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学记
》
虽有
嘉
肴
《
礼记
》
执教:沙县城南中学 徐晅
《
礼记
》
,又名
《
小戴礼记
》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
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
的选集。相传为西汉
戴圣
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
《
礼记
》
因此而得名,即
对“礼”的解释。
课文节选自
《
学记
》
,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
教育学论文
。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1
、给下列
红
字注音:
佳
肴
(
)
自
强
(
)
兑
命(
)
学
学半(
)
2
、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
(
)
旨
(
)
至道
(
)
善
( )
困
( )
是故
( )
自强
( )
自反
( )
故曰:
教学相长
( )
《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
jiā
yáo
qiǎng
yuè
xiào
即使
甘美
最好的道理
自我勉励
好处
不通,理解不了
所以
反省自己
教和学互相促进
“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预习反馈
大声朗读全文
(一)、要求、
1
、读准字音
2
、读清节奏
(二)、读出节奏的技巧
1
、停顿。
2
、延长声调。
一、读一读
虽有
/
嘉肴,弗食,不知
/
其旨也;
虽有
/
至道,弗学,不知
/
其善也。
是故
/
学
/
然后知不足,教
/
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
/
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
/
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
/
相长也。
《
兑命
》
曰:“学
/
学半。”
其
/
此之谓乎?
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要求:
1
、根据课下注释。
2
、注意语句通顺。
二、译一译
1
、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2
、
即使有最好的
道理
,不去学习,
就不知道它的
好
处
。
3
、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
自己的
不足
,
教人以后就会知道自己不懂的地方。
4
、
知道
自己的
不足,
然后就能反过来
反省
自己
;
知道
自己不懂的地方
,
然后就能
勉励自己。
5
、
所以说:
教学与学习
是
互相促进
的
。
6
、
《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
是学习的一半
。”
这话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议一议
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虽有
/
嘉肴
,
弗食
,不知
/
其旨也; 虽有
/
至道
,
弗学
,不知
/
其善也。
以
“
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
要性:
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
看,不亲自去尝尝,永远不知道滋味如何;同
样,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远也不
知道它的好处。
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
述,使说理浅显易懂。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
类比推理
”。
教与学关系文中是怎么说的?
教学相长
微讲座:成语探源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主要来源:
①
历史故事
完璧归赵
、指鹿为马
②
寓言故事
狐假虎威 、
画蛇添足
③神话或其他传说 夸父追日、八仙过海
④
古典文学
作品 胸有成竹 、外
强中
干、温故知新、择善而从、不堪其忧、任重道远
教学相长:
教的老师(师傅)和学的学生(徒弟)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能不能举出例子来说说你对 “教学相长”的理解?
学习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很有可能会问到传授的老师或朋友也无法回答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或朋友继续学习,以寻找解决问题的部分,这一过程,双方的知识都得到了增长,这就是“教学相长”的含义。
四、悟一悟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
(
xiǎo
,
小有声
音
)
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
未足以化(教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乎!
说话和考虑问题合乎法度,招求一些贤良人士辅佐自己,那就会有小的威信,但还不足以胜任统领军队的将领。礼贤于品
行
贤良的人,亲近于深谋远虑的人,就足以胜任统帅军队的将领,但还不足以教化
臣民
。君王如果要教化臣民,这一定要通过学习呀!
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道’: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兑
(
yuè
“
说”
)
命
》
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若不经过学习,不会明白儒家至道。所以作为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要把兴办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
尚书
·
兑命
》
篇中说:“由始至终要经常想着学习先王正典”,大概这就是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呀。
我们的感悟
“学”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人的终生,永无止息。
“学”要求人终身实践,而“教”就是实践学习的最佳方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终生学习”“无缝学习”。
作业
1
、背诵并默写全文。
2
、练习册。
谢谢各位老师光临指导!
请多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