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之迷》、《大雁归来》、《喂——出来》【模拟试题】
一. 基础知识
1. 给划线字注音:
媲美 挑衅 笃信 缄默 狩猎 顾忌 滑翔 牟取
2. 解释下列成语并用划线的成语造句:
鼠目寸光:
相辅相成:
胸有成竹:
慷慨大方:
一视同仁:
任劳任怨:
3. 文学常识填空:《喂——出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____。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内理解:
1. 阅读课文《旅鼠之迷》,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文《旅鼠之迷》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课文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3. 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
4. 阅读课文《大雁归来》,参考下面的材料,说说作者对于大雁作了哪些描写,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作者在《沙乡年鉴》的序言中说:“这里所描述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个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子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
答:
三.课外阅读
(一)沙尘暴敲响了警钟
①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保护环境,抑制环境恶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地球环境已有声有色、实实在在地威胁着人类。因此,今年世界环保日的主题定为“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②今年入春以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连续发生了12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在气象学中,沙尘天气可分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三级。风力较大,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公里之间,称为“扬沙”;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称为“沙尘暴”。
③
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东亚冬季风势力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土地沙化不断扩展。我国50年代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90年代每年扩展则已达2460平方公里。
④据国家环保部门的分析,沙尘暴骤起的主因之一,在于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内蒙古某地区草场放羊的密度,50年代为60万只羊单位,90年代初发展到202.5万只羊单位,超过草场极限载畜量26.5万只羊单位。50年代那儿水草丰美,牧歌声声,成片羊群如悠悠白云游动于草原的富有诗意的兴旺美景已不复存在。如今,一眼望去,是被啃光牧草、土地沙化的6万平方公里的荒漠。草场成为扬起沙尘暴的沙源。再看看另外一个旗,由于产羊绒获利大,牧民靠多养山羊增收,养羊125万余只,其中山羊达90万只。而一只山羊对草场的破坏力相当于20只绵羊对草场的危害。春天牧草刚返青,饥饿的山羊大军就将牧草一扫而光。这个旗虽年产15万公斤羊绒,但由于过度放牧,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而急剧沙化。羊绒业是发展了,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
⑤“羊绒业是生态环境的绞刑架。”这句话确有警示感,但它还未道出问题的实质。八年前联合国举行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针对沙漠化等全球七大环境危机所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有一个基本精神;富裕和繁荣的新概念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较高水准的生活,生活方式改变指的是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它深刻地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导致了环境恶化。换言之,将人类赖以生息的生态环境套上绞刑架的,正是当代盛行的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而包括羊绒业在内的任何产业,只要与大自然休养生息协调,就决不会充当环境的绞刑架。
⑥朱镕基总理最近在河北、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加快防沙治沙,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如果只图眼前经济高速增长,不顾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jiè___泽而渔的方式,超负载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那不要说经济增长能持续几年,恐怕要避免经济衰退都很艰难。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进入2000年之后,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如何追求经济繁荣和生活富裕的同时,注意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等。
1. 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jiè_____泽而鱼。
2. 根据第②段的文字,把“扬沙”与“沙尘暴”的区别填入下表。
3. 从文中看,今年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的原因在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说明方法。第④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的第④段不能与第③段互换位置的理由是:
6. 从全文看,第⑥段画线句“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句中划线词“警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从文中看,防沙治沙根本而且有效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个途径,结合发生沙尘暴的原因,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措施。例如:以圈养为主,轮流放牧,来提高草地生产力。
8. 对本文的重点有几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本文主要说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有的认为,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理由。
答:
(二)撒哈拉的变迁
①“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③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温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为大沙漠。
④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疏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⑤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 第①段末尾的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 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 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 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2. 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
答:( )—( )—( )—(沙漠)
3. 第④段开头划线的“当然”、“也”、“无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加以解说。
答:
4. 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
【试题答案】
2. ①比喻目光短浅,见识浅。
②相互辅助。
③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考虑。
④形容十分大方。
⑤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⑥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造句略。
3. 日本 星新一 科幻小说 《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
二. 1. 第一大奥秘是,旅鼠繁殖能力惊人;
第二大奥秘是,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怪现象,好像想方设法要自杀似的;
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2、3题为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4. 作者描写了南飞的大雁,描写了冬季的大雁,描写了大雁归来的情景,描写了春雁觅食过程的鸣叫,描写了孤雁,描写了4月夜间大雁群居的鸣叫。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三. (一)1. 竭
2.
3. (1)气候异常,东亚冬季风势力强;
(2)土地沙化不断扩展(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了土地沙化不断扩展)。
4. 作比较、列数字 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
5. (1)第③段总写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的多种原因,第④段具体剖析其中的一个主因。
(2)第⑤段的第一句承上启下,总结了第④段,与第④段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6. 土地沙化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超负载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那么不要说经济增长能持续几年,恐怕要避免经济衰退都很艰难)
7. 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或“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针对沙尘暴产生的原因——
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的放牧等,来提出具体措施,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追究目前能否实现。
8. A类答案:本文主要说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因为文中大部分内容在介绍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
B类答案: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文中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说起,更有力地阐述了观点。
C类答案:本文前半部分重在说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后半部分重在论述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本文是说明与议论相结合的文章。
(二)1. D
2. (绿茵时代或青葱草原)—(稀疏草原)—(干旷草原)
3. “当然”承接上文;“也”引出撒哈拉草原沙漠化的又一原因;“无不”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突出强调撒哈拉草原沙漠化的人为因素。
4. 撒哈拉成为沙漠的原因是:
(1)自然原因。由于季风雨的变化使撒哈拉大草原在湿润期与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最后处于长期干旱而形成沙漠。
(2)人为原因。人类对撒哈拉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速了撒哈拉大草原的沙漠化。撒哈拉大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应该强化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空间,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启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