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4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ID:561084

大小:30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机密★启用前 ‎2014年恩施州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卷 本试题卷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生答题全部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卷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及本试题卷上。‎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5.考生不得折叠答题卷,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知识运用(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瞬(shùn)间 喑(àn)哑 凹凼(wādàng) 忍俊不禁( jīn)‎ ‎ B. 敧( qī ) 斜 溅(jiàn)落 睥睨(bìnì) 苦心孤诣( yì )‎ C. 哺( bǔ )育 谰(lán)语 搓捻(cuōniǎn) 双眉颦蹙(cù)‎ D. 羁( jī )绊 颤(chàn)栗 尴尬(gāngà) 戛(jiá)然而止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收验 枯涸 惠心未泯 获益匪浅 澄澈渗和 B. 磐石 诀别 锋芒毕露 专心致志 心会神凝 C. 撺缀 御骋 花开辫颤 契而不舍 装模作样 D. 儒动 凛洌 重蹈复辙 闲情逸致 养经蓄锐 ‎3.关于下面汉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函、周、匠、冉这四个字都是三包围结结。‎ B. “母亲”的“母”字第三笔是横,第四笔是点。‎ C. 字谜“走是不对的”谜底是两包围结构的“赵”字,先写包围部分,后写被包围部分。‎ D. “建”“勉”“启”这三个字都是两包围结构,先写包围部分,后写被包围部分。‎ ‎4.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身处社会转型期,面对观点 ▲、表达 ▲,媒体更应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做法律底线的守护者、主流价值的弘扬者、社会共识的缔结者, ▲事实真相,而不是夸张炒作; ▲主流价值,而不是割裂社会共识; ▲社会舆论,而不是迎合偏激情绪。‎ A. 百喙莫辩 千古绝唱 传报 彰扬 引发 ‎ B. 百川朝海 千变万化 传达 彰闻 引领 ‎ C. 百花齐放 千奇百怪 传递 彰宣 引进 ‎ D. 百舸争流 千帆竞发 传播 彰显 引导 ‎ 语文试题卷第11页(共8页)‎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飞天的意境因人而异,稍纵即逝,只有明月山上的月光,令人终生难忘。‎ ‎②月光流泻在明月山起伏的山峦之时,那月宫中寂寞的嫦娥,一定在空中窥见了这如袂如带、拂动于山巅的月光。‎ ‎③希望在飘飘欲仙的酒意中,感受一回那飞天的意境。‎ ‎④而明月山上的人们,举杯邀明月,望见杯中的明月时,则会欣喜地一饮而尽。‎ ‎⑤触景生情,是否回忆起当年无奈飞天时,那眷恋凡间飘浮空中的罗带,这一别,何止千年。‎ A.①②⑤④③ B.①④②⑤③ ‎ C.⑤③②①④ D.②⑤④③①‎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此次探月任务成功的,就是探测器安全着陆月面。‎ B.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第二批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学员与公众见面。‎ C. 我们大家都认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传承中华文化。‎ D. “听写”和“谜语”都可以与“大会”组合成“听写大会”和“谜语大会”。‎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白色石雕边浓烈的色彩一抹一抹漫开去——孩子们正不断涌来。‎ B.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C .