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温州市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答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填上学校、姓名、试场号、准考证号。请勿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祝你成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轻轻yín (1) 诵着“永嘉四灵”的诗歌,我们仿佛进入江南水乡美丽的田园风光之 中。徐照的《舟上》所描绘的是:坐在一叶轻舟上的诗人停下船jiǎng (2 )举目tiào (3) 望,江畔坐落着四五户人家,在朦胧的清晨中,晓光jìn (4) 润着月色,逐渐发亮的晨光里,一片雾气弥漫在山色之间。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飞鸟的飞翔是轻的,而飞鸟的翅膀是重的,鸟用自己的翅膀铸就了飞翔的快乐;农人收 获时的心情是 (1) 的,劳作时的脚步是 (2) 的,农人用沉重的脚步换来了心里的轻 松;太阳的声音是 (3) 的,是阳性的,把庄稼碾得越来越厚,月亮的声音是 (4) 的,是阴性的,把那些阳性的喘息渐渐抚平。
A.重 B.轻
3.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 ▲ ,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2)醉翁之意不在酒, ▲ 。 (欧阳修《醉翁亭记》)
(3)乱花渐欲迷人眼, ▲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沉舟侧畔千帆过, ▲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名句是 ▲ , ▲ 。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
阅读一篇优秀之作,如同与一个高贵的灵魂对话,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作者的情感,更
是他的心灵寄托和生命渴望:我们在琦君芳香醇美的春酒里品尝到 (1) 的滋味;在朱自清掬你入口的“女儿绿”中感受到他对梅雨潭水。(2) 的感情;在赵师秀约客不来闲敲棋子的声声韵律中感受到他 (3)的心情;在鲁滨孙流落荒岛历尽艰险的经历中感受到他 (4) 的精神……
5.自然是人类亲密的家园,当我们聆听自然之声,观赏自然之景时,我们的心灵或变得柔软,或引起震颤。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汉语中涉及自然景物的成语很多,比如“春色满园”、“山重水复”、“风起云涌”,请你再写出两个与自然景物有关的成语(不能抄用试卷中出现的成语)。(2分)
(2)删改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2分)
清风明月本无价,临近的水渺远的山,皆有情意。
改后为:清风明月本无价, ▲ 。
(3)在生活中,你一定听过风声、雨声、虫唱、鸟鸣……请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声音加以描写(不能抄录试卷中出现的句子,50字左右)。(4分)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13分)
拥有爱的源泉
(1)篱笆修筑竖三桩,暖流涌动感心房。感恩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存在的,我们感恩是因为曾经索取和获得——父母的爱、朋友的情、师长的教导……曾经有一股清泉,润泽心田;曾经有一阵和风,唤醒希望;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在你困苦时,把手伸向了你。这份帮助,也许是送来千金,也许只是投来一个默默的眼神,但都足以让我们心生温暖,度过难关。感动,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在心田里发芽。在心的指引下,我们感恩。
(2)感恩重在 ▲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也许在心灵接受到爱的讯息时只产生谢意,
那么,何不把它化为行动——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伸手,都行。感恩于亲人,田世国为母捐肾;感恩于朋友,梁山好汉倾力相助;感恩于人民, ▲ 。他们以行动感恩,青史留美名。一万次的空想都不及一次行动,再大的谢意也比不上实质性的帮助。感恩是心头的一张邮票,唯有用行动去传递,才是真实而美丽的。
(3)感恩重在 ▲ 。真诚甘泉淌心间,诚意火把暖两人。帮助的人已伸出真诚的手,受助的人若衷心感应,快乐和幸福会同时飞向两个人。他真心报答,坦然而快乐;我接受回报,幸福而满足。感恩的心是真诚的。感恩就像天上的繁星,彼此真诚地照耀着,温暖着,默默守望,相映成辉。
(4)感恩要善于选择时机和方式。可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盲目的感恩也许会在你想为别人遮阳时,却遮住了他的视线。要明白,锦上添花当然好,雪中送炭更重要。雨中送伞,夜行送光,将感恩的心化为柔和的雨丝,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无声地滋润他。将感恩的心化为准确的晴雨表,然后高举那把伞,在炎炎夏日里为他阻隔如火骄阳。
(5)感恩要永远感怀于心。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时兴起的“感恩”只是一种负担,真正怀有感恩之心的人是不会因时间而淡忘恩情的。感恩不能像诸葛亮那样“愚忠”,却要像他那样将恩情铭记于心。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记着,曾经有一个人帮我爱我,让我感激涕零。当日子在指尖慢慢滑落时,依然感怀于心。
(6)爱是纯的,心是诚的,感恩是真实的,感动是永恒的,感恩的心便是充实而幸福的。感恩的心是一条悠远的小溪,滋润着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让爱和温情在你我心间流淌。
(7)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便拥有了爱的源泉。
6.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7.阅读(2)(3)两段,根据你的理解,分别在这两段话第一句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
