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飞云中学等六校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模拟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考试!期待你能发挥最佳水平。答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组成,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请勿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
祝你成功!
一、书写(5分):请努力保持全卷书写规范清楚。
二、语文知识积累(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人间四月天,清风送白云,只要推开窗,便会与一树fán ▲ 花相遇,更会盈盈香满袖。这个季节适合把心灵交给春天放牧,将那些心心念念送给青青杨柳、灼灼桃花。一盏清茶伴你在岁月的信笺上写下一行行明jìng ▲ 的文字,此时的你,回味初中生活的点dī ▲ ,qīng ▲ 吐比岁月更长的友谊,从此心底便长出温暖的根须,那是生命的春天。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⑴今夜偏知春气暖, ▲ 。(刘方平《月夜》)
⑵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⑶子曰:“当仁, ▲ 。”(《论语·卫灵公》)
⑷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⑸“月”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常见之物,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各有不同。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的是诗人对远行友人由衷的劝勉、宽慰和关切;苏轼的“ ▲ , ▲ ”表达的是诗人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温庭筠的“ ▲ , ▲ ”表达的是漂泊他乡的游子残月未落时赶路的辛劳。
(6)无论将来我们身处何方,身于何境,如果我们有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那种
“ ▲ , ▲ ”于仰俯之中流露出悠闲的心境,我们就能忘怀得失,保持内心的宁静。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3)吾妻之美我者 ▲ (4)同舍生皆被绮绣 ▲
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延年益寿 益慕圣贤之道 B.素不相识 吴广素爱人
C.莫名其妙 不能名其一处 D.络绎不绝 天柱折,地维绝
5.名著阅读(6分)
(1)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B.小说《三国演义》中“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的诗句是对“三气周瑜”这一故事情节的感叹。
C.祥子正直善良,吃苦耐劳。他买第一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二辆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三辆车为了给虎妞办丧事卖掉了。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
D.《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2) 下面是《水浒》中的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後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
打人,在现代社会是不被称道甚至是违法行为,为什么此语段中的“打”却让人感到畅快淋漓,大快人心?请你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清粥(19分)
王岫榕
①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 晚,几朵夕阳的余晖打在灶台上,开始煮一锅清粥,只有米和水,还有一颗悠闲的心,简单明了。
②煮粥过程很悠长,却并不枯燥。眼见着米和水,陷入纠缠,米会一下子感知到水的温暖,
开始会觉得有点不适应,躲躲闪闪的。随着水一点点的沸腾翻滚,不停示好,米粒终于欢快起来,在水一波一浪的推动下,咕嘟咕嘟地跳着舞,随着热气徐徐上升,开出乳白的花朵。厨房里就会 弥漫起淡淡的甜香,热乎乎的。这是米在慢慢地释放着自己,也是水,在慢慢的融入米的世界。 这时候,就要把火关到最小,小到可以让锅保持着咕嘟的状态,又不会让刚氤氲出来的热气散掉。
③之后,米和水的生命进入另一状态,行动开始迟缓,安静,当米与水之间没有一丝的缝隙,稠且润泽,咕嘟声均匀如尘世的喧嚣,香气,便徐徐地氤氲,是人间烟火的香气,也是幸福的香气。
④煮粥的时候,心是静的,手却很少闲着,随便拿一本闲书,看两页,照顾一下粥,再返回 来看,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随便从哪里看起,只是一种消磨;洗衣机里转动着衣服,或者摘一 篮子青菜,是晚上的小菜,菜叶子油绿油绿的,用清水泡进红色的小框子里。为了配菜,再切了 一盘雪白的豆腐,此时,孩子回来了,奔跑着去开了门,顺手将垃圾搁门口……忙乱,却有序,琐碎也掺和着静好。
⑤朋友老是觉得我为一锅粥浪费了太多时间,她煮粥和许多人一样,放点米进去,加上水, 调好电饭锅的火候,盖上盖子就可以了。吃饭的时候盛在碗里,有稀薄的米汤浮在上面,而米粒,却仿佛是受了什么委屈似的,悄悄地沉到了碗的最底下。事实上,米真的是委屈的啊!在这样的不受关注与注视下熬成的粥,只不过是填肚子的食物而已,米粒根本不肯释放香气。
⑥米也会分享主人的好心情,然后变成自己的好味道来报答你。
⑦粥快熬好的时候,锅里的米,早就变得懒懒的,躺在水的怀抱,惬意舒心的样子。而水, 早就化成袅袅蒸汽,缭绕四散,也有调皮的,钻到了米的身体里躲起来了。锅还是那只锅,可是,锅里的水和米,却不想隐入,水中有米,米中也有水,再也分不开了,如生命和经历,总会有抗争和激烈,慢慢进入一种状态——互相依存,又并不干扰。
