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闻分析历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
加入VIP免费下载

余闻分析历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

ID:560558

大小:528.5 KB

页数:84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余闻解读2007----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主要是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 ‎2007年新课标 一、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文段节选自当代文学理论方面的文章,文章虽然是探讨性的,但讨论的主题应该是考生所熟悉的,内容表述也比较平易。尤其是考虑到现代文阅读是本试卷的第一部分,所以在选取文段和命制题目时,都注意做到尽可能让考生容易上手。‎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致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体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精神弱化的现象。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心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 ‎ 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 A.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欣赏趣味分散的时代。‎ ‎ B.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 ‎ C.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 D.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 ‎【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应该选D。从原文第一段看,“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有外在原因,也有内在原因。A、B、C三项都是外在原因,不应该是选项。原文又说:“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显然,D项并不属于外在原因,而是作家自身的问题,应该是内在的原因,所以是选项。‎ ‎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 ‎ B.所谓“去资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暴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资源。‎ 84‎ ‎ C.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结果。‎ ‎ D.作品中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 【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应该选C。原文第二段围绕正面精神价值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现状,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A项是对民族精神资源和当代文学创作的关系的理解,原文是说这些资源“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运用到创作中去”,因此“保持原貌并移植”是错误的理解。B项是对“去资源化”倾向的分析,实际上,作品“有批判和暴露”不等于“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资源”,批判和暴露也需要利用甚至充分利用社会生活资源;原文只是说这一种倾向“不知如何利用资源”,并没有说他们“没有充分利用”,所以B项也是不正确的。D项是把概念扩大化了,作品中往往会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的描写,但不能说凡是有这种描写,就是“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关键在于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的同时,有没有“一种人文关怀”,有没有“把叙事从趣事推向存在”,因此D项也是错误的。C项的说法是正确的,原文说“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这正说明“充斥暴力和血腥的”,并且“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的文学作品是缺少了“正面价值 ‎ ‎”,因此C是正确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是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 B.是否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决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否体现。‎ C.要保持文学生命,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坚持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 ‎ D.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说明下苦功夫创作,才能出现震撼人心的好作品。‎ ‎ 【参考答案】 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应该选B。A项是对当代文学创作症结的一种概括,原文第一段说“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原文后来主要也是围绕着正面精神价值这一点展开论述的,因此A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C项的内容对应原文的“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因此C项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D项是对原文第三段内容的概括,原文第三段说:“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我们仍然可以对出现震撼人心的好作品满怀期望。”这里所谓“这种苦功”,就是指“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这样的苦功,可见D项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B项是把概念扩大化了,决定“作家作品的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否体现”的因素很多,从原文看,除了“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这一因素以外,至少还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等因素,由此可见,单独把是否善于利用“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这一因素的作用提高到决定“作家作品的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否体现”的高度,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所以B项应该是选项。‎ ‎2008年新课标 一、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现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 84‎ ‎“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映到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型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 “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长平?此亦文章病也。”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说:“‘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其实,古代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   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明清戏曲中,舞蹈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态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烈,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现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这种“变形”美学的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标,个性的张扬。‎ ‎ (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 ‎ ‎1.下列关于“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观物象在显示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 ‎ B.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 ‎ C.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 ‎ D.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 【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择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是B。本题意在考查对于文中的重要概念“变形”的理解。从原文来看,“变形”指的是艺术“变形”。文章主要从艺术“变形”的实质、艺术“变形”在美学范畴的意义、艺术“变形”的广义狭义划分以及艺术“变形”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和功能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变异,虽然与文章中的艺术“变形”相区别,但是原文在谈到他们时也说“这些‘变形”’,可见,这种变异也被一些人称为“变形”。因此,B项的表述“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是不正确的。‎ A项的表述,第一句是原文中“‘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 84‎ 的转述,其他文字则与原文意思相同,因此,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C项的表述,与原文文字基本相同,只是更加明确地将“变形”放在艺术美学的范畴中描述,因此,C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D项的表述,是原文第二段文字中对应文字的另一种表述,意思并无任何改变,因此,D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杜甫诗“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等,都只是夸张手法,不见得是自觉的“变形”观念。‎ ‎ B.相对于现实生活,明清戏曲中的舞蹈程式和脸谱是一种典型的“变形”,这种“变形”有利于戏曲的发展。‎ ‎ C.艺术上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强化,艺术家们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 D.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表现了一种蔑视情绪,反映了他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意识。‎ ‎ 【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是C。A项的表述,原文中与其内容相对应的语句是“其实,古代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从中可以看出,原文虽然没有说到“黛色参天二千尺”,但是联系上下文,这一句又显然包括在句子中的“这类”之列,“不见得是自觉的‘变形’观念”则是原文“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的换一种说法。因此,A项的理解符合原文的意思。B项的表述,原文中与其内容对应的语句是“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很显然,这种丰富和增强有利于戏曲的发展。因此,B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C项的表述,原文中与其内容对应的语句是“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照原文,可知这一项的表述实际上将原文中的“常”换成了“只”,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条件关系迥异,也就将“变形”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绝对化了。因此,C项的理解也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的表述,原文中与其内容对应的语句是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后两句话,D项的表述是对这两句话意思的概括,因此,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 ‎ B.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只是前者的一种特殊现象。‎ ‎ C.王观国认为沈括对于杜甫诗的批评是“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看来王观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 ‎ D.大致上,中国古代的“变形”美学观念在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而到明清时候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参考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是A。A项的表述,“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是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正确归纳;但是“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 84‎ 则脱离了原文的话题背景,偷换了概念,因此,A项的分析是不正确的。B项的表述,是对文章中核心概念艺术“变形”在广义、狭义上的内涵之间关系所作的归纳和概括。原文说“广义的‘变形’,乃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指的是“形象较之原型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而狭义的“变形”指“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从文意看,这种“改变”当然是广义的“改变”中的一种,可见,B项的归纳也是正确的。C项的表述,是对原文中王观国的态度的归纳,也带有评价的成分。沈括对杜甫的批评,在于他认为杜甫诗中对物象所作的“变形”不合理;王观国对沈括的批评,则表明王观国对杜甫诗中的“变形”的肯定,将这归纳为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当然是合理的。D项的表述,“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来源于沈括、王观国的认识所具有的时代意义;“明清时候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则来源于明清戏曲中舞蹈程式、脸谱等大量而有意识的“变形”,因此,D项的分析,也是正确的。‎ ‎2008年全国卷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盖天说与浑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其实,盖天派还创制了一种盖天图仪,同样闪烁着先哲智慧的光芒,然而遗憾的是,这种盖天图仪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却鲜有提及,所以今天仍有必要介绍和探讨。‎ 盖天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天文学理论,传说出自周人之手的《周髀算经》说:“天旬盖笠,地法覆盘。”古人于伞盖之下,仰观其形有若天穹,于是绘制星辰图像于其上,就成为一幅盖天图。与盖相类者有笠,笠无柄,顶载于头遮日防雨。用笠制作法天之器,作用与盖相同,故有“盖笠”一词。但笠小盖大,盖上可以绘制更多星辰,这大约是后代多称“盖天”的原因吧。‎ 盖天图仪之形与天穹相似,人可站立其下仰观,也可以回转盖图以示天空星辰旋转,还可以斜置以演示北极倾斜之状。既简单又直观,可谓古人法天最理想的器具。这种图,天区星度布局比较均匀,完全不像后来的平面盖天图误差那么大。但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并没能流传下来,我们只能就相似的车盖等来探讨其形制。《隋书》中记有一辆南齐帝车:“及平齐,得其舆辂,藏于中府。……有乾象辇,羽葆圆盖,画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街云罕。”‎ 乾象即天象,这正是盖天图仪的形制。另一类盖天图绘于古墓葬中,汉至隋唐的许多墓室设为穹顶,上绘天象,虽稍简陋,但屡见不鲜。‎ 流传于古籍中的平面盖天图,则是将球面图形加以平面化,其好处是制作简易,方便携带。但是这样一来所绘星位必然因照顾角度而牺牲距离,而与实际天象不合,于是广受诟病。其实,在表现天象方面,浑天派也有缺点。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目视星空的反象,相当于人从天外向下俯视。从这一点说,它还不如盖天图直观形象。‎ 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浑盖之争,由于浑天说占据了主导地位,盖天图仪遂长期为人们所忽视。今天再进行浑盖之争当然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把盖天图仪纳入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 ‎ ‎(摘编自秦建明《盖天图仪考》)‎ ‎5.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盖天学派跟浑天学派一样,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流学派,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 84‎ A. 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以及盖天学派的圭表在历史上备受推崇,广为世人所知。‎ B. 盖天图仪和浑天仪等,都是古代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的重要天文仪器。‎ C. 盖天图仪是盖天学派创制的,这一仪器闪烁着先哲智慧的光芒,但后人却鲜有提及。‎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作为天文学理论的盖天说诞生甚早,在春秋时代周朝人所著的《周髀算经》中就有“天象盖笠,地法覆盘”的说法。‎ B. 盖天图仪状如伞盖,上绘日月星辰,人可站立其下仰视。盖图可以旋转、倾斜,演示星辰运动状态。‎ C. 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实物已经失传,但在古人的车盖、墓室穹顶上仍绘有盖天图,形制与其相似。‎ D. 平面盖天图虽然所绘星位因照顾角度而牺牲了距离,但是比起浑象来,仍然显得直观形象,而且容易携带。‎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所谓“盖天图”是说像伞盖一样的天象图,但古代也有用笠制作的法天之器。所以应该也有以“笠”为名的图。‎ B. 虽然从古人车盖和墓室穹顶上所绘制的盖天图可以探知古代盖天图仪的主要形制,但是盖天图仪原物必定更加复杂。‎ C. 正因为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人们目视星空的反象,所以浑象上星辰的位置、距离也有不符合实际天象的。‎ D. 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浑盖之争,最后浑天说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盖以仰视,浑以俯视,应该说两者各具其妙。‎ 二、(9分,每小题3分)‎ ‎5、B (答非所问,题干问的是“关于作者写作本文原因的表述”,应为介绍盖天说、盖天图仪,B项为介绍浑天学派) ‎ ‎6、A (偷换概念,原文为“传说出自周人之手”,并未提及“春秋时代的周人”) ‎ ‎7、C (无中生有,文章倒数第二段说平面盖天图与浑象比较时,突出的是平面盖天图上星辰距离与不符合实际天象,浑象不如盖天图直观形象。)‎ ‎ 2008年全国卷2 ‎ 阅读 下 面 的 文 字 。完成 5—7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在明王朝统治中国的276年间,白银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明朝禁用金银交易,到了明后期,白银则已经通行于全社会。迄今为止,对于这一货币化过程,中外学术界无不以《明史》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的诏令为根据,以为是朝廷推行的结果。实际上,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到明英宗以后才逐渐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随着白银成为合法货币,白银迅速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到了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标志着这一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 84‎ 此时,一方面明朝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从皇族到平民都有对于白银的大量需求。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中国外来白银最早的源头是日本,虽然日本出产的金银在16世纪中叶以前就有向外出口的记载,但那时日本向中国输出的主要是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情况的转变是自16世纪40年代开始的。当时,来自中国福建、广东、浙江的船只不断到达日本九州。它们的目的不再以物易物,而是以物易银。有需求就有开发和供给。也正是这一时期,日本银矿的开发得到了迅速发展,16世纪后半叶日本的输出品中,白银独占重要地位,而对中国丝与丝织品的巨大需求,则构成了银产量激增的日本方面的原因。在美洲方面,当西方走向世界寻求财富时,最早寻找的是黄金,但也是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西班牙在美洲转而开采白银且产量激增。当时到达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几乎立刻了解到中国商品对于他们的意义,立即开始与中国海商的贸易。美洲白银不仅从马来西亚流向中国,带动了整个东南亚贸易。也从欧洲运至印度,再流到中国,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水银、麝香、朱砂等。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 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意味着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走向商品经济转变,同时也使中国更多更主动地走向世界。以贵金属白银为征象,明代中国与两个历史转折的开端相联系,一个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另一个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摘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 ‎5.下列对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明初朝廷禁用金银进行交易,因此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并没有开始。‎ B.正统初年明英宗颁布“弛用银之禁”的诏令,表明白银开始货币化。‎ C.明代白银货币化虽然是从民间开始的,但后来朝廷的推行加快了它的进程。‎ D.明代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促使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 ‎5.【参考答案】C ‎【命题 立意 】 本题考查对文 中重要 词语 的理解 。能力 层 级 为 B级 。‎ ‎【试 题解 析 】本题要求 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应该 选 C。原 文 第一 段 有 “明 初 .朝 廷 禁 用 金 银 交 易 ”的话 ,说 明 明朝 初年 民间 已有 把 白银 作 为货 币使 用 的现 象 ,白 银货 币化确 实是从 民间开始 的 .并非是从 明英 宗正统 初年 发布诏令 开始 的 :不 然 ,朝廷 何必要 “禁用金 银交 易 ”呢?而文 中又有 “为 官方认 可 、自上而 下地展 开 ”、‎ ‎“随着 白银成为合法货 币 .白银迅 速地渗透 到了社会 的 每一 个角落 ,……”这 样 的话 ,说 明朝廷后 来确 实是进 行 了白银货 币化 的推行工作 ,并加快 了白银 货币化 的 进 程 。由此 可见 ,C项 的 理解 是 正 确 的 。 由此 也 可 知 ,A 项 根 据 “明 初 .朝 廷 禁 用 金 银 交 易 ”.得 出 “白银 货 币 化 的进 程 并 没 有 开 始 ” 的 结 论 显 然 是 错 误 的 .它 没 有 看 到 .实 际上 白银 货币化在 民间已经 自发地开 始了 。同 时 .B项把正统初年 明英宗的诏令作为 白银货币化 的开 始 .当然也是错误 的:明英宗 “弛用银 之禁 ”的诏 令只不 过是对 民间白银 货币化现象 的认 可 ,而不 是白银货 币 化 的开始 。D项则把“白银成 为合法货 币”和“对 白银 的 巨大 需 求 ”两 者 的 因果 关 系 倒 置 了 .正 是 由 于 白 银 成 为 合法货 币.才造成 了当时整 个中 周对 白银的巨大需求 .‎ 因此 D也 是不 正 确 的 。‎ 84‎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戈迪尼奥之所以称中国为“吸泵”,是因为明代中国吸纳了全球数量庞大的白银。‎ B.16世纪中叶以前日本向中国输出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白银并不占主要地位。‎ C.明代嘉靖年间,由于国家经济恶化,财政困难,最终形成了白银入不敷出的局面。‎ D.白银货币化标志着中国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和中国商品的进一步走向世界。‎ ‎6.【参考答 案】A ‎【命题立意 】 本题考查理解文 中重要语句 的能力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的能力 。能力层 级为 B级 和 C级 ‎【试 题解 析 】 本 题要求选 出不符合原 文意 思的一 项 ,应 该 选 A。原 文 第 一 段 有 “市 场 前 所 未 有 地 活 跃 起 来 ”、“整 个中国对 白银产生 了巨大的需求 ”这样的话 .‎ 这绝不可能是“国家经济恶化 .财政 困难 ”的表现。恰恰 相反 ,明朝 当时的经济相当 色 ,原文 下面也说到 .“从 ‎1540年 到 1640年 这 一 百 年 间 ,日本 白银 产 量 的 绝 大 部 分 和 美 洲 白银 产 量 的一 半 流 人 了 中 国 ”.可 见 所 谓 “国 家经济恶化 .财政困难 ”纯属子虚乌有 。其实 当时由于 市 场 活 跃 ,交 易 中 白银 需 求 量 大 ,明 朝 国 内只 是 硬 通 货 白银供不应求而 已 ,正如今天某些地 区偶尔 出现人 民 币 硬 币 短 缺 一 样 。所 以 A 项是 不符 合 原 文 意 思 的 。应 该 是 选 项 。至 于 B项 的 表 述 ,根 据 原 文 第 二 段 说 日本 开 采 的金银“在 l6世纪 中叶以前就有 出 口”.但是 当时 日本 向 中国输 出的 “主要 是刀剑 、扇子 、屏 风和硫磺 等 ”,可 见在 16世 纪中叶 以前 .日本 向中国的出 口中白银 确实 不 占主要 地位 ,所 以 B项是 符合原文意 思的。关于 C 项 .原 文有 “当 西 方 走 向世 界 寻 求 财 富 时 .最 早 寻 找 的 是黄 金 .……西 班牙在 美洲转 而开采 白银 ”,可见 欧洲 金银 的产量并 不多 ,而美 洲的 白银一方 面“从 马尼拉流 向 中 国 ”.另一 方 面 也 “从 欧 洲 运 至 印度 ,再 流 人 中 国 ”,‎ 相信这 当中应 该也有欧洲 、印度 等地 自产 的白银 流人 中 国 .再 加 上 日本 流 人 中 国 的 白 银 .那 么 说 “中 国 吸 纳 了全 球 数 量 庞 大 的 白银 ”是 并 不 为 过 的 。因此 C项 也 是 符合原 文意思的。关于 D项 .原文第三段说“明代 白银 的货 币化 ,意 味 着 中 国 由 自给 自足 的 农 业 经 济 向 商 品 经济转变 ,同时也使 中国更多更主动地 走向世界”.“意 味着 ”也 可 以理 解 为 “标 志 了 ”.所 谓 “中 国 更 多 更 主 动 地走 向世界 ”.就是指 明代 中国商品在前人 的基础 上进 一 步 走 向世 界 . 由此 可 见 D项 的表 述 是 符合 原 文 意 思 的 .B、C、D 三项 都不 应 该 是 选 项 。‎ 84‎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16世纪中叶以后,在日本各种输出品中,最受中国欢迎并得到大量交易的是白银。‎ B.西方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是寻求黄金,因此西班牙早期在美洲的主要矿产是黄金。‎ C.美洲白银不仅从菲律宾,也从欧洲经过印度流入中国,这就带动了更多地区的贸易。‎ D.晚明时期,中国对于白银的巨大需求,是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形成的根本原因。‎ ‎7.【参考答 案】 D ‎【命题 立意】本题考查根据 文章 内容进行 推断的能 力 。 能 力 层 级 为 C级 。‎ ‎【试题解析 】 本题要求选择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应 该 选 D。