8.阅读第(2)段,将下列材料补充完整。(3分)
感恩于亲人,田世国为母捐肾;感恩于朋友,梁山好汉倾力相助;感恩于人民, ▲ 。
9.第(4)段中引用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有什么作用?(3分)
(二)(18分)
乡村的泥土
(1)乡村是泥土做的。泥土是乡村的灵魂,它是上苍送给乡村最好的礼物。
(2)泥土与庄稼,庄稼与人,都是一一安排好了的,谁也离不开谁。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曾祖父读过,祖父读过,父亲读过,我和弟妹们也读过,我们的儿孙还要再继续接着读下去。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在泥土里摸来摸去的,摸着摸着就摸老了,直到连泥土也摸不动的时候,这个生命就该被泥土抚摸了。
(3)我曾仔细观察过父亲的那双手,粗糙得跟老树的皮没有什么两样,骨节粗大,十指变形,没有一个完整的指甲。这双手曾在土地上扒挠了八十多年,豆村的每一块土地都曾留下他的手印,甚或每一个土团都曾感受过他的手温。一次重病使他的右手致残,无法再扶犁耕地,挥镐掘土后,我劝他把家里的那几块地让给别人做,他咬咬牙艰难地作出了决定。但他执意要留下一小块自己做,说闲着也是闲着,种不动地,哪怕到地里站一站,蹲一蹲,在田埂上坐一坐,弯腰扯几把草,心里也好受些。父亲留下的这块地顶多只有三分,春天种了玉米,接着又种了一茬芝麻。夏天我回豆村时,发现他和母亲蹲在白花花的日头底下,一个吃力地翻着土,一个用槌棒敲打着土坷垃。目睹着这样的情景,我的心里一涌一涌的。于是我就跟他们说,这地不能再种了,要是热出个好歹,不值得。父亲一边敲打着土块,一边说,再种最后一茬。母亲也附和说,再种最后一茬。这样的话,他们已经跟我说过不下四五次了,每次都没有兑现。季节一次次地向前延伸,父亲的庄稼也跟着一次次地向前延伸。其实我心里是清楚的,只要父亲和母亲不倒下,这“最后一茬”就得一次次地向前延伸。
(4)我们与土地和庄稼每相遇一次,都是一种缘分,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默契和交流。庄稼来了一茬又一茬,又被我们送走了一茬又一茬。每迎来一茬庄稼,我们就多一份希望;每送走一茬庄稼,我们就多一份充实。在这一次次的迎送之中,一代又一代的庄稼人微笑着走进泥土。试想,如果没有它们一茬又一茬地陪伴着我们,我们的一生该是多么苍白啊!
(5)播种的时候,我常常攥着种子遐想,这些种子去了泥土里之后,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村庄里来了,就像一个个日子。尽管它们会给我带回更多的收获,但我还是有些依依不舍。一茬一茬的庄稼绿了,一茬一茬的庄稼黄了,似乎都是转瞬之间的事。收割也是如此。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6)躁动了一个春天,喧闹了一个夏天,土地直到把所有的庄稼都送走了之后,这才坦然无忧地躺下来,在月光下深深地睡下,那飘荡在田野上大团大团的浓雾,就是它绵长而舒缓的呼吸吧。
10.作者为什么说“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11.第(3)段中的“再种最后一茬”这句话,父母已经跟“我”说过不下四五次了,为什么“每次都没有兑现”?(4分)
12.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13.阅读第(6)段,从哪里看出土地的“坦然无忧”?并说说土地坦然无忧的原因。(4分)
14.阅读全文,你从中感悟到人与土地之间是怎样的关系?(4分)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4分)
从军行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5.在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2分)
16.“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士怎样的精神?(2分)
(二)(12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El:“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又何间焉 ▲ (2)公将鼓之 ▲
(3)遂逐齐师 ▲ (4)望其旗靡 ▲
18.补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2分)
(1)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20.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3分)
(三)(10分)
唐太宗论弓矢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 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朕少好弓矢 ▲ (2)皆非良材 ▲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 (4)数延见 ▲
22.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
2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3分)
四、写作(60分)
24.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现代汉语词典》对“惜”的释义茹下:1.爱惜:珍~︱~寸阴︱~墨如金。2.可惜;惋惜:痛~。3.吝惜;舍不得:~别︱~力︱不~工本。
【惜别】舍不得分别。
【惜阴】爱惜光阴。
【惜老怜贫】爱护老年人,同情穷人。也说怜贫惜老。
【惜墨如金】指写字、绘画、做文章下笔非常慎重,力求精练。
【惜福】指珍视自己的福气,不过分享受。
参考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浙江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市卷)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书写(5分)
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说明:1.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
2.3分或3分以下的评分应严格控制。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1)吟 (2)桨 (3)眺 (4)浸