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D. 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二、文化积累(10分)‎ ‎8.古诗文名句默写(⑴⑵和⑶⑷各选作一题,第⑸~⑽任选四题)(6分) ‎ ‎⑴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⑵感时花溅泪, ▲ 。(杜甫《春望》)‎ ‎⑶蒹葭苍苍, ▲ 。所谓伊人, ▲ 。(《诗经》)‎ ‎⑷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 雪》) ‎ ‎⑸人生路上难免遇到困难挫折,这时,我们总喜欢用李白《行路难》中的:“ ▲ , ▲ ”来激励自己执着地追求理想。‎ ‎⑹唐朝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被眼前奇异风光所震撼,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边塞军中也对奇异风光作过描写,其词句是 ▲ ▲ 。‎ ‎⑺人生和自然都是难以完满的,因此,人们常用苏轼《水调歌头》中“ ▲ ▲ ”的词句来劝慰人不要过于忧愁悲伤。‎ ‎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语文试题卷第11页(共8页)‎ 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 。‎ ‎⑼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 ▲ ”一联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⑽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作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那便是“ ▲ , ▲ 。”‎ ‎9.名著导读(4分)‎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的是老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祥子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他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到旧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最普通的职业拉洋车,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辆自己的车。为这辆车,他的命运三起三落,最终以惨败告终。‎ ‎⑴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除了祥子外,还有一个是 ▲ ;祥子是全书的 ▲ ‎ ‎⑵这部小说通过祥子“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人物变化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文章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回答问题(13分)‎ ‎ 五岁那年的离家出走 ‎ 匡文庆 ‎①这件事是妈妈讲给我听的。‎ ‎②上小学以前,我一直被寄养在外婆家。‎ ‎③五岁那一年,有一次,亲戚给外婆家送来许多螃蟹。贪嘴的我从螃蟹一下锅就坐在饭桌旁,一直吃到所有人都离开饭桌了还意犹未尽。舅舅开玩笑地说:“行呀,你这陪客的工夫挺到家的嘛!”客人们一下子哄笑起来,连外婆也跟着笑。没有人注意到我小小的自尊心已膨胀成一个大气球,在他们的笑声中濒临爆裂。爆裂的结果是,我下定决心从外婆家出走,生平第一次只身踏上了回家的路。‎ ‎ ④从外婆家到我家大约有十四五里路的样子,一半的路程要走在一条名叫龙河的小河堤上,另一半则要走在棋盘一样整齐排列的对虾塘的堤坝上。总之,沿途处处都是水,充满了诱惑,又布满了危险。‎ ‎ ⑤那时三伏刚过,午后的太阳把河堤烤得冒起了烟,龙河里的水清冽得诱人,一群孩子正在水里嬉戏打闹。看到他们,我走不动了。外婆平日里绝对不允许我下水的,可是今天……‎ ‎ ⑥我在水里尽情地疯了一两个小时才上岸赶路。经过对虾塘的时候,免不了又和钓鱼摸虾的孩子们玩上一会儿,和路边的蝴蝶蜜蜂逗上一阵子。直到天快黑了,我才进了家。‎ ‎ ⑦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成功地回家,妈妈有点惊讶,赶紧问我外婆知不知道我回家的事,我含含糊糊地说声知道,就猛地扑向了饭桌。