⑧我是极爱喝粥的人,白瓷碗,小咸菜,或者一只腌出油的鸭蛋,是清粥的绝配。喝一口,黏稠润泽,牙还没有感知到,就滑到了身体里,唇齿留香,紧接着,是身体里的温暖与熨帖,心,一下子就松弛下来,世事都远了,只愿此刻,专心感知粥的美味,体味生活的眷顾,感知安静的,有粥可食的人生。
⑨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作《食粥》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 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⑩被鸡鸭鱼肉和各种添加剂刺激的味蕾回归敏感,清香满口,余味不绝,清粥带给世人的福 泽,是人如神仙。
⑾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 粥后一觉,妙不可言。”
⑿清粥的好处不仅仅是简单、养生、清香。
⒀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述:“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清粥一碗,可养 身心,可助药力。”
⒁青春飞扬的年纪,处处都是好风景,很难将自己关在厨房里为自己,为家人煮一锅真正的清粥。便常常用稀饭代替,哄骗的,终究是自己的身体和心。
⒂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有心思慢慢熬一锅清粥,好像没有着急要做的事,吃了亏,煮粥的过程便慢慢平复了心境。躲在厨房里,少了一些灯红酒绿,却多了许多闲适,心和味蕾都更敏感,对幸福有了更清醒的感知。房子车子票子,盈余就好,不求太多。身体的熨帖和糯滑的口感,成了第一需求。
⒃清粥为伴,滋润身心,给予生命营养,便不惧流年。
⒄愿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人,也在生活的大命题中将自己慢慢地熬煮着,不激烈, 不偏执,不放弃,一点点让灵魂散发出香气。
6.本文以 ▲ 为线索,围绕“ ▲ 、 ▲ 、悟清粥”的写作思路,以小见大,娓娓道来,抒写了作者对生活的大命题的感悟与思考。(3分)
7.根据要求赏析以下两个句子。(6分)
①喝一口,黏稠润泽,牙还没有感知到,就滑到了身体里,唇齿留香。(请赏析加点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粥快熬好的时候,锅里的米就变得懒懒的,躺在水的怀抱,惬意舒心的样子。而水,早就化成袅袅蒸气,缭绕四散,也有调皮的,钻到米的身体里躲了起来。(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8.文中第五段为什么要写朋友“煮粥”?(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9.作者在结尾说道:“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 文艺新视界:虚构具有超凡脱俗的魔力(10分)
“乾隆皇帝上朝之前,掏出手机拨了几个电话”“一条眼镜蛇拖着公共汽车经过十字路口”——
读到这些陈述的时候,多数人的常识无法认同。诚然,从科学研究报告、社会调查问卷到商品广告,内容真实是共同遵从的基本规约。迄今为止,只有文学获得特许,文学的虚构可以免遭法律或者道德的谴责,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约定。文学拥有何种特殊的意义,以至于可以享受如此特殊的待遇?
文学的虚构具有超凡脱俗的魔力。庸常的生活波澜不惊,虚构让人们从陈陈相因的琐碎事务中浮出头来呼吸到神奇的气息。
生动、传奇,我相信这就是文学虚构的开始。鲁迅曾经解释过他如何虚构小说中的人物:这些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鲁迅打趣地说,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相对于日常所见的各色人等,这个“拼凑”起来的人物,其性格特征的强烈程度往往超过了通常的平均值。另一些作家或许热衷于虚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的情节,由于这些强烈的性格,作家虚构的戏剧性冲突往往比日常生活更为集中、激烈、扣人心弦。大多数纪实的素材无法制造如此完整的美学效果。始于生动、传奇,继而悲欢交加,终于某种形而上的沉思,这常常是虚构为文学完成的三部曲。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
不论是小说、戏剧之中的理想人物还是诗词之中的良辰美景,作家、诗人的虚构无不寄寓了自己的内心向往。从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模式、才子佳人或者灰姑娘加白马王子模式到新近网络文学中时髦的“穿越”“玄幻”小说,虚构的意义几乎就是为种种白日梦造就种种外显的形式。欲望带动的虚构是许多通俗性娱乐作品的内在构成。但是,深刻的文学虚构必须拥有娱乐之外的丰富涵义。很大程度上,虚构的文学要遵循规律和细节“真实”,要与生活保持密切联系。换言之,文学不能因虚构而破坏了“可然律”和“必然律”意义上的“真实感”。
“科幻”
文学诸如《黑客帝国》《阿凡达》《盗梦空间》等,它的虚构效果令人吃惊。读者对于它们的兴趣之所以超过各种单纯的科学研究假说,人间气息的存在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真实既孕育了虚构,又制约了虚构。文学之所以可能拯救虚构,恰恰因为出现了更为深刻的真实认知。
(摘自2014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学的虚构”的阐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3分)
A.只有文学才特许虚构,文学的虚构可以免遭法律抑或道德的谴责,这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约定。
B.作家在小说、戏剧中所虚构的理想人物或者诗词歌赋中所展现的良辰美景,都寄寓了自己的内心向往。
C.文学的虚构就是为种种白日梦造就种种外显的形式,如一个卑微的小职员可以想象自己“穿越”至唐朝,变身公主。
D.文学的虚构可以上天入地,无拘无束,但它不能破坏“可然律”和“必然律”意义上的“真实感”。
