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质量测试语文(A卷)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质量测试语文(A卷)试题

ID:561526

大小:379.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2018年莆田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A卷)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中国传统司法智慧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孕育的产物,对中国传统司法文明的演进起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人道性、正义性更是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儒家、法家是两个影响深远的学派,其司法智慧也对司法实践影响颇巨,而且在今日仍有重要借鉴价值,可为现代司法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精神资源和制度资源。‎ ‎“德主司法”是指以道德精神主导司法,它体现了儒家学派的司法智慧。儒家道德有着丰富的内容,但大略言之,以“仁道”为核心和主流。“仁道”,即仁爱之道,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特别是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这与现代的人道主义理念也有相通之处。应该指出,儒家的仁道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此种影响亦及于传统司法制度,如“录囚”“直诉”“赦宥”“存留养亲”“死刑覆奏”“死刑监候”等,无不体现了一定的仁道精神。虽然封建司法制度在整体上仍然偏于严酷,但上述制度的创设却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其严酷性,而显示了某种人道温情。‎ ‎“德主司法”既然是让道德主宰司法,当然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或者说必须具备人道情怀,儒家经典提倡的“好生之德”就是例证,它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绝对不可嗜血成性,无视人的生命尊严,靠“刑杀”树威。在儒家看来,一切反仁道的司法活动都应受到道义的谴责。另外,司法人员还应当具备“敬”“慎”之类的道德素质,严肃认真、小心谨慎地对待司法活动,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责任司法”意味着司法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出了错案必须承担责任。在法家思想中,“责任司法”的理论源于责任行政的理论,因为当时的司法权与行政权不分家。责任行政的理论要求行政执法主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为此,秦朝制定了完善的监察制度,对行政执法进行严密的监察,对执法主体的违法行为进行追究。根据当时的体制,司法权只是行政权的一部分,因此,对行政权的监察也包括了对司法权的监察,监察主体如果发现司法人员存在徇私枉法、司法不公问题,自然会对其加以惩戒。可以说,监察制度是当时司法责任制得以确立的前提。秦朝的司法责任制具有开创性,其法典《秦律》中规定的“不直”“纵囚”“失刑”等罪名就是例证。  ‎ ‎“责任司法”也是一种“治吏”司法,法家提倡“明主治吏不治民”,要求将整治官员作风纳入法治化轨道。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吏”是当时的底层官员,数量庞大,又与民众有着广泛的接触,其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到官府在民众中的形象,也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利益诉求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法家才将治国的重点和政治的起点放在“治吏”上。‎ ‎(摘编自崔永东《传统法律文化孕育的司法智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司法智慧的人道性、正义性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孕育的产物,具有历久弥新的作用。‎ B. 儒家思想以“仁道”为核心,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这与现代人道主义理念深相契合。‎ C. “录囚”“直诉”等法律制度的存在,说明我国封建司法制度是人性化的,充满温情的。‎ D. 法家倡导“治吏”的一个原因是官员们的行为作风直接关乎民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主要从儒家、法家入手,论述了它们所蕴含的司法智慧对后世司法实践产生的深远影响。‎ B. 二、三两段从儒家思想对传统司法制度的影响、司法人员的道德要求、执法态度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C. 文章引用了儒、法两家的相关思想和许多古代司法制度中的罪名名词,使得论述有理有据。‎ D. 第四段以秦朝的监察制度为例,论证了法家的“责任司法”对中国传统司法文明的演进起到促进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不借鉴儒家和法家传统的司法智慧,中国的现代司法改革就可能走许多弯路。‎ B. 司法人员只要具备“敬”“慎”的素质,就能使每个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C. 如果不是受到法家的责任行政理论的影响,那么秦朝就不会制定完善的监察制度。‎ D. “德主司法”与“责任司法”分属中国司法进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无所谓优劣。