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浙江省温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ID:560811

大小:355.5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 ‎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诗意的创造。根据要求,完成(1)(2)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夏至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木槿花开,瓜豆满架,稻穗挂地 沏茶熏香,听夏虫(yín)①   喝 小巷(yǒu)②   深,院子里(fán)③   星点点 凉荫下,或是藤椅或是竹席 奶奶的大葵扇,缓缓摇起阵阵清风,助人(hán)④   眠宵漏夜短 夏梦正长 ‎(2)冬季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所以有“①   ”的说法;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做一个重要节日,因此有“②   ”的说法;冬至日,温州民间有“ ③   ”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A.冬至大如年 B.过了冬至大一岁 C.冬至一阳生。‎ ‎2.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桃花流水,   。(李白《山中问答》)‎ ‎②   ,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③子曰:“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⑤夕阳西下,总是特别容易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正如崔颢《黄鹤楼》中所写:“    ,   。”‎ ‎⑥古代诗词中有些句子全由名词组成,你高度浓缩的语言达到言简义丰的效果,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温庭筠《商山早行》中也全用名词的句子是“   ,    ”。‎ ‎⑦芒种,是农人一年中最忙的时节,行走村野,见农人刈麦田间,耕种劳作。芒种,忙种!让人想起白居易的诗句“    ,   ”。‎ ‎3.名著阅读。‎ ‎(1)“兄弟”是《水浒》中最令人动情的两个字,根据下列内容分别选择正确的一项。‎ ‎【甲】拿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 ‎【乙】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 ‎【丙】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 A.武松 B.李逵 C.鲁智深 ‎(2)根据《沙乡年鉴》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阅读任务单。‎ ‎《沙乡年鉴》阅读任务单 阅读层次 阅读策略 阅读任务(部分)‎ 阅读记录 检视阅读 略读浏览 依据内容,推断本书取名为“沙乡年鉴”的原因 ‎①‎ 分析阅读 评价质疑 利奥波德说“所有对这种原始状态的保护都是弄巧成拙”,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本书内容进行阐述。‎ ‎②‎ 主题阅读 拓展联读 从《沙乡年鉴》走向“自然文学”的主题阅读。阅读《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 ‎\‎ 二、现代文阅读 ‎4.‎ 天道立秋 张承志 ‎ (1)1990年立秋日,是个神秘的日子。‎ ‎ (2)年复一年地,北京人渐浙开始从春末就恐怖地等着入伏。一天天地熬,直到今年是一刻刻地熬。长长无尽的北京苦夏,在这一回简直到了极致。‎ ‎ (3)一点一点地挨着时间;无法读书,无法伏案。不仅是在白昼,夜也是潮闷难言,漆黑中的灼烤实在是太可怕了。‎ ‎ (4)我有时独自坐在这种黑热里,像一块熄了不多时的炉膛里的烧烬。心尖有一块红红的煤火,永无停止地折磨着自己。似乎又全靠着它,人才能与这巨大的黑热抗衡。久久坐着,像是对峙。‎ ‎ (5)天亮以后几个时辰,大地便又堕入凶狠的爆烤。有谁能尽知我们的苦夏呢?‎ ‎ (6)街上老外,满脸汗水。‎ ‎ (7)度夏的滋味、中国人是说不出的。‎ ‎ (8)后来愈热愈烈,我几乎绝望。再这样热下去,连我也怀疑没有天理了。‎ ‎ (9)可是,那一天是立秋。上午我麻木地走进太阳的爆烤。我已经不信任节气,不相信北京今年夏天还能立秋,我已经决心和这个毒日头熬到底了。那一天,家家户户的月份牌和挂历上都印着﹣﹣1990年8月8日,立秋。可是我没有半点预感。我没有任何对于它的期待,没有想象那种享受。在久久的煎熬中,预感与灵性,以及想象,都真的萎蔫了。‎ ‎ (10)火一样的上午,过去了。‎ ‎ (11)中午时我还是没有预感。只是挤命做着自己最爱做的一件事。这是一种唯一的度命方式;沉沉地抓紧,竭力地证明。在恐怖的酷热中,一切都呈着残酷感,但又呈着难言的美。‎ ‎ (12)走进下午的阳光时,我看见人的影子在蠕动。我觉得胜利的感觉浮在自己颊上。生命又战胜了,我默想,这样活着如同战士。‎ ‎ (13)下午的阳光开始显得五彩摈纷,美丽得让人忘却了残酷,异想天开地看见一丝温柔。如同一个在四面戈壁沙漠中的扳道工,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低低的、女性的唤声一样。即使如此﹣﹣在那个瞬间里我也并没有意识到它。‎ ‎ (14)突然觉出“凉爽”的一刹那,我怔了一怔。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一瞬之间,不可思议,永远汗流浃背的身体干了。我吃惊地回顾,发现行人们﹣﹣北京人们都在彼此顾盼。接着,满树叶子在高空抖动了,并没有风,只是树杈间传来一个讯号。我差一点喊出来,一切是这样猝不及防,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 ‎ ‎ ‎ (15)我几乎想落泪。久久的苦熬居然真能结束,立秋是真实的。只这样怔了一刹那,天空中那凉爽开始疾疾运行。如同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按动了一个无形的天道的开关,把怜悯和公正一同随着凉爽送进了这个苦难世界。蓝天顿失了那种眩目的光亮,此刻蓝色纯正。风升得更高,连梢尖上的叶片也在凝思﹣﹣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 ‎ (16)我感动地站在大街正中。‎ ‎ (17)我在沉默着呐喊。我是证人,我证明天理的真实。凉爽溶化着抚摸着我。它是证人,它证明我坚持到了今天。