从 原 文 第 二 段 中 “l6世 纪 后 半 叶 日本 的 输 出 品 中,白银 独 占重要 地位 ”的话看 ,当时 日本 的输 出品中 最受 中国欢迎并得 到大量交易 的确 实是 白银 .不然 不 会“独 占重要地位”,所以 A项是正确的推断。B项的推 断 也 是 正 确 的 ,原 文 第 二 段 说 :“当 西方 走 向世 界 寻求 财富时 ,最 早寻找 的是黄 金 .……西班 牙在美洲转 而开 采 白银……。”西班牙是西方 国家 .可见西班牙到美洲 .‎ 最早应该是开采 黄金 ,后来因 与中国商品交易 的需要 才“转而开 采 白银 ”;一 个“转”字 ,接着 前句 “最 早寻找 的是 黄金”,也表 明西班牙 本来 的主要 矿产 应该 是黄 金 。关 于 C项 ,原 文 说 :“美 洲 白银 不 仅 从 马 尼 拉 流 向 中 国 ,带 动了整个 东南亚贸易 。”可见 当美 洲 白银从菲律 宾 流 向 中 国时 ,就 带 动 了东 南 亚 贸 易 ,那 么 当美 洲 白银 从 欧 洲 经 过 印 度 流 人 中 国 时 .也 必 然 会 带 动 欧 洲 直 至 印度 这一地区的贸易 ,因此 C项的推断应该无误 。关 于 D项 ,首先一个 问题 是当时世界有 没有 出现 “经济全球 化”,根据 原文第 二段关 于 白银 带动亚 洲 、欧洲 等地经 济的表述 ,这个 问题 的答案应该 是肯定 的。其 次 .经济 全球化处在 什么程度 上?原文第三 段说 :“明代中国与 两个历史转 折的开端相联 系 ,…·--另一个就 是世界经 济 全球 化 的 开 端 。 ”既 是 “全 球 化 的 开端 ”,那 么 D项 中 ‎“全 球 化 开 始 形 成 ”的话 也 就 不 误 。最 后 ,中 国对 于 白银 的需求 是不是经济全球化开端 的根本原因?应该说 ,如 果 只有 中国对于 白银 的需求 ,而没有 世界各地对 于丝 绸 、瓷器 等的需求 ,那 么世界经济 全球 化还是无法形 成 的。所 以中国对 于白银的需求只能是 经济全球化 的原 因之一 .而不能说 是“根本 ”的原 因,因此 D项 的推断是 不 正确 的 ,应 该 是 选 项 。‎ ‎2009年新课标 84‎ 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和想象的能力。文章从唐诗给现代人的感受入手,回顾了唐诗作为唐代社会风行的一种交往方式的发展状貌和流传特点,通过就现代流行歌词与唐诗所作的比较,表达了对现代流行歌词的认识和态度,揭示了其中所包含的审美心理要素。话题比较有时代感,文字朴素流畅,适合测试具有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 ‎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84‎ ‎【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是D。从文章第一段中有关唐诗的文字可知,数量巨大的唐诗作品,反映出唐诗作为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分量;此外文章也直接指出,唐诗作品中的相当部分并不是为功名而创作的,而是适应于当时的社交需要。正是这一点,使得唐诗即使历经磨难,仍然会在最后重回人们的文化视野。D项中,“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与原文的意思相同,“唐朝诗人之多”是原文“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的另一种说法,但是,诗的传唱是否流行与写诗之人是否多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而D项的表述“于此可见一斑”则是将两种并无必然联系的事实理解成因果关系,可见,D项不符合原文意思。A项中“难以割舍”是对唐诗经历分别后“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的原因的正确概括,因此A项的表述是符合原文意思的。B项中“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实际上就是对原文“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的具体解释;“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则与“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意思相当,因此B项的表述也符合原文意思。C项中“其中尤以后者为多”与原文“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意思相同,该项中其他部分的表述则都与原文意思一致,可见C项的表述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选D。‎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比较的结果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选C。完成这道试题,首先需要明确信息筛选的区间,在理解其中一些重要语句的基础上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文字信息集中在文章的第二段,这一段文字紧承上文对“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的唐诗的回顾,指出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长盛不衰同样值得欣喜,突出流行歌词与唐诗在形成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实际效果等方面的相似。A项中的“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是对原文信息的误解,原文是说唐诗“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这与“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同样令人欣喜。因此A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B项中“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是对原文中的“悲欢冷暖,酸甜苦辣”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的误解,将原文中的因与果倒置,因此也不符合原文的意思。D项中文字涉及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比较,原文说“不见逊色”,选项中则是“更为出色”,选项中的表述比较明显地夸大了对《我和你》作评价的高度,因此也不符合原文的意思。C项中文字涉及《乡恋》和《静夜思》的比较,原文说“是一样的精致平实”,选项中则说是“可谓异曲同工”,意思是一样的,可见,C项的表述符合原文的意思。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84‎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是B。根据原文内容,唐诗是当时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知名度高的作品必然成为传唱的重要对象,王之涣自信最美的歌女会唱她的诗,必然是以他的诗被广泛传唱为前提的,因此A项的推断是正确的。与C项对应的原文内容为,“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也就是说唐三彩在它流行的时代还没有被看作美的对象,自然也就难以被视为“很珍贵”,可见C项的推断也是正确的。D项文字的推断,原文中的依据是文章最后几句话“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综合这几句话的意思可以推出“现在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将来同样歌唱着的心”,D项中“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意思恰与此相同,因此D项的推断也是正确的。至于B项,关涉到好几方面的事实,“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也是原文提供的事实,“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也是原文提供的事实,“文本一些”和“歌词性质”这是并列属性的评价,相互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项中“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将并无必然联系的两方面事实理解为因果关系,明显违背了原文内容,因此B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选B。‎ ‎2009年全国大纲1卷 二、(9分,每小题3分)‎ 第二大题 现代文阅读 第二大题选文为科学类文章,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和想象的能力。所选文章取 自罗琨 《甲骨文解谜》(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为命题需要,节选原文,并略作改动。选文围绕“甲骨文‘王’字的释读”组织材料 ,虽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是全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 ,文字深入浅出,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可读性较强,适合于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由于阅读文章的速度也是对考生水平的一种考查,所以今年选文的长度 比以往年略有增加 ,本文为903字。同时为帮助考生理解选文 ,本题移录了原 书甲骨文、金文“王”字 的插图一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    甲骨文的:“王”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各上面不加一横,董作宾称之为 “不戴帽子的王”(图1_3),见于于武丁卜辞和武乙、文丁卜辞,另一种上面有一横,为“戴帽子的王”(图4_6),行用于其他各时期。孙诒让《契文举例》所依据的刘鹗《铁云藏龟》以武丁卜辞最多,其中的“王”字,孙诒让释为“立”,卜辞无法通读。到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才释出此字。罗振玉首先把《说文解字》所收的古文和金文进行对比,释出“戴帽子的”是“王”字;接着指出,其异体作省其上画的形式,“亦‘王’字”,“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 ‎“王”‎ 84‎ 字释出来了,使一大批卜辞可以读通,也证实了这是殷王室的遗物。但是这个字的构成一直困扰着古文学家们。有的说,此字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所以是“王”;也有人说下面像火,火盛像王德,故以为“王”。如此等等,其说不一。直到1936年,吴其昌根据青铜器丰王斧的铭文和器形,并列举甲骨文、全文很多“王”字的写法,第一次提出“王字之本义,斧也”,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从字形看,“王”字是横置的斧钺的象形。从甲骨文、金文(图7_9)的写法中还可以看出,最下一笔的初形不是平宜的“一”,而是具有孤刃之形,上端的一横或两横像柄或多属斧钺或多属斧钺类。“王”字像斧钺之形是因为“王”这个称号是从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来的,国家出现以后,才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名。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王曾封周族首领姬昌为西伯,“赐弓斧钺“,授予他对周围小国的征伐之权。‎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用横置的斧钺呢,这也是由这产生的时代决定的。横置是斧钺实施砍杀功能的状态,而最早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荷马时代的希腊人领袖握有的权力不大,亚里士德说:“假如阿伽门农王获得在战场上杀死逃兵的权力,那么在战后的评议会上却只能忍受责骂。”这就是“王”:要用一个正在执行斩杀的横置斧钺来表示的原因。但这一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说文解字》“王:字下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边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这显然是后人的臆测了。‎ ‎                                             (摘编自罗琨《甲骨文解谜》)‎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甲骨文中,所谓“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王”字,是指“王”字最上面有没有一横。‎ B.罗振玉通过比较《说文解字》的古文“王”字和金文“王”字,释读出了甲骨文的“王”字。‎ C.对于“王 ”字的形体构造有种种说法,最后吴其昌提出“王”是斧钺的象形,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D.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所以人们采用斧钺之形的“王”字来表示军事首领。‎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本题求选 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应该选D。先看A项,原文说 :“甲骨文的 ‘王 ’字基本上可 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上面不加一横 ,董作宾称之为‘不戴帽子的王 ’……另一种上面有一横 ,为‘戴帽子的王 ’。”对 照插 图 ,A项 的理解应该是符合原文意思 的。可能有人会认为 ,A项应该表述为 “……是指最上面有没有一横的‘王 ’字”,才符合原文 。但是从表达的意思上看 ,A项应该无误 ,这正如有人问“你是什么时候来北京的”,答成“我是昨天来的北京”也可 ,不一定要答“我是昨天来北京的”才行。再看B项,原文说罗振玉“把《说文解字》所 收的古文和金文进行对比”,从上下文看 ,罗氏对比的当然是古文“王 ”字 和金文“王”字 ,所以B项的理解是符合原文的。再看C项 ,原文说 甲骨 文“王”字 的“构成一 直困扰着古文字学家们”,“有 的说……”,“也有人说……”,这些指的都是“王”字的形体构造,所以C项前半部分的理解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原文又说吴其昌“第一次提出 ‘王字之本 义 ,斧也 ’,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可见吴氏解决的确实是甲骨文“王”字的形体构造问题,所以C项后半部分 的理解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当然更深入考虑的话 ,吴氏的话 中“‘王 ’字的本义 ”一语 ,似乎不是指字形构造 ,而是指 字的意义 ,但是从上下文看 ,吴 氏这里所谓 “本 义 ”还是指字形构造 ,只是他所用的术语与后人不同而已。或者也可以这样解释 ,吴氏所谓的“本义 ”是指“王”这个字的本 义 ,而不 是“王”这个词的本义 ,不过字 的本义仍然跟字形构造有关 。最后看D项 ,原文说人们 “用一个正在执 行斩杀的横置斧钺来 表示”王 ,可见 ‎ 84‎ D项 “人们采用 ……表示 军事 首领 ”的说法不误;但是原文只说斧钺“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并没有说古代只有“军事首领才能拥有斧钺”,斧钺是古人重要的劳动工具和武器,不可能只限于军事首领使用 ,所以D项的前半部分理解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而且原文也不是依靠这一点来得出 “人 们采用像斧钺之形的‘王 ’字来表示军事首领”这一结论的。‎ ‎【解析】D(项说“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这句话是个错误,原文的意思是“斧钺正是军事首领统率权的象征”另外,前后分句也没有因果关系,并不因为拥有斧钺,所以才用“王”字表示军事首领。所以D不符合原文)‎ ‎6.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是说“王”字释读出来以后,含有“王”字的句子可以读通了,没有不顺畅的。‎ B.斧钺作为随葬品的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始终可以被置放在军事首领和最高统治者的墓葬中。‎ C.亚里士多德的话是说,荷马时代希腊啊伽门农王的权利仅限于战场上,离开了战场,这种威力就不复存在。‎ D.许慎《说文解字》根据后代的字形,误解了“王”字的结构,以为期中三横代表了天、地、人三者。‎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本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应该选B。关于A项 ,原文先是说 ,罗振玉释出“戴帽子的”是“王 ”字 ,而“戴帽子的“王 ”字的异体表现为省掉最上面一画的形式 ,“亦‘王 ’字”,然后说“且据所载诸文观之 ,无不谐也 ”,显然这里“所载诸文”是承前文说的 ,是指载有“王 ”字的诸多文章或句子 ,因此A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关于B项 ,原文说 ,斧钺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 ,在原始社会军事首领的墓葬中曾经发掘出随葬的斧钺 ,“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 、商、周三代,《史记 •殷本纪》记载,……”,从所引《史记 •殷本纪》殷王赐给姬昌弓矢斧钺的情形看 ,所谓“遗风”应该是指斧钺作为军事统率权的象征的风气,而不是把斧钺作为随葬品的风气。由此可见,B项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关于C项 ,原文说,阿伽门农王“在战后的评议会上却只能忍受责骂”,这显然是阿伽 门农王在战后失去权力的一种形象化描写,因此C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关于D项 ,“其中三横代表……”实际上是对许慎原文的翻译 。许慎原文“造文者”是说创造文字的人 ,“三画而连其中”是说“王”字中间一竖连接了三个横画。甲骨文“王”字 的形体代“王”字不同,很明显许慎的解说确实是根据后代的“王”字作出的,因此D项是符合原文意。‎ ‎【解析】B(“始终”与“最高统治者”都属无中生有,原文意思是说“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地中,曾发崛过玉钺、石钺”,但没说“始终可以放在最高首领的墓葬中”)‎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诒让之所以未能释出“王”字,一个原因是刘鹗的《铁云藏龟》中所收“王”字字形单一,难以进行比较研究。‎ B.在罗振玉之前,由于未能释出甲骨文的“王”字,所以人们无法证实卜辞是三千年钱殷王室的遗物。‎ C.从甲骨文、金文看,最早时候军事首领的权利只限于战场上,不但荷马时代的希腊如此,中国也是如此。‎ D.甲骨文、金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不然的话,许慎是可以释读出甲骨文的“王”‎ 84‎ 字,并正确解释它的字形结构的。‎ ‎【参考答案 】D【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要求选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应该选D。关于A项,原文说 ,孙诒让所依据的《铁云藏龟》“以武丁卜辞最多”,而上文已经说明武丁卜辞中都是“不戴帽子的”“王”字 ,孙诒让看不到“戴帽子的”“王”字 ,这至少应该是他把 “王”误释为“立”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A项 的推断是可以成立的。关于B项,原文说,罗振玉释读出“王”字以后 ,“使一大批卜辞可以读通,也证实了这是殷王室的遗物 ”,这里后一句的“这 ”字应该是复指前一句的“一 大批 卜辞”,可见在罗氏释读出之前 ,人们确实无法证实卜辞是殷朝王室的遗物 ,所 以B的推断是正确的。关于C项 ,荷马时代希腊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 ,这一点已见原文第四段 ,而甲骨文 、金文的“王”字不但使用斧钺来表示,而且把斧钺写成横置状态,可见中国古代军事首领的权力也是限于战场上,所以c项的推断是正确 的。关于D项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甲骨文 、金文距离许慎不远,如果许慎看到足够多的甲骨文、金文 ,许 慎是否就一定能释读出甲金文 的“王 ”字 ?恐怕也未必 。从本文来看 ,“王”字 的释读是经历 了许多学者的假设、求证和辩难才成功的,其中还涉及考古学、人类社会发展史、西方古代史等知识,所以即使许慎释读出了甲金文的“王”字 ,也不可能正确解释它的字形结构。由此可见 ,D项推断不正确。‎ ‎2009年全国大纲2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来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书写。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模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字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距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救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救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再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学问,这也可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84‎ ‎(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 ‎5.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是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经”。‎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作“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急救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以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做“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作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二、(9分,每小题3分)5.C 6.B 7.C ‎2010年新课标 第一大题 ‎  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段选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原载王力等《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一书),为命题需要,原文有所删改。选文围绕人们喜闻乐见的书法艺术组织材料,有一定的知识性;文字平易,行文流畅,可读性较强,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84‎ ‎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  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语词是构成语篇的基本单位,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把握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衡量阅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所谈的“书”究竟指哪些方面的内容,要求考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本题的四个选项从不同角度分别表述“书”,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是B。先看A项,原文一开始说:“‘书’本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这里“不是……也不是……而是……”的句式表明原文的“书”指的就是书法,因而A项符合原意,不是选项。B项原文是说由于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才使得“书”与“金”“石”“画”并称,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原文并没有说“金”“石”“画”在历史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而B项与原文意思不符,是正确选项。从文化常识看,虽然在历史上“金”“石”“画”的影响也较深远,但是跟书法相比还是有相当的距离。C项原文说:“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又说: “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而所谓“书”就是书法,因而C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不是选项。D项原文第三段说:“‎ 84‎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可见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确实是按照“书”的艺术风格不同而划分出来的,所以D项符合原文意思,也不是选项。‎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  B.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 ‎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是B。先看A项,原文第二段说:“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接着又说:“所以到了晋朝,真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形。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长久,真书至今仍在使用。”这里“所以”一词表明了真书确实是字体由繁到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结果,A项表述中的“于是”“应运而生”跟这里的“所以”相当,因此A项跟原文的意思是一致的,不是选项。再说B项,首先看草书的第一个来源,原文第二段说:“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不言而喻,B项的前半部分与原文相符。再看草书的另一个来源,原文说:“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这句话的意思是,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章草是用汉隶的笔法写的,而如果用真书的笔法来写章草,就形成了草书;这一种草书,到东晋以后跟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也就是两个不同来源的草书合流。而B项的后半部分说草书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这就明显误解了原文。因而B项与原文不符,是正确选项。关于C项,原文说:“在这以前没有人以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到唐代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当时的文人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这里所谓“在这以前……到唐代……”,跟C项的表述“起初……直到唐朝……”应该是同义的。而“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以及下文“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云云,正好暗示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是“书法家”。可见C项与原文相符,不是选项。最后看D项,原文的意思是说在古代“书法”和“法书”这两者的指称不同,而到现代,只用“书法”一词来指称。可见D项的表述也符合原文意思,不是选项。‎ ‎3.【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应该选C。先看A项,原文说:“甲骨文,字形繁难复杂”,“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可见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确实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则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原文接着说:“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长久,真书至今仍在使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这里“就是因为”等跟选项中“根本原因”等的意思正相呼应,所以A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不是选项。再看B项,原文说,在唐代以前“没有人以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可见B项的前半部分是符合原文内容的。原文又说,“‎ 84‎ 到唐代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还把碑的拓本送给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名臣……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正因为“崇尚”,所以唐代才有包括皇帝在内这么多人都爱书法,同时书法流派也大为增多,可见B项的后半部分也是符合原文的,所以不是选项。关于C项,原文说:“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祠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可见,C项的前半部分“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符合原文意思。但是C项的后半部分,则是忽略了原文“传世”一词。从原文可知,应该是传世碑版的书法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但是“传世碑版”不等于全部“唐人碑版”,我们无法确认未能传世的唐人碑版就一定不能代表当时最高的书法水平。所以C项不符合原文意思,为正确选项。