‎ ‎【答案】1. A 2. B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B项,“这与现代人道主义理念深相契合”错误,原文为“这与现代的人道主义理念也有相通之处”。C 项,“说明我国封建司法制度是人性化的,充满温情的”错误,原文为“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其严酷性,而显示了某种人道温情”。D项,“官员们”错误,应是“底层官员们”。‎ ‎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三个层面”错误,“执法态度”也属“道德要求”层面。‎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选项C论证方法归纳错误。‎ ‎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关系成为。“只要……就……”错误。‎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红皮鸡蛋 蓝月 桌子上,一篮子红皮土鸡蛋干净亮泽。‎ 这是乡下的二娘送来的,她说土鸡蛋虽不是什么稀罕物,养人。‎ 二娘其实是郑其的二婶。在郑其5岁的时候,一个嗜血的黄昏,郑其的父母被一辆酒驾拖拉机当场撞死。郑其的奶奶经不住打击,也随着去了。‎ 尚不懂事的郑其就由二婶抚养,从此,郑其唤二婶二娘。‎ 二娘有一子叫郑虎,小郑其一岁。两孩子亲兄弟一样,只是郑虎调皮,不爱学习,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偷果子摘瓜,因这没少挨二娘的笤帚。每当这时候,郑其就站出来为郑虎求情。郑其不厌其烦地帮郑虎补课,终于两人一先一后都考上了高中。但二娘却犯了难,郑其的二叔原本就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这期间突然加剧了,关节变形,根本不能下地劳作,一家子重担全压在二娘身上,如今两孩子的学费成了难中之难。‎ 郑其说,二娘,让虎子上吧。‎ 一向和蔼的二娘唬了脸,这事二娘心里有数,你只管好好读书。‎ 郑其不敢吭声了。‎ 结果郑虎辍学跟着村里的包工头出去打工。郑其说这怎么可以?二娘说,虎子不是读书的料。你安心读书,咱们郑家出你这个状元,我也跟祖上有交代了。‎ 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包红皮鸡蛋,让他晚上读书饿了吃。‎ 郑其含着泪花看瘦削的二娘匆匆离去,鸡蛋还是热的,二娘几乎是跑着来的啊!‎ 二娘的红皮鸡蛋一直陪着郑其政法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当上法院院长。郑虎也很争气,由于头脑灵活,自己拉起了施工队,当上了小包工头。‎ 村人都劝二娘跟着儿子享福去。二娘说,乡下挺好,城里不能养鸡,买来的鸡蛋都不好,听说有啥……啥安来着……二娘,叫三聚氰胺。对,对对对。二娘乐得脸满都是褶子。‎ 每次二娘送来鸡蛋就匆匆走了,任凭郑其怎么挽留都不肯多留,说乡下一大堆事情呢。‎ 今天,二娘破例坐了会儿,嘴巴动了动,结果什么也没说,颤巍巍站起了身,说回了。郑其蓦然间发现二娘老了,脸色枯槁,满头白发,背佝偻得厉害……‎ 二娘……郑其的一声呼唤,二娘颤了下身子,泪陡然滑落,说,其娃,虎子的事情,你该咋办就咋办吧。‎ 目送二娘离去,郑其眼睛发涩。心里暗骂,虎子啊虎子,你浑啊!‎ 虎子犯的事不轻。‎ 那天,郑虎正因一笔工程款没有到账心烦,一个民工闯进来,说家里老母有病,急需用钱,要郑虎结清前面拖欠的工钱。郑虎不耐烦地起身就走人,谁知道民工扯住他的衣服不放。郑虎火往上涌,就把民工一顿拳脚。不幸的是,那人本来就患了脑瘤,只是一直没被发现,拳脚之下,受伤诱发一命呜呼了。民工的老母一纸状书把郑虎送进了监狱。‎ 郑虎泪流满面,说,哥,你这回一定要帮我呀!千不看万不看,你看在咱娘份儿上,你总不能让咱娘没有儿子吧。而且……就算我不打他,他也说不准哪天就死了……‎ 你给我住嘴!事到如今,你居然还一味为自己开脱!郑其气得脸都白了,心像撕裂一样疼。‎ 要说郑虎的案子,要帮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那位民工本身有病,但是……‎ 郑其的眼前不断交替出现着两张老妇人的脸,都是白发苍苍,都是皱纹纵横……一个是受害民工的老母亲,另一个是二娘。‎ 郑其伸手拿起一个红皮鸡蛋,却似有千斤之重,手也不禁颤抖起来,啪地掉落在地,顿时四分五裂……‎ 郑其看着地上的狼藉,打了一个哆嗦,他一松手就可以把好好的鸡蛋打破,那么他再一松手呢……‎ 他连夜赶去了乡下,他要和二娘好好谈谈……‎ 二娘正在灶前忙碌,看到他来,说,你来得正好。一会这些鸡蛋煮好了,你带给虎子,他好多年没吃我煮的鸡蛋了……你对他说,娘说的,人命不分贵贱,该还的必须还。‎ 二娘……郑其眼里涌出了泪花。‎ ‎(有删节)‎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截取主人公生活中的一个短时片段,按时间顺序叙事,其中两次插叙,使现在和过去交织,延展了小说叙事时空,曲折生动。‎ B. 小说前半部分写二娘对郑其的养育、造就之恩,后半部分写二娘支持郑其秉公办案,主要目的是为了刻画二娘质朴、明理的形象。‎ C. “鸡蛋还是热的,二娘几乎是跑着来的啊!”时隔多年,郑其依然记得二娘给自己送鸡蛋的这个细节,说明他也是个顾念情义的人。‎ D. “今天,二娘破例坐了会儿”,她原是为郑虎说情来的,但“结果什么也没说”,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复杂斗争,使人物显得立体、真实。‎ ‎5. 小说中两处画横线部分写郑其呼唤“二娘……”分别表现了郑其怎样的心理?‎ ‎6. “红皮鸡蛋”在小说多次出现,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4. B 5. (1)第一处表现了郑其在情与法之间矛盾纠结的痛苦心理。(2)第二处表现了郑其对通达事理的二娘的感激和敬意。 ‎ ‎6. (1)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小说叙事集中。(2)推动情节发展。二娘说它“养人”引起了郑其对二娘的恩情的回忆;打破鸡蛋引起他心理的警惕——松手会坏了原则、操守,于是他连夜赶去乡下,要和二娘好好谈谈。(3)具有象征意味。象征二娘的淳朴、善良和她对郑其的养育之恩;象征郑其作为公务人员的原则、底线和法无私情的操守。