‎ ‎ (18)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古人的遭遇,古人的忍耐,古人的感受与判断,以及古人的划分与总结。立秋二字,区别凉热,指示规律,它年复一年地告诉我们这些愚钝的后人﹣﹣天道有序,一切都在更大的掌握之中。‎ ‎ (19)从那一刻立秋之后,我和北京人便享受着凉爽的快感。人人都心平气和了,等着下一个更痛快的节气。同南方北方的人们交流,大都感受略同。立秋律,执法全部中国。听说,有个老外在立秋那天激动地说:你们中国人的节气真棒!‎ ‎ (20)回想以前许多年都没有留心。年年立秋,我都没有感性。也许是从未经历过这样一个残酷的苦夏吧,也许是因为从小缺少关于天道的教育。‎ ‎ (21)沐浴着广袤无际、阴柔轻漫的凉爽,我久久感动着。从那立秋的时刻至今,我每一天每一瞬都意识着这秋之伟力。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记录着。我想证明﹣﹣天道的存在;但我已经预感到证明的艰难。‎ ‎ (22)因为,中国早就证明完毕,而且语言简练至极,仅仅用了两个字。‎ ‎(选自《荒芜英雄路》,有删改)‎ ‎(1)从苦夏到立秋,“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阅读全文,加以概述。‎ ‎(2)下面是文中关于“凉爽”到来那一刻的一组描述。‎ 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漫漫而来 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 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 结合加点词,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述的作用。‎ ‎(3)阅读散文可以沿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脉络,读出文章的意蕴,获得自己的感悟。阅读下面句子,结合文章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陈述你的理解和思考。‎ ‎“我”:我是证人,我证明天理的真实。‎ ‎“我”: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 ‎“我”: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记录着。‎ ‎“我”:   。‎ ‎5.‎ 做一本越来越薄的错题集 严楚 ‎ (1)做错题集不必错一题抄一题,我们必须变着法子做好它,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我上中学的时候,没有做过通常意义上的错题集。我做的是一个“伪错题集”。什么是“伪错题集”呢?‎ ‎ (2)做错一道题,我不会马上抄到错题集上。比如,在练习册上做错了一道题,我会用红笔改过来,然后好好想想为什么会做错。‎ ‎ (3)做错题的原因不外乎四种:第一种是特别愚蠢又简单的错误,如1+1=3之类的粗心大意;第二种是面对题目束手无策,毫无思路或者思路错了,看到答案却恍然大悟,心想“早知道就应该这么做,挺简单的”;三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应该能做对,思路也是对的,但由于掉进“陷阱”,不小心搞混了,结果做错了;第四种呢,就是真不懂、真不会。‎ ‎ (4)对第一种错题,稍微想想之前自己有没有犯过这个错误,有的话用红笔做个标记,如果是“初犯”,告诫自己下次别再犯就行了。‎ ‎ (5)对第二种错题,一定要在题目前用红笔做记号,想想它代表哪种类型的题目,想想答案中巧妙的解法可以在哪类题目上运用,把一些想法简单地记在练习册上。‎ ‎ (6)对第三种错题,也用红笔做记号,并且把题目当中的“陷阱”、做错的步骤、搞混的知识点记在旁边。‎ ‎ (7)对于第四种错题,也要深究一下,到底是题目超纲了,还是自己有知识漏洞。如果题目超纲,就不必理会;如果是自己有知识漏洞,就想想这是哪部分的知识,自己为什么没有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简单地记在练习册的空白处,在题目前面做个记号,然后好好看看对应的知识点,或者好好琢磨一下答案中的解题方法。‎ 除了做错的题目,如果你觉得某个题既困难又“暴力”,也给它做个标记,看看答案上有没有更好的解答方法,有的话,好好学习;没有的话,自己思考思考,跟同学、老师探讨探讨。特别好、特别有代表性的题目,都可以做记号。‎ ‎ ‎ ‎ (8)简单地分析、总结、标记,不会耗费你太多时间,却能让做题的效果有很大提升。有空的时候,经常看看册子上的总结,一遍遍地看,如果看完之后,你觉得这个题目让你“神清气爽”、受益良多。周末或者需要集中复习的时候,把这阵子做的练习一页页地翻过去,有标记的题目因为已经看了很多遍,再看就很快,想想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个题目,如果有需要,就把题目抄在错题集上,把这个题目代表的一类题型写下来,在后面备注做错的原因,翻看时从中吸取教训。‎ ‎ (9)经过在练习册上的筛选,最后需要抄在错题集上的题,比一开始做错的题精炼了许多,也深刻了许多。练习册上的错题,你看得次数越多,最后需要抄的就越少。‎ ‎ (10)错题集要经常翻看。把每次看的体会记在空白处;在题目前面做标记,区分重要程度。‎ ‎ (11)为了让错题集发挥更大作用,与同学交换错题集是个不错的选择。每个人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做的题目不同,收获也会不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简直是“买一送一”的好事。‎ ‎ (12)同学之间还可以相互抽查提问,看对方对抄下来的题目是不是完全掌握了。如果可以的话,把题目进行适当的改编,会让相互抽查的效果更好。‎ ‎ (13)再分享一下我同学的方法。他整理错题集的时候,第一遍只抄错题题干,不抄答案,标注出处,如在哪一本习题集第几页。第二次翻阅的时候,自己先做一遍,然后核对答案,看看自己有没有真正弄懂这个题目。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大家也可以试试。‎ ‎(节选自《我不懂孤独,我只是全力以赴》,有删改)‎ ‎(1)下列属于作者所说的“越来越薄的错题集”的一项是   ‎ A.抄有所有错题的本子 B.做上各种记号和想法的练习册 C.抄有经过筛选的错题的本子 D.只抄错题题干的错题集 ‎(2)依据本文内容,对下面某同学的错题集做法加以评析。‎ ‎【练习册选段】‎ ‎【错题集节选】‎ ‎(3)你认为这篇文章适合中学生阅读吗?从文章内容和写法两方面,简述理由。‎ 三、古诗文阅读 ‎6.‎ 如梦令•汉①上晚步[宋]赵长卿 ‎ 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一著画难成,雪霁②乱山无数。