最后看D项,原文对“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一语的解释是“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然后补充说明其原因是:“书法被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也就是说,长期以来中国人就有把一个人的书法看成这个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传统,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传统,所以才有“见字如见其人”的说法。由此可见,D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不是选项。‎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1卷)‎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 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探讨,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 ‎ 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变,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在人体内,存在着多调控我们情绪的化学物质,我们的喜怒哀乐受到它们的控制。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究其原因是一种叫做“梅拉多宁”的激素在作怪;如果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烦躁、沮丧等。据研究,梅拉多宁也是导致一种叫“冬季抑郁症”疾病的元凶。得这种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阴霾、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那么快乐,令人羡慕?这又涉及到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 现代生物学家发现,大量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们中的半数的中性菌,对我们既无害也无益,比如肠杆菌、酵母菌及肠球菌;约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门杆菌等;还有约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对有害菌我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它们的活动严格受到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 别小看这些寄生在肠道内的小小细菌,它们对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这些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如果消化不良,会引起情绪异常;另一方面,假如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氢、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导致我们情绪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时,猪不仅长得快,而且争食咬斗现象明显减少。这是因为猪的肠道内有益菌受到强化之后,对猪的神经有毒害作用的气体硫化氢和氨等的生长大幅度下降,于是改善了猪的行为。‎ 84‎ 近年来,人们情绪异常和行为失控的发生频率逐年升高,从肠道内细菌的生存环境来看,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滥用。这些药物或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会大量杀死肠道细菌,导致人的代谢紊乱和消化不良,从而引发情绪异常和精神疾病。二是这几年生活水平提高后,部分人吃得太饱。由于摄入的过量高蛋白在人体内缺少有益菌或中性菌为其分解、代谢,它们会在杂菌的分解下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等对神经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破坏人体中起抑制冲动作用的五羟色胺的合成,导致人的情绪异常,产生过激行为。‎ ‎(摘编自2010年4月29日《科技文摘报》)‎ ‎5.下列关于情绪异常及其研究状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情绪异常是指情绪低落、沮丧、烦躁、发怒,乃至做出极端行为等。心情愉快则是人的正常状态,不属于情绪异常。‎ B.人的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此前各个领域的学者虽然从不同的学科出发,提出了各种解释,但是始终未能解决问题。‎ C.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 D.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许多时候人们并非自己情绪的真正掌控者。‎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有时候出现烦躁、沮丧等情绪,其原因是体内的激素梅拉多宁的分泌超过了正常的水平。这种情况更严重的例子就是冬季抑郁症。‎ B.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和中性菌会有效管制有害菌的活动,当有益菌和中性菌的数量大量减少时,这种管制就会消弱。‎ C.如果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猪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那么硫化氢和氨等有害气体的生成就会大量减少。‎ D.残存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大量硫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导致人的情绪正常。‎ ‎7.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只有当人体内多巴胺的量超过一般水平,神经兴奋在神经元中才能得到有效的传导,人的大脑才能产生化学变化,从而获得快感。‎ B.即使人们不食用含有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食物,而食用纯“绿色”食品,我们体内的肠道细菌也可能会导致情绪异常。‎ C.肠道内的杂菌会分解高蛋白物质,产生硫化氢、氨等毒害神经的气体,这就是说,可以通过杀灭这些杂菌来预防或治疗情绪异常。‎ D.近年来,某些人行为失控的现象屡有发生,看来控制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使用也应该是解决此类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 ‎5.答案:C。在完成这类试题的时候,得明白它其实是考信息的筛选和判断。A的内容在文章之间有下面的解释“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如果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烦躁、沮丧等”“ 得这种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阴霾、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就可以做出判断。B中的内容在文章的第一段中就有“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探讨,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就可以判断。C中的内容在文章中有“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D中的内容在文章有“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变,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据此就可以作出判断。‎ ‎ 6.答案:D。A中的内容在文章中有这样的解释:“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究其原因是一种叫做“梅拉多宁”‎ 84‎ 的激素在作怪;如果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烦躁、沮丧等。据研究,梅拉多宁也是导致一种叫“冬季抑郁症”疾病的元凶。得这种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阴霾、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认真的分析就可以判断。B中的内容在文章中有这样的解释:“对有害菌我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它们的活动严格受到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反过来也是成立的。C中有这样的解释:“另一方面,假如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氢、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导致我们情绪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时,猪不仅长得快,而且争食咬斗现象明显减少。这是因为猪的肠道内有益菌受到强化之后,对猪的神经有毒害作用的气体硫化氢和氨等的生长大幅度下降,于是改善了猪的行为。”,根据这样的解释就可以知道选项是正确。D的内容在文章中有这样的解释:“由于摄入的过量高蛋白在人体内缺少有益菌或中性菌为其分解、代谢,它们会在杂菌的分解下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等对神经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破坏人体中起抑制冲动作用的五羟色胺的合成,导致人的情绪异常,产生过激行为。”根据这些内容,就可以知道该项是错误的。‎ ‎ 7.答案:A。在文章中有这样的语句:“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对照A项内容就可以知道人家并没有提到“只有当人体内多巴胺的量超过一般水平”。因此是错误的。‎ ‎2010年语全国卷Ⅱ 二、(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  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述”,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朝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期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国外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成从中国文化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 ‎  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 84‎ 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 ‎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  5、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  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  C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 ‎  D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 ‎  【答案】D ‎  【考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B ‎  【解析】D项曲解原文。“先秦两汉文化”“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错。信息源在原文第一段:“正如唐宋时期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 ‎  6、下列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其表现形式没有误读、过度诠释等。‎ ‎  B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否则,我们就难以对自己的文化作出别样的理解。‎ ‎  C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 ‎  D解决不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等,这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 ‎  【答案】C ‎  【考点】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 ‎  【解析】根据经验,选项中出现了“只有……才”、“唯一”等绝对化的词语时,可以考虑该选项是否犯了绝对化的错误。文中第三段说:“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说明两种文化的交流中还可以选择其他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 ‎  7 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是不可能也无益处的,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 ‎  B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 ‎  C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同的问答,而平等的对话正是获得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途径。‎ 84‎ ‎  D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话语”应该是指文化交流双方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等。‎ ‎  【答案】A ‎  【考点】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能力层级C。‎ ‎  【解析】A项说法武断。结论“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错。根据原文,我们是可以通过研究外来文化了解本土文化的,因此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有必要”。‎ ‎2011年新课标 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段选自金开诚《诗经》一书(中华书局“知识丛书”),为命题需要,原文略有删节改动。选文以大家熟悉的《诗经》来组织材料,既有一定知识性,又有较强的可读性,且文字平易,行文畅达,内容相对完整,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瑚生阅读和理解。‎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予》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采说,晋候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 84‎ 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曰的光辉。‎ ‎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  [参考答案]A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A。关于A项,原文一开始说“《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作者的意思是说,《诗经》所收录的诗在当初本来是很普通的,并不是什么经典文献,尤其是其中“国风”一类更是一般的民歌,完全谈不上经典,《诗经》成为经典,那是后来封建统治者所做的事。但是作者在这里并没有说,这些诗不是经典就没有深刻的含意,实际上大家熟悉的《诗经•邶风•凯风》歌颂母亲的养育之恩,《诗经•魏风•伐檀》讽刺统治者不劳而获,《诗经•小雅•采薇》控诉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如此等等都有十分深刻的含意。当然这里所说的深刻含意,并不是后来《诗经》被尊为经典以后封建统治者所附会曲解的意义,这种诗意当然是原诗所没有的;也不是说,《诗经》中所有的诗都有深刻的含意;但是不管怎样,用一个全称判断来说《诗经》中的作品都没有深刻的含意,显然是不符合原文的,也是不正确的。由此可见A项应该是选项。关于B项,虽然题面说“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似乎在时间上与原文“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不完全相符,但是“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这一时段包含在“春秋中叶以前”这个时段中,再加上“曾经”一词的词义——在某个时段中“有过”某事——的限制,所以B项与原文意思仍是符合的,因而不是选项。关于C项,原文指出“献诗陈志”有两种情况,选项列出其中一种,应该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不是选项。关于D项,原文第二段说:“‘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这里“并提”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献诗陈志的当时这几个动作行为一起提出,一是在古籍记载中这几个现象一起出现。这两种理解都能成立,D项取后一种理解,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所以不是选项。‎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84‎ ‎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  [参考答案]C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C。先看A项,题面说:“……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显然,题面所说的“性质”就是指“表情达意的工具”。那么原文第三段开头提出“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这一论点,下面举了《诗经》两个例子来证明,后面又举了《左传》华元一例,然后说:“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这里所谓的“性质”当然也是指“表情达意”,因此A项跟原文的意思是一致的,不是选项。再看B项,原文第四段说:“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也就是说,“赋”的是现成的“诗”,“言”的却是自己的“志”,而这个“志”又必须通过“诗”中的句子表现出来。不难看出,B项的意思跟原文是相符的,所以不是选项。再说D项,原文第五段说:“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当时新的音乐成为时髦,人们竞相追逐效仿,古乐被冷落遗弃而逐渐失传,于是人们再也不知道曾经作为乐歌的《诗经》如何演唱,《诗经》也就与音乐彻底分离,变成一种只是采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的作品了。这里“语言艺术”一语的意思应该是“语言文字的艺术”,那么配得上它的就非语言文学作品莫属了。这样看来,D项也符合原文意思,不应该是选项。回头来看C项,原文说:子产认为“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这里子产的意思是,在旁人看来,晋侯为了卫国区区一个叛臣,竟然把卫国国君给拘押起来,这就不免有小题大做、以大欺小之嫌,甚至可能是包藏祸心、另有企图;“人言可畏”,晋侯为此应该尽量避免旁人的非议。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应该是选项。‎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  [参考答案]B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应该选B。先看A项,原文第二段说:《诗经》用于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时,“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既然是“更加曲折动人”,那么其效果当然要比“平常的语言”更好一些,可见A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不应该是选项。再看C项,原文第四段说:古人在“赋诗言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84‎ ‎。既然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当然彼此清楚,这样也才可以通过互相点唱诗歌,以便互相问答,互相了解。所以C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不应该是选项。再看D项,原文最后一段说:“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又说:“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这些话都包含着封建统治者“曲解《诗经》的原意”的意思。而大家非常熟悉的《诗经•魏风•伐檀》一诗的主旨就是控诉封建统治者不劳而获,孟子对此诗的解释显然是一种曲解,所以D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不是选项。最后来看B项,关于B项的前半部分,原文第三段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寓意进入了《诗经》,可见B项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那么B项的后半部分如何呢?原文第三段说:“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一宣公二年》……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可见上古时候确实也有一些民歌未被收入《诗经》,比如《左传•宜公二年》讽刺华元的这个民歌,这些诗歌被称为“徒歌”;但是既然是“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就说明即使是“徒歌”也是要唱的,也是有曲调的。《诗经》是乐歌,是配上乐器伴奏的,徒歌是不配乐器的,但不等于没有曲调。由此可见,B项后半部分的理解和分析是不正确的,所以应该是选项。‎ ‎2011年全国卷1‎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84‎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镜》)‎ ‎5.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5.答案:B(“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没有因果关系)‎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6. 答案:A(文中相关内容是“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非常完美不等于十分漂亮,而是与具体物象几乎完全吻合)‎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 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 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7. 答案:C(显然不能反过来推断“杜甫是‘妙’王维是‘工’,因为按西方艺术家的观点,王维的诗并不“逼真”。)‎ ‎2012年新课标卷 84‎ 一、现代文阅读(9分)   现代文阅读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段选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原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3期),因命题需要,原文有所删改。选文围绕“科技黑箱”这一概念组织材料,有一定知识性,行文简明扼要,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现象。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 84‎ ‎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1.下列对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解析】词语是构成语篇的基本单位。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把握重要词语(概念)在文中的含义,是衡量考生阅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谈论的“科技黑箱”究竟指哪些方面的内容,要求考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本题的四个选项从不同角度分别表述“科技黑箱”,要求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C。先看A项,原文一开始说:“‘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这就说明在认识上主体对黑箱内部的情况是全然不知的。紧接着原文又谈到:“‘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这意味着“科技黑箱”与“黑箱”是不同的,至少“科技黑箱”的设计者能够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像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等科技黑箱就是如此,至少这些产品的设计者能够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因而A项符合原意,不是选项。关于B项,原文说:“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科技黑箱的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这三种科技黑箱,不是每个使用者都能透彻掌握其内部构造或工作原理,但是只要按规则操作它们,就可以达到上网、通话、摄影等预期的目的。这样看来科技黑箱是可以操控的,因而B项符合原意,不是选项。关于C项的前半部分,它说“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这与原文的表述是相同的,因此是正确的,这意味着C项的后半部分出现了错误。原文说:“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而C项的后半部分表述为:“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科学知识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而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等主观的看法或意识形态是无法对客观规律进行修正的,一般而言只能对它进行选择。因此C项对“科技黑箱”的理解是不正确的,C项是正确选项。至于D项,原文第一段说:“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同时第一段末尾也说:“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据此,可以得出“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的结论。所以D项符合原文意思,不是选项。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试题解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是B。先看A项,原文第二段说:“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据此,可以推断出“巨人”就是科技黑箱。因此A项跟原文的意思是一致的,不是选项。再说B项,原文第二段说:“‎ 84‎ 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不言而喻,B项的前半部分与原文相符。再看B项的后半部分,原文说:“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年龄越来越小的计算机天才、黑客以及神童的不断出现提供了机会,科技黑箱仅仅是提供了机会。而B项的后半部分说科技黑箱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这就明显误解了原文。因而B项与原文不符,是正确选项。关于C项,原文说:“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里锤子和电脑的例证也就证明了“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的观点。原文又说:“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这与C项后半部分的意思是一致的,即“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可见C项与原文相符,不是选项。最后看D项,原文说:“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D项的表述也符合原文意思,不应该是选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应该选D。先看A项,原文第二段说:“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可见A项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原文第二段又说:“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与A项的后半部分“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的意思正相呼应。因此A项的表述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不是选项。再看B项,原文第三段说:“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可见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所以B项的前半部分是符合原文内容的。原文又接着说:“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可见B项的后半部分也是符合原文的,所以B项不是选项。