‎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B项,主要目的不是刻画二娘形象。‎ ‎5.‎ ‎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中两处画横线部分写郑其呼唤‘二娘……’分别表现了郑其怎样的心理?”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要想分析出人物的真实的心理,要结合情节,任务的言行分析。认真阅读,找到两次呼唤“二娘”是在什么情况下。第一次郑其呼唤“二娘”是在二娘送鸡蛋时想替儿子郑虎说情的事情。作为法院院长的郑其,理智上知道不能为郑虎开脱,但是,“郑其蓦然间发现二娘老了,脸色枯槁,满头白发,背佝偻得厉害……”,这又让郑其在感情上想帮二娘。所以这次的呼唤“二娘”,表现了郑其在情与法之间矛盾纠结的痛苦心理。第二次郑其呼唤“二娘”是在作品的最后,是在郑其回到二娘家想做二娘的思想工作的,可是“二娘正在灶前忙碌,看到他来,说,你来得正好。一会这些鸡蛋煮好了,你带给虎子,他好多年没吃我煮的鸡蛋了……你对他说,娘说的,人命不分贵贱,该还的必须还。” 所以这次的呼唤“二娘”,表现了郑其对通达事理的二娘的感激和敬意。郑其呼唤“二娘”出现在不同的情况下,反映其心理活动必然不同,本题要结合小说的情节分开回答即可。‎ 点睛: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文章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新意,并且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文章更充实。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归纳、综合筛选出的内容,要从确定内容中的关键句意、层意入手,发掘隐含信息。‎ ‎6. 试题分析:题干是“‘红皮鸡蛋’在小说多次出现,起到什么作用?”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作品中重要物象的作用。“红皮鸡蛋”作为小说中的重要的物象,要分析其作用,要从情节结构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的使用、主题的揭示等角度分析。小说围绕“红皮鸡蛋”,写了二娘送鸡蛋给侄儿郑其,二娘说它“养人”从读书一直送到他工作,但是二娘很久没有给自己的儿子郑虎送“红皮鸡蛋”。这引起了郑其对二娘的恩情的回忆,二娘送红皮鸡蛋时想为儿子说情,但是最后体谅到郑其的难处,放弃了走私情的想法。小说中还写到了郑其打破鸡蛋的事情,这引起了他的警惕:鸡蛋失手打破了,如果自己对郑其松手,那就是会坏了原则、操守。小说围绕“红皮鸡蛋”安排情节,贯穿全文,成为小说的线索,使小说叙事集中。‎ 同时,又推动情节发展。手法上用了象征,象征二娘的淳朴、善良和她对郑其的养育之恩;象征郑其作为公务人员的原则、底线和法无私情的操守。根据以上的反分析,分点从不同的角度回答即可。‎ 点睛:小说和散文中经常见到分析某个细节或某种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这些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时小说主要从反应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是文章的线索。散文主要分析结构上的照应、线索,内容上的强调情感和文章的主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2017年以来,中国脱贫攻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年度减贫任务将超额完成,贫困人口将再减少100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2017年中国产业扶贫新业态发展迅速,电商扶贫带动274万贫困户增收,光伏扶贫直接惠及80万贫困户,旅游扶贫覆盖2.3万个贫困村。完成340万贫困人口搬迁任务。健康扶贫救治421万大病和慢性病贫困患者,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以上。2012年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五年共减贫6600多万人,年均减少1300万人以上。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7年12月29日)‎ 材料二 图1 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 ‎(数据《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 图2 中国贫困户主要成因类型及结构比例 ‎(数据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相关资料)‎ 材料三 ‎“显然,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损耗,是明年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何雨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坦言,目前国内扶贫工作的投入转化率其实并不高。从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数据看,2016年中央和地方在扶贫上合计投入了1000亿元。按照减少1000万贫困人口规模计算,人均扶贫投入资金超过1万元。但按照数据和过去两年的通货膨胀率来计算,2016年中国的贫困人口标准也就在3000元左右。从投入收益比来分析,国家在扶贫投入上的转化率其实只有30%左右。‎ ‎(摘编自《中国产经新闻》2016年12月21日)‎ 材料四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昌汉白村驻村调研,听到了许多关于扶贫的议论和故事。其中,印象颇深的是老支书的一句话,“凡是用资金、项目能解决的贫困问题都不是难事,扶贫最难的还是怎么让贫困群众摆脱‘等’‘靠’‘要’这样的思想贫困。”