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 ‎(选自《全宋词》)‎ ‎【注释】①汉:汉水 ②霁(ji):雪后转晴 ‎(1)“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写出了环境   的特点。‎ ‎(2)“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7.‎ 与致虚妹丈书 高尔俨 ‎ 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澈如昼,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①面月光洒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吹洞箫数阙,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出户一望,空旷无际。大醉后笔墨缭乱,已不复记忆。‎ ‎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缭乱”者也。然亦殊可爱,以为有殆荡②之趣。把笔效之,不能及已③.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选自《历代小品尺牍》)‎ ‎【注释】①被:遮盖。②殆荡:这里指书法舒放旷达 ③已: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①【数】A.吹洞箫数阙 B.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②【及】A.不能及已 B.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③【就】A.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B.此人可就见(《隆中对》)‎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又 松 竹 影 交 加 翠 影 被 面 月 光 洒 落 酒 杯 中 波 动 影 摇 ‎(3)依据字形,领会词义,体会情味。参考示例,给“婉妙”做批注。‎ ‎【示例】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绝”和“绕”是绞丝旁,和丝绒有关。“绝”义为“断绝”,“绕”义为“缠绕”,一“绝”一“绕”,写出了箫声虽止,但仍如丝如缕,萦绕耳畔,作者的陶醉之情跃然纸上。‎ ‎【批注】清和婉妙:‎ ‎(4)这篇小品文读来“趣”味盎然,作者认为,昨夜纸幅“有骀荡之趣”,你还从文中发现哪些“趣”?阅读全文,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种“趣”,简要陈述。‎ 四、语言运用 ‎8.根据要求写一封信 作品形式 书信 作品角色 某校一位初中学生 读者角色 受学生信任的该校校长 写作背景 临近期末考试,音乐课经常被其他学科占用,于是写信向校长反映 写作目的 希望校长解决此事 写作要求 ‎①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9.根据要求作文 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绝不会再恩赐第二次。‎ ‎﹣﹣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一团火焰熄了,另一团火焰燃起。‎ ‎﹣﹣罗曼•罗兰《名人传》‎ 经典名著中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话语总能激发读者思维的火花。你上两句话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套写抄袭 ‎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写作建议】‎ ‎①你可以选择两句话中的一句,也可以兼顾两句,确定立意。‎ ‎②你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结合生活和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可以结合以上名著,写一篇读后感。‎ ‎ ‎ ‎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语文知识积累 ‎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诗意的创造。根据要求,完成(1)(2)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夏至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木槿花开,瓜豆满架,稻穗挂地 沏茶熏香,听夏虫(yín)① 吟 喝 小巷(yǒu)② 幽 深,院子里(fán)③ 繁 星点点 凉荫下,或是藤椅或是竹席 奶奶的大葵扇,缓缓摇起阵阵清风,助人(hán)④ 酣 眠宵漏夜短 夏梦正长 ‎(2)冬季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所以有“① C ”的说法;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做一个重要节日,因此有“② A ”的说法;冬至日,温州民间有“ ③ B ”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A.冬至大如年 B.过了冬至大一岁 C.冬至一阳生。‎ ‎【考点】84:综合读写.‎ ‎【分析】此题属综合读写题 ,(1)基础知识题;(2)课外知识综合运用题;‎ ‎【解答】(1)此题解答注意同音字的辨析,如“繁”不要写成:“烦”;“酣”不要写成:“邯”等;‎ ‎(2)此题解答,要结合对我国古文化常识的了解来辨析匹配.‎ 答案:‎ ‎(1)①吟、②幽、③繁、④酣;‎ ‎(2)①C、②A、③B.‎ ‎2.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桃花流水,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②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③子曰:“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⑤夕阳西下,总是特别容易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正如崔颢《黄鹤楼》中所写:“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⑥古代诗词中有些句子全由名词组成,你高度浓缩的语言达到言简义丰的效果,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温庭筠《商山早行》中也全用名词的句子是“ 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  ”。