关于C项,原文第一段说:“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由此可见,科技黑箱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例如电脑、手机等设备,因此C项的前半部分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原文第三段又说:“‎ 84‎ 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可见,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也属于科技黑箱。所以C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最后看D项,原文第三段说:“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现象。”这说明D项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原文第三段又接着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这就意味着,科技黑箱既可以使科学技术好的一方面的剑刃更加锋利,也可以使科学技术不好的一方面的剑刃更加锋利。当你正确使用科技黑箱时,会促进科学技术朝正确方向发展;当你滥用科技黑箱时,会导致科学技术朝着错误方向发展。而D项的后半部分是不正确的,它以偏概全。当科技黑箱发生滥用的现象时,其直接后果只会让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中不好的一方面的剑刃更加锋利,它不会促进科学技术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D项是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应该是选项。‎ ‎2012年大纲卷分析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式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候《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州多败溺。浣徙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迁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 ‎ (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84‎ ‎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参考答案】C【命题 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第一段内容的理解 。能力层级为 B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择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应该选 C。先看 A项,原文说“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扬子津… …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 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 ,正是这个缘故 ”。也就是说 ,正是因为横江浦和扬子津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所以由横江浦很容易联想到扬子津 。因此答案 A是符合原文的。再看B项 ,原文说 :“扬 子津 当时必然久已驰名 ,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 ,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 ,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 ,而扬子津却很少见。”也就是说,中晚唐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所以诗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 ,B项也是符合原文的。C项是正确选项,不符合原文的意思 。原文说 :“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 。”’意 思是胡三省曾为《资 治通鉴》作注 ,而“胡三省乃宋元间人 ,那时读 《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作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是早已有之 ,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 ,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 ,不为人所知晓了”,这句话是说宋元间扬子津已经不为人所知晓 ,需要为它作注 。而 c项说胡三省读《资治通鉴》有困难 ,需要有人来为他作注解才行 ,显然是不符合原文意思 的。D项来源于原文“扬子县位置在江都 (扬州)西南 ”和“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是早已有之 ,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是符合原文意思。‎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之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 ”,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参考答案】A【命 题立意】本 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能力层级为 B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择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应该选 A。先看A项 ,原文第二段第句说:“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 84‎ ‎ ,嫌偏西了一些 ,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 ,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 。’所以,A选项的前半句“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 ,并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 ”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问题在于“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 ”,由原文可以看出,沙洲在“江中靠北岸处 ”,和扬子津并不正对 ,所以该选项不符合原文意思。B项来自原文“(浣)迁润 州 ,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 。浣徙漕路由京口埭 ,治伊娄渠以达扬子 ……渡江进入北岸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 ,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 ”,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再来看 c项 。原文第二自然段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 ,而 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 。李白《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 :‘齐公凿新河 ,万古流不绝 。’指的便是这条河 ,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 ,成为大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 。”可以看出,瓜洲浦的确位于伊娄河的入江处。原文说:“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 ,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的。”可以看出,瓜洲浦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就是因为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 。所以C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D项可以从原文看出,原文说“过去有些注家 以为 ‘无 由达江浒 ’是 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 ,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 。其所以 ‘无 由达江浒 ’,只是 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 已”,和D项表达的意思相符。‎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参考 答案】D【命题立意】本 题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试题解析】本 题要求选择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应该选 D。先看 A项 ,原文说“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 ,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 ,嫌偏西 了一些 ”,又说“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所以可以推断出“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A选项符合原文。再看B项 。从原文中“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 ,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 ,嫌偏西了一些 ,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 ,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 ,纡 汇六十里 ,舟多败溺 。浣徙漕路由京口埭 ,治伊娄渠以达扬子,岁无覆舟 ,减运钱数十万 ”以及“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这三处可以看出,齐浣改造漕路之前 ,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所经过的路程较长 ,且沙洲的存在又给航行带来危险 ,改造后的行程缩短了,也减少了覆舟的危险,所以 B项符合原文意思。C项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原文说“要 开辟一 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 的”,又说“移徙 这段漕路 ,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 山根的顽石打交手 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 。这也就是李 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 ‘‎ 84‎ 万人凿磐石 ,无由达江浒 ’的施工场面 ”。可以看出,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 ,而 李白《丁督护歌》记载了这件事 。D项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文中引了李白的三首诗 ,即 《横江词》《丁督护歌口》《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其中写《横江词》的时候 ,扬子津还是江边著名的渡口;《丁督护歌》描写的是开辟通京口的新漕路时的场面 ,瓜洲尚未成为著名渡口;而写《题瓜 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时 ,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著名的渡 口。所以,《横江词》写作最早 ,《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写作最晚。因此 ,D项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2013年新课标1 甲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84‎ ‎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先看A项,原文第一段说:“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可见A项前半段虽然字句略有不同,但是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又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虽然“益启争端”的主语应该是前文“汪中……战国时人”一事,但如果只着眼于“争端”,并结合“清代学者……议论纷纷”,表述为“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所以A项后半段表述也是正确的。再看C项,原文第二段说:“过去……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所谓“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就是说这些古书被辨伪家指为伪书。所以C项前半段是符合原文意思的。而从原文上引文后面的文字来看,C项后半段的表述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所谓“无济于事”,相当于原文所说对于证明《老子》一书“没有多少作用”。再看D项,原文第二段说:“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D项把原文的“地下材料”改称为“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实际意思是一样的。原文第二段又说:“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D项后半段改变了表述,但实际意思也是一样的。由此可见,D项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最后看B项,原文第一段钱穆的话是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这里的“其”字应该是复指前面的“先秦诸子”,不应该指《老子》和道家;原句是一个假设复句,后一分句的“其”应该首先复指离它最近的“先秦诸子”,而不是跳过“先秦诸子”,去复指更远的“老子”。所以“其源流派别”是说先秦诸子的源流派别,B项的表述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参考答案】D 84‎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D。先看A项,原文第三段说:《老子》“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所以原文确实是从字体和避讳两方面来判断《老子》的年代的,而且确实也只是大致确定年代的范围,这样A项的前半段是符合原文意思的。而根据原文,也不难看出A项后半段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关于B项,原文第四段指出:“《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可见B项的理解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人提出一两个概念,自己不加解释,而由后人进行解释的,如果这样考虑,那么原文的逻辑推理就可能有问题了,《老子》和《黄帝书》的年代先后就要倒个个儿了;不过,原文说过“共通之处甚多”、“此例甚多”,那么其逻辑推理应该是成立的,其结论应该也是可信的。再看C项,原文第五段说陈鼓应《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是“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的论文,作为这样一种论文,其论据应该不少,原文也举了两个例子,那么C项“《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中的“多有”一语应该是有依据的。原文又说“用以证成”,“证成”就是要证明成功,那么C项后半段改说成“其目的是证明”,意思也是相符的。最后看D项,原文第五段引用了《论语•宪问》的一段话:“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如果这样的话,又拿什么来回报恩德呢?还是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吧。”原文又引了宋人朱熹的注。朱注的意思是说,有人说的话当中“以德报怨”一语出自《老子》一书。由此可见,《论语•宪问》中“以德报怨”一句是引用《老子》,而“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只是孔子对《老子》的批评,并不是引用,所以D项的理解分析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C。关于A项,我们看全文,今本《老子》,以及《申子》、《慎子》、《韩非子》、《论语》等是传统的古书材料,马王堆汉墓的帛书则是属于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同时,文章的论证相当严密,结论也较可信,因此A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关于B项,对照原文第四段所引郭沫若的话,可见B项前半段是正确的。既然道家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文中又指出《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且是西汉时代的遗物,那么B项后半段推测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这一点应该也是可以成立的。“已经形成”不同于“形成”,“已经形成”可以指相当长的一个时段上的任何一点,“形成”(或者说“何时形成”‎ 84‎ ‎)则只是一个时点,如说某年某月形成;因此,只要有表现黄老学派的事实,就可以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再看D项,从原文第五段可以看到《论语•卫灵公》引用了老子“无为而治”一句,并加以阐发,《论语•宪问》则引用了老子“以德报怨”一句,并加以阐发,可见D项的前半段是正确的(“以德报怨”句包含在“等”字中)。关于D项的后半段,史书上确实有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的记载,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但是这一事迹也并非司马迁亲见,《论语》引用老子的话也只能作为旁证,所以D项谨慎地使用了“大概也能印证”的话,这就保证了D项的正确性。最后来看C项,原文第四段说:“《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可见,C项前半段的理解分析没有问题;而C项后半段中“《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一语也见于第四段。这里的问题在于:C项前段与后段之间是否一定具有因果关系?实际上,申不害、慎到、韩非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的崇高地位,既可能有关甚至极有关系,也可能稍微有关或者一点关系也没有,从原文所给的材料来看,无法得出完全肯定的判断。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分析是不正确的。‎ ‎2013年新课标乙卷 ‎ 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章节选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一文,原文虽然涉及上古历史和甲金文等有一定深度的知识,行文也极简明精炼,但总体上仍通俗易懂,不难把握,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为命题需要,原文有所删改。‎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 84‎ 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先看A项,原文第一段说: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四片刻有“凤”字的甲骨,这些“凤”字的形体“均为……”,由于刻有“凤”字的甲骨仅有四片,可见A项的前半段“20世纪……甲骨文”,包括后半段的“都表现为”,虽然文字与原文有所不同,但是意思并无错误;又原文说“凤”字的形体“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由于“凤”字的形体反映了凤这一事物的外形,对比A项后半段,虽然“短尾鸟”前原文的长定语已经删去,但概念的外延扩大了,因此后半段的表述也应该是正确的。再看C项,原文第一段是在叙述甲骨文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内容以后才作出“据此……”这一小结的,东汉属于上古阶段,许慎的书当然是上古文献,可见C项前半段是正确的;而原文的小结说:“据此,……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那么C项后半段的表述虽然语序略有变化,但也是正确的。再看D项,原文第二段有设问说:“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由此可以判断D项的表述也没有错误。同时,作为神鸟的凤确实也不存在于现实之中,所以把凤说成“在周代文化中”也是可以的。最后看B项,原文第一段引《说文解字》说:“江中有,似凫而大,赤目。”所谓“似凫而大”,是说的模样像凫鸟,但体形要大一些;B项把它理解成跟凫鸟一样大,这就不对了。‎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A。先看B项,原文第二段指出,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同时原文又引用了古书上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一句,在此基础上,原文推演出结论说:“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由此可见,B项的表述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同时,一般来说,历史上作为图腾的文物,其出现年代应该较早,而原文所引用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一句也应该是早期古书上的(实际出自《诗经•商颂•玄鸟》)。这样,单从B项的逻辑推理来看也是成立的。需要说明的是,甲骨文早期也只有“鸟”字,晚期才有“凤”字,甲骨文是商人、周人的遗物,因此甲骨文也可以作为“鸟是商人的图腾”的一个证据(原文正有“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 84‎ 句),但B项没有采用,并不妨碍表述的正确性。再看C项,原文第三段说“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这里的“它”当然是复指前面的“凤鸟氏”,也就是凤鸟;“九扈”(九种鸟,借为农事官名)与此相似,由此可见,C项的前半段无误。原文第三段又说明了殷人“鸟师而鸟名”的原因,就在于凤鸟、九扈等会带来“四季节令消息”,可见C项后半段与前半段的因果关系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再看D项,原文第四段说:“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在第四段中还说明了周人因袭商人凤崇拜的原因是利用凤鸟来宣扬天命,所以D项的表述与原文意思是相符的。最后来看A项,原文第二段说:“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这里所谓“真正的凤形”当然是指原文下文所说的“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而这里所谓“殷商晚期”,也应该是“殷商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一语的承前省,原文说殷商晚期已经出现,A项却说还没有出现,由此可见,A项的说法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先看A项,原文第一段说:“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原文其他地方还用许多篇幅说明凤鸟是如何从自然界的短尾鸟形象被人们着意改变为后来的神鸟形象的,由此可见,作为神鸟的“凤”确实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不存在于客观世界。此外从原文的题目也可以看出凤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元素,只存在于中国文化中。另外,原文第二段说“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原文第四段说“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所以A项的后半段内容也是正确的。再看C项,原文第四段已经指出,在《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宣传“殷革夏命”,“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分析是正确的。而C项所谓“《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原文这句话前有“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一语,指示了《尚书》“周书”的性质,结合学生的历史知识,不难判断C项的这一表述是正确的。再看D项,原文第四段说“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又说“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再加上历史常识,可以知道牧野之战就是武王克商之战,所以D项前半段的表述无误。原文又引《国语》“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由此可知,武王克商的甲子日,就是天上的岁星走到鹑火(柳宿)位置的时候,所以D项所谓“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也是正确的。原文又说:“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那么,D项整个表述所作的因果关系分析显然也是正确的。最后来看B项,前半段“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这是历史常识。关于后半段,原文第四段说:“‎ 84‎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可见,武王之所以马上参拜商庙,并不是“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而是为了表明“周改殷命”是上天的旨意,商朝已经结束,自己才是合法的统治者,所以B项的分析是不对的。‎ ‎2013年全国新大纲卷 第二大题为科学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语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理和分析的能力。试题的文段选自俞金尧《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的活动无关吗?》,因命题的需要有所删改。本文段知识性强,文字简洁,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大自然的变化类似于四季交替,只不过是它的时间尺度要长得多。根据作者的描述,大自然的“春天”是在一万年以前开始的,那时,天气已开始转暖,曾经覆盖了当今人类广泛活动区域的冰层逐渐在阳光下融化,海平面上升,而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则开始从渔猎转向定居农业。到现在,人类已经处在“夏季”,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担心气温上升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夏季”终将过去,这也是自然规律,只不过是要再等待一段漫长的时期, “秋季”才会来临。那时海平面将会下降,而今天人们因为气温上升所引发的讨论也将随之结束。‎ 克罗宁博格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的极端天气频发、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等情况,之所以显得十分淡定,在于他看待这一问题时使用了与众不同的时间尺度。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并且一直在用这种人类的尺度去衡量大自然,结果每个人都为现在的气候最大值紧张不已。其实,这在克罗宁博格看来只不过是大自然循环中出现的“一丝波纹而已”。‎ 如果我们超越现阶段人类思考问题的尺度,观察一个漫长的周期,情形也许就不会那么令人沮丧了———那就是一万年的时间尺度。为什么要一万年的时间尺度?因为人类现在所处的地质时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地质学的知识也告诉我们,类似于我们现在所处的温暖期一般不会超过一万年;大约一万年前爆发的火山目前都处在活动期等等。与地质学应用的时间尺度相比,人类的尺度就不那么适用了。这也难怪他要嘲讽因为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而变得异常焦虑的人们,“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围着小周期内出现的现象团团转”?‎ ‎《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这本书的观点有助于提升人类面对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挑战的勇气,正像作者所说的那样:穿着熊皮、拿着石斧的石器时代的人类尚且知道如何在冰期生存下来,我们难道无法运用现代高科技去解决海平面上升一米带来的后果吗?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即使人类的活动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微不足道,我们也不能从此以后就不加节制地去排放温室气体。大量地消耗资源和排放二氧化碳已经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克罗宁博格也表示,“我们应该节约能源”以保护有限的资源。 (摘编自俞金尧《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的活动无关吗?》)‎ ‎1.下列关于本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84‎ A.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已经成为大多数环境学论著的观点,但是克罗宁博格对此并不认同。‎ B.