‎ ‎ ⑧外婆把镇上的几条街喊遍了,仍不见我的 语文试题卷第11页(共8页)‎ 踪影,一家人立即陷入了恐慌。外婆瘫倒在地上,站不起来,哆哆嗦嗦地命令舅舅和邻家的几个小伙子带上网沿龙河去打捞,命令二姨到六里之外爸爸教书的学校找他,命令三姨到我家看看我有没有回家。‎ ‎ ⑨那时候没有电话,就是自行车全镇也才有两三辆。‎ ‎ ⑩舅舅和那帮小伙子到了龙河边,也不知怎么那么巧,头一网下去真的就捞上来一个小孩。十七岁的舅舅吓得一头栽到水里,怎么也爬不上来。邻居一看不是我,赶紧一边掐舅舅的人中,一边找了一口大锅让那小孩伏在上面抢救。‎ ‎ ⑪外婆在家一听说河里捞上来个孩子,一下子昏了过去。苏醒后听说不是我,又昏了过去。‎ ‎ ⑫爸爸骑着好不容易借来的自行车,载着二姨回来。看到河堤上围满了人,便重重摔倒在路上,血“刷”地从头上流下来。得知并不是我,他立刻跳起来,飞一般往家里骑去。‎ ‎ ⑬快到家的时候,爸爸追上了跑得筋疲力尽的三姨。不知道是爸爸骑车太生疏的原因,还是心里太慌张,短短的一段路,他们摔了不知多少跤。‎ ‎ ⑭一进家门,看到我正和哥哥、弟弟没心没肺地打闹,三姨哇的一声哭起来。她完全忘记自己从来没有骑过车,抢过爸爸手里的自行车,摇摇晃晃骑上了就跑。听外婆说,三姨就是这样奇迹般地学会了骑自行车,一直骑到了家。‎ ‎ ⑮我猜出是怎么回事,躲到了门口不敢吱声。爸爸脸上带着一种我从没有见过的很奇怪的笑容,慢慢地走到我的身边,伸出手摩挲着我的短发,反复地说着同一句话:“你回来了呀,你回来了呀……”爸爸的神情把妈妈吓坏了,妈妈抱着他的胳膊一个劲儿抚摸。好长时间爸爸才恢复正常,妈妈忙着安抚,倒把打我的事给忘了。‎ ‎ ⑯晚上,妈妈到外婆家去了。爸爸一夜没有睡,就坐在屋里喝茶。觉得热了就拿出凉席铺在院子里,把我们兄弟三个人一个个抱出来躺好,自己坐在旁边为我们赶蚊子。觉得露水凉,又把我们一个个抱回屋放在床上,自己再坐在旁边喝茶。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抱来抱去,直到东方已白。‎ ‎ ⑰那以后,我好像突然懂事了。哪怕离开十分钟,也要告诉大人自己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来。‎ ‎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期)‎ ‎10.这篇小小说写五岁那年“我”离家出走,但大量笔墨却用在外婆、舅舅、邻家几个小伙子、二姨、三姨、爸爸对“我”的寻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第⑤段划线句子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2.第⑯段画线句子写“爸爸一夜没有睡”,既怕热着了“我们兄弟三人”,又怕凉着了“我们兄弟三人”,于是“反反复复地”“把我们兄弟三人”从屋子里到院子里“抱来抱去”,“直到东方已白”,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这一细节? ‎ ‎13.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任选两个),并评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在水里尽情地疯①了一两个小时才上岸赶路。经过对虾塘的时候,免不了又和钓鱼摸虾的孩子们玩②上一会儿,和路边的蝴蝶蜜蜂逗③上一阵子。‎ ‎14.第⑰段说“那以后,我好像突然懂事了”,“我”懂得了什么?‎ 语文试题卷第11页(共8页)‎ ‎(二)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回答问题(11分)‎ 廪君故里—--三里城 清江问月 ‎ ‎ ‎ 三里城全貌 ‎ ①三里城史称武落钟离山,位于清江北岸、巴东县水布垭镇境内,海拔1300多米。三里城虽然名之曰“城”,其实有山而无城,“城即山也”,三里城是一座以山为城的方圆三里的山;三里城形似虎钮錞(chún)于,“独立峻绝”, ‎ 清江三面护城,山即城也,三里城是一座天然形成的城。三里城东有古捍关,西有景阳关,南有邬阳关,北有野三关,四关拱卫,一城独尊,四千多年前就是土家族始祖廪(lǐn)君巴务相曾经“穴居”过的“城”。‎ ‎②三里城“城”虽只有三里,但却奇山异岭相连。城中有天鹅山,城东有朱雀岭,城西有磐石山,城北有天子山,城南有掷剑山。象征土家族始祖廪君巴务相的“廪君头”就端坐在朱雀岭主峰之上,他正以睿智的目光打量着山外的“廪地”,也似乎在思念着盐阳一战后的盐水女神。距三里城水路三十余里的清江南岸的神女峰,风华绝代的盐水女神临水而坐,汨汨的盐池温泉千年不涸,昼夜不寐的盐水女神正深情款款地等待那西去“广求廪地”的廪君凯旋。‎ ‎③三里城溶洞众多,主要有“赤穴”“黑穴”两类。“赤穴”有大洞湾、老虎洞、红洞等,“黑穴”有仙人洞、燕子洞、黑洞等,此外还有30多个不知名的洞。