‎ ‎⑦芒种,是农人一年中最忙的时节,行走村野,见农人刈麦田间,耕种劳作。芒种,忙种!让人想起白居易的诗句“ 田家少闲月  , 五月人倍忙 ”。‎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和理解诗句的能力.解答直接默写时,要结合所给出的诗句,联系自己掌握的内容,完成填空即可;解答理解性默写时,要熟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原诗文内容透彻理解,在把握诗句含义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比较、筛选,选出符合题意的句子即可.拓展迁移性默写,要结合自己掌握的诗句,按照要求完成即可.‎ ‎【解答】①别有天地非人间.(易错字:别.)‎ ‎②若到江南赶上春.‎ ‎③仁者不忧.(易错字:忧.)‎ ‎④在乎山水之间也.‎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结合对《黄鹤楼》的理解,找出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的句子即可;注意“暮”不要写错.)‎ ‎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结合对《商山早行》的理解,找出全用名词的句子即可;注意“茅”不要写错.)‎ ‎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结合自己掌握的白居易的诗歌,找出表现农人刈麦田间,耕种劳作的句子即可;注意“倍”不要写错.)‎ ‎3.名著阅读。‎ ‎(1)“兄弟”是《水浒》中最令人动情的两个字,根据下列内容分别选择正确的一项。‎ ‎【甲】拿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 ‎【乙】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 ‎【丙】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 A.武松 B.李逵 C.鲁智深 ‎(2)根据《沙乡年鉴》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阅读任务单。‎ ‎《沙乡年鉴》阅读任务单 阅读层次 阅读策略 阅读任务(部分)‎ 阅读记录 检视阅读 略读浏览 依据内容,推断本书取名为“沙乡年鉴”的原因 ‎①‎ 分析阅读 评价质疑 利奥波德说“所有对这种原始状态的保护都是弄巧成拙”,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本书内容进行阐述。‎ ‎②‎ 主题阅读 拓展联读 从《沙乡年鉴》走向“自然文学”的主题阅读。阅读《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 ‎\‎ ‎【考点】F4:名著综合.‎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水浒传》和《沙乡年鉴》有关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有一定综合度.‎ ‎【解答】(1)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水浒传》人物行为的了解程度.要注意用关键词来判断.【甲】句根据“戒刀、洒家”等可知是花和尚鲁智深,【乙】句根据“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可知是武松为哥哥武大郎报仇.【丙】句根据“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可知是忠心耿耿的李逵.‎ ‎(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沙乡年鉴》的了解程度.第一空,这本书记载了作者一家在威斯康星重建沙地农场的生活片段,所写内容按十二个月顺序编排在一起,因此取名为“沙乡年鉴”.第二空,要先表明是否赞同“所有对这种原始状态的保护都是弄巧成拙”这句话,然后结合名著的内容具体阐述理由即可.‎ 答案:‎ ‎(1)【甲】C【乙】A【丙】B ‎(2)①这本书记载了作者一家在威斯康星重建沙地农场的生活片段,所写内容按十二个月顺序编排在一起,因此取名为“沙乡年鉴”.‎ ‎②示例一:同意.我们为了保护原始野性,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如《沼泽地的哀歌》中,政府用各种方法保护沼泽地,却威胁到作为沼泽原始性化身的鹤的生活,迫使它们离开,人类的这种保护行为,反而弄巧成拙.‎ 示例二:不同意.人类的发展往往会影响自然,因此在发展中要有保护自然的意识.如《沼泽地的哀歌》中,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保护沼泽地,人类的开辟和侵占只会更加加速鹤的离开,这样的保护行为还是有积极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 ‎4.‎ 天道立秋 张承志 ‎ (1)1990年立秋日,是个神秘的日子。‎ ‎ (2)年复一年地,北京人渐浙开始从春末就恐怖地等着入伏。一天天地熬,直到今年是一刻刻地熬。长长无尽的北京苦夏,在这一回简直到了极致。‎ ‎ (3)一点一点地挨着时间;无法读书,无法伏案。不仅是在白昼,夜也是潮闷难言,漆黑中的灼烤实在是太可怕了。‎ ‎ (4)我有时独自坐在这种黑热里,像一块熄了不多时的炉膛里的烧烬。心尖有一块红红的煤火,永无停止地折磨着自己。似乎又全靠着它,人才能与这巨大的黑热抗衡。久久坐着,像是对峙。‎ ‎ (5)天亮以后几个时辰,大地便又堕入凶狠的爆烤。有谁能尽知我们的苦夏呢?‎ ‎ (6)街上老外,满脸汗水。‎ ‎ (7)度夏的滋味、中国人是说不出的。‎ ‎ (8)后来愈热愈烈,我几乎绝望。再这样热下去,连我也怀疑没有天理了。‎ ‎ ‎ ‎ (9)可是,那一天是立秋。上午我麻木地走进太阳的爆烤。我已经不信任节气,不相信北京今年夏天还能立秋,我已经决心和这个毒日头熬到底了。那一天,家家户户的月份牌和挂历上都印着﹣﹣1990年8月8日,立秋。可是我没有半点预感。我没有任何对于它的期待,没有想象那种享受。在久久的煎熬中,预感与灵性,以及想象,都真的萎蔫了。‎ ‎ (10)火一样的上午,过去了。‎ ‎ (11)中午时我还是没有预感。只是挤命做着自己最爱做的一件事。这是一种唯一的度命方式;沉沉地抓紧,竭力地证明。在恐怖的酷热中,一切都呈着残酷感,但又呈着难言的美。‎ ‎ (12)走进下午的阳光时,我看见人的影子在蠕动。我觉得胜利的感觉浮在自己颊上。生命又战胜了,我默想,这样活着如同战士。‎ ‎ (13)下午的阳光开始显得五彩摈纷,美丽得让人忘却了残酷,异想天开地看见一丝温柔。