在这个村,就有一个出了名的“阿斗”改头换面成脱贫积极分子的故事:一开始“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帮扶干部送来基础母羊,他转身卖了换钱;给他找到打工机会,工作时间喝醉玩消失……帮扶干部一有空就去“阿斗”家,引导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随时帮他解决遇到的困难。时间一长,帮扶帮到了心里,干活干出了自信。原先“躺倒不干”的“阿斗”逐渐“站了起来”,去年也成功脱贫。‎ 按照贫困退出标准,昌汉白村已经脱贫。帮助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激发内生动力,实现稳定脱贫、良性发展,是昌汉白村下一步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普遍面临的“坚中之坚”。‎ 调研发现,一些贫困群众自认为“富不了,也饿不死”,对脱贫致富想法不多,甚至想都不想,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则贪图安逸,吃不了苦,等着别人送小康。昌汉白村有个超甜西瓜基地,打工一天250元,但一些村民嫌大棚里干活太热太累太细,干着干着就悄悄知难而退了……除了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思想贫困成因比较复杂,绝非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耐心必不可少,帮扶上更要下足“绣花”功夫。‎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31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电商、光伏、旅游和健康扶贫为代表的中国产业扶贫新业态发展迅速,受益贫困人口多。‎ B. 我国贫困人口年均减少量在2000-2005年达到峰值,其变化趋势与经济增长速度呈正相关。‎ C. 国内扶贫投入实际转化率不高,2016年只有30%左右,大部分损耗在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上。‎ D. 昌汉白村“阿斗”逐渐“站了起来”的故事生动说明思想脱贫是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2-2017年,中国扶贫攻坚保持良好态势,共减贫6600多万人,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贡献。‎ B. 数据表明,疾病、技术和劳动力短缺、缺少资金等是致贫的主要原因,这为国家扶贫提供了参考。‎ C. 如果不帮助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激发内生动力,我国许多已经脱贫的农村有可能重新返贫。‎ D. 要让中国脱贫攻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贫困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首先是要提高扶贫资金转化率。‎ ‎9. 我国应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7. D 8. D ‎ ‎9. ①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②帮助贫困人口异地搬迁。③增加健康扶贫投入。④根据致贫原因实施精准扶贫。⑤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⑥切实帮助贫困人口思想脱贫。‎ ‎【解析】‎ ‎7.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健康扶贫”不属于“产业扶贫”范畴。B项,“正相关”错。C项,“大部分损耗在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上”错。‎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8.‎ ‎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首先是要提高扶贫资金转化率”错。‎ ‎9. 试题分析:题干是“我国应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所给的材料,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对文中重要内容要认真分析、筛选、整合。认真阅读四则材料,材料一中说“2017年中国产业扶贫新业态发展迅速,电商扶贫带动274万贫困户增收,光伏扶贫直接惠及80万贫困户,旅游扶贫覆盖2.3万个贫困村。完成340万贫困人口搬迁任务。健康扶贫救治421万大病和慢性病贫困患者,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以上。”材料二用柱状图的方式说明“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用饼状图的方式介绍中国贫困户主要成因类型及结构比例。材料三中说“显然,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损耗,是明年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扶贫工作的投入转化率其实并不高。”材料四中引用老支书的话:“凡是用资金、项目能解决的贫困问题都不是难事,扶贫最难的还是怎么让贫困群众摆脱‘等’‘靠’‘要’这样的思想贫困。”“帮助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激发内生动力,实现稳定脱贫、良性发展,是昌汉白村下一步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普遍面临的‘坚中之坚’。”综合上述有效打的区间,本题可从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搬迁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帮助贫困人口思想脱贫等方面回答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胡晋臣,字子远,蜀州人。