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从地球的立场出发,这实际上属于大自然的“正常运作”。‎ C.全球变暖会导致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例如极端天气频发、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这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威胁。‎ D.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克罗宁博格并没有使用“人类的尺度”来衡量这一问题,所以他显得十分淡定。‎ ‎【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第一、二两段内容的理解。能力层级为 B 级。【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应该选 B。先看 A 项,原文说“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由此可以看出 A 项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原文接着说到:“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 ‘正常运作’。”这就意味着克罗宁博格提出了与以往学者不同的观点,因此答案 A 是符合原文的。再看 B项,原文说:“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此处所说的“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是专指由于地球本身的运作带来的气候变化,而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是 B 项前半部分的表述是:“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很明显,温室气体是人类排放的,这种活动并非是大自然本身的正常运作,这种表述显然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因此 B 项是正确选项。再看 C 项,原文第一段有“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的表述,第二段有“克罗宁博格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的极端天气频发、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等情况”的表述,两处综合起来,即为“全球变暖会导致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例如极端天气频发、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这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因此 C 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最后再看 D 项,原文第二段说:“克罗宁博格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的极端天气频发、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等情况,之所以显得十分淡定,在于他看待这一问题时使用了与众不同的时间尺度”,这可以看出克罗宁博格之所以很淡定,是因为他使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时间尺度。接下来原文说到:“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并且一直在用这种人类的尺度去衡量大自然,结果每个人都为现在的气候最大值紧张不已”,由此可以看出,以往学者大多使用“人类的尺度”来观察问题,而克罗宁博格却回避了这种尺度。因此 D 项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克罗宁博格对地球的未来作出了预测,并以此为基础,从地质史上的火山爆发以及气候变化等自然进程的角度进行了论证。‎ B.克罗宁博格认为,如果我们超越现阶段人类思考问题的尺度,从一个漫长的周期来观察温室效应的话,那么可能就不会如此焦虑了。‎ C《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向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暖二者密切相关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为我们思考气候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角度。‎ D.大量地消耗自然资源会严重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所以克罗宁博格也表示“我们应该节约能源”。‎ ‎【参考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层级为 B 84‎ ‎ 级。【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应该选 A。先看 A 项,克罗宁博格确实对地球的未来作出了预测,他认为如果我们超越现阶段人类思考问题的尺度,换用另一种时间尺度去观察地球的话,情形也许就不会那么令人沮丧了,这就是一万年的时间尺度。但是这一万年的尺度是如何得出的呢?原文第三段说到:“为什么要一万年的时间尺度?因为人类现在所处的地质时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地质学的知识也告诉我们,类似于我们现在所处的温暖期一般不会超过一万年;大约一万年前爆发的火山目前都处在活动期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克罗宁博格是对地质史上的火山爆发以及气候变化等自然进程进行分析之后,才得出了这个一万年尺度的,这才是克罗宁博格预测或推论的基础。A 项在逻辑上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所以是正确选项。再看 B项。原文第二段有“克罗宁博格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的极端天气频发、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等情况,之所以显得十分淡定,在于他看待这一问题时使用了与众不同的时间尺度”的表述,第三段有“如果我们超越现阶段人类思考问题的尺度,观察一个漫长的周期,情形也许就不会那么令人沮丧了”的表述,从这两句话可以得出“克罗宁博格认为,如果我们超越现阶段人类思考问题的尺度,从一个漫长的周期来观察温室效应的话,那么可能就不会如此焦虑了”的观点,因此 B 项符合原文的意思。再来看 C 项。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这已经成为现在的主流观点。可是克罗宁博格却提出了新的学说,他认为: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大自然的变化类似于四季交替,只不过是它的时间尺度要长得多。可以说克罗宁博格的确向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暖二者密切相关的观点提出了挑战。而且原文第四段也谈到:“《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这本书的观点有助于提升人类面对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挑战的勇气”,可以看出这本书为我们思考气候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角度,也提升了我们面对压力的勇气。所以 C 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最后看 D 项,它来源于第四段“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即使人类的活动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微不足道,我们也不能从此以后就不加节制地去排放温室气体。大量地消耗资源和排放二氧化碳已经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克罗宁博格也表示,‘我们应该节约能源’以保护有限的资源”的表述,因此 D 项也符合原文的意思。‎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自然的“春天”降临之前的远古时期,气候异常寒冷,广大区域都覆盖着冰层,因此人类的祖先当时并没有采取定居农业的生活方式。‎ B. 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克罗宁博格却改变了研究的视野:他不考虑明年,也不考虑一百年后的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万年以后。‎ C. 克罗宁博格采用一万年的时间尺度来观察、分析地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地质学上的时间尺度都是以一万年为单位的。‎ D.石器时代的人类能在冰期中生存下来,与今天我们试图解决海平面上升带来的问题相比,虽然形式不同,实质都是积极利用知识应对危机的表现。‎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和分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推断不正确的一项,应该选 B。先看 A 项,原文第一段说:“大自然的‘春天’是在一万年以前开始的,那时,天气已开始转暖,曾经覆盖了当今人类广泛活动区域的冰层逐渐在阳光下融化,海平面上升,而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则开始从渔猎转向定居农业。”‎ 84‎ 由此可以分析出,冰期时代因为天气过于寒冷,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因此人类的祖先只能采取渔猎的生活方式。而天气转暖后,冰层逐渐融化,人类的祖先才开始采取定居农业的生活方式。因此 A 项的推断正确。再看 B 项。原文指出,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并且一直在用这种人类的尺度去衡量大自然,结果每个人都为现在的气候最大值紧张不已。而克罗宁博格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的相关问题,之所以显得十分淡定,在于他看待这一问题时使用了与众不同的时间尺度,即一万年的时间尺度。但是克罗宁博格是否只将目光停留在一万年以后,而从不考虑明年,也不考虑一百年后的事情呢?显然不是的。原文多处都有克罗宁博格着眼于当下的表述,例如:第一段有“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可见克罗宁博格也着眼于当下;第二段有“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并且一直在用这种人类的尺度去衡量大自然,结果每个人都为现在的气候最大值紧张不已”,这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只关注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而克罗宁博格除此之外,还关注一万年之后会发生的事情;第三段还有“地质学的知识也告诉我们,类似于我们现在所处的温暖期一般不会超过一万年;大约一万年前爆发的火山目前都处在活动期等等”,可以看出,克罗宁博格得出结论的基础也是立足于当今的种种现象;第四段还有“克罗宁博格也表示,‘我们应该节约能源’以保护有限的资源”,这表明克罗宁博格还是非常关注眼前这不容乐观的情形的。因此 B 项表述为“他不考虑明年,也不考虑一百年后的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万年以后”,是错误的,B 项是正确选项。再看 C 项。C项前半部分说:“克罗宁博格采用一万年的时间尺度来观察、分析地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这显然是正确的,前文已经分析过,这里不再赘言。再来看 C 项的后半部分:“这并不意味着地质学上的时间尺度都是以一万年为单位的。”这也是正确的。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构成和地壳构造的特点、发展变化等规律的科学。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可能划分的时间尺度也不相同,有的以一万年为单位,有的可能以一亿年为单位。因此 C 项是正确的。最后看 D 项。原文第四段说到:“穿着熊皮、拿着石斧的石器时代的人类尚且知道如何在冰期生存下来,我们难道无法运用现代高科技去解决海平面上升一米带来的后果吗?”不同时期的人类都会面临大自然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生存问题,石器时代的人类要在异常寒冷的冰期时代生存下来,今天的我们要面对海平面上升而带来的威胁。无论古今,人类要想渡过难关,必须积极地利用知识、经验抑或是科技来应对危机,获得生存。因此,D 项的推断也是正确的。‎ ‎2014年新课标甲卷 第一大题为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章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一文,原文虽然涉及汉唐时期的法律条文,但行文简明精炼,总体上通俗易懂,不难把握,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为命题需要,原文有所删改。‎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 84‎ 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参考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C。先看A项,原文第一段说:“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而且《礼记》中也记载了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由此可见,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再看B项,原文第二段写到,汉朝的《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唐朝的《唐律》也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从两个法律条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汉代与唐代都明确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因此B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再看D项,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 84‎ ‎,由此可以看出,《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因此D项的表述是正确的。最后看C项。原文第二段《二年律令》的记载是:“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可见,如果肉类致人中毒,应该马上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而C项的前半部分表述为“《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主使官员”的表述显然是不正确的,( 原文对应“及吏主者”,应为“和主管食品安全事务的官员”,而不可能官员“主使”当事人去干坏事。主使意为:出主意使别人去干坏事;指使;指使别人去干坏事的人。)因此C项前半部分的表述有误。接着看一下C项的后半部分。《唐律》规定,故意出售有毒的脯肉令人生病者,将判处徒刑一年;如果致人死亡,将判处绞刑。可见《唐律》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这与C项的后半部分的表述是相符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参考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先看A项,原文第三段指出:“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由此可见,A项的表述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再看C项,原文第三段中举出了几项行会的职责,比如“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以及“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可见C项中“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应该是宋代行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另外《都城纪胜》中记载:“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由“科索”一词可知,行会的另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帮助官府向不同的从业者收取费用。因此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再看D项,原文第三段说:“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唐律》的规定,第二段已经陈述过,凡故意出售有毒的脯肉而致人死亡者,将判处绞刑。所以D项的表述与原文意思是相符的。最后来看B项,原文第三段提到,宋代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的问题,因此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要求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同时原文中也说到:“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可见,行会组织是商人们依照经营类型自发组成的,它并非是政府机构,其性质类似于一种民间组织。因此B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84‎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参考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先看A项,原文第二段讲到汉朝《二年律令》的规定,如果肉类致使人食物中毒的情况出现后,应该马上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但究竟怎样量刑,没有具体说明。而《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一类是:如果故意出售有毒的脯肉令人生病者,将判处徒刑一年;另一类是:如果致人死亡,将判处绞刑。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与汉代的相比,较为详尽周密。因此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再看C项,这是综合考察全文的选项。由原文第一段可知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原文第二段表明了汉唐相关法律的发展,原文第三段说明宋代已经形成了一个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分析是正确的。再看D项,原文第四段说:“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而D项就是启示之一。从汉代的“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唐代的“以故致死者,绞”,直至宋代形成了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可以看出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D项也是正确的。最后来看B项,原文第三段讲到:“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因此B项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原文接着说到:“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可见,应该由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而并非是宋代政府,所以B项的分析是不正确的。‎ ‎2014年新课标乙卷 2‎ 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章节选自王晓旭《美的奥秘》一书中关于悲剧的一章,为命题需要,原文略有删改。本文虽然属于美学范畴,但是内容接近普通人的生活,理论浅显易懂,文字也较通畅流利,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84‎ ‎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84‎ ‎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        【参考答案】B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A、B、C、D四项中,所述内容的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这里首先要判断“原文所论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剧。我们可以看到,原文行文中一共涉及两种悲剧,即文学艺术上的悲剧和现实中的悲剧,但原文的主旨是论述文学艺术上的悲剧。尽管原文中“现实中的悲剧”也出现了4次,那也都是为论述文学艺术上的悲剧服务的。所以,不难判断“原文所论悲剧”就是指文学艺术上的悲剧。当然原文一开始“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于是形成了悲剧”云云,似乎也可以说是指现实中的悲剧,但我们看到,文章接着就说“悲剧描写了……”,可见一开始所说的“悲剧”也是指文学艺术上的悲剧。弄清了这一问题,就可以来答题了。我们不难看到,A、B、C、D四项中,A、C、D三项说的分别是民间文艺(戏曲)、电影艺术和文学小说的悲剧故事,唯有B项才是现实生活中的悲壮情节。因此从性质上来说,B项当然不是“原文所论悲剧”。这里有没有可能不选B而选其他项,结果也符合答题要求呢?比如根据是否属于电影而选择C项。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题干“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一语,已经限定我们只能从悲剧的性质上来判断各个选项。‎ ‎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        【参考答案】C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C。先看A项,原文第一段说:“悲剧产生于……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第四段又说:“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由此可见,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的一方是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即代表假、恶、旧的一方则是悲剧客体,所以A项符合原文的意思,不是选项。关于B项,原文第二段说:“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罗丹把人首和马身集于一体,这就蕴含了矛盾冲突。人首、人臂都属于人,代表人性,马身、马足都属于马,代表兽性;人有灵魂(思想),这叫作“灵”,马身无灵魂,只剩下没有思想的“肉”;人首、人臂向上,追求上进,马身、马足向下,甘愿堕落。而人首、人臂始终无法挣脱马身、马足,结果只能酿成悲剧。由此可见B项的理解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再看D项,原文第五段说:“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怎样理解这句话?我们看,原文第二段曾说:“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84‎ 这一段中还以普罗米修斯为例,说明普罗米修斯最后虽然坠入深渊,肉体力量失败了,但他的精神不死。因此D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最后看C项,原文第四段说:“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也就是说,因为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所以悲剧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由此反推,C项前半段“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应该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原文又说:当悲剧事件与人有了心理距离以后,“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由此可见,C项的结尾“这样人们就……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问题在于,当“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之后,是否就一定“不至于获得悲剧感”?当观众或读者“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时,是否也一定没有“获得悲剧感”?也就是说,C项的中段究竟能否成立?我们看到,原文第一段亚里士多德早已指出,悲剧能够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怜悯和恐惧”,这“怜悯和恐惧”就应该是悲剧感。原文第二段也指出,罗丹的《马身人首》“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如果不能给人以悲剧感,如何能说“具有强烈的悲剧性”?事实上,人们在观看、欣赏悲剧时,往往会因为悲剧主体的苦难、悲惨、伤残乃至死亡,而悲痛、怜悯、流泪甚至失声痛哭。因此,尽管人们大都并没有以实践行动介入悲剧冲突之中,但悲剧感或多或少都是有的。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        【参考答案】D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以及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D。关于A项,我们看原文第一段中,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净化作用”就是指悲剧“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那么“感情得到陶冶”又是指什么呢?原文第二段说:“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原文最后一段又说:悲剧表现的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悲剧“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由此可见,“感情得到陶冶”确实是指观众和读者的“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A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再看B项,原文第二段说:“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原文第四段又说:审美主体可以“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由此可知,只有当悲剧主体和悲剧客体双方力量悬殊,才能表现出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而且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当然越加艰难,受众所感受到的“震撼和刺激”就越加强烈。既然这样,那么B项的理解和分析也就应该是正确的。再看C项,原文第三段说:“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84‎ 现在C项中既然出现了观众殴打演员的事,说明这些观众是把歌剧《白毛女》中的悲剧当作现实的悲剧了,他们并没有把歌剧《白毛女》作为审美欣赏的对象,因而采取了实际的道德评价,并把这种评价付诸实践行动。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和分析也是正确的。有人说,既然如此,我们怎么看待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鬼子以屠杀中国人为乐?这是否说明人的实际道德评价也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其实原文第三段早已指出:“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对于日本鬼子的暴行,采用一般的说法就是他们是“没有人性的人”。诚然,从理论上说,日本鬼子的暴行也是一种“人性”,但人性是有阶级性的,他们的“人性”绝不是进步的、人民的。于我们是悲剧,于日寇却是喜剧,属于“悲剧”与否是以人的阶级性为转移的。最后来看D项。原文第一段中亚里士多德说过,悲剧可以引起观众和读者的“怜悯和恐惧”,这就是说,悲剧确实可以“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这话没错,问题在于:美学上的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是否“全在于此”?应该看到,“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种“抗争与拼搏”会振奋人心,激发观众和读者奋发向上、顽强战斗的精神和意志,并进而追求“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原文在论述过程中,对于这一点是十分强调的。由此可见,悲剧除了能令人“悲伤、畏惧、怜悯”以外,还能引起人们的激情,并且这同样能使人获得快感,同样是一种美的享受。因此D项对于“以悲为美”的概括是有严重缺陷的,D应该是该题的正确选项。‎ ‎2014年大纲卷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并不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由于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以至于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学科网中国古代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这种片面的看法曾得到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时至今日,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依然是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 很不经济的;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学科网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与西方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更便于加工,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材更少。