如同一个在四面戈壁沙漠中的扳道工,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低低的、女性的唤声一样。即使如此﹣﹣在那个瞬间里我也并没有意识到它。‎ ‎ (14)突然觉出“凉爽”的一刹那,我怔了一怔。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一瞬之间,不可思议,永远汗流浃背的身体干了。我吃惊地回顾,发现行人们﹣﹣北京人们都在彼此顾盼。接着,满树叶子在高空抖动了,并没有风,只是树杈间传来一个讯号。我差一点喊出来,一切是这样猝不及防,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 ‎ (15)我几乎想落泪。久久的苦熬居然真能结束,立秋是真实的。只这样怔了一刹那,天空中那凉爽开始疾疾运行。如同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按动了一个无形的天道的开关,把怜悯和公正一同随着凉爽送进了这个苦难世界。蓝天顿失了那种眩目的光亮,此刻蓝色纯正。风升得更高,连梢尖上的叶片也在凝思﹣﹣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 ‎ (16)我感动地站在大街正中。‎ ‎ (17)我在沉默着呐喊。我是证人,我证明天理的真实。凉爽溶化着抚摸着我。它是证人,它证明我坚持到了今天。‎ ‎ (18)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古人的遭遇,古人的忍耐,古人的感受与判断,以及古人的划分与总结。立秋二字,区别凉热,指示规律,它年复一年地告诉我们这些愚钝的后人﹣﹣天道有序,一切都在更大的掌握之中。‎ ‎ (19)从那一刻立秋之后,我和北京人便享受着凉爽的快感。人人都心平气和了,等着下一个更痛快的节气。同南方北方的人们交流,大都感受略同。立秋律,执法全部中国。听说,有个老外在立秋那天激动地说:你们中国人的节气真棒!‎ ‎ (20)回想以前许多年都没有留心。年年立秋,我都没有感性。也许是从未经历过这样一个残酷的苦夏吧,也许是因为从小缺少关于天道的教育。‎ ‎ (21)沐浴着广袤无际、阴柔轻漫的凉爽,我久久感动着。从那立秋的时刻至今,我每一天每一瞬都意识着这秋之伟力。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记录着。我想证明﹣﹣天道的存在;但我已经预感到证明的艰难。‎ ‎ (22)因为,中国早就证明完毕,而且语言简练至极,仅仅用了两个字。‎ ‎(选自《荒芜英雄路》,有删改)‎ ‎(1)从苦夏到立秋,“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阅读全文,加以概述。‎ ‎(2)下面是文中关于“凉爽”到来那一刻的一组描述。‎ 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漫漫而来 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 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 结合加点词,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述的作用。‎ ‎(3)阅读散文可以沿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脉络,读出文章的意蕴,获得自己的感悟。阅读下面句子,结合文章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陈述你的理解和思考。‎ ‎“我”:我是证人,我证明天理的真实。‎ ‎“我”: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 ‎“我”: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记录着。‎ ‎“我”: 在无尽的苦夏中,“我”与酷热相抗衡,已经不信任节气,但当凉爽到来的一刹那,“我”瞬间感受到立秋的真实存在,“我”的经历古人早就体验过,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来区分大地上的寒热变化,生命流转.立秋让“我”顿悟天道有序,万物皆有规律.在生活中,我也感受到节气的神奇,惊蛰一到,春雷始鸣.“节气”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给人以启示,提醒后人心平气和地接纳、遵守天道法则. 。‎ ‎【考点】9E:小说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讲述了这一年北京夏天的酷热,以至于立秋这一天,“我”对秋会不会到来都表示怀疑.就在立秋日,我继续体验着“苦热”,怀疑着“天道”之时,忽然一丝凉意袭来,不仅是“我”,所有的路人,北京人都诧异,秋就这样真的在“立秋”日到来了.由此“我”深深地感悟并佩服古人对“天道”的正确解读,表达“我”对“二十四节气”的赞美,对古人智慧的赞美.‎ ‎【解答】(1)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梳理能力.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写作思路,从文中找出有关“我”心理情感描写的句子,提取出关键词或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即可.‎ 描写“苦夏”时,第8段写道:“后来愈热愈烈,我几乎绝望.再这样热下去,连我也怀疑没有天理了.”表现“我”当时的内心的“绝望”;立秋时,结合文章第14到16段的描写,可以看出我当时的“吃惊”“感动”“心平气和”.‎ ‎(2)本题考查句子中关键词的赏析,体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以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然后将三个句子相互联系,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分析作用.‎ 从“浸漫”到“充斥”再到“漫天盖地”,可以看出范围逐渐扩大,在文中主要通过这三个句子,表达出“凉爽”的程度逐层加深.‎ 从内容上看,这组句子表现了“凉爽”到来的突然;从结构上,引出下文“我”的一系列反思,为表达对古人对天道的正确解读的敬佩与崇敬作铺垫.‎ ‎(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谈感悟的试题,认真研读文章,深刻理解“立秋”内涵,联系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进行阐述即可,同时注意表述语句的连贯、简洁.‎ 答案:‎ ‎(1)“我”的心理从苦夏时的“恐怖”“绝望”,到立秋时变得“吃惊”“感动”“心平气和”.