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讲苏轼的《定风波》的
邱宇强
3月4日,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赵谦翔来我校讲学。我有幸与赵老师“同课异构”上了一节课,授课内容是苏轼的《定风波》。下面我就把自己讲授这课的整个过程呈现给大家。
备课之初,我定下了讲授这课所要体现的三个理念,第一,立足文本,遵从人的阅读习惯,先从解读文本本身出发,再探讨文本之后的东西;第二,细读文本,从词到句,把文本真正吃透;第三,让“读”回归语文课堂,通过“读”体会诗意,通过“读”体现对诗歌的深入理解。
基于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点,第一,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词内容,体悟诗词感情;第二,能够使用“四读”法,由浅入深的理解诗歌,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第三,理解苏东坡达观的处世态度,真正体悟苏东坡旷达的胸襟。
下面是我课前详细的备课稿,课堂基本是按这个流程进行的。
刚才大家齐诵了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二首《定风波》(板书:苏轼词两首·定风波)
我们仍然采用“四读”法来学习这篇诗文。
一读,正读。(板书:正读)
要想把诗文读准,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正音。(板书:读准,正音)
导学案上给大家指出了三个词,谁能给大家说一下。(指一名同学校音)
其他音也都能校准吧?大家先在下面自由朗读两遍,然后我找一名同学诵读。
确定音都读准后,齐读。
进入到二读,意读。(板书:意读)
要想把诗文读懂,就要晓意。(板书:读懂,晓意)
这里的“晓意”,既包括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也包括对整首诗词意义的理解。
导学案中给大家列了几个重点词语,先请一名同学解释一下。
解释的很正确。相信其他同学也都写上了,因为这些词的解释书下都有。但我要说的是,你解释完了,但是你不一定真理解。
比方说,“吟啸”,书下解释是“吟咏长啸”,可是谁能演示一下,“吟啸”是什么样的?
找同学体会。
老师引导,“吟”是“吟咏”的意思,好理解。苏轼此时可能边走边吟诵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或是吟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当然也可能在吟咏自己的诗。可是这“啸”怎么理解?这个词,古诗文中还真常见,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登东皋以舒啸”,还比方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有“偃仰啸歌”,这么多人都爱“啸”,不觉就让人想,“啸”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查字典,加上体会,知道“啸”实际上就是“撮口做声,吹口哨”。(教师模仿)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咬文嚼字?是因为,你只有这样彻底的理解了,才能体会“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中作者的状态。
还有“料峭”有寒冷的意思,那如果我说“北方的冬天真冷呀,一出门就是料峭的北风”对不对?不对,因为,料峭只能来形容春风。
最后来看“萧瑟”,书下注解是“风吹雨落的声音”,大家对这个解释有过怀疑没?解释的对不对,我们把这个解释带进去。“回头看刚才风吹雨落的声音的地方”,总感觉不是那么妥当。查商务出版社的大的古汉字典,“萧瑟”有三个意思,一个是秋风声,如曹操的《观沧海》中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第二个意思是,寂寞凄凉的样子,如杜甫诗“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第三个意思是,寂静的样子,如张协诗“峥嵘幽蔼,萧瑟虚玄”。根本就没有“风吹雨落的声音”,是不是当中的某一个意思的意译呢?第一个意思倒是跟声音有关,但是字典已经明确“萧瑟”是形容“秋风”,而本文是“春风”,解释不同。所以我认为“萧瑟”在这里应该是第三个意思,“寂静的样子”,整句理顺下来就是“回头看刚才还是(风吹雨打的地方)此时已经寂静了”,这与后边的“也无风雨也无晴”两者也能对上。
这样解释完了,大家对文中的词语是不是都理解了,理解了我们就再读一边,当然这回读,就要边读边理解意思了。齐读。
词语的意思理解了,诗词的意义就理解了吗?不见得。所以要想真正读懂这首词,我们还要前后联系,把词意融会贯通。事先让大家理解诗词,写出不理解的问题,那下面就让大家把问题摆出来,让我们师生共同处理。
假设问题一:作者手持竹杖、脚穿草鞋在泥泞中行走,怎么能比“骑马”还“轻”呢?
明确:“轻”,并不是他“身轻”,而是他的“心轻”,是他乐观精神的一种体现。“竹杖芒鞋”本是草野百姓的装束,也是苏轼在黄州“半是闲人半是罪人”处境的体现。而“骑马”,是官者的形象,所以这一句,鲜明的表现了被贬苏轼的精神境界是超然外物的。
假设问题二:序文已说“雨具先去”,可后文为什么又有“一蓑”,前后不是矛盾吗?