2.(1)B (2)A (3)A (4)B
3.(1)温故而知新 (2)在乎山水之间也 (3)浅草才能没马蹄 (4)感时花溅泪
(5)病树前头万木春 (6)将军白发征夫泪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1)乡愁思乡 (2)挚爱喜爱 (3)闲适悠闲 (4)顽强开拓
5.(1)示例:春花秋月 柳暗花明 水光山色 风平浪静
(2)近水远山皆有情(意)。 (3)略。
评分标准:第1题、2题、4题各4分;第3题、5题各8分;共28分。第l题、2题每空1分; 第3题每空1分,每句中错、漏、添字每字扣1分,扣完为止;第4题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第5题第(1)(2)题各2分,第(3)题4分,第(1)题每空1分,写错别字不得分,第(3)题语句通顺,描写具体得4分,描写欠具体,语句欠通顺,字数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6.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便拥有了爱的源泉。
7.行动 真诚
8.示例:周总理鞠躬尽瘁 邓稼先学成归国 郑九万带民致富
9.论证了“感恩要善于选择时机和方式”这句话。
10.曾祖父读过,祖父读过,父亲读过,我和弟妹们也读过,我们的儿孙还要再继续接着读下去。
11.因为父母对土地饱含深情,他们离不开土地,在泥土里劳作成了他们生活的方式,甚至是生命存在的方式。
12.“揽”含有一种父母将孩子拥入怀中之感,表现出“我”对庄稼的爱怜,以及将要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13.在月光下深深地睡下,那飘荡在田野上大团大团的浓雾,就是它绵长而舒缓的呼吸。
土地培育、送走了庄稼,完成了历史使命,感到欣慰与满足。
14.人与土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人与土地的相遇是一种缘分,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默契和交流。
评分标准:第6题、8题、9题、10题、12题各3分;第7题、ll题、13题、14题各4分;共31分。第6题答“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得2分,答“拥有爱的源泉”得1分;第8题只写出“事件”得2分,只写出“人物”不得分;第9题言之成理即可得3分;第10题答“一个生命,又一个 生命,在泥土里摸来摸去的,摸着摸着就摸老了,直到连泥土也摸不动的时候,这个生命就该被泥土抚摸了”也可得3分;第11题只要答出“父母对土地饱含深情”或“他们离不开土地”即可得4分;第12题写出爱怜之意或写出依依不舍之情均得3分;第13题答对第一问得2分,答出“在月光下深深地睡下”即可得2分,第二问言之成理得2分,答“躁动了一个春天,喧闹了一个夏天,土地送走了所有的庄稼”得1分;第14题言之成理即可得4分,只答出人离不开土地之意得2分。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15.裂 折
16.表现了从军将士一往元前的精神。
17.(I)参与 (2)击鼓进军 (3)追赶、追击 (4)倒下
18.(1)刿(曹刿) (2)之(它)
19.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
20.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1.(1)喜爱、爱好 (2)全、都 (3)从前 (4)屡次、多次
22.D
23.唐太宗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国家,善于自省,善于纳谏的君主。
评分标准:第15题、16题、18题各2分;第17题、2l题各4分;第19题、20题、22题、23题各3分;共26分。第15题、17题、18题、2l题每空1分;第16题意思对即可得分;第17题第(2)题答“击鼓”即可得1分;第23题答对两个方面得3分,答对一个方面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四、写作(60分)
24.评分标准
一类卷(60—55分):符合题意,立意深刻,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内容充实,有新意;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有文采。以5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二类卷(54—48分):符合题意,立意正确,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语言通顺。以5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三类卷(47—42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有真情实感;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思路较清晰;语言基本通顺。以4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四类卷(4l一36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欠明确;缺乏真情实感;内容欠充实;结构欠完整,思路不够清晰;语言欠通顺。以39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五类卷(36分以下):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判为五类卷。①文不对题或内容有严重错误。
②文理不通,结构混乱。③文不成篇,字数不足300。
说明:
1.评卷以45分为基准分,酌情增减。鼓励给好文章打高分。满分或42分以下的评分应慎重。
2.符合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条,可酌情加1—3分,加至满分为止。
(1)构思新颖,有创意。(2)语言优美,有个性。(3)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3.文中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扣2分。
4.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者不计),不足3个字不扣分,扣完2分为止。
5.不足500字,酌情扣分;不足400字降一个等级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