在众多洞穴中,以大洞湾、仙人洞最为幽深。大洞湾就是土家族始祖廪君巴务相走出武落钟离山之前居住过的“赤穴”。此洞宽四五十米,主洞纵深五六十米,高七八十米,面积约三百平方米,洞内常年干燥,避风,采光好;洞顶有一小洞,一碗口粗的水柱长流不息,清澈照人;洞内有一古石缸,是天然还是人工不得而知,相传是廪君吃水的地方。大洞湾以南约八百米就是仙人洞,洞体透黑,面积是大洞湾的1.5倍,洞内亦有一清泉顺洞边溢出。此洞也是常年干燥,避风,采光好。仙人洞就是樊、瞫(shěn)、相、郑四姓部落走出武落钟离山之前居住过的“黑穴”。三里城下南潭河渡口附近还有一个燕子洞,进洞朝里走一百多步,就是“并立穴中,相去一丈”“俗名阴阳石”的“二大石碛(qì)”。距燕子洞不到一公里就是难留洞,也就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写的“每乱,民入室避贼”而“无可攻理”的 “可容数百人”的“石室”。洞口残留着前人所书“良民避难”四个大字,洞内有暗河流出,洞壁有古人搭建栈道的痕迹。‎ ‎④三里城有一长约三华里的地段,两面绝壁千米,只有东、西城门口可以出入。东城门口有伸向南北两端绝壁的人工古城墙,据传四千多年前为土家族始祖廪君巴务相率族垒筑,‎ 语文试题卷第11页(共8页)‎ 一说此城墙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为防范明玉珍所筑。西城门口有延伸至南面绝壁形似古城墙的天然城墙。城墙下面全是绝壁,城墙高低错落,如斧劈刀削,长约数十米,石与石之间还有缺口,仿若城墙垛。天然城墙和人工城墙自然对接,浑然一体,刚好把三里城完整封锁。‎ ‎⑤三里城西城门口下就是天然港埠(bù)桃符口。“水色清照十丈”的清江在这里三面护城,形成一条天然的“护城河”。四千多年前,土家族始祖巴务相与同时告别穴居生活的樊、瞫、相、郑四姓部落就是从西城门口下到桃符口进行划船比赛最终推举巴务相为“廪君”的。取得“廪君”地位的巴务相统率五姓族人,“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在盐阳与盐水女神一战后,再举族西征的。‎ ‎⑥这是一座“独立峻绝”的山,这是一座“城即山也”的城。遗存的洞穴,唤醒的是巴人曾经的记忆;巍峨的城墙,承载的是先祖智慧的印迹。掷剑浮舟,五部落廪君一统;夷水西进,巴务相夷城建都。圣山犹在,等待朝圣的足迹;祖河长存,呼唤寻根的欢歌。逝去的,是一种生活;永恒的,是一种精神。‎ ‎(选自《恩施新闻网·文化恩施》,有删节)‎ ‎15.三里城只是一座方圆三里的山,为什么却称之为“城”?文中哪两种说法最能突出表现“三里城”的特点?‎ ‎16. 第③段介绍三里城的溶洞,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选其一种说明其作用。‎ ‎17.文中第④段中加点的“据传”“一说”两个词语能否去掉?请结合说明文语言特点做简要分析。‎ ‎18.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材料中找出两个词语(或从文中找出一个并列短语)概括这两项赛事,并说说哪一项赛事与现在的一项民俗活动有关?或者说是这项民俗活动的源头。 ‎ 四千多年前,居住在武落钟离山的巴、樊、瞫、相、郑五姓通过两项赛事“共立”廪君。五姓勇士先在一个很大的山洞掷剑,樊、瞫、相、郑四姓勇士掷出的剑到达目标前就已先后坠落,只有巴务相掷出的剑掷中目标。随后,他们又到清江浮舟。樊、瞫、相、郑四姓勇士的“土船”在穿过激流险滩时先后翻沉到了水里,只有巴务相划着“土船”到达了对岸。‎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语文试题卷第11页(共8页)‎ ‎(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 ‎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⑵蝉则千转不穷。‎ ‎⑶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⑷望峰息心。‎ ‎20.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 ‎⑵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1.读了这篇文章,从富阳至桐庐给你的总体印象是“ ▲ , ▲ ”。第二段写水,突出表现一个“ ▲ ”字;第三段写山,紧扣一个“ ▲ ”字。‎ ‎22. 文中加线句子是作者描绘山景时的感受,请你对这个句子进行评析。‎ 四、诗歌欣赏(8分) ‎ ‎23.