11.结合本文内容,概括文学的虚构具有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2.“不论是小说、戏剧之中的理想人物还是诗词之中的良辰美景,作家、诗人的虚构无不寄寓了自己的内心向往。”请从以下的作品中任选一篇(或联系课内、课外的小说诗词)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范进中举》《变色龙》 《威尼斯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四、古诗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3-18题。
(一)(5分)
【甲】 钱塘逢康元龙①
明·谢肇淛唐·岑参
黄梅细雨暗江关,故园东望路漫漫,
我入西吴君欲还。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须尽醉,马上相逢无纸笔,
明朝知隔几重山。凭君传语报平安。
【乙】 逢入京使
【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13.【甲】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4.两首诗的主人公在“马上相逢”时,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14分)
圣人之从事也,志不忘于欲利人也。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趋
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民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选自《淮南子·修务训》)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⑴自鲁趋而十日十夜 ▲ ⑵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 ▲
⑶作云梯之械 ▲ ⑷辍不攻宋 ▲
1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3分)
亡其苦众劳民顿民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
1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3分)
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8. 墨子用自己的行动来说服楚王停止攻宋,践行“兼爱”、“非攻”的主张。请你结合短文内容或学过的课文《公输》简要分析墨子的“仁”和“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五.语言运用(70分)
19.阅读下面新闻,写一则微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有理。(100字左右)
百度新闻:今年清明节,26岁的雷宾祭扫了37个素不相识的墓碑。从2013年第一次在网店上挂起“代人扫墓”的业务到现在,他的订单从0增长到37,。代客扫墓的价格为500元一次,雷宾的顾客多为行动不便或是远在外面不能回来的人。“现在的顾客还要求视频实时直播,希望能更好表达他们的思念之情。”对于这种请人代扫的形式,网上争议颇多,有人说这是时代需求,也有人认为清明扫墓传承的是孝道,表达的是对故去亲友的思念和缅怀,旁人无法代劳。对此,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0.无论时光如何荏苒,总有一些东西在我们心底从未改变,比如对亲人的牵挂,对春天的渴盼,对心中真善美的坚持,对诗和远方的憧憬......也总有一些东西是需要我们改变的,比如视角、态度、方法、心态......
请以“变”或“未曾改变”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语文试题卷
一、书写(5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 (4分) (1) (2) (3) (4)
2. 古诗文名句 (1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分) (1) (2) (3) (4)
4. (3分)( )
5. 名著阅读。(6分)
(1) (3分)( )
(2) (3分)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6. (3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7. (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0. (3分) __________
11.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4分)
四、古诗文阅读(19分)
13. (2分)
14. (3分)
15. (4分) (1) (2) (3) (4)
16. (3分)
亡其苦众劳民顿民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
17. (3分)
18. (4分)
五、作文(70分)
19. (10分)
100
20. (60分)
题
目
100
100
200
1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参考答案
一.书写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4分)繁 净 滴 倾
2.(10分)(1)虫声新透绿窗纱 (2)为赋新词强说愁(3)不让于师 (4)劳其筋骨 (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4分)(1)大腿 (2)任务(3)以……为美,认为……是美的 (4)通“披”,穿着
4.(3分)A
5.(3分)①C
②示例:蒋门神依仗权势,以武力打伤施恩,夺取施恩的快活林酒店,自己做了店主。为非作歹,作恶一方,欺压善良,令人憎恨,在那个坏人横行,好人遭殃的没有法制的社会,武松打人行为是正义之举,大快人心。(结合名著内容1分,评价2分)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6. 清粥 熬(煮)清粥 吃(享、品)清粥
7. ①“滑”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清粥的甜美可口,唇齿留香,体现了吃清粥时的温暖幸福。
