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家河初中学案设计
科目:语文 年级:八 主备人:刘治科 审阅签字: 时间:2011-8-24课 题:《泰山日出》
课前热身:(课前多用几分钟,课堂自如又轻松!)
1、走近作者和泰戈尔:(温馨提示:了解任务,主要从名、时、地、评、就等方面入手)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徐志摩日记》等。
泰戈尔: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其重要诗作有:
诗集:《故事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 、 《飞鸟集》、《边缘集》、《生辰集》;
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 《弃绝》、《素芭》、《人是活着,还是死了?》、《摩诃摩耶》、《太阳与乌云》,中篇《四个人》,长篇:《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两姐妹》;
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摩克多塔拉》、《人红夹竹桃》;
重要散文有 : 《死亡的贸易》、《中国的谈话》、《俄罗斯书简》等。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
2、写作背景:《泰山日出》是篇应命之作自不待言,'E\;SE^0更重要的是,泰戈尔作为东方文学的泰斗,不仅有“天竺圣人”之誉,还是获诺贝尔文泰山旅游网 I+VzaD1b学奖的第一位世界性诗人。在他一九二四年来华访问前夕,“泰戈尔热”已来势汹涌。 泰山旅游网 Z`3Y-]^'v为“泰戈尔专号”写颂词,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m'Z*R4B5Vw%\ g0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真是一个卓越的比喻。
B8W&|A;X0这是何等倾心的盼望、何等热烈的迎候,何等辉煌的莅临!诗人以他才华横溢的想象和泰山旅游网l#语言,描绘了一幅令人难忘的迎日图泰山旅游网7B(K*vsR1y9`:\]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泰戈尔的相关信息及写作背景。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 “巨人的手,指向东方——……在热奋的驰骋”这段 课文。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二、学习过程
直击目标一:
1、将你在课前掌握到的作者、泰戈尔,时代背景等信息与同伴交流。
直击目标二:
2、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饱饫( ) 无餍( ) 醒豁( ) 厚毳( ) 雾霭( )
溟濛( ) 飒飒( ) 祈祷( ) 层累( ) 蜿蜒( )
驰骋( ) 涛澜( ) 四隅( ) 浮礁( ) 海句力士( )
无垠( ) 横亘( ) 消翳( )
3、解释下列词语;
饱饫: 无餍: 醒豁: 溟濛: 层累: 隅: 翳: 莽莽苍苍:
直击目标三: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朗读擂台: (你敢挑战他们吗?狭路相逢勇者胜。)
(温馨提示:每小组推荐一人争夺班级朗读擂主。)
学海拾贝: 应知学问难 在乎点滴勤
把你积累的有关“日出”的诗词写出连续的两句。
第二课
学习目标:
1、赏析徐志摩富有诗意的写景词、句。
2、反复朗读课文,根据时代背景理解词语的象征意义。
3、体会作者通过写景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一、明确目标。
二、学习过程
直击目标一:
1、分析带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⑴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地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
⑵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着,再迎接着,在催促着,在默默地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的悲喜交互的热泪……
⑶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地跃出了地平。
2、赏析句子。
⑴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
⑵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
直击目标二:
1、指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温馨提示:联系时代背景加以理解。)
泰山日出 光明 复活
直击目标三:
本文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巩固提升: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泰山日出(徐志摩)
⑴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顶上,我们 A (①贪婪 ②无餍 ③不知足)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果然,我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宇宙只是——如用旧词形容——一体莽莽苍苍的。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 B (①清醒 ②明朗 ③醒豁)时约略的印象。等到留心回览时,我不由得大声地狂叫——因为眼前只是一个见所未见的境界。原来昨夜整夜暴风的工程,却砌成一座普遍的云海。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 C (①依稀 ②仿佛 ③好像)辨认得出。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站在雾霭溟濛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
⑵我躯体无限地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地在飘荡。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
⑶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⑷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 ——
⑸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⑹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
⑺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⑻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
⑼云海也活了,眠熟了的兽形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地
向着我们朝露染青的馒形小岛冲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荡着这生命的浮礁,似在报告光明与欢欣之临在……
⑽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 D (①无边 ②浩瀚 ③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沿。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地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⑾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
⑿散发祷祝的巨人,他的身影横亘在无边的云海上,已经渐渐地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彩变幻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⒀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
9.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 (充满;到处都是)
B.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 (又厚又多的毛)
C.眠熟了的兽形涛澜 (波澜,大浪)
D.震荡着这生命的浮礁 (露出水面的岩石)
10.结合语境,在选文A、B、C、D四处从后面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A B C D
11.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并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发生了奇异的幻想”中的“幻想”的内容是什么?
答:
12.如何理解第②段中画直线的句子?
答:
13.在第③段中,作者把抒情主人公“我”幻想成一个立在大地顶天的巨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14.第⑥段画直线的句子是三个短句,这三个短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答:
15.作者对日出的壮丽景象作了大量的描绘,请结合阅读回答下面两题。
①文中为什么用“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来形容色彩?
答:
②文中用“鱼龙” “神驹”“雀屏”等各种动物形象来比喻,其好处是什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