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答题线
2016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语 文(三)
(全卷四个大题,含26题,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l~7小题,共2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亘古(gèng) 狩猎 挺而走险(tǐng) 怒不可遏
B.干涸(gù) 炽热 尽态极妍(yán) 万恶不郝
C.花圃(pǔ) 荫蔽 锐不可当(dāng) 粗制烂造
D.恣睢(zì) 取缔 鲜为人知(xiǎn) 眼花缭乱
2.下列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 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张驰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
味。
B.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
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
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D. 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撩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
客。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出现失误——五环变四环,真让人叹为观止。
B.春晚舞台上,蔡明那幽默滑稽的语言表达,令人忍俊不禁。
C.正因为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他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4.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
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
B.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C.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D.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里的梁山被描写为“八方共城,异姓一家”,人人平等,人人互爱。因此美国作家安妮把它翻译时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B.一个遭受家庭生活不幸和社会排斥的人,要么在孤独和痛苦中死亡,要么就要不屈不挠地抗争。《名人传》告诉我们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属于后者。
5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答题线
C.在《傅雷家书》中,傅聪在书中谈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问题,还谈及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等。
D.《昆虫记》是英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7.按要求用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别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光盘行动”倡导不浪费粮食,这让我们想起《观刈麦》中表现农民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辛苦劳作的诗句: , 。
(4))《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中表现作者坚定信心,重新鼓起勇气的句子是:
, 。
(5))“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请你再写出两句含“雨”字的诗句。
, 。
二、语文知识综合运用(6分)
8. 交通,是城市文明的窗口。7月我市启动“中国梦•文明行——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通过提高公民文明交通素养、整治道路通行秩序、改善出行环境等措施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文明、有序。请你参与其中。
【我调查】(2分)
(1)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从中提炼出两条关于文明出行的信息。(2分)
材料一:在现场记者从南城门到马路对面的广场,为了节省着短短的几十秒钟,竟成了很多人选择横穿马路、闯红灯的理由。更遗憾的是面对交巡警、文明交通志愿者的劝导,一些人还不以为然:“那么多人都在过,我为啥就不能?”“我一个大活 人站在那里,哪个司机敢撞上来?”“不可能我过马路,车就刚好撞我?”侥幸,成了不少人横穿马路、闯红灯的又一理由。
材料二:“交巡警拉横幅,志愿者举牌子,他们一起向行人来回示范,提醒大家过马路要看绿灯、走斑马线、文明出行……”昨日,一行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天上午她正要去买菜经过路口时,见一名戴着红色帽子的志愿者手举“珍爱生命,文明过马路”的警示牌在斑马线上来回走,而附近还有很多交巡警,也在带领行人走斑马线。行人说,看到这种情况,她和马路两头的行人都自觉地跟在志愿者身后,规范过马路。
材料三:除了现场劝导,宣传也是促成市民养成交通文明良好习惯的一个方面。为此,志愿者们制作和悬挂了“慢慢人生路,不急这几步”“安全在脚下,生命在手中”等宣传标语和漫画吸引市民的目光加深市民对交通文明行为的印象。
【我行动】(2分)
(2)如果你是一名志愿者,面对材料一中横穿马路的行为你怎样劝说?(不超过30字)
【我宣传】(2分)
(3)“宣传也是促成市民养成交通文明良好习惯的一个方面”请你仿照材料三所给的宣传标语再拟写一则。
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44分)
(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对本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此诗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
5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答题线
B.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
C.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当朝统治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作者无限感伤。
D.诗歌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清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10.“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连用两个 “笼”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②,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③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③与:亲附,拥护爱戴。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又何间焉 间:______________
(2)小惠未徧 徧:__________
(3)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_____
(4)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非:____________
12.下列句中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2分)
A.肉食者谋之 B.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C.百姓与之则安 D.辍耕之垄上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译文:
14.(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2分)
(三)(10分)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15~18小题。
说一说“好声音”
①“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前期投入是人民币六千万,最后的收益达到了三亿。作为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听”。