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为成都通判。制置使范成大以公辅荐诸朝,孝宗召赴行在。入对,疏当今士俗、民力、边备、军政四弊。试学士院,除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兼右曹郎官。轮对,论三事:一、无忽讲读官,以仁宗为法;二、责谏官以纠官邪,责宰相以抑奔竞;三、广听纳,通下情,以销未形之患。又极论近幸,上览奏色动。晋臣口陈甚悉,至论及两税折变,天威稍霁,首肯久之。赵雄时秉政,手诏下中书问近幸姓名。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近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晋臣以亲年高,求外补,知汉州,除潼川路提点刑狱,以忧去。服除再召,以五事见,曰:“选将帅,广常平,治渠堰,更铨法,通楮币。”上谓辅臣曰:“胡晋臣言可行。”除度支郎,累迁侍御史。朱熹除兵部郎官,以病足未供职。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光宗 嗣位,迁工部侍郎,除给事中,每以裁滥恩、惜名器为重,上嘉其有守,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既而朝重华宫孝宗谓曰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晋臣拜谢。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上自南郊后久不御朝,晋臣与丞相留正同心辅政,中外帖然。其所奏陈,以温凊定省为先,次及亲君子、远小人、抑侥幸、消朋党,启沃剀切,弥缝缜密。未几,薨于位,赠资政殿学士,谥文靖。‎ ‎(节选自《宋史·胡晋臣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既而朝重华宫/孝宗谓曰/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 B. 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既而朝重华宫/孝宗谓曰/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 C. 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既而朝重华宫/孝宗谓曰/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 D. 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既而朝重华宫/孝宗谓曰/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在,即“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本来指京都,后用以专指天子巡行天下时所到之地。‎ B. 《易》为《易经》的简称,又称《周易》,与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合称“五经”。‎ C. 嗣位,即继承君位。封建社会里,嗣位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历代君位一般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 薨,古称诸侯、封王的贵族或有爵位的高官去世,也指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育的皇子公主去世。‎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胡晋臣政治才能突出。他得到了制置使范成大的推荐,受到了孝宗的召见,他明确阐述了当时的四种弊端,官职得以升迁。‎ B. 胡晋臣为人刚正不阿。他敢于当面责问中书令,也敢于上奏直陈亲信大臣受宠弄权之事,中书令为此畏惧他,皇帝为此醒悟。‎ C. 胡晋臣能够明辨是非。侍郎林栗弹劾朱熹不接受任职的行为十分傲慢,胡晋臣上疏挽留朱熹而反对林栗,得到了人们的支持。‎ D. 胡晋臣对大宋竭忠尽智。他尽心尽力辅佐孝宗、光宗两位皇帝,竭诚开导皇帝,切中事理,小心谨慎弥补过失,后死于任上。‎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广听纳,通下情,以销未形之患。‎ ‎(2)上自南郊后久不御朝,晋臣与丞相留正同心辅政,中外帖然。‎ ‎【答案】10. C 11. C 12. B ‎ ‎13. (1)(应该)广泛听取、采纳意见,了解下层的情况,来消除尚未形成的祸患。(2)皇上从南郊回来后很久不临朝,胡晋臣和丞相留正同心协力铺政,朝廷内外一派安定。‎ ‎【解析】‎ ‎10.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捕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嗣君擢任二三大臣”的意思是:现任皇帝提拔任用的二三位大臣。句中“/嗣君”作主语,“擢任”作谓语,“/二三大臣”作宾语。句意完整,语法正确,故应在“大臣”后停顿,排除A项、D项。“上命条上军政利害”的意思是:皇帝命他分条列举军政方面的利与害。句意完整,句中不用停顿,故排除B项。据此推断C项正确。文言断句后,语意要符合文意。疏通句意为:正式上朝谢恩那天,皇帝命他分条列举军政方面的利与害。不久在重华宫朝拜前任皇帝孝宗,孝宗对他说:“现任皇帝提拔任用的二三位大臣,非常合我意,听说朝廷外面也没有不同的意见。”‎ ‎1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C项,“长子”错,应是“嫡长子”。‎ ‎1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项,“中书令为此畏惧他”于文无据。‎ ‎13.‎ ‎ 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通”:“了解”;“下情”:“下层的情况”;“以”:“来”:“销”:“消除”。第二句关键点:“自”:“从”;“御朝”:“临朝”;“帖然”:“安定的样子”。