《礼记•檀弓上》说:“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是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 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认真看待过“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 84‎ 万物无常”。人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对象,人一直处在不断的繁衍和传播之中,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建筑物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建筑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经久不变。而陵墓建筑在功能上则有耐久的要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因此这里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 筑部件,如铺地石、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木是土的产物,土木具有易取、可塑、可循环等优点,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 材料选择上的理性。 ‎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物就好像是由石头堆积出来的历史书。不过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洲,不适用于中国古建筑。‎ B.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土和木为主要材料学科网的中国古建筑留存至今的并不多,以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建筑的实物。‎ C.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发达,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技术条件完备且有需求的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什么总以土木为主?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意见是: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并没有留心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理解。能力层级为 B 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应该选 D。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先看 A 项。A 项主要来源于原文的第一句话,“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并不贴切。”可以看出,留存至今的古建筑,以其技术高超、艺术精湛的特点,成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就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给后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因此 A 项的表述是正确的。再看 B 项,原文接着说:“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由于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因而以土和木为主要材料的中国古建筑留存至今的并不多。“19 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可见某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现在根本没有古建筑的实物。因此 B 项的表述是正确的。再看 C 项,从前文可知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发达,而且原文接着说到:“为什么直到明清,在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可见,直到明清时代,在技术条件完备且有需求的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因此 C 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最后再看 D 项。D 项来源于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观点:“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国古代的建筑总以土木为主,主要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并不在意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而选项中“没有留心”的表述显然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没有留心”不等于“不着意”,从情理上说,我国古人应该留心过,也注意过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但是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古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就不在意这个问题了。因此 D 项是正确选项。‎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中国既有石料的来源,也有石材加工的技术,但石材却并不常用在人所居住的房屋上,而常用于死者的陵墓,或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上。‎ ‎  B.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 84‎ ‎  C.据《礼记•檀弓上》记载,桓司马为自己做一个石制的棺材,加工了三年仍未完成。桓司马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一般不去考虑过于长远的未来,只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当时人的需要。正是这种观念,使得土木材料在当时的 建筑中大行其道。‎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层级为 B 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应该选 B。先看 A 项,原文第二段的“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可以得出古代中国的石料来源非常丰富的观点;“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可以得出古代中国拥有石材加工技术的观点。A 项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原文最后一段说到:“陵墓建筑在功能上则有耐久的要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因此这里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石、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可以看出,在古代中国石材常用于死者的陵墓,或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上。因此 A 项符合原文的意思。再看 C项。原文第三段中《礼记•檀弓上》记载:“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孔子认为,桓司马用三年的时间为自己修建石椁,奢侈竟然达到这种程度,这样的话,死了不如早一点腐烂的好。由于桓司马的行为不符合先秦时期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以他遭到了孔子的批评。这样 C 项也符合原文的意思。再来看 D 项。原文第四段谈到:“建筑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经久不变。”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建筑一般不去考虑过于长远的未来,也不着意于永久保存。原文第三段又谈到:“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建筑只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当时人的需要。二者综合就是土木材料在当时的建筑中大行其道的原因。所以 D 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最后看 B 项。原文第二段谈到:“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可见 B 项前半部分是正确的。但是所用的石材是否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原文没有提及。B 项后半部分表述欠妥,因此 B 项是正确选项。‎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不耐久的木材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  B.建造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古代中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有所不为。这与华夏民族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有关。‎ ‎  C.因深受儒、释、道三家“万物无常”认识的影响,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因此不要说先秦时期,即使秦汉以降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 ‎  D.中国的古代建筑采用土木为主要材料,效率更高,耗材更少,而且可以减轻人类对于地球的索取,在这一点上它是胜过西方石建筑的。‎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和分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推断不正确的一项,应该选 C。先看 A 项,原文第三段说:“与西方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所以我们的祖先更喜欢使用效率更高,耗材更少的木材来修建房屋。而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木材无法满足“永恒”‎ 84‎ 这一要求,因此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成了西方人修建房屋的首选。A 项的推断是正确的。再看 B 项。原文第二段就已经说明,中国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而且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也并不落后,可见建造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古代中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不为之。其主要原因,作者在第三段进行了阐释:“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是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因此,B 项的推断也是正确的。再看 D 项。石材的建筑的确坚固而耐久,可是土木材料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原文第三段谈到:“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更便于加工,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材更少。”原文第四段也说到:“土木具有易取、可塑、可循环等优点,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可见,土木材料较之石材更为环保,可以减轻人类对于地球的索取。因此,D 项的推断也是正确的。最后看 C 项。原文第四段谈到:“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认真看待过‘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可以看出,这也是中国古建筑以土木为主的原因之一。其中,“儒”与“道”都产生于先秦时期,而“释”所指代的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大概是汉代。这样看来,先秦时期的古建筑是无法受到佛教学说影响的。而 C 项的后半部分表述为:“不要说先秦时期,即使秦汉以降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这是说,在儒、释、道三家“万物无常”认识的影响下,秦汉以后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更不用说先秦时期的建筑了。C 项隐含着先秦时期的建筑也受到了儒、释、道三家认识的影响,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此 C 项是正确选项。‎ ‎2015年新课标1‎ 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阅读材料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一文,原文虽然涉及宋代金融的一些概念,但行文简明精炼,条理清晰,总体上通俗易懂,不难把握,适合高中毕业生水平考生的阅读和理解。为命题需要,原文有所删改。‎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8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参考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A。先看B项,原文第二段说:“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由此可以得出B项的前半句是正确的。“赈贷”主要是救济、抚恤性质的借贷,而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高利贷是贷放货币或实物以榨取高利的活动。很明显,政府借贷的利率要比高利贷的利率低得多。因此B项的后半句也是正确的。再看C项,原文第二段有:“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通过这两句可以分析出,债务人是在债的关系中承担义务的人;债权人是“债务人”的对称,在债的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人。在宋代,债务人需要钱款时,他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如果到了约定的期限,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债权人可用变卖不动产或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因此C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再看D项,原文第二段有:“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或许学生对“通货紧缩”这一概念有些陌生,但是大家应该比较了解“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主要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则是缩减了流通中的纸币发行量,这会带来资金不足的问题。赊买赊卖是商家对购买者先交货物、延期收款的交易方法。赊买赊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它满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缓解了生产、消费等领域的诸多矛盾。因此D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最后看A项。A项的前半部分表述是正确的,它来自于第一段的“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一句。再来看A项的后半部分。第二段说道:“‎ 84‎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这就说明了宋代信用形式的新特点,其实是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同时并存,即宋代的信用形式趋于多样化。这就并非是A项表述的“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同时本文在第二段只谈到了典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借贷、质、押等其它的信用形式是否在宋代产生,原文没有涉及。事实上,质、押等信用形式早在宋代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因此A项的表述有误,它是正确选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参考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先看A项,原文第三段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由此可以推出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A项是宋代在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了新特点。再看C项,原文第三段说到:“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由此可以看出,茶引、盐引这种信用工具是政府专卖货物的运销凭证。商人们若想通过销售茶、盐等政府专卖货物获利,需要先交纳粮草或现钱,然后才能领取此类准卖证明。因此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再看D项,原文第三段说:“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可以看出,宋代高度发达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所以D项的表述与原文意思是相符的。最后来看B项,原文第三段提到:“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由此可以推出,宋代纸质信用工具的发行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货币不便携带等缺点,因此B项后半部分是正确的。然而B项前半部分的表述“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是有问题的。原文只能推出,由民间自发力量和官府的强制推行才出现了新型的纸质信用工具,但是这些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谁发行的,原文并没有提及。事实上通过查询古代典籍,我们会发现交子、会子最初是由商人发行的,而并非由宋代政府发行。因此B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84‎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参考答案】 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D。先看A项,原文第二段说道:“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可以看出,质库、解库主要就是进行质和押这两种信用形式的机构。在宋代,债务人需要钱款时,他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抵押物,向债权人借贷。债权人放款后,可以赚取相应的利息。因此A项的前半部分表述是正确的。A项后半部分的表述具有推论的性质。宋代的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进展,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这样看来,唐宋时期随着经济的日益繁荣,质库、解库也应该是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兴盛的。因此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再看B项。原文第二段谈到:“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由此可以分析得出,典权人支付典价后,可以暂时占有出典人的不动产而加以使用,并拥有获得收益的权利;出典人有权在典期届满时交还典价赎回典物,并可以不支付利息。同时不动产是“动产”的对称,它指不能移动或经移动会损害其经济效用和经济价值的物,土地、房屋等都是不动产,B项中的“房产”对应的就是原文中“不动产”。B项中的“出租权”对应的就是原文中“收益支配权”。因此B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再看C项,原文第三段说道:“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由此可以分析出,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具有汇票性质,它们还没有变成正式的货币。但是与较为沉重的金属货币相比,新型信用工具更便于携带,而且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这些优点促成了最初的纸质信用工具后来逐步变为正式的货币。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分析是正确的。最后来看一下D项,这是综合考察全文的选项。原文中列举了宋代许多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其中的大部分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例如原文第三段说道:“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这类新型的纸质信用工具也为此后的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但是有些信用形式却起了消极的作用,比如私人借贷中的高利贷。高利贷是贷放货币或实物以榨取高利的剥削活动,高利贷促使小生产者破产,加深了贫富不均和阶级对立。第二段也说道:“从实际效果看,它(赊买赊卖)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从中也可看出高利贷的弊端。因此D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是正确选项。‎ ‎2015年新课标2‎ 84‎ 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章节选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一文,为适应命题需要,摘编时对原文作了一定的删改。本文内容虽然属于接受美学范畴,好像是专家学者才会研究讨论的学术性课题,但实际上与社会上一般人民群众的书刊阅读、艺术欣赏也有密切关系,有助于提高全民的知识素养和认识水平。全文旨意较为深远,理论明白浅显,文字也较流利通畅,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84‎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 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A、B、C、D四项表述中,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答案应该是A。我们可以看到,原文一开始就说“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从逻辑上说,不看作重要的美学问题,既可以看作美学范围以外的问题,也可以看作美学范围以内但属于次要性质的问题,因此A项说“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这一表述显然是不准确的。而B、C、D三项的表述与原文内容是相符合的。需要指出的是,B项的“整个创作过程”,这一短语与原文“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中的“创作”应该是等值的,B项的“不断结晶的过程”与这一句的“结晶过程”也是等值的。C项的“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一句子与原文“这一完成”是等值的,C项的“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这一句子与原文“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也是等值的。至于D项的表述,对照原文第二自然段“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不难发现它也是正确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参考答案】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C。先看A项,原文第三自然段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具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而所谓“空白”就是指文本“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这样A项把文本成为“召唤结构”的原因之一归结为“空白”,应该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关于B项,原文指出,文本的否定功能能够“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这里的“接受者”当然是指接受文本的人,也就是读者、观众和听从等,而这里的“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当然也是接受者根据文本的思想内容来反思和批判自己所生活的现实。由此可见,B项的理解和分析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关于D项,原文最后一段说“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因此这一项虽然在措辞上有所不同,例如把“生命之光”理解为“生命力”,但是意思仍然与原文无违。最后回过来看C项,原文第四段说:“‎ 84‎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为什么不是“被动的”呢?原文接下去说:“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显然,原文这里是一个因果关系的表述,但它是前果后因。而C项呢,却是倒因为果,颠倒了因和果的关系,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分析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参考答案】 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以及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关于A项,我们看原文第三自然段,原文在指出“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以及“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以后,是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和简洁来作为例证的,可见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和简洁确实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那么A项前半项的理解和分析应该是正确的。同时这一段最后又指出,含蓄和简洁的作用就在于“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那么A项后半项尽管采用了“从有限中表现无限”“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等表述,这种理解和分析还是不错的。再看C项,这一项的前半项与原文第四段中“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一句几乎完全相同,那么它的后半项呢,原文最后一段说:“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这里“当然可以”一语表明了“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完全是可以实现的,而后半项的实现正是建立在前半项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前半项是因,后半项是果。试想,如果文本没有“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那么接受者在接受文本,包括理解、欣赏文本时,就可以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天马行空、任意发挥,甚至无中生有、恶意曲解,这样还有什么科学性可言,还有什么是非标准?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再来看D项。原文最后一段说:“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这就是说,当一个个作为个体的接受者在接受同一个文本时,尽管每个人的理解都可能有自己的个性,因而同一个文本会有各式各样的理解,但是由于人是一种群体性的动物,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团体中,思想意识、文化习俗都受到“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一个个个体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由此可见D项的理解和分析也是正确的。从理论上来说,C项是从文本的角度来说明接受者的理解不可能完全脱离文本的本义,而D项则是从接受的角度来说明理解也总有一个限度、一个共识。附带说一下,上面说到C项“我们今天……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这一点,其实从“个体与群体相通”‎ 84‎ 的观点来说,今天的人都是从古人繁衍、传承而来的,我们今天的思想感情、文化习俗也是与古代一脉相承的,所以今人和古人总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所以C项的理解分析也是成立的。