明确:不矛盾。“一蓑”并不是实指。这里的“蓑”,可指苏轼的思想,精神风貌,包括他的才华。“我就是这个样子,管你个东南西北风。”
假设问题三:春风是“料峭”的,而作者却是“微冷”,怎么理解?
明确:“料峭”是写实,“微冷”是写感受,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个差距表现了作者乐观的精神状态。
假设问题四:苏轼喝没喝酒,此词是不是他酒后的自我宽慰?
首先说,苏轼爱喝酒,还爱喝醉。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就写到东坡是一个“酒量不大,但是饮酒成瘾者。”他的诗也可以为证,如“把酒问青天”,如“酒酣肝胆尚开张”,如“一尊还酹江月”,如“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说本诗是作者酒后所写也可,这正如之前我们学过的苏轼同一时期的《赤壁赋》,到最后不也是与朋友“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吗?以至于大睡到不知东方既白吗?
假设问题五:作者要“归去”到哪里?
明确:“归去”不是指想回到朝中。书下注解明确说了去沙湖买地的目的是“终老”。表现出一种要退隐的洒脱的心态。
假设问题六:前面明明说“道中遇雨”,“已而遂晴”,可词后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呀?
明确:这是涉及到诗词中“风雨”的理解。共有三层意思,一指“自然界中的风雨”,二指苏轼遭遇的“政治风雨”,三指作者“心中的风雨”,“也无风雨也无晴”,是指苏轼的内心没有风雨阴晴的差别,他不因天晴而喜,不因雨天而悲。他怀的是一颗超然物外的心,他按照自己预定的人生道路悠然前行。
解决了这些疑问,我们才算是理解诗词的意义了。谁能给大家归纳一下这首词所写的内容。
明确:作者通过借写自己遭遇的自然风雨,暗写了自己所遭遇的政治风雨。
在我们共同努力之下,诗词读懂了,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把诗歌再读一边。
意读之后,我们进行“三读”,“情读”,(板书:情读)
通过体会整首词的情感,把诗词读透。(板书:体情,读透)
在分析诗词内容的基础之上,谁能给大家归纳一下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作者借对自然风雨的坦然面对,抒发了对政治风雨的泰然处之之情,表现出他达观的处世态度和旷达的胸襟。
下面我们就再读一遍诗词,争取读出苏轼的坦然,苏轼的泰然,苏轼的旷达!
在我们追求把诗词读准、读懂、读透的目标之上,我们争取达到一个“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其意旨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的境界,把诗歌读“美”。(板书:美读)
刚才我们一直是齐读,下面就找同学一个个的读,看谁读的最有味道,读的最“美”。
下面大家再听听曾是曹操扮演者的鲍国安的朗读,体会一下,看你是不是同意他对诗歌的情感体会。
教师谈自己看法,我认为他读的不是很理想,其感情基调太过于低沉,没有体现出作者坦然乐观、旷达狂放的感情。教师范读。
诗文讲到这里应该是讲完了,但是学习苏东坡,只了解到这个层次,我感觉对苏轼人文精神的认识还只能算是停留在书本上,是一种概念化的认识。所以除了读更多苏轼的诗词文章外,我给大家推荐了一本书和几篇文章,有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余秋雨《山居笔记》中的《苏东坡突围》,方方的《喜欢苏东坡》,刘艳琴的《来生便嫁苏东坡》。这里不妨跟大家一起画画苏东坡一生“为官及被贬的路线图”。大家可能会真正认识到为什么说苏东坡是旷达的,是乐天派了!(幻灯片:显示北宋地图,再显示中国地图,结合苏轼为官经历,在地图上画苏轼一生的“路线图”,后附主要经历)
经过勾画苏轼“为官及被贬路线图”,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宦海沉浮,苏东坡一生的坎坷实在是太多了。把这些人生不顺放到任何一个人身上,想必任何人都会早早的垮掉,但是苏轼确确实实的没有倒下。并且,在他的词中,你见不到李白对命运不济的激愤,也见不到屈原不如意后的孤傲。有的更多的是潇洒和旷达!
有同学说,要你这么说,我还旷达呢?我妈说我没救了,老师说我没救了,连同学也说我没救了,可我一天还快快乐乐的,不是也挺旷达吗?其实苏轼可不仅仅是图自己的一种潇洒。他并没有因为自己仕途的不如意而怠慢了百姓。在“三苏祠博物馆”里陈列着这么一份功绩单,我们可以看看。(幻灯片呈现)
所以说,旷达不是自己简单的潇洒!