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4分)‎ 嫩绿的芽儿 冰心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选自《冰心诗集》)‎ ‎⑴“芽儿”“花儿”“果儿”三个意象的排列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 ‎⑵“嫩绿”“淡白”“深红”在诗中各有什么含义?(选择两个回答)‎ ‎24.欣赏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 ‎⑴ 这首诗第二、四句先后两次写“巴山夜雨”,其内涵有什么不同?‎ 语文试题卷第11页(共8页)‎ ‎⑵简析第二句诗中“涨”字的妙处。‎ 五、综合性学习(6分)‎ ‎25.探究“大树进城”问题。‎ 在不少城市的边缘地区或者远离城市的乡野间、森林里,许多大树消失了。它们最终的去向,不是死在城市的绿化带里,就是活在城里的楼房中间。所谓大树,主要是那指些树高4米以上、胸径15厘米以上或是树龄20年以上且具有一定园林观赏价值的树种。近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树木移植管理的通知》,明确了禁止采挖的区域和树木的类型。‎ ‎⑴什么是“大树进城”?你怎样看时下刮起的“大树进城”之风?‎ ‎⑵观察右边这幅漫画,用一句话表述漫画的内容。‎ ‎⑶“大树进城风”有什么危害?说说你的看法。‎ 六、个性表达(50分) ‎ ‎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⑴命题作文:漫步风景 ‎⑵情境作文 按照下面情境要求,写一篇作文。‎ ‎ 时间:一年春好处 地点:草色近却无 天气:小雨润如酥 ‎ 人物:我;游人;行人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语文试题卷第11页(共8页)‎ 机密★启用前 ‎2014年恩施州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知识运用(14分)‎ ‎1.(2分)C;2.(2分)B; 3.(2分)C;4.(2分)D;5.(2分)D ;6.(2分)C;7. B。‎ 评分说明:1~题每小题2分。‎ 二、文化积累(10分)‎ ‎ 8.(6分)⑴天涯若比邻;⑵恨别鸟惊心;⑶白露为霜、在水一方;⑷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评分说明:每小题1分,错一字该题不给分。‎ ‎9.名著导读(4分)‎ ‎⑴(2分)虎妞 灵魂人物(答“主人公”亦可)。‎ 评分说明:一空1分。‎ ‎⑵(2分)祥子所生活的那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或:在那个时代,仅靠个人奋斗是难以改变自身命运的。‎ 评分说明:大意正确即可。‎ 三、文章阅读(32分)‎ ‎(一)小小说(13分)‎ ‎10.(3分)突出长辈对“我”的担心,同时也写出“我”的离家出走给亲人们带来的麻烦。‎ 评分说明:大意正确即可。‎ ‎11.(3分)描写三伏过后中午太阳的火烈,突出龙河清冽的河水对五岁的“我”的诱惑,渲染了故事发生的气氛,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评分说明:大意正确即可。‎ ‎12.(2分)刻画人物的心理。两个“觉得”后的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充分说明了爸爸对我们兄弟三人的关心和爱护。‎ 评分说明:大意正确即可。‎ ‎13.(3分)①长时间无节制地戏水;②和孩子们一起钓鱼摸虾;③惹蜂弄蝶。这三个词语生动地再现了离开外婆家的“我”回家路上“玩”的经历,为后文长辈们到处寻找“我”埋下伏笔。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作为孩子贪玩、好动、好奇的天性。‎ 评分说明:一个1分。‎ 语文试题卷第11页(共8页)‎ ‎14.(2分)离家外出要告诉家里人,哪怕是很短的时间,不让家里人为自己担心。‎ 评分说明:大意正确即可。‎ ‎(二)说明文(11分)‎ ‎15.(3分)三里城方圆约三里,三面环水,周边有天然城墙和人工古城墙,有东、西城门口。独立峻绝;城即山也。‎ 评分说明:第一问1分;第二问对一点给1分。‎ ‎16.(3分)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引资料。分类别:使说明条理清楚;列数字: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举例子: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引资料: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评分说明:四种说明方法,对一种给0.5分;作用1分,任选一种即可。‎ ‎17.(2分)不能去掉。