‎ ‎(2)从“浸漫”到“充斥”再到“漫天盖地”,“凉爽”的程度逐层递进.这组描述生动写出了凉爽在“分秒之间”猝不及防地到来,铺满天地,消除全部往昔的苦热,语言准确,极具张力.这种凉爽与上文“我”在苦夏中的久久煎熬形成强烈反差,为下文“我”在立秋来时的“久久感动”和顿悟作铺垫.‎ ‎(3)深刻理解“立秋”内涵,联系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进行阐述.‎ 示例:在无尽的苦夏中,“我”与酷热相抗衡,已经不信任节气,但当凉爽到来的一刹那,“我”瞬间感受到立秋的真实存在,“我”的经历古人早就体验过,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来区分大地上的寒热变化,生命流转.立秋让“我”顿悟天道有序,万物皆有规律.在生活中,我也感受到节气的神奇,惊蛰一到,春雷始鸣.“节气”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给人以启示,提醒后人心平气和地接纳、遵守天道法则.‎ ‎5.‎ 做一本越来越薄的错题集 严楚 ‎ (1)做错题集不必错一题抄一题,我们必须变着法子做好它,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我上中学的时候,没有做过通常意义上的错题集。我做的是一个“伪错题集”。什么是“伪错题集”呢?‎ ‎ (2)做错一道题,我不会马上抄到错题集上。比如,在练习册上做错了一道题,我会用红笔改过来,然后好好想想为什么会做错。‎ ‎ (3)做错题的原因不外乎四种:第一种是特别愚蠢又简单的错误,如1+1=3之类的粗心大意;第二种是面对题目束手无策,毫无思路或者思路错了,看到答案却恍然大悟,心想“早知道就应该这么做,挺简单的”;三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应该能做对,思路也是对的,但由于掉进“陷阱”,不小心搞混了,结果做错了;第四种呢,就是真不懂、真不会。‎ ‎ (4)对第一种错题,稍微想想之前自己有没有犯过这个错误,有的话用红笔做个标记,如果是“初犯”,告诫自己下次别再犯就行了。‎ ‎ (5)对第二种错题,一定要在题目前用红笔做记号,想想它代表哪种类型的题目,想想答案中巧妙的解法可以在哪类题目上运用,把一些想法简单地记在练习册上。‎ ‎ (6)对第三种错题,也用红笔做记号,并且把题目当中的“陷阱”、做错的步骤、搞混的知识点记在旁边。‎ ‎ (7)对于第四种错题,也要深究一下,到底是题目超纲了,还是自己有知识漏洞。如果题目超纲,就不必理会;如果是自己有知识漏洞,就想想这是哪部分的知识,自己为什么没有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简单地记在练习册的空白处,在题目前面做个记号,然后好好看看对应的知识点,或者好好琢磨一下答案中的解题方法。‎ 除了做错的题目,如果你觉得某个题既困难又“暴力”,也给它做个标记,看看答案上有没有更好的解答方法,有的话,好好学习;没有的话,自己思考思考,跟同学、老师探讨探讨。特别好、特别有代表性的题目,都可以做记号。‎ ‎ (8)简单地分析、总结、标记,不会耗费你太多时间,却能让做题的效果有很大提升。有空的时候,经常看看册子上的总结,一遍遍地看,如果看完之后,你觉得这个题目让你“神清气爽”、受益良多。周末或者需要集中复习的时候,把这阵子做的练习一页页地翻过去,有标记的题目因为已经看了很多遍,再看就很快,想想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个题目,如果有需要,就把题目抄在错题集上,把这个题目代表的一类题型写下来,在后面备注做错的原因,翻看时从中吸取教训。‎ ‎ (9)经过在练习册上的筛选,最后需要抄在错题集上的题,比一开始做错的题精炼了许多,也深刻了许多。练习册上的错题,你看得次数越多,最后需要抄的就越少。‎ ‎ (10)错题集要经常翻看。把每次看的体会记在空白处;在题目前面做标记,区分重要程度。‎ ‎ ‎ ‎ (11)为了让错题集发挥更大作用,与同学交换错题集是个不错的选择。每个人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做的题目不同,收获也会不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简直是“买一送一”的好事。‎ ‎ (12)同学之间还可以相互抽查提问,看对方对抄下来的题目是不是完全掌握了。如果可以的话,把题目进行适当的改编,会让相互抽查的效果更好。‎ ‎ (13)再分享一下我同学的方法。他整理错题集的时候,第一遍只抄错题题干,不抄答案,标注出处,如在哪一本习题集第几页。第二次翻阅的时候,自己先做一遍,然后核对答案,看看自己有没有真正弄懂这个题目。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大家也可以试试。‎ ‎(节选自《我不懂孤独,我只是全力以赴》,有删改)‎ ‎(1)下列属于作者所说的“越来越薄的错题集”的一项是 C ‎ A.抄有所有错题的本子 B.做上各种记号和想法的练习册 C.抄有经过筛选的错题的本子 D.只抄错题题干的错题集 ‎(2)依据本文内容,对下面某同学的错题集做法加以评析。‎ ‎【练习册选段】‎ ‎【错题集节选】‎ ‎(3)你认为这篇文章适合中学生阅读吗?从文章内容和写法两方面,简述理由。‎ ‎【考点】9C:记叙文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作者介绍了自己做“伪错题集”的方法,我将错题按造成的原因分为四种类型,并用不同的方法对它们进行简单地分析、总结、标记.在学习中我还和同学互相交换错题本,这样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文章最后,又将同学整理错题集的方式分享出来,让读者对错题集的整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这是一道选择题,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即可对四个选项作出判断.‎ 作者介绍自己做“伪错题集”的方法,将错题根据造成的原因分为四类,并对练习册上的错题“简单地分析、总结、标记”,“有空的时候,经常看看册子上的总结,一遍遍地看”,“有标记的题目因为已经看了很多遍,再看就很快,想想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个题目,如果有需要,就把题目抄在错题集上,把这个题目代表的一类题型写下来,在后面备注做错的原因”,由此可见,作者所说的“越来越薄的错题集”,指的是抄有经过筛选的错题的本子,故选C.‎ ‎(2)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这是一道开放题,根据文中对错题集作用及方法的介绍,对所给的例子简单评价即可.‎ 题干所给的错题集主要针对练习册第3题制定的,按文中描述,应将原题抄上,总结写在后面,这样才能达到反复练习巩固的目的.‎ ‎(3)本题考查阅读观点的表达.这是一道开放题,解答时哪种观点都可以成立,只要能从文章的内容与写法两个方面来阐述原因即可.