最后来看B项,原文第四段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这和B项头上的表述完全相同。原文又说“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这是原文对于前面“理解就是误读”一句的解释和推演,但是这种解释和推演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解释和推演为“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这样一个说法。高鹗为《红楼梦》续写了后四十回,虽然在使《红楼梦》成为完本上有一定的贡献,但是在许多情节,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性上违背了曹雪芹的本义,他的理解距离本义虽远,却并不能认为是成功的,是创造性的。本选项中的元王实甫《西厢记》确实来自唐元稹的《莺莺传》,但是前者的理解距离后者的本义并不远,选项中的明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也确实来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但是前者的理解距离后者的本义也不远。即使认为《西厢记》和《金瓶梅》距离原作的本义也可以说有点远了,但也不能由此得出“越远越具有创造性”的结论。由此可见,B项的理解和分析是不正确的。‎ ‎2016年新课标一(网上解读有些不靠谱,以下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解读,还属于“余闻”解读。)‎ ‎2016年新课标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84‎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DA项来源于原文第一段的表述:“股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B项来源于原文第二段,在股墟甲骨文发现之前,学者们只能从《史记•殷本纪》《尚书 •盘庚》等有限的文献资料里了解到中国历史存在过一个商王朝。但是《史记•殷本纪》成于汉代,《尚书•盘庚》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这些文献并非成于商代,因此B项的表述是正确的。C项来源于原文第二段,“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可见,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诗经》时代开始进行。因此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D选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只是证明了殷商王朝确实存在,但是并能证明《史记•殷本纪》中所有内容的真实性。事实上《史记•殷本纪》中记载了诸多的神话传说,想要证实其真实性是非常困难的。因此D项是正确选项。‎ ‎1.D【解析】 “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错,据原文第1段倒数第二句话内容可知,应是“卜辞资料印证”《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属于偷换对象,且原文的意思是“基本可靠”。(网上解读,可供教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84‎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推断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答案是B。A项来源于原文第三段:“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由此可知,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曾经有学者怀疑过《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但是甲骨文的出现打消了这种怀疑, 并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因此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B项来源于第四自然段,原文的表述中并没有涉及“旧史学的研究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一观点,B项是对原文的错误解读。因此B项是正确选项。C项来源于原文:“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可以看出王国维的“一重证据”是“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而另“一重证据”由原文前几段可以推出,应该就是“历史文献的记载”。因此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D项来源于原文最后一段:“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因此D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 ‎ ‎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能力。“旧史学”错,据原文第4段第二句话内容可知,原文指“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属于范围的括大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推断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D。A项前文已经讨论过,《尚书•盘庚》篇中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它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其可靠性受到很大的质疑,因此仅凭此篇文献是不足以证实商王朝存在的,因此A项的说法是正确的。B项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等古代文献一起可以证实商王朝与商王世系的存在这样看来,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需要二重证据来证明因此B项的说法也是正确的。C项,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语言研究所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这可能说明当时历史语言研究所已经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非常重要,这些遗存都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因此C项的说法也是正确的。最后来看D项,其实殷墟甲骨文未被发现时,学者们依然可以利用金文、小篆等古文字来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这同样也是一种“凭依”。因此D项的表述过于绝对,它是正确选项。‎ 84‎ ‎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D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错,据原文最后一段意思可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也是“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的凭依”,而“殷墟甲骨文”是使凭依更加充实。‎ ‎2016年新课标2‎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虚构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经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6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 84‎ ‎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层级试题分析】A项中“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的表述与原文“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的表述相符,小说家“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和原文对小说家“虚构故事”这一行为的表述相符,即小说家的故事可以来自见闻传说,也可以来自虚构。C项信息见原文第二自然段。该段主要内容是在表述传统故事对部分国内外古典小说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从“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等语句中概括出来,即该项所表述的“叙述形式”和“素材来源”两个方面。D项表述见原文第三自然段开头:“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这里讲清了二者“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讲清楚了二者从彼此交融到相互区别的发展过程,对应“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的表述。由此看出,该项的表述与原文是相符的。最后来看作为答案的B项。该项中关于“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的相关信息可见于原文第二自然段“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一句。该句阐明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不大,都以经历见闻为主,其主要区别在于流传形式。因此,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流传形式”。该项引导出的二者比照部分,未着眼于“流传形式”形成一个逻辑完整的表述:虽然前半句的“口耳相传”讲的是流传形式,但后半句的“游历见闻”则没有继续从“流传形式”(如记录和阅读)的角度来讲,关于二者“本质差异”的表述逻辑混乱,与原文不相符,是错误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推断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A项与原文第三自然段对应,该项中的信息“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和“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是从原文中摘取的,“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前者是见闻,后者是亲历。但不论是见闻还是亲历,都是原文举出的有代表性的传统讲故事的例子,都属于传统故事模式。因此,选项中的说法是符合原文的。B项“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对应第三自然段“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一句,“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对应该段“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一句,“创作新的故事”对应该段“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一句,‎ 84‎ 该项表述与原文是相符的。D项表述对应原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其中的“障碍”对应“绊脚石”,“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对应“僵化古板”,不难看出,该项中的说法是符合原文的。作为答案,C项的表述“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与原文不符,第四自然段相关语句,如“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等可确证现代小说的特点恰恰是看重“如何讲故事”的。因此,该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是错误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推断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A项,根据原文第一、二自然段表述,传统的故事和早期小说的主要区别在于流传方式,小说的早期功能是对故事的记录,因此,选项做出的“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的推论是合理的。C项“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的判断可从第四自然段的相关表述中合理推出。D项“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原文最后一段“减损或逐渐消失”的表述对应,因传统故事是“口耳相传”的,现代传媒的发展确实对这种古老的故事讲述方式形成了巨大威胁,D项推论合理。最后来看B项。该项“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的表述是合乎原文意旨的,“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与原文“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的表述相关,也可合理推出。但“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的推论与原文第四自然段“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的表述不符从该句可知,现代小说并非不要虚构了,而是虚构的功能指向发生了变化,从故事之中挪到了故事之外。因此,该说法与原文不符,是错误的。‎ ‎2016年新课标三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日记、信札、家谱、账本、碑铭、地图、辞典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会不断地扩大。所以从“三言二拍”里头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也为大家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没有这么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山海经》。‎ 84‎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传说或神话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里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一类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山海经》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头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该归于史部,但其中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将其看成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份在,仍可以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先生就写了《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份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先王亥为最杰出的例子。‎ 上面是说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学作品,当然也能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文学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认为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癉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做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鹏《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参考答案】C 【命題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层级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C。A项来源于第一段:“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可见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再来看B项,原文第一段就谈到了古今学者对待史料的不同态度,当今历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非常广,如:研究社会史的学者可以从“三言二拍”中探寻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陈寅格可以利用古诗来证明历史,‎ 84‎ 而这些方法都是古代的史学家不轻易采用的。因此B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C项来源于原文第二段: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可见,王国维质疑的是“疑古之过”,而并非是“疑古”,他肯定了疑古学者的怀疑态度及其批评精神,同时认为如果过分“疑古的话,许多古史材料就不会被充分利用了。因此C项的表述有误,它 是正确选项。D项来源于原文第二段:“…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因此D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命题透析:此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语句含义的能力。选择表述不正确的。是这道题一以贯之的考法。答案选C。‎ 思路点拨:本题难度不大,需要学生理解选项含义,回到原文作对照分析。找准语境和细致比对时关键。C项“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错误。原文“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的表述,表明王国维并非讲不该疑古,而是讲疑古过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推断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答案应该是D。先看A项,原文第三段开头讲到:“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可见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再看B项,在第三段中说:“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因此B项的表述也是正 确的。C项所涉及的原文见第三段最后两句:“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骤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股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因此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D项与原文最后一段开头“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的表述明显不符。其实,尽管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也有出人,但是今天的一些观众与后代的某些学者可能还是会从这类作品中了解历史或是发掘史料。因此D项的表述有误,它是正确选项。‎ 命题透析:此题主要考查理解句子甚至语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求选择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答案选D。‎ 思路点拨:本题难度适中,需要学生理解语句、语段含义,筛选信息,对照分析。D项“‎ 84‎ 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错误,与这个选项对应原文最后语段的段首句为“至于纯粹的文学作品,当然也能发掘史料”。‎ ‎【技巧点拨】‎ 在这类题中,要重视语段的重要作用。学生能快速找到选项对应的原文语句,但是缺少语段意识就容易忽略整个语段。这道题的D项就必须以整个最后一段为语境,整体理解,找到段首句即段落的中心句,才能准确作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推断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A项所涉及内容中,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这些传说可以用来研究历史。直到科技发达、海量信息产生的今天,新的传说还是会不断地产生,这些新的传说将来也可能会成为研究历史的史料。因此,A项的说法是正确的。B项因果关系的表述与原文不符,有些神话传说包含山川地理的内容,史学和文学归类中“存在争议”,这不是“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囿于历史研究观念。“五四”之前的大多历史研究者不把大多数应归入文学作品类的神话传说当成史料。因此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C项内容,材料中说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文学作品作为史料来看待,学者会根据其具体的情节来发掘史料,但是学者们一般不会注重该文学作品的作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这种艺术手法的差异其实对历史研究者来说并不重要。C项的说法是正确的。D项内容,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谐、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并非是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二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这主要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这种眼光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因此D项的说法也是正确的。‎ 命题透析:此题主要考查综合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然后做推断的能力。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难度较前面两道题稍大选B。‎ 思路点拨:要学生筛选信息,并作理解、综合分析与对照,然后做推断。B项“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错误,属于因果不当,原文是“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分而治之……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份在,仍可以以之证史或补史。”换言之即五四之前未对之分而治之。‎ 84‎ ‎【难点提示】这道题,难点在于因果关系在原文中的对应,需要“反推”,B选项是讲五四前未被广泛使用,原文却说的是五四后解开死结——被广泛使用,这里需要做适当的推断。‎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Ⅰ)‎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答案是D。A项来源于原文第一段,提出气候正义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故A项错。B项来源于原文第二段,限制排放只是一个具体的方面,不能涵盖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国内公平问题的全部,故B项错。C项来源于原文第三段,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不仅指对后代负有义务,也指对我们自己负有义务,‎ 84‎ 故C项错。D项既来源于原文第三段的一个细节,也是对全文的概括。原文说“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这表明已有的科学认识影响了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而全文重点谈的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可见如何认识利益分配也影响理解。故D项正确,是本题答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C。A项是对原文论证思路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分析。原文谈到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而时间维度又分为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论述更加深入一些,故A项正确。B项是对原文的立论前提和指向性的分析。原文说“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可见立论前提是气候容量有限,社会正义是被指向的问题,故B项正确。C项是对原文论证立场的分析。原文确有大量篇幅在阐述代际公平问题,但也只是把它作为各类公平问题中的一类来讨论的而且更加注重的是当下我们这一代的问题,并没有立足未来,故C项错误,是本题答案。D项是对原文整个论证思路的分析。原文说非政 府组织以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审视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正义应运而生,这交代了背景,接下来从两个维度看,这是逐层分析,最后说“气候正义的内涵是……”,这便说明原文最终梳理出了气候正义的内涵,故D项正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B。A项是根据原文立论的前提做出的推断。如果气候容量有限这前提被替换为气候容量无限,那么,相应的伦理审视、气候正义的问题就缺乏前提,故A项正确。B项是根据原文“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做的推断。落实长期目标只跟后代利益有关,不能保证后代的需求,尤其不能保证后代可能存在的诸如奢侈排放之类的需求。故B项错误,是本题答案。C项是根据原文多处细节做出的推断,如原文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相应的公平问题才能实现,又特别强调代际公平方面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归结起来就是C项的表述,故C项正确。D项是根据原文论述的重心和视角做出的推断,‎ 84‎ 带有对原文观点及其论证的评价性质。原文从国际、国内、代际、代内及国家、地区、个人等诸多层面展现了气候容量公平享有的复杂性,又强调气候正义作为视角有其独特的关注核心,可见 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个复杂的问题,可以、值得并且需要从其他角度进行讨论。故D项正确。‎ ‎1.【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无中生有;B项把国际国内公平问题,粗暴地归纳为“限制排放”不当。C项“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当,原文说的是“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不对。‎ ‎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与原文的“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不符。‎ ‎2017年新课标2‎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84‎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答案是A。A项的意思来自选文第一段,也是对该段主要内容的正确概括原文信息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该项为正确项,符合题目要求。B项所说的“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符合选文第二段的意思,其中“新阶段”是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的阶段;根据原文信息,该阶段青花瓷既深受外来文化影响又影响世界。因此,B项说“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与原文信息不符,为错误项C项“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是对选文第三段“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这一说法的错误转述。C项以偏概全,为错误项。D项中“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以及“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的说法均符合选文第三段的意思,但根据原文,前者与后者之间并无“从而推动”的关系,D项强加因果,为错误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答案是A。A项的说法虽然都筛选自第一段,但从论证的角度看,该段主要论证的是青花瓷崛起与郑和下西洋的关系;选文只是提到了元、明两代的青花瓷,并非对元、明两代瓷器之间做“比较”,“审美观念的更新”则是郑和下西洋的诸多结果之一,也不是“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得出的,故A项为错误项,符合题目要求。B项分析了第二段的论证思路,根据选文内容,“原料本土化”“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是青花瓷在成化年间成为瓷器主流的原因,青花瓷成为瓷器主流,后又成为“世界时尚”。B项符合选文第段的论证思路,为正确项。C项总体分析了选文论据和论点的关系,选文正是以瓷器的特点为例,论及明代社会的特点。结束句“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正是对这一思路的总结。C项说法为正确项。D项是对选文整体论证思路的分析,也是对论证过程的概括。文章开始提出的问题是“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然后,分别分析了青花瓷在水乐、宣德时期和成化年间两次崛起的原因。