歌。
自读课文,讨论文意;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予以明确;
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情景
茅草被顽童抱走和诗人
的叹息
大雨中长夜沾湿的苦痛
身处漏雨的茅屋却不忘忧国忧民推己及人心怀博大
精读诗歌
,
思考
:
1.
文中第一节中系列动词有什么作用
?
2.
你如何理解
”
盗贼
”
一词
?
3.
句子
“俄顷风定云墨色
,
秋天漠漠向昏黑
”
有何作用
?
4
.
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刮破,作者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表达了他怎样的理想?
风之猛,损害之严重,诗人愁苦与无奈
战乱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破坏,人民生活贫苦
自然环境阴沉昏暗,作者心境黯淡,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蓄势
“安得广厦
….
受冻死亦足” 推己及人\甘于牺牲
课 堂 练 习
一、按原文填空
1
、表明作者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
( )
2
、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他发出了( )的呼喊?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课 堂 练 习
1
、会当凌绝顶,( )。
2
、烽火连三月,( )。
3
、窗含西岭千秋雪,( )。
4
、读书破万卷,( )。
5
、朱门酒肉臭,( )。
6
、出师未捷身先死,( )。
二、杜甫名句填空
一览众山小
家书抵万金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下笔如有神
路有冻死骨
长使英雄泪满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
—
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
僵卧孤村不自哀
,
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林则徐
拓展延伸
作业: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背诵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