“据传”是“根据传说”,不一定是史实;“一说”是“另一种传说”,也不一定是史实。如果去掉,那就是“史实”,不准确。‎ 评分说明:问1分,分析1分。‎ ‎18.(3分)掷剑浮舟 赛龙舟 评分说明:两个词语对一个给1分,或并列短语2分,后一问1分。‎ ‎(三)文言文(8分)‎ ‎19.(2分)⑴显现。⑵穷:穷尽。⑶奔:指飞奔的骏马。⑷息:使……停止;或“平息”。‎ 评分说明:每个词语0.5分。‎ ‎20.(2分)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⑵笔直地向上指向(天空),形成了成百上千的山峰。‎ 评分说明:译文大意正确即可给分。‎ ‎21.(2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异;奇。‎ 评分说明:每空各0.5分。‎ ‎22.(2分)这个句子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评分说明:两个方面各1分,大意正确即可。‎ 四、诗歌欣赏(8分) ‎ ‎24.(4分)⑴(2分)不能。这个排列顺序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结果并让人们欣赏到将结果奉献于人类的过程,这一过程正好对应了青年的人生过程;“芽儿”“花儿”“果儿”所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评分说明: 判断0.5分,简答1.5分,大意正确即可。‎ ‎(2)(2分)⑵“嫩绿”显示了“芽儿”的活力与朝气;“淡白”说明了“花儿”的朴素无华,纯洁,不追求华丽的外表;“深红”象征着“果儿”的成熟、丰硕和美丽。‎ 评分说明:一个1分,大意正确即可。‎ ‎25.(4分)⑴(2分)第一次是实写,是诗人现实中的背景,它点明诗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 评分说明:实写、虚写各1分,大意正确即可。‎ 语文试题卷第11页(共8页)‎ ‎⑵(2分)用一“涨”字既写出了巴山夜雨秋池水满这一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又流露出了远在巴山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了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一层意思均可给2分,大意正确即可。‎ 五、综合性学习(6分)‎ ‎25.(6分)‎ ‎⑴(2分)⑴大树由乡下移植进城;一些地方为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和政绩,盲目攀比绿化速度和树木档次,强求一日成林、一夜成景,大量非法移植大树古树搞绿化形象工程。‎ 评分说明:一问1分,大意正确即可。‎ ‎⑵(2分)⑵大树在进城的路上哭泣。‎ 评分说明:大意正确即可。‎ ‎⑶(2分)①“大树进城”风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②“大树进城”后,树体被破坏,起不到预期的绿化效果;③大树移植进城成活率低,劳民伤财;④大树进城带来了病虫害。‎ 评分说明: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六、个性表达(50分)‎ ‎26.作文 作文总分50分,分两项评分,作文45分,按五类评分;书写5分,分两个等级评分。‎ 作文评分标准 类别 赋 分 评 分 标 准 一类文 ‎40~45分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充实;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感情抒发自然,给人以启迪。或论点明确,论证有力。‎ 二类文 ‎36~39分 中心明确,内容真实可信;语言简洁通畅,叙议结合较好。或论点明确,论证较有力。‎ 三类文 ‎27~35分 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平淡;语言较通顺,有一定真情。或论点较明确,论证一般。‎ 四类文 ‎15~26分 中心不太明确,内容不太具体;语言表达较差,缺乏情感体验。或无论点,没有什么论据。‎ 五类文 ‎14分以下 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文字不通顺,语言不生动;没有真情实感。或无论点论据,说理不正确。‎ 书 写 ‎4~5分 汉字书写规范,字体整洁美观, 书写技能熟练,书写能力很强。‎ ‎1~3分 错别字校多,字迹潦草。‎ 合计 ‎45+5‎ 语文试题卷第11页(共8页)‎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