“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正是青花瓷崛起所带来的影响。D项为正确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84‎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B。A项对第一段主要内容做了否定性的假设推断。根据选文内容“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其结果就是青花瓷的崛起。因此,如果“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这一条件不成立,可能就不会产生相应的结果。A项为正确项。B项推断的前提是“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筛选自选文第三段,符合选文意思,但该项第二句说的“青花兴盛”,并不等于前提中的“时尚兴盛”,因此“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的结论有误。B项为错误项,符合题目要求。C项中“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的说法符合选文第第三段内容,“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等语句表明明代社会对世界具有影响,综合选文内容看,二者存在因果关系。C项为正确项D项“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的说法是从选文第二段筛选整合而来的,根据选文内容,海外交流使明代社会走向开放和进步中外文明的交融,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因此,可以从中得出“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这一开放性认识,D项为正确项。‎ ‎ 1.【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项“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说法错误。C项“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D项,“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2.【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3.【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文中没有体现这一内容。‎ ‎2017年新课标3‎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 84‎ ‎;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 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行,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答案是C。A项来源于原文第一段,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兼顾人文保护,否则仍然会留下“乡痛”,故A项不正确。B项是对文中大部分信息的整合,原文也有一个重要的细节说“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可见“必须完好保存下来”不合文意,故B项不正确。C项来源于第三段,原文列举了呵护乡村记忆的多种方式,包括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故C项为正确答案。D项来源于第四段,原文说对乡村记忆进行升级等以活化乡村记忆,会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但原文是要求相关产业成为活化乡村记忆的配套设施,故D项不正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 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84‎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答案为C。A项是对原文主要论证思路的分析,原文从留住、呵护和活化乡村记忆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有一个明显的递进过程,故A项正确。B项是对文中一个重要细部论述的分析,原文将乡村记忆分类之后说“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就论及了有机联系,故B项正确。C项是对文中另一个细部论述的分析,原文说哪些乡村记忆值得保留,可借助科学评价体系,也可听取民意,这都是甄选方式,并未举例说明具体的甄选标准,故C项错误,为本题答案。D项是对原文立论前提的分析,文中将乡村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都理解为乡村记忆的对象,注重其中蕴含的人的情感,又明确强调“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这都证实了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的关系,并构成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不言自明的前提,故D项正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答案为B。A项是根据原文立论前提即第一段做出的推断。新型城镇化留住乡愁就能避免乡愁变“乡痛”,这意味着留住乡愁就能避免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故A项正确。B项是根据原文关于活化乡村记忆的观点与具体论述之间的关系做出的推断。从原文看,游子能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是乡村记忆得到呵护的具体表现,但并不能据此推断出“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的结论。故B项错误,为本题正确答案。C项是根 据原文一个细节做出的推断,哪些乡村记忆值得保留“可以广泛听取民意”意味着“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故C项正确。D项是根据最后一段论述做出的推断。原文强调活化乡村记忆是积极型的。‎ ‎1.【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表述过于绝对;B项“必须完好保存”错误;D项“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错误,原文是“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故答案为C。‎ ‎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故选C。‎ ‎3.【答案】B ‎ 【解析】试题分析:“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错误。故选B。‎ ‎2018年新课标1‎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 84‎ 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 “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 “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 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D。A项来源于原文第一段,原文说“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即“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原文说“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即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故A项正确。B项来源于原文第二段““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做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 性和生命力的内容。”选项B是对这段内容的概括,正确。C项来源于原文第三段,“‘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是要形成“创造性的思想系统”,选项C是对这段信息的概括,正确。D项涉及对原文第二段至第四段的理解和分析,原文说“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又说“‘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这表明“新子学”依然延续了诸子之学,是对既有思想过程的继求发展;第三段提出中、西思想传统都构成思想资源,显然,“新子学并未外在于中国思想,因此,‎ 84‎ 不能说“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故D项不正确,是本题答案。‎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 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 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 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A。A项是对文章整体论证手法的分析。原文论证“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关系,为了突出二者深层的相似和相通性,使用的是类比的手法。作为一种推理和论证手法,类比是根据两种或两类对象在某些特征、属性上的相似,得出它们在其他特征、属性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强调的是相似而对比则强调两种不同的人或事物相对照,强调的是立和差异惨故A项不正确,是本题答案。B项是对文章论证思路和结构的分析。文章第二段先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内在品格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方面入手,第二段、第三段分别界定“照着讲”和“接着讲”,第四段对二者关系进行论证,故B项正确。C项涉及第三段,文章强调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和交融是“接着讲”无法回避的“背景”,论证“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正是基于此前提之下,故C项正确。D项分析第四段的论证顺序,文章有明确的表述,“从逻辑上说”“从现实的过程看”,二者之间以“进而言之”连接,表明其递进关系,故D项正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 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 “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 “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答案是B。A项是对原文观点的错误推断。根据第二、三段,“文本校勘”“文献编纂“属于“照着讲”,“进一步阐发”属于“接着讲”;根据第四段,二者之间是无法分离的,从现实过程看,二者总是互相渗入、互相内含的,不能说二者“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故A项不正确。B项是在原文第三四段基础上的推断。原文说“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这意味着在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同时,“新子学”还应致力于世界文化的建构。而原文第四段说“‘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也再次证明“新子学”这种创造性思想建构应该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故B项正确,是本题答案。C项主要涉原文第四段。原文说“仅仅停留在照着讲”,“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C选项删去了“仅仅停留在”的限定,又把或然的情况变成了个绝对判断,这就错了。另外,C选项陈述本身也有矛盾。既然承认照着讲”已“内含 84‎ ‎”“接着讲’”,而“接着讲”会促进新思想生成,那么,不能说“照着讲”“无法促进”新思想生成了。故C项不正确。D项属于对全文整体意思的错误推断。原文强调“照着讲”和“接着讲”都有重要意义,今天的”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没 厚此薄彼或者阶段性过渡的意思。故D项不正确。‎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这篇文章属于文化类论述文,考点包括理解(B)和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考查考生的理解词句、筛选整合、理解运用论证方法的能力。要提高这类题目的正答率,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还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然后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是否一致,或者由文中的信息能否得出选项中的结论。‎ ‎1. 此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D项混淆是非。“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误,原文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而且结合“照着讲的意义,在于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可知,“新子学”是通过“照着讲”得到“理论之源”的。‎ ‎2. 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根据原文信息“‘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文章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没有涉及正反对比论述。‎ ‎3. 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 A项“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曲解文意,根据原文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现实的过程看, ‘照着讲’‘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可知二者并不是互相隔膜的。‎ C项“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说法绝对。原文有条件限制是“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 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D项“从 ‘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错误,曲解文意,从原文第五段“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可推知。‎ ‎2018年新课标2‎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 首先,“被遗忘权”‎ 84‎ 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答案是A。A项来源于原文第一段,数字化记忆的发展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故A项对,是本题答案。B项也来源于原文第一段的一个细节,人的主体身份被数据化是数字化记忆发展本身造成的,而不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而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也只是数字化记忆发展带来的一种结果而已,故B项错。C项来源于原文第二段,被遗忘权是主 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而隐私权提出与大数据时代完全没有关系,故C项错。D项来源于原文最后一段,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如果在成为数据掌控者的同时却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那就构成了新的霸权,故D项错误。‎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理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 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84‎ 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D。A项是对原文论证的事实基础和指向的分析,原文摆出数字化记忆发展造成的遗忘困难的事实之后,强调提出被遗忘权的意义,最后又提出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以及我们的认同被数据所塑造的问题,这些地方表明文章立论的事实基础是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指向的是人可能被数据控制的危险。故A项正确。B项是对原文论证思路的分析,原文提出基本论题之后,依次讨论大数据带来的被遗忘权。与隐私权的不同、遗忘的意义以及对主体身份的影响,可谓由浅入深地论证了提出被遗忘权的价值和意义。故B项正确。C项是对原文论证背后的动机的分析。原文确曾提及社会遗忘的问题,但重心始终在个人与大数据时代的关系,并且强调被遗忘权是隐私权的发展,可见其写作动机是对于个人隐私的重视,故C项正确。D项是对原文一个关键性的细节论证的分析。原文最后一段在论证大数据对人的主体身份的影响时,认为认同问题也会受到影响。这是论及了与认同问题有关的内容,而不是讨论了认同问题本身,更不是就认同问题本身做出了全新的论证,故D项错误,是本题答案。‎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数据十大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B。A项是根据原文的基本概念被遗忘权进行的推断。被遗忘权作为一项争取主动建构数字化记忆的权利,就是谋求控制个人留在网络上的信息,从而使得个人隐私得到保护。那么,个人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故A项正确。B项是根据原文“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 所束缚”进行的推断。遗忘作为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有助于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但这并不是说只有遗忘才能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故而不构成基础。B项把原文所说的必要条件当成了一个充要条件,绝对化了,故B项错误,是本题答案。C项是根据原文“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行的推断。既然受制于技术,主体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自己,那么,个人隐私安全受到影响,整个社会受到影响,也就难以避免了,故C项正确。D项是根据原文“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进行的推断。既然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那么经由大数据的分类系统所呈现出来的数据当然会受到影响,我们应当辨析数据背后分类系统所指向的特定目的。故D项正确。‎ ‎【答案】1. A 2. D 3. B ‎【解析】这篇文章属于论述文,考点包括理解(B)和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考查考生的理解词句、筛选整合、理解运用论证方法的能力。要提高这类题目的正答率,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还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然后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是否一致,或者由文中的信息能否得出选项中的结论。‎ 84‎ ‎ ‎ ‎2. 此题考查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D项混淆时态。“可能”错误,文章分析的是已然发生的问题。‎ ‎3. 此题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B项以偏概全。原文说“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选项去掉了“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 ‎2018年新课标3‎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84‎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网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 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 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 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答案是B。A项来源于原文第二段,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但当前城市的空间弹性问题并没有严重到缺乏有机统一、使城市发展丧失基础的程度,故A项错。B项来源于原文第三段,发展中的城市需要激活活力,已发展的城市需要激活新活力,也就是都需要激活活力,需要制度弹性,故B项正确,是本题答案。C项来源于原文第四段,城市体需要的是具体的意义共同性,而非象的意义共同性,故C项错。D项是对原文第二、三、四段的概间弹性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制度弹性不足是原因之一,只有意义不足会从根基处妨害城市发展,算得上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1‎ B. 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 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 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84‎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C。A项是对原文论证思路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分析。原文从理论上论证了私人性和公共性的关系之后,指出目前城市的现状,说明文章不是就理论谈理论,而是有着较为明确的现实指向的。故A项正确。B项是对原文的论证结构的分析。原文提出城市文明弹性题之后,分别从空间弹性、制度弹性和意义弹性三个方面展开论题在制度弹性的讨论中又从城市发展有不同阶段着手,这就使得文章论证结构比较清晰了,故B项正确。C项是对原文论证方式的分析。原文确实对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各自所涉及的互为矛盾的方面成出了分析,是一种辩证的论证方式,但并没有论证各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什么动态发展的过程,故C项错误,是本题答案。D项是对原文整个论证目的的分析。原文立论的前提是城市体出现了危机,故提出“文明弹性”以应对危机,而所讨论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和意义弹性诸话题,既有应对危机之义,更有寻找城市体健康发展之路的取向,故其论证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故D项正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 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 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 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A。A项是根据原文论述对文明弹性概念的三个分支的关系进行推断,原文没有任何地方显示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无法进行推理,故A项错误,是本题答案。B项是根据原文第三段进行的推断,原文强调不同城市体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对制度弹性的要求也就不同,那么城市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就会有不同危机,其制度的主要功能就要有相应的变化。故B项正确。C项是根据原文第四段及关键细节“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进行的推断,既然单一类型的意义体系会使得城市体缺乏综合吸纳力和发展潜力,那么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就是必然的。故C项正确。D项是根据原文第四段的关键细节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进行的推断,既然在单一类型的意义下城市体也可能繁荣一时,那就说明城市体盛衰的规律与意义弹性的关系是间接的,对意义弹性的讨论还不足以完全说明城市体盛衰的规律。D项正确。‎ ‎【答案】1. B 2. C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意的能力。命题者选取文本中含有比较重要词语的句子,经处理(即在三个选项中设置不同陷阱)后,组成各选项;解题时一般要先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意思相关的区间,以之同选项表述进行比较,发现异同,最后据之确定正误。同A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二自然段,根据文本,当前城市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而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缺乏有机统一”。同C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三自然段,文本原文为“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不是如该项所说的“抽象的意义共同性”。同D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四自然段,根据文本可知,空间弹性不足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84‎ ‎,意义弹性不足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制度弹性并无此“根本原因”的表述。正确答案是B。‎ 点睛:解答此题,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将文本内容同选项表述进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找出命题者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把文本没有的内容悄悄加进去,比如题中C项)、偷梁换柱(部分改换文本说法,比如题中A项)、增删内容(把文本内容偷偷减少或增多,比如题中A项)等。‎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特别注意考察各项表述中对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论证层次的分析是否正确。A项的相关内容在文本第二自然段,表述正确。B项的相关内容在文本第三自然段,表述正确。D项表述是针对全问的,表述正确。C项中,“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的说法是正确的,在文章中有体现,但“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则无明显依据,因此C项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点睛: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一语,根据文本的整体内容或部分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如果某选项表述只涉及文本部分内容,就先迅速读完文本的有关部分;如果某选项表述关系全部文本,就要提高观察角度进行整体分析。‎ ‎3. 试题分析:此题整体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一般要先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意思相关的答题区间,以之同选项表述进行比较,考察其说法是否正确,最后据之确定正误。同B项相关的内容在第三段,原文中“正在兴起的城市,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注重稳定功能”,对应该项表述中“不同的发展阶段”的说法,可见此项表述是正确的。同C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四段,该段中“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当一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的说法可印证此项表述的正确。正确不当选。D项的干扰性较强,相关内容在文本第四段,“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当一个城市只允许一种……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可见,城市的盛衰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和谐有关系,但并不是直接的。所以此项说法也是正确。只有A项说法在文本中找不到根据,因此此项是正确答案。‎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找准答题区间,更在于根据文本相关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正确分析。由于考场中的紧张情绪,考生应尽量平心静气,对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整合,注意各项表述在文本中是否能找到根据。‎ 84‎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