比如认为适合,可从内容上来阐述错题集对我们学习的好处;从写法上分析本文介绍内容的深入浅出,条理清晰等.‎ 答案:‎ ‎(1)C ‎(2)示例:这位同学的错题集总结的很到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但是按作者的观点,应在错题集中先抄上原题,在题目后面或右边用红笔做标注内容,这样每次翻看时先做练习,再看总结,能达到练习与记忆相结合的目的,给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3)示例1:我认为适合.从内容上看,文章介绍了做错题集及使用的方法,对中学生来说非常实用,能让我们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从写法上看,文章条理清晰,先分析做错题的原因,再有针对性地逐条提出建议,语言浅显易懂,很适合中学生阅读.‎ 示例2:我认为不适合.从内容上看,文章介绍了做错题集的方法,这对提高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好处,但文中对错题原因的归类既不科学,也不全面,比如,四类错题原因之间有交叉;从写法上看,语言不够规范,比如第(1)段中“我做的是一个‘伪错题集’”.这不是中学生阅读的典范材料,因此不太适合.‎ 示例3:我认为有的方面适合,有的方面不适合.从内容上看,文章介绍了做错题集及使用的具体方法,对中学生来说非常实用,能让我们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但从写法上看,语言不够规范,比如第(1)段中“我做的是一个‘伪错题集’”.这不是中学生阅读的典范材料.‎ 三、古诗文阅读 ‎6.‎ 如梦令•汉①上晚步[宋]赵长卿 ‎ 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一著画难成,雪霁②乱山无数。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 ‎(选自《全宋词》)‎ ‎【注释】①汉:汉水 ②霁(ji):雪后转晴 ‎(1)“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写出了环境 宁静 的特点。‎ ‎(2)“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考点】EE:诗歌阅读综合.‎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的词作鉴赏能力.这首词写的是词人在傍晚时分汉水看到的景象,听到樯橹发出的声音,惊起寒鹭,雪后转晴远山纷乱,为之所吸引.于是驻足欣赏,表达了词人无限的留恋之情,全词语言清丽,喜悦感情溢于言表.‎ ‎【解答】(1)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词作意境的把握能力.“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寂静,正是周围环境安静,作者才能听到一声鸣橹所惊起的寒鹭纷飞的声音,这里以动衬静,写出了环境的安静.‎ ‎(2)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情感解读能力.冬日汉江上本极静谧,忽然船桨击水,寒鹭惊飞,与积雪的远山相映,平添不少江山生趣,这景色实难描画,遂使诗人赵长卿留连忘返.末句“数遍溪南烟树”,状不忍遽去之情宛然.‎ 答案:‎ ‎(1)宁静 ‎(2)表达了词人无限的留恋之情.“一声鸣橹”后的满川寒鹭、雪霁乱山,都给人无数惊喜,平添不少江山生趣,使得词人流连忘返.“数遍溪南烟树”正是这种情感的外在表现.‎ 翻译:不知哪里传来船桨划水声音响起,惊起了水边的寒鹭.这样的美景难以画出来,只见雪后转晴的无数远山.暂且停留,暂且停留,数遍那溪水南面朦胧的树木.‎ ‎7.‎ 与致虚妹丈书 高尔俨 ‎ 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澈如昼,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①面月光洒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吹洞箫数阙,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出户一望,空旷无际。大醉后笔墨缭乱,已不复记忆。‎ ‎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缭乱”者也。然亦殊可爱,以为有殆荡②之趣。把笔效之,不能及已③.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选自《历代小品尺牍》)‎ ‎【注释】①被:遮盖。②殆荡:这里指书法舒放旷达 ③已: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①【数】A.吹洞箫数阙 B.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②【及】A.不能及已 B.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③【就】A.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B.此人可就见(《隆中对》)‎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又 松 竹 影 交 加 翠 影 被 面 月 光 洒 落 酒 杯 中 波 动 影 摇 ‎(3)依据字形,领会词义,体会情味。参考示例,给“婉妙”做批注。‎ ‎【示例】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绝”和“绕”是绞丝旁,和丝绒有关。“绝”义为“断绝”,“绕”义为“缠绕”,一“绝”一“绕”,写出了箫声虽止,但仍如丝如缕,萦绕耳畔,作者的陶醉之情跃然纸上。‎ ‎【批注】清和婉妙:‎ ‎(4)这篇小品文读来“趣”味盎然,作者认为,昨夜纸幅“有骀荡之趣”,你还从文中发现哪些“趣”?阅读全文,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种“趣”,简要陈述。‎ ‎【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原文大意:夜晚碧空如洗,通透如玉.月光之下,松影、竹影翠色拂面,皎洁的月光直落酒中,干净明亮,杯中月影摇曳生姿,自然之景触发作者的创作灵感,虽笔墨纷乱,但浑然天成.今晨握笔仿效,却再难企及.‎ ‎【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词语所在的句子的理解:①A.吹箫几次.数:几次.B.扶苏因为多次上谏的缘故.数:多次.②不能比得上了.及:比得上;到鲁肃过寻阳的时候.及:到.③‎ 于是就拿出昨天所写的校正.就:完成;这个人只能去拜见.就:接近,趋向.