‎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五是有些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 参考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独孤及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 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 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中的“文章达”“羽翼高”赞美王录事年轻时文章通达、才华横溢。‎ B. 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借指王录事官位卑下。‎ C. 第五句运用“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典故,劝诫王录事韬光养晦。‎ D. 诗人同情王录事长期没能升迁,但又劝他安于低位,不要诉说辛劳。‎ E. 本诗主要运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表情达意,语言浅显直白。‎ ‎15. 同为送别诗,本诗尾联与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联,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答案】14. AE 15. 都有劝勉之意。独孤诗重在表达对王录事到任后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期许;王诗则侧重表达劝勉双方不必为离别而伤感的旷达情怀。‎ ‎【解析】‎ ‎1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A项,“羽翼高”比喻“志向高远”。E项,“语言浅显直白”错。‎ ‎15. 试题分析:题干是“同为送别诗,本诗尾联与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联,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选材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先读懂这两首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独孤及的《送虢州王录事之任》一诗,首联赞美了王录事文采出众,有杰出才能;颔联对其长期不能升迁的同情、安慰;颈联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尾联鼓励其不辞辛劳,建功立业。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像一般小儿女那样。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同为送别诗,比较两首诗的尾联都有劝勉之意。只是独孤诗重在表达对王录事到任后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期许。王诗则侧重表达劝勉双方不必为离别而伤感的旷达情怀。本题要求回答两首诗在表达情感有何异同。要先回答出相同点,再回答表达的情感的不同点。‎ 点睛: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另一种是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首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此题为比较异同,并且给出比较的范围,较为容易,结合诗歌作答即可。注意意境的概括和手法的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眼泪总与悲愁结合在一起,如《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热恋中的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 ‎(2)韩愈在《师说》中对“师”的职责提出独到见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3)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表达戍边将士思乡怀亲与边患未平之间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不见复关 (2). 泣涕涟涟 (3).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 浊酒一杯家万里 (5). 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复”“涟”“受”“惑”“酒”“勒”“计”,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平时自命不凡,显出很有能耐的样子,而遇到一点事情就期期艾艾,摆出无奈的表情,这样的人实在令人生厌。‎ ‎②小冯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刚到公司便崭露锋芒, 协调能力实在太突出了,难怪总经理对她另眼相看。‎ ‎③日前,“牡丹艺术花海节”在洛阳举办,游客花了钱在园内看到的却多是塑料假花,盛名难副,这钱花得憋屈。‎ ‎④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技术的迭代,网络空间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开始野蛮生长,一些政府网站,饱受网民诟病。‎ ‎⑤对游子来说,故乡是世上最美的地方,故乡在他们的心里占据了挥之不去的地位,故乡的山水总是让他们魂牵梦萦。‎ ‎⑥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犹如坂上走丸,有一定的风险,只有精通业务,严于律己,才能“化险为夷”。