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
》
十二章
禄丰县彩云中学何春祥
学习目标
1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
、学习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的特点,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3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培养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
论语
》
《
论语
》
是
儒家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
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撰而成。它以
语录体
为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
《
论语
》
与
《
大学
》《
中庸
》《
孟子
》
并称“
四书
”。
共二十篇
。
孔子
孔子(公元前
551-
公元前
479
),
名丘,字仲尼
,
春秋
时期
鲁
国人,春秋末期的
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圣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读准字音
论
lún
语
不愠
yùn
不亦说
yuè
乎
hū
曾
zēng
子
吾
wú
日三省
xǐng
吾身
传
chuán
不习乎
为
wèi
人谋而不忠乎
吾
wú
十有
yòu
五
逾
yú
矩
jǔ
箪
dān
食
学而不思则罔
wǎng
,
思而不学则殆
dài
曲肱
g
ō
ng
笃
dǔ
志
读准节奏
第一章
子曰:“学
/
而时习之,不亦
/
说乎?有朋
/
自远方来,不亦
/
乐乎?人不知
/
而不愠,不亦
/
君子乎?”
第二章
曾子曰:“吾日
/
三省吾身:为人谋
/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
而不信乎?传
/
不习乎?”
第三章
子曰:“吾
/
十有五
/
而志于学,三十
/
而立,四十
/
而不惑,五十
/
而知天命,六十
/
而耳顺,七十
/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四章
子曰:“温故
/
而知新,可以
/
为师矣。”
第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
/
则罔,思而不学
/
则殆。”
第六章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
不堪其忧,回也
/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第七章
子曰:“知之者
/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
不如乐之者。”
第八章
子曰:“饭疏食
/
饮水,曲肱
/
而枕之,乐
/
亦在
/
其中矣。不义
/
而
/
富且贵,于我
/
如浮云。”
第九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
/
我师焉。择其善者
/
而从之,其不善者
/
而改之。”
第十章
子
/
在川上曰:“逝者
/
如斯夫,不舍昼夜。”
第十一章
子曰:“三军
/
可夺帅也,匹夫
/
不可夺志也。”
第十二章
子夏曰:“博学
/
而笃志,切问
/
而近思,仁
/
在其中矣”
第一章
子曰:“学
/
而时习之,不亦
/
说乎?有朋
/
自远方来,不亦
/
乐乎?人不知
/
而不愠,不亦
/
君子乎?”
翻译:
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
?
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
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
①
学:
学习。
②
而:
顺承。
③
时:
按时。(名词作状语)
④
习:
复习。
⑤
亦:
也是。
⑥
说:
同“悦”,喜悦。
⑦
知:
了解。
⑧
而:表示
转折,但是。
⑨
愠
:
生气。
重点字词
第
1
句讲:
学习方法
;
第
2
句讲:
学习的乐趣;
第
3
句讲:
个人修养。
第二章
曾子曰:“吾日
/
三省吾身:为人谋
/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
而不信乎?传
/
不习乎?”
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
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①
吾:
我。
②
日:
每天,名词作状语。
③
三:
多次。
④
省:
反省。
⑤
为
:
替。
⑥
谋:
出主意。
⑦
而:
表示
转折,
可是,但是。
⑧
而:
表示
转折。
可是,但是。
⑨
信:
诚实。
⑩
传:
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
重点字词
第三章
子曰:“吾十有五
/
而志于学,三十
/
而立,四十
/
而不惑,五十
/
而知天命,六十
/
而耳顺,七十
/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重点字词
①
有:
同“又”,表示整数后面的零数。
②
而:
表示顺承。
③
立:
独立。
④
惑:
迷惑。
⑤
天命:
自然规律。
⑥
逾 :
超过。
⑦
矩:
规范。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1
、从
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2
、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3
、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第四章
子曰:“温故
/
而知新,可以
/
为师矣。”
翻译: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重点字词
①
温:
复习。
②
故:
旧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
③
而表示
顺承。
④
可 :
可以。
⑤
以 :
凭借。
⑥
为:
成为。
本章着重谈论学习方法。
第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
/
则罔,思而不学
/
则殆。”
翻译: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重点字词
①
而:
表示
转折,
可是,但是。
②
罔:
迷惑。
③
而:
表示
转折,
可是,但是。
④
殆:
有害。
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
不堪其忧,回也
/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翻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重点字词
①
贤:
品质高尚。
②
堪:
忍受。
③
乐
:乐于学。
本章着重赞扬颜回的品质高尚和他安贫乐道的志向。
第七章
子曰:“知之者
/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
不如乐之者。”
翻译:
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重点字词
①
之:
代词,学问。
②
者:
……
的人。
③
好:
喜欢、爱好。
④
乐:
以
……
为乐趣,名词意动。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这一章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
讲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第八章
子曰:“饭疏食
/
饮水,曲肱
/
而枕之,乐
/
亦在
/
其中矣。不义
/
而
/
富且贵,于我
/
如浮云。”
翻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重点字词
①
饭:
吃饭,名词作动词。
②
疏:
粗粮。
③
水:
冷水。
④
曲肱 :
弯着胳膊。
⑤
乐:
乐趣。
⑥
不义:不正当的手段。
⑦
于:
对于。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第九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
/
我师焉。择其善者
/
而从之,其不善者
/
而改之。”
翻译: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重点字词
①
三:
几个。
②
焉:
在其中。
③
而:表示
顺承。
④
从:
跟从、学习。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第十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重点字词
①
川:
河。
②
逝:
流逝。
③
斯:
这。
④
舍:
舍弃。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本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第十一章
子曰:“三军
/
可夺帅也,匹夫
/
不可夺志也。”
翻译: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重点字词
①
三军:
军队。
②
匹夫:
普通人。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第十二章
子夏曰:“博学
/
而笃志,切问
/
而近思,仁
/
在其中矣”
翻译: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重点字词
①
博:
广泛。
②
而:表示
并列。
③
笃:
坚守。
④
切:
恳切。
⑤
而:表示
并列。
⑥
仁:
仁德。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巩固练习
一、下列句子都是关于修身的,参考课文注释,理解其意思。
1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
2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
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3
、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4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二、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1
、学习方法上的主张:
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②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
、
学习态度上的主张:
①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②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
、
体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反之,一味地空想而不去学习和实践,终究一无所获。
三、理解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
乎?
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2
、为人谋而不
忠
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
乎?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
3
、不
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义: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这里指公正、合理,应当做的。
4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仁
在其中矣。
仁:仁德。
拓展练习
«
论语
»
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等,你还知道哪些?课外搜集一下,与同学分享。
1
、
不亦乐乎:
现在常用作补语,表示达到极点。
2
、
从心所欲:
一切由着自己的心意,想着怎么做就怎么做。
3
、
发愤忘食:
为了努力学习和工作,忘了吃饭。形容毫不懈怠,非常勤奋。
4
、
惠而不费:
给别人恩惠好处,自己破费又不多。
5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干好他的活儿,一定要先修整好工具。后也用于指想要做好一件事,要先把条件准备好。
6
、
见义勇为:
看到正义的事情奋勇地去做。
7
、
理屈词穷:
理由已被驳倒,无话可说。
小结
《
论语
》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
论语
»
十二章
学习方法:
1
、
4
、
5
、
12
则
学习态度:
7
、
9
则
修身做人:
1
、
2
、
3
、
6
、
8
、
11
则
珍惜时间:
第
10
则
中心思想
这十二则语录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做人修身的道理,意在启迪我们: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定、理想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