‎ ‎(2)本题考查给句子划分停顿.先翻译句子:松影、竹影交错叠加,翠色拂面.月光直落酒杯中,杯中月影摇曳生姿.很明显中间停顿了三次.‎ ‎(3)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看清楚题干要求“依据字形,领会词义,体会情味”,从三个角度批注.‎ ‎(4)本题考查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此题难度较大.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景物描写的角度上剖析.‎ 答案:‎ ‎(1)①A.几B.屡次②A.比得上B.到了…的时候③A.完成B.接近,趋向 ‎(2)又 松 竹 影 交 加/ 翠 影 被 面/ 月 光 洒 落 酒 杯 中/ 波 动 影 摇 ‎(3)“婉”和“妙”都是“女”旁,让人联想到女子的柔美.“婉”义为“美妙”,“婉妙”二字写出了笛声柔美悠扬、悦耳动听.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愉悦之情.‎ ‎(4)示例1.我感受到自然之趣.夜晚碧空如洗,通透如玉.月光之下,松影、竹影翠色拂面,皎洁的月光直落酒中,干净明亮,杯中月影摇曳生姿,读来趣味盎然.‎ 示例2.我感受到艺术之趣.“昨宵”月色空明竹影摇曳,自然之景触发作者的创作灵感,酒酣之际,兴会神到,虽笔墨纷乱,但浑然天成,作者在自然之趣中直抵自然之境.“今晨”握笔仿效,却再难企及.看似无意,却启示自然意趣是艺术创作的真意.‎ 四、语言运用 ‎8.根据要求写一封信 作品形式 书信 作品角色 某校一位初中学生 读者角色 受学生信任的该校校长 写作背景 临近期末考试,音乐课经常被其他学科占用,于是写信向校长反映 写作目的 希望校长解决此事 写作要求 ‎①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考点】J1:书信类.‎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一定要明确表达的主题是什么,理由要充分,表述理由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表达的目的是什么,陈述理由时,一定要充分有序.本题表达的目的是陈述理由.‎ 示例: 给校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校长:‎ ‎ 您好!我想向您反映一件事:临近期末考试,音乐课经常被其他学科占用.对此,同学们感到非常烦恼.希望您能让老师们不要随意占用音乐课,让同门在紧张的复习期间也能上自己喜欢的课.相信您一定会满足我们的要求.‎ ‎ 此致 敬礼 ‎ xxx ‎ x月x日 ‎9.根据要求作文 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绝不会再恩赐第二次。‎ ‎﹣﹣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一团火焰熄了,另一团火焰燃起。‎ ‎﹣﹣罗曼•罗兰《名人传》‎ 经典名著中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话语总能激发读者思维的火花。你上两句话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套写抄袭 ‎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写作建议】‎ ‎①你可以选择两句话中的一句,也可以兼顾两句,确定立意。‎ ‎②你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结合生活和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可以结合以上名著,写一篇读后感。‎ ‎【考点】L4:材料作文.‎ ‎【分析】【审题立意】材料一简言之,抓住关键词语“错过”分析,说明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可以正面阐述,也可以是反面否定.从材料二中的关键词语“火焰”“熄灭”“燃起”这三个词语分析,就是为围绕“传承”、“延续”等词语进行的形象性的描述.注意,写作的时候,不仅从形式上的延续阐述,更要从精神内核的传承方面描写或说明.‎ ‎【构思选材】材料一适合从“人与自我”角度写起,比如写自己想做的某件事,因为没有及时抓住机会,从而追悔莫及.或者是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比如学钢琴的起步阶段,因为一时的倦态与放松,导致功亏一篑.材料二有较多的素材可写.比如手艺人,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坚持;比如古典文化,茶道,古诗词,古典文学等;比如中医,可以写写温州民间常见的刮痧,中药等.  ‎ ‎【写法点拨】本文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写作导语中明确提出可以写读后感,这也构思是一大亮点.‎ ‎【解答】【范文】 ‎ 小城三部曲 ‎ 陪妈妈去抓药,踏进了这窄窄细细,弯弯绕绕的老街,也就落入了时光的涡流之中.‎ ‎ 二十几年前,老街还不老,甚至是小城里首屈一指的“黄金地段”.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还没有被雨水冲刷得足够光滑,土木结构的沿街商铺还没有被虫子蛀过.有的,只是活的,满满的活力.‎ ‎ 三轮小车穿行在人群中,街上是各色各样的商品:叮叮当当总响着的各种农具,孩子们最喜欢的各色小玩意儿,打着“悬壶济世”三角旗号的江湖郎中…‎ ‎ 悠悠远山的映衬下,小街更像是一幅剪影,充斥着烟火的气息.这是一曲八十年代的歌.‎ ‎ 可后来,城市的重心逐渐地向南边转移了.因为那里新建一个时代广场.时代广场真是带大家走进了新时代.时尚服装声色闪烁、各种电器炫目晕人、VCD﹣DVD不断升级,MP3﹣ MP4﹣ MP5变着花样赚钱,尤其是那锃亮的笔记本电脑,我每次去都会站那里看很久.‎ ‎ 新的游乐设施、新的核心建筑全在南边,自然,那北边的街市也就冷落了了.凡是有一点儿名气和资产的店家都陆陆续续地搬走,只留下那些住在老街的店主守着他们的时光.这就像一首流行过后的抒情歌曲,熟悉的人唱起它,仍然心有戚戚.‎ ‎ 如今的彩虹广场简直是新科技的世界.六层高的大厦逶迤围起一个广阔的世界.什么沃尔玛、星巴克、千韩良品、曼书咖,生活超市、名品服装、特色大餐、风味小吃,mida机、娃娃机、饮品机,微信支付宝随便一扫,幸福生活就来了.‎ ‎ 工作一天的人们可以坐在曼书咖里,音乐柔柔地围着你,一本书自己喜欢的书、一杯飘香的咖啡,与你一起在橘黄色的台灯下相遇,就会觉得自己真想一直栖息在这梦的年华里.这是10后的最流行.‎ ‎ 罗曼•罗兰说,一团火焰熄灭了,另一团火焰燃起.我悄悄告诉你,一首曲子还没有结束,另一首就已经响起.‎ ‎ ‎ ‎2017年7月13日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