‎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⑤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本题要求选择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此题可以用排除法。①“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句中并不是指口吃,而是强调其遇事缺乏决断,犹疑无从下手。不合语境。②“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使用正确。排除A项、C项。③“盛名难副”:名望很大,而实际情况难以和名望相称。使用正确,排除B项。④“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适用对象只能是人,侧重于品质。不合语境。⑤“挥之不去”:(事务)压在心头,无法排解;指某些事情已经发生过了但没有办法挽回,一直在脑海中回想,怎么也忘不掉。不合语境。⑥“坂上走丸”:坂,斜坡;走,指很快地滚动;丸,弹丸。像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不合语境。‎ 点睛: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要仔细分析语境。还可以用排除法做成语题。‎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为了帮助乡亲们尽快跟上时代的脚步,村里组织了先后7批次200多人去广州、珠海等地学习种植、养殖先进技术经验。‎ B. 据《燕赵晚报》报道,不论是“血燕”风波和“冰糖水”质疑,燕窝的问题根源在于产品质量标准缺失且完全被市场左右。‎ C. 党的十九大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在旅游主管部门出台规定,为了游客安全而要求景区限制入内游客人数,很多景区仍然秉持着游客多多益善的经营理念。‎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A项,语序不当,“先后”应放在“组织”前。B项,虚词使用不当,把“和”改为“还是”。D项,成分残缺,应在“游客人数”后面加上“的情况下”。‎ 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周经理,我初来乍到,业务方面还不熟练,如果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周到,还望见教。‎ B. 在座谈会上,他说:“刚才大家从各个角度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我就不再发表高论了。”‎ C. 李奶奶每天坚持跳广场舞锻炼身体,她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垮了,谁垂怜我呢!”‎ D. 黄琼不高兴地说:“本来约好要一起郊游,可王芳临时有事失陪了,弄得大家不欢而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A项,“见教”,客套话,指让对方指教自己。B项,“高论”,敬辞,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C项,“垂怜”,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怜爱或同情。D项,“失陪”,客套话,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对方,多指中途先走。‎ ‎20.‎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按照生态学的观点,①____,就会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生物生态适应。比如旗形树,长时间生活在单一风向的环境里,就尽量减少向风面枝条的萌发,长成旗子的形状;骆驼,长期在沙漠里面生活,就有了驼峰,②_____,在缺水的情况下脂肪就会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供骆驼在最干旱的时候使用。因此,人类作为大千世界的一个物种,③______。‎ ‎【答案】 (1). ①生物长期在特定的环境里生活(或:生物想要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 (2). ②驼峰里面是脂肪 (3). ③也会对环境产生生物生态适应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这道题考查上下文衔接。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文段中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本段阐释“”。第一空根据前面一句“”和后面“”等信息,可知要填的内容是 ,即“”。第二空据后面说的“”,可知前后两句是 关系,所以要填的是“ ”。第三个空由后面一句中“ ”可知要填的内容与前一句也是 关系,根据前一句“ ”,可以推知第三空要填的内容应是说 。 ‎ ‎21. 下面的句子推理正确的两项是( )‎ A. 尽管你是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合法选民,但你不是属于这个选区的选民,对不起,你不能在这里投票。‎ B. 在我们班,你不会讲俄语,我不会讲俄语,李山不会讲俄语,赵斌不会讲俄语,所以,我们班没有人会讲俄语。‎ C. 在某些国家,无神论传播很广,自杀率也很高,所以,失去对上帝的信仰就是导致自杀的原因。‎ D. 学校决定派老师外出学习,或者张兰去上海,或者李霞去北京,李霞没有去北京,所以,张兰被派去上海。‎ E. 如果外面的交通堵塞,那么李佳上班可能会迟到,现在外面路面畅通,那么李佳上班不会迟到。‎ ‎【答案】AD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如果能有意识地培养自知力、成长力、学习力、选择力、自控力和沟通力,不仅能够拥有快乐的人生体验,也将为卓越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年轻人,请认真审视自己:是否具备了这六种能力?