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粥快熬好时,水米交融的诱人情景,表达出作者熬粥吃粥的快乐与幸福。
8. 内容上,写了朋友煮粥的过程(方法)与煮出的粥的状态(1分),与作者所写的煮粥方法进行对比(1分),突出精心煮粥能让粥回报煮粥人,(1分),也为下文作者抒发感慨做铺垫。(1分)
9.作者以平和心态,慢心思熬一锅清粥,粥滋养了身心,给予生命营养,在感知粥美味,体味生活的安静,生命多了一份闲适,对幸福有了更清醒的感知,生命变得不激烈,不偏执,不放弃,灵魂也散发出点点香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过多地执着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却忘记了精神的回归,那些以虔诚宁静的心态生活的人,能够从容地面对生命中的各种际遇,他们面对生活中的磨难,既不急躁愤怒,怨天尤人,又不萎靡伤感,自暴自弃,他们默默的耕耘中,活出了自己的价值。【能答出宁静(淡泊、高洁、平静等)的心态、不急躁(不埋怨、不偏激等)、不放弃(不灰心、不泄气等)、实现人生价值(创造生命的辉煌、让生命更有意义等)几个方面即可)】
(二)10.D【A并非只有文学才能虚构,文学获得的是“特许”,是免遭“谴责”;B原文中“良辰美景”也是“虚构”的,并非选项所言的“展现的”;C原文中用到了“几乎”一词。】
11.(3分)①具有超凡脱俗的魔力。②文学的虚构始于生动传奇,却比历史更富哲学意味。③文学的虚构源于内心欲望,却遵循规律和细节“真实”。④文学的虚构受真实制约,却传达更为深刻的认知。(意思对即可;共3分,一点1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若答别的点,只要符合文意即可酌情给分)
12.(4分)说明:抓要点“理想人物、良辰美景”“虚构”“内心向往”,联系作品,语言表述顺畅。
示例:《范进中举》一文作者吴敬梓塑造一个一心想着科考的知识分子形象。通过范进中举进后的对比,尤其抓住范进中举竟然喜极而疯的典型事件,寄寓了作者的内心思想——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文化人的思想毒害,同时揭示了社会中人性的阴暗一面(世态炎凉)。
四.古诗文阅读
(一)(5分)
13.“暗”字形象地描绘出黄梅时节, 钱塘细雨纷飞,凄迷暗淡的景象,衬托出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感伤。(2分,意思对即可。)
14.甲诗表现了诗人在异乡偶遇同乡诗友喜出望外的心情,以及刚见面又须分手的离情别绪。而乙诗是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使者,行者匆匆,勾起思乡情绪,也暗含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旷达的胸襟。(3分,意思对即可。)
(二)15.⑴急走,赶路 ⑵估计 ⑶这种 ⑷停止
16. 亡其苦众劳民/顿民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
17.(如果)必定占领不了(得不到)宋国,又要蒙受不义之名声,我为什么还要进攻它呢?
18. ⑴墨子趋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可见其志之坚。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不畏艰险,艰苦实践,顽强斗争的精神。⑵“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墨子用道义和实力结合,迫使楚王收敛其侵略的野心。⑶“志不忘于欲利人也”墨子的行动见证他心怀天下,仁爱百姓。(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
译文:
圣人处事,心里总是不忘记为人谋利。怎么知道这一点呢?过去楚国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哀伤,就从鲁国出发赶路十天十夜,脚上打起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布包裹一下又向前赶路,到达楚都郢城,马上拜见楚王,说:“我听说大王您要兴兵攻打宋国,您是估计一定能攻占宋国后才决定攻打的呢?还是要使民众劳苦,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还要进攻的呢?”楚王说:“(如果)必定占领不了宋国,又要蒙受不义之名声,我为什么还要进攻呢?”墨子说:“我看您大王一定是既得不到宋国又必定是名誉受损的。”楚王又说:“
公输现在是天下有名的工匠,他制造云梯这种器械来攻宋城,为什么不能取胜?”墨子回答说:“请让公输假设来攻城,我来防守,演习一下。”于是公输般摆开器械来攻城,墨子也摆出守城的阵式和装备,公输般连攻九次城,被墨子打退九次,始终攻不进城内。这样使得楚王只得息兵,停止对宋的进攻。
四.
19. 本题满分10分,分两个方面评分。
评分一:表达5分
评分点
分值
细 则
字形
2分
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未满三个不扣分,重现者不计,扣完一分为止。
标点
1分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扣1分,未满三处不扣分,扣完1分为止。
语句
2分
语句表达出现一处错误扣0.5分,重现者不计,扣完2分为止。
评分二:内容5分
(要求:明确观点1分,结合材料2分,联系生活1分,语言表达1分,字数100左右。)
答:(1)赞同。理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日益加大,并非每个人都有时间和能力在清明节期间回乡扫墓祭祖,“代人扫墓”的出现,即降低了清明扫墓的个人成本,又表达了对祖先、亲人的思念、缅怀之情,何乐而不为。(意思对即可)
(2)不赞同。理由:清明祭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通过祭扫表达对祖先、亲人的思念、缅怀之情。它需要的是真正的孝道和敬意,这是无法被人代劳的。“代人扫墓”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了对祖先、亲人的祭扫,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情感则被完全忽略,这样做只会让孝心贬值,诚意打折,自欺欺人而已,实在不可取。(意思对即可)
20.以中考评分标准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