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这种文体,或歌颂赞美,或有所警戒。
2、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伟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考点:1、课文的出处,作者以及作者的相关常识(试卷课内文言文第一题)
2、课内重点词语的意思(试卷课内文言文第二题)
3、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 (试卷课内文言文第三、四、五题)
4、课文的背诵默写 (试卷第一大题古诗文默写)
复习要点: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是 刘禹锡 ,字 梦得, 唐 代 文学家,铭:古代的一种文体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
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全文点睛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类比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他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二)本文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洁伟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问答题
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答:比兴的手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本文对陋室是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征?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陋室特征:雅。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出作者对这一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4、对于陋室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
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5、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代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这一核心。
现代文阅读
不同文体、类型的问题,解答的思路和方式不一样,集中复习训练阶段,同学们更要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总结并融会贯通。下面就几种典型考点的答题思路、技巧为同学们作指导:
1、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一是搞清楚词语的本义,二是分析这些词语在文句中的表意作用,三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内涵。
2、理解某个句子的含义或分析句子的作用
(1)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要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
(2)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可以从它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结合表达方式等来进行。
在文章开头:开篇点题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渲染气氛,定下感情基调、或总领下文,或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记叙文),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记叙文)等。
在文章中间:承上启下(过渡)。如果句子单独成段,还有强调的作用。
在文章末尾:(强调)中心,深化(升华)主题;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等。
3、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描写事物、表现对象的特征(表现了人物或作者的感情)。
排比,反复:增强语言气势,强调对象的特点(记叙文、说明文),作者的观点、感情(议论文、记叙文),加强节奏感。
反问,设问:强调某些内容,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用心 爱心 专心
4、环境描写的作用
(1)自然环境(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点明时间、地点,增加事件的真实性;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2)社会环境(与故事有关的社会状况或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的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等。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
1、 ,随风直到夜郎西。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
3、 , 。可怜白发生。
4、 , ,人比黄花瘦。
5、离别赠诗,是古代文人送别时常见的形式,在赠别诗中,有许多诗词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写出你知道的连续的两句诗或词并写出作者和出处。
诗、词句: , 。
作者和出处 , 。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甲)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选文的作者是 ,字 , 朝 家。
7、解释加点的字或词:
(1)谈笑有鸿儒( ) (2)无案牍之劳形( )
(3)惟吾德馨( ) (4)斯是陋室( )
8、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乙)课外文言文阅读
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③。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④。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注释】 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②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③售:卖出去。 ④直:通“值”。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方得一车 ( ) ②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11、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二)现代文阅读
母亲的羽衣
(1)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
(2)女儿的问话充满童真和稚气。我真的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但这句问话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开启了情感与记忆的箱箧……
(3)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小女孩,我总是惊奇地窥伺着母亲。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
(4)母亲的樟木箱子又深又沉,像一个浑沌黝黑初生的宇宙。我还记得的是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怪异却又严肃的樟脑味,以及我在母亲喝禁声中东摸摸西探探的快乐。
(5)我唯一真正记得的一件东西是幅漂亮的湘绣被面,雪白的缎子上,绣着兔子、翠绿的小白菜和红艳欲滴的小萝卜。母亲一边整理,一面会回过头来说:“别碰,别碰,等你结婚送给你。”
(6)那幅湘绣后来好像不知怎么就消失了,我也没有细问。但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打开箱子时那份欣悦自足的表情,会让我觉得她忽然不属于周遭的世界,那时候她会忘记晚饭,忘记我扎辫子的红绒绳。
(7)除了晒箱子,母亲最爱回顾的是早逝的外公对她的宠爱。外公总喜欢带她上街去吃点心,而当年的肴肉和汤包又是如何好吃,甚至煎得两面黄的炒面和冰糖豆浆都是超乎我想象力之外的美味。
(8)每听她说那些事的时候,我都惊讶万分——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红烧肉和新炒的蔬菜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地放在父亲面前的,她自己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
(9)母亲每讲起那些事,总有无限的温柔,她既不感伤,也不怨叹,只是那样平静地说着,并不想把那个世界拉回来。下一顿饭她仍然会坐在老地方吃那盘剩菜;而到夜晚,她会照例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她一直都负责把自己牢锁在这个家里……
(10)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得痴然如醉。
(11)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把洁白的羽衣拍了又拍,无声无息的关上箱子,藏好钥匙。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
(12)女儿没有得到答案,哪肯善罢。双臂将我的脖颈搂得更紧:“妈妈?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
(13)我回过神来,却又一时愣住,我究竟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不想也不方便告诉她什么,只胡乱应付着:“不是,妈妈不是仙女,你快睡觉。”
用心 爱心 专心
(14)对我的搪塞,女儿将信将疑。她听话地闭上眼睛,旋又不放心地睁开:“如果你是仙女,也要教我仙法哦!”
(15)我笑而不答,替她把被子掖好。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当代世界出版社,有改动)
1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窥伺( ) ②黝黑 ( ) ③纺霓( ) ④搪塞 ( )
13、第(6)(7)两段中加点词语“欣悦自足”和“最爱回顾”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14、从第(7)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在小时候倍受宠爱、尽享“美味”,而第(8)段中作者却说“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5、从文中可以看出“母亲”有着怎样的特点?
16、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文中“母亲的羽衣”究竟指的是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
17、你认为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18、正如文中所言,每一位母亲自她“决定做一个母亲”起,都自觉不自觉地脱下那件羽衣,并小心地珍藏起心中的那份美好。其实,让母亲重新穿上那件美丽的羽衣,也是每个做儿女的共同心愿。请以“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为开头,写几句话,表达你的心愿。
(三)名著阅读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人禀操曰:“兵多粮少,当如之何?”操曰:“可将小解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 垕曰:“兵士倘怨,如何?”操曰:“吾自有策。” 垕依命,以小斛分散。操暗使人各寨探听,无不嗟怨,皆言丞相欺众。操乃密召王垕入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 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 垕大惊曰:“某实无罪!”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 垕再欲言时,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
19、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
20、用简洁语言概括本选段内容
21、从此情节中可见曹操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三、综合实践与作文
“岁月如歌”,三年的初中时光匆匆而过。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与惆怅,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用心 爱心 专心
毕业在即的你,请你列举自己在三年学习生活中的一次典型的成功事例,并对取得成功的原因作简要的自我点评。
作文
1、当我面对 的时候(不少于600字)
2、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作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字迹工整、美观。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用心 爱心 专心
【试题答案】
一、
1、我寄愁心与明月
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
(一)
(甲)6、刘禹锡,梦得,唐 文学
7、大 使……劳累 指品德高尚 这
8、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
(乙)9、才 这样
10、他立即把所有的沉香木烧成了炭,再运到集市上去卖,结果还没卖到半车炭的价钱。
11、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见异思迁,要有恒心和耐心。(意思对即可)
(二)
12、窥伺sì 黝黑 yǒu 纺霓 ní 搪塞 sè
13、真实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眷恋,也反映出母亲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美好。
14、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更加凸显出母亲的牺牲奉献精神和母爱的无私伟大;更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5、贤淑节俭,顾家爱家,内心丰富等
16、“母亲”在“决定做一个母亲”前倍受宠爱、无牵无挂、自由快乐幸福的美好生活。好处:形象生动,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内涵和韵味,易引发读者深层的思考。
17、歌颂了母爱的神圣伟大。
18、略
(三)
19、《三国演义》、罗贯中
20、杀粮官定军心
21、奸诈、狡猾、有权谋、心狠手辣
三、作文略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