将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请给你最信任的人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透露具体的个人、学校信息,落款统一为“晓明”;不少于800字。‎ ‎【答案】老师:‎ 您好!‎ 艾默生说过:“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也不全然,只要我们学会审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就可以活出自己的色彩。‎ 有一则故事,一只乌鸦看到一只老鹰飞身扑下悬崖抓走了一只小羊后,心生羡慕,便学着老鹰的样子冲下悬崖,没想到却被羊毛缠住爪子,让牧羊人抓住了。看到这则故事的人都不免会笑出声来,但我们不如从现代生活中找找例子,如在历史上,赫鲁晓夫执政时不注重本国实情而盲目效仿美国,大面积种植玉米,使得国民经济损失严重,进一步加剧了苏联的紧张局面,以及在新中国建立时期,因以苏联为前导,也犯了不少类似于“邯郸学步”错误。‎ 金·奥特雷刚出道之时,想要改掉他得克萨斯的乡音,为了使自己像个城里的绅士,便自称为纽约人,结果大家都在背后耻笑他。后来,他开始弹奏五弦琴,唱他的西部歌曲,开始了他那了不起的演艺生涯,成为全世界在电影界和广播界最有名的西部歌星之一。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我们用不着去模仿别人,要学会审视自己,找到自己的发光点,倘若天下人都一样,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审视自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超越,为我们提供奋斗的能量。“1+1声音工作室”是一个主要工作人员全是由视障者组成的电台。通过电台,向残障人士传递信息,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走出心理阴影,这取得了巨大成功。每一位视障工作者都审视着自己,知道自己虽然看不见光明,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却能用声音开启世界,活出自己的不平凡。他们拥有了这般信念,便产生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们抹去曾经的伤痛,自我超越,不畏艰难,为帮助残障人士实现自我梦想而奋斗着。‎ 我们每个人的个性、形象、人格都有其相应的潜在的独特性,就像树叶一样,大致看上去都一样,但仔细比较一下,不可能找到两片相同的叶子。那么人就更应该如此,即使是孪生兄弟姐妹,外表大致都一样,却总能在性格上找出它们的差异。‎ 生活中总有些人会去模仿别人,忘记自身的特点,常常看见别人穿的衣服很漂亮,就会也去买,但穿在自己身上是否合适,却不去考虑。总之,在生活中,追求一个并不合适自己的模式的人很难获得成功,也很难获得幸福。保持自己的本色,在顺其自然中充分发展自己是最明智的。‎ 您的学生:晓明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所给的材料是引用译为心理学家的话,引出年轻人应该具备六种能力,并且指出了拥有这六种能力的意义:不仅能够拥有快乐的人生体验,也将为卓越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材料的意思是说年轻人一个人如果能有意识地培养这六种能力,就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材料的关键词是这六种能力,它们是:自知力、成长力、学习力、选择力、自控力和沟通力。考生要对这六个关键词有准确的理解:“自知力”又称内省力。一个自知力完整的病人,通常能认识到自己患了病,知道哪些症状是病态,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成长力”是指人在动态环境下, 以创造最大社会价值并获取持续成长为的理念,持续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能力和潜力。“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学习力是指一个人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选择力”是一种决策能力,学会选择,才能发挥内在潜力。“自控力”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自制力是坚强的重要标志。 与之相反是任性。对自己持放纵态度,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任意胡为,不考虑行为及后果及事态带来的影响。“沟通力”是指让对方达成行动或理解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的能。沟通的品质取决于对方的回应。良好的沟通是要说对方想听的,听对方想说的。构思时,可以对照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哪种能力的缺失或欠缺,重点写如何培养这种能力;‎ 或是先要明确这六种能力后,文章还要重点分析如何提高这六种能力,以及这六种能力对人的影响。1.写议论文:(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点。(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2.写记叙文:(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2)围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4)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要扣题目(中心),点题目(中心)。(5)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本题即此审题,写作即可。‎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 ‎ ‎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