② “好声音”里的“声音”是狭义的,单指歌唱之人声。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声”和“音”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
③构成声音的是声源,构成声源的是能量,而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振动,使空气分子和其他分子产生摩擦,声音就此出现。
④请不妨运用想象视觉化一下这个只有一瞬间的“漫长过程”——能量的碰撞产生声音(振动),通过或远或近的空间——声源与你耳朵之间的媒介(通常就是大气),以每秒182.88米的速度抵达你的耳廓,通过你的耳道,于是这两者开始产生共振,然后你的耳膜开始振动,耳膜内侧的小听骨对声音进行限幅和衰减以免声能传送到内耳时对其造成损害。现在,声音的振动传送到了幽暗潮湿的内耳,分子的机械振动变成了液体振动,海螺状的耳蜗开始工作。它开始分辨声音振动的信息,14000个长短不一的毛状声音感知细胞开始对不同频率进行处理,长的对应低频,短的对应高频。耳朵把声音这一犹如絮乱线团的混沌整体条分缕析地拆解成一根根声音组成的最细小的声音丝线,重新组合。刹那间,声音完成了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旅程,神经元的能量电流在我们的头脑中雷声四起、纤毫毕现——声音由振动变成了大脑能感受到的信息——声音的物理属性到此结束,而接下来的征程则变得愈加波云诡谲。
5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答题线
⑤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听觉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所能吸收的所有声音,而我们的大脑对声音的轻重缓急进行组织排序,有选择地过滤、注意、集中、记忆,然后再做出反应,亦即,我们对声音的反应其实是我们的“欲望”——大脑的偏好对声音所做出的,要不然江州司马如何会在听了一曲其实并无太多过人之处的琵琶曲后青衫尽湿,随后触景生情地写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揉搓麻将牌的“哗哗”声反之在牌友的耳朵里恐怕就有提神醒脑之效了。正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15.仿照下面划线语句,根据第④段中的相关内容填空,概括声音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过程。(2分)
能量碰撞产生声音—— —— ——耳蜗分辨振动信息。
16.为什么说“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2分)
17.第③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8.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四)(17分)
阅读一文,完成20~24小题。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王微微
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着,有序地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读书,每天练习毛笔字……
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做得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幕她的与众不同。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裤,绾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有着慢条斯理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伎俩是写检讨。检讨的内容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800字。最可怕的是,要一式54份——班上共54个人,人手一份。字迹要沿用书法课上的工整与气势。
有一回上课,他迟到了几分钟。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的叫喊声,大家一起喊:54,54,54!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没掉每个人。
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记日记。算算,一天不过就一篇。我们胜者为王居高临下地同意了。
毕业后和一干人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写检讨是假,练笔练字才是真。然后他转过头,对我说:“你的字,有蝇头小楷的功底;你的日记,也最好看。”
原来,我们最终学会的,是不要错过自己。
高二时的语文老师,是个忧郁的诗人。他为人低调不羁,平时见他背影的机会比正面还要多。有一次上课讲诗歌的结构与特点,他找来了几本自己以前写的诗集。讲台上的他,眼神干净明亮,有一种未经世事的洁白,像正在做梦的少年。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闻饱满的感情、主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讲到动情处,他会停下来,一言不发地看向窗外,眼神比远方还远。
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它干净清洁,美好亲切,散发着梦想的味道。最难得的是,它离我这样近,一声轻唤便足以叫醒我,而不只是远远地隔空感动我。
后来,我开始偷偷写诗,不在乎写得好不好,不去想有没有用,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懂,愿意写下去并能很好地写出来。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
原来,梦想是一种让你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19.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的理解。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记叙了我成长中的三位老师,请简要概括他们的事迹及对“我”的影响。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答题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品味下面句子中的词语,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4分)
(1)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结合语境,说说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没掉每个人。(揣摩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4分)
(1)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问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 (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A、B两句话是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处的不同结尾方式,请你选择一种结尾方式,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A.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B.微风中,金黄的树叶,打着旋,沿着不同的运动轨迹,轻轻扬扬地舞蹈!没有缘由的,我想起了你,你也在我的成长岁月中舞蹈过,让我的成长也绚丽起来。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答: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4、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请以“带着 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少于600字。
带着___________出发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很久以前,有一个被称为“千镜屋”的地方。
一只快乐的小狗听说了这个地方,于是决定前去参观。当它来来到房门口时,它高高地竖起耳朵,欢快地摇着尾巴,从门口往里张望。使它大为惊讶的是,它发现有1000只欢乐的小狗也在像它一样快速地摇着尾巴。它灿烂地微笑着,回报它的是1000张热情、友好的灿烂笑脸。离开房屋时它心想:“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以后我一定要经常来参观。”
另一只小狗,它也想参观“千镜屋”。它可远不及第一只小狗那么快活,所以,它慢吞吞地爬上台阶,然后耷拉着脑袋往里看,一看到有1000只小狗不友好地盯着它,它便冲它们狂吠。镜中的1000只小狗也冲着它狂吠,这把它给吓坏了。离开时它心想:“这真是个恐怖的地方,我再也不会来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