了解了苏轼的人生经历之后,再提苏轼旷达的胸襟,想是就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了。在认识苏东坡伟大的同时,我们又多了一份对他的敬仰!
结束语:有人说,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事。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请你再读读她的文字吧!
附:《定风波》导学案
《定风波》导学案
导学目标:
1、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词中寄寓的感情。
2、用心体会,能有感情的朗诵诗词。
3、理解苏东坡达观处世的态度,领会其旷达的人生观。
课内预学活动
活动一:正音。
活动目的:把音读准。
1、 同行:tonghang\tongxing
2、 蓑:suo
3、 料峭:liaoqiao
活动二:晓意。
活动目的:把词读懂。
(一) 释词义
1、 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2、 吟啸:吟咏长啸。啸
3、 芒鞋:
4、 蓑:
5、 料峭:
6、 向来:
7、 萧瑟:
(二) 释词意
阅读课文,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出来,以便我们共同探讨。
比如,对序文中“雨具先去”,而后文中又说“一蓑”,老师就有点不明白,觉得前后矛盾呀?
活动三:体情。
活动目的:把词读透。
《定风波》一词,表达了苏东坡怎样的情感?
课外拓展活动
活动一:延伸阅读。
活动目的:全面了解的苏东坡。
相关书目及文章:
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方方《喜欢苏东坡》
刘艳琴《来生便嫁苏东坡》
活动二:阅读训练。
活动目的:体会苏东坡的独特魅力,掌握几种描写人物的手法。
阅读下文,回答1—4题:
喜欢苏东坡
方方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标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可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也是凤毛麟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酒、月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诗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若将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都“馀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情,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的“之最”。当年神宗陛下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诗文,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去佩服和仰慕,再无话说。
苏东坡之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太才华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安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了这些而整日里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命家史”。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年;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笔,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一个人能活到如此地步,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我喜欢苏东坡有些入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如有听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这种态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地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他不知道,能成为世上第一个阅读苏东坡诗文的人、能一天到晚听到苏东坡谈笑风生的人该是怎样的幸福!
1.说说文章开头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综观全文,作者喜欢苏东坡并为他倾倒的原因是什么?
3."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析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手法及其作用。
学习小结
现要举行“中华历史文化名人盛典”颁奖大会,请你为获奖的苏东坡写一段颁奖词。
附:苏东坡大事年表
1037年生于眉州眉山,在现在的四川成都南。
1056年,虚岁21岁,进京赶考。既东京汴梁,今天的河南开封。1057年考中进士,到1069年王安石变法,十多年间主要在京城任职于史馆,当然实际上没干几年,因为期间他的母亲、妻子王弗、父亲先后去世,服丧守孝近6年。
1071年因上书反对变法,被革新派排挤出京城,外放任杭州通判。今江苏杭州。
1074年改任密州,现山东诸城。
1076年改任徐州,现江苏徐州。
1079年改任湖州,现浙江湖州。被外放十余年,本以为朝中之事与他瓜葛不大,没想到的是到湖州不到三个月,他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祸事,因当时李定等人故意曲解诗句,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将苏东坡下狱,既“乌台诗案”,这在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中,有详细记述。苏东坡坐牢103天,受尽折磨,曾经同关在一起的一名官员曾写诗到: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好宋太祖赵匡胤年间就定下了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东坡才面的一死。
1080年出狱,被贬黄州,现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相当于现在农村的民兵队副队长。职位相当低微,以至生计不能维持。于是他带领家人开垦于城东的一块坡地,“东坡居士”便是这时起的。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写出前后《赤壁赋》,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当然还包括这首《定风波》。
1084年改任汝州,今河南地界,但因路途遥远,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苏轼请求后改任常州,未到常州,宋神宗驾崩。王安石改革派被打压,司马光为相。
1085年主管登州,今山东蓬莱。之后被召回朝。但又因上书反对司马光全部废除新法。又遭排挤。
1089年再度自求外调杭州。
1091年又改任颍州,今安徽阜阳。
1092年改任扬州,今属江苏。
1093年改调定州,今河北定县。
1094年被贬惠州,今广东惠州。
1097年再贬到儋州,在今海南。千年前的海南,那是蛮荒之地,是朝廷流放严重的、死不改悔的罪臣的首选场地。到了儋州,真乃天高皇帝远,你造不了反,发点儿牢骚也没有人听得见。家破人亡的苏轼做好了死在海南的心理准备,正如诗中所道:"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九死蛮荒吾不悔,兹游奇绝慰平生”。
1101年遇赦,北返,途中卒于常州,葬于汝州郏县,今河南郏县。享年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