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杜陵野老。后人尊称他为 “诗圣”。
他长期处在社会下层,接近人民。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变衰,“万方多难”的时候,因而被称为“诗史
‘
他的作品最著名的当推反映战乱的组诗“三吏”“三别”。他的代表作品如
《
兵车行
》《
春望
》《
北征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等在文学史上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
歌
,
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
761
)
,
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茅飞渡江洒
江郊
,高者
挂罥
长林梢
,
八月
秋高
风
怒
号
,
卷我屋上
三
重茅。
下者
飘转
沉
塘坳。
(
秋深)
(怒吼)
(在这里是虚数,表示多)
(江边的地方)
(高高的树梢)
(茅草飞得低的)
(落)
写诗人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惨状。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
对面
为
盗贼。
公然
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
呼不得
,
归来倚仗自叹息。
(竟然忍心这样)
(做动词)
(公开
,
与”对面”呼应)
(
呼喊也没有结果
)
写南村群童抱茅的情景
,
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
俄顷
风定云
墨
色,秋天漠漠
向
昏黑。
布
衾
多年冷似铁,娇儿
恶卧
踏
里
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
未断绝。
自经
丧乱
少睡眠
,长夜沾湿
何由彻
!
(一会儿)
(像墨一样黑。名词作动词用)
(
衾
qīn
:
被子)
(睡觉不老实)
(被里子)
(雨点细密,像下垂的麻线)
(睡得很少
.
指失眠)
(何由
:
即“由何”
.
由
:
凭。
)
(
彻
:
到天明
.
作动词
)
写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
,
长夜沾湿难入眠的痛苦
.
安得
广厦
千万间
,
大庇
天下
寒士
俱欢颜
,
风雨不动
安如山
!
呜呼
!
何时眼前突兀
见
此屋
,
吾
庐
独破受冻死亦足
!
(
怎能得到
.
安
:
疑问代词
:
怎么
)
(
全部庇覆
)
(
所有贫苦人
)
(
安稳得像山一样
)
(
见
xiàn
:
同”现”
)
(
小屋
)
写诗人推已及人
,
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
子孙阵亡尽,焉用独身完?
投仗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犹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