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高三1月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高三1月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ID:561844

大小:242.5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高三1月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 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2003年位居全球 500 强的我国高校只有 9 所,2017 年上升到 45 所。尽管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我国大学发展却始终纠结于自身的文化认同。中国现代大学起源于中日甲午战争后建立的西式学堂,目的在于学习西方以强国,与本土文化传统关联较少。我国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中西大学理念之间的冲突持续存在于高等教育发展之中:一方面,现代大学在建制上基于西方大学模式;另一方面,作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核心的儒家文化传统仍在大学的日常运行中发挥影响。 ‎ 西方经典大学理念强调知识的本体论意义,坚持从苏格拉底所开启并在柏拉图时代得以奠定的对知识和伦理加以反思的知识论传统。而我国高等教育传统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知识,尤其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强调理论与实践、事实与价值、个体与集体的结合,强调学校与政治、社会、自然的结合。两种文化传统尚未实现很好的调和,这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显著地体现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中。根据 2016 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在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位居全球前 200 名的我国大陆高校有 19 所;在工程与计算机科学领域有 41 所;而在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球前 200 名的中国高校只有 3 所。 ‎ 事实上,整个东亚地区高等教育沿循西方大学模式的发展进程也受到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传统的极大影响。东亚诸社会都在与西方大学模式的碰撞方面经历了相似的困难。例如,日本高等教育同样面临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的窘境。然而,纵观世界,在西方大学模式占据主导地位的几百年间,很少有除东亚之外的其他非西方社会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步。因此,我国及其他主要东亚社会的成就具有世界性意义。如何将本土文化传统与欧美大学模式融合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认同,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顶尖高校面临的文化使命。实现这一文化使命极有可能推动一种新的大学模式的产生,不同于西方主要大学中的单一文化现象,将以二元甚至多元文化为其最主要特征。践行这一文化使命也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一场文化试验。 ‎ 尽管全面实现中西文化融合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但在我国顶尖大学内已经出现了较为清晰的中西高等教育理念有机结合的迹象。(摘编自杨锐、李梦洋《中国顶尖大学的文化使命》)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大学要解决自身的文化认同的问题,必须先对知识的意义做出准确判断。‎ B.建制模式和文化传统的不一致,造成我国大学长期纠结于自身的文化认同。‎ C.中国高等教育一直未能调和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以致难有突破性的发展。‎ D.只有形成新的大学模式,中国高校才能消除文化认同的纠结,实现文化使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切入,接着转入谈论我国大学文化认同的话题。 ‎ B.本文先揭示我国高校文化认同纠结的根源,再指出解决文化认同问题的重要性。 ‎ C.文末说中西文化融合之路是曲折的,是基于前文对中西大学文化传统差异的比较。 ‎ D.对于东亚的高等教育,本文从经历过的困难、现有成就及其原因进行梳理探讨。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说西方大学较少有中国大学那样的文化认同纠结,应与现代大学建制于西方有 ‎ 关。 ‎ B.相比于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能体现文化传统,也更易受其影 ‎ 响。 ‎ C.西方大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成就比中国大,主要是因为西方大学单一文化现象突出。 ‎ D.从东亚地区高等教育已取得的成就,可以乐见我国高等教育在中西文化融合上的前 ‎ 景。 ‎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 ‎ 塞罕坝的月光         何申 ‎ ‎ 塞北天高,秋阳明艳,田野里的庄稼散发出成熟的味道。那是 1994 年中秋节,我带着几名记者从承德市匆匆奔向塞罕坝机械林场。‎ ‎ ‎ 车子向前行驶着,忽然就有白沙打在挡风玻璃上,哗哗作响,看看又不像沙子,从吉普车窗外伸手抓一把,“沙粒”小米般硬硬的,但很快就觉出湿润——不是沙,是雪!‎ ‎ ‎ 谁能想到,塞罕坝农历八月就下雪了!看来,“胡天八月即飞雪”,用在这里也完全合适。坝上的天气变化快。将近傍晚,虽然雪粒仍留脚下不肯化去,如同为大地铺了一张白宣,‎ ‎ ‎ 但苍穹却早已深静高远,风息星现,只是那星星并不繁耀,好似知道今夜天上的主角,是那一轮圆月。‎ ‎ ‎ 吃过晚饭,记者小张说:社长,咱们与其在这冻着,不如去我舅舅家,他家肯定暖和。我惊讶:你舅舅在这里?‎ ‎ ‎ 小张说:我舅舅从林大一毕业就到这里了。‎ ‎ ‎ 我说:那敢情好,我也想看看他们是如何过中秋节的。‎ ‎ ‎ 家属区并不大,小张也是很久没来,在几户院外转了又转,终于走进一家,可还是差了,他舅舅家在隔壁。‎ ‎ ‎ 屋里果然暖和。三间,中间一间屋有大灶,灶膛暗红,热气从锅盖缝隙飘出。一张圆桌上,摆着三份碗筷,当中有个盘子,扣着大碗,那是怕菜凉了。西屋里跑出来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先是好奇地打量我们,然后欢喜地叫小张哥,问啥时来的,等等。‎ ‎ ‎ 小张舅妈身高马大,东北口音。她快人快语,说,你们来得正好,今天是八月十五,他舅一会儿就从分场回来,你们一起喝顿酒。‎ ‎ ‎ ‎ ‎ ‎2‎ ‎ ‎ ‎ ‎ 我有些尴尬,但也不便走,于是坐在东屋聊起来。聊天中得知,小张舅妈是锦州人,毕业于东北林学院,和小张舅舅同年来到塞罕坝,俩人有三个孩子。老大两口子也在林场工作,二儿子念书后留在省会石家庄了。老闺女就是西屋的女孩,今年初三,想着高中去承德市里念,就怕考不上。至于这家的男主人,小张的舅舅,眼下是一个分场的场长,平时不回来,说好了今天回家一起过八月十五,可到这会儿也不见人影。‎ ‎ ‎ 不知不觉,月光已从窗户透进来,其间小张舅妈添了两次火,却依然不见小张舅舅回来。后来有人在院外喊:来电话了,分场今晚防火情况紧,不回来了,别傻老婆等汉子了。小张舅妈说,得了,又空欢喜一场,咱们一块吃吧。‎ ‎ ‎ 那哪成,于是我们告辞。小张舅妈看留不住我们,忽然悄悄拉了我一下,说:有件事想麻烦您,不知行不?‎ ‎ ‎ 我说:您说。‎ ‎ ‎ 她说:我老闺女念高中,您给帮帮忙……‎ ‎ ‎ 我没法拒绝:到时候,尽力、尽力吧……‎ ‎ ‎ 她说:别尽力,一定帮,一定帮!‎ ‎ ‎ 出来,走在坚硬的泥土路上,十五的圆月已高悬在深黛色的夜空中,给塞罕坝的大地抹上一层厚厚的金辉。‎ ‎ ‎ 小张和他的表妹从后面撵上来,手里拎着怀里抱着不少串成一串的干蘑。我说,你们这是干什么。小张说,是我舅妈送给你们的,没准备,现摘下来。我说,不能收。小张表妹把干蘑硬塞给我,说,这是我暑假里采的,一定收。说罢转身跑进月光中。‎ ‎ ‎ 我不由地生出点异样感觉,坝上人太直了,也不怕强人所难。忽然间,我意识到这里有一个问题,问小张:你表妹今年初三,最小也十五岁,生她的时候已经开始计划生育,况且你舅妈那时年龄也不小了。‎ ‎ ‎ 小张四下瞅瞅说:也不瞒你们,我这表妹不是我舅妈亲生的,她的父母原都是这场里的,出车祸没了。是我舅妈把她带大的,并发誓要把她培养成大学生。‎ ‎ ‎ 我惊讶,一股惭愧之情从头顶一直渗到脚底。继而是一种敬佩,博大辽阔的塞罕坝,养育了多么宽广的胸怀。这无边无际的林海,既是对上天的告白,又是对人间的表述。‎ ‎ ‎ 我在塞罕坝的月光下行走,脚下是中秋节粒粒白雪。‎ ‎ ‎ 那一夜,我无眠。         (有删改)‎ ‎ ‎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中用诗句“胡天八月即飞雪”写塞罕坝的天气,表达了作者的讶异之情,也让读 ‎ ‎ 者可以由此想见塞罕坝人工作和生活的不易。‎ ‎ ‎ B.本文叙事简洁,叙述常暗含情感,比如写院外喊话,既交代了小张舅舅不回家过节 ‎ ‎ 的事由,也暗含对塞罕坝人粗犷朴实的欣赏。‎ ‎ ‎ C.无边无际的林海是“对上天的告白”“对人间的表述”,作者这样说既是对林场垦荒 ‎ ‎ 造林成就的赞誉,也表达了人定胜天的自信。‎ ‎ ‎ D.本文记述塞罕坝一个普通职工家庭的中秋节生活,真实地展现他们的生活场景和状 ‎ ‎ 况,并没有刻意表现他们的辛劳和贡献。‎ ‎ ‎ ‎5.作者对小张舅妈的印象经历了哪些变化?本文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5‎ ‎ ‎ 分)‎ ‎ ‎ ‎6.本文标题“塞罕坝的月光”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 ‎ ‎ ‎ ‎ ‎ ‎ ‎ ‎3‎ ‎ ‎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 ‎ 材料一:‎ ‎ ‎ 中国科学院近日发布了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FAST 首次发现脉冲星,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 6 颗通过国际认证。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发现脉冲星只是研究的第一步,未来将进一步进行各项基础研究,FAST将“开启中国射电波段大科学装置系统产生原创发现的激越时代”。‎ ‎ ‎ 脉冲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因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而得名。脉冲星的本质是中子星,具有在地面实验室无法实现的极端物理性质。因此,脉冲星被认为是理想的天体物理实验室,通过对其研究,有希望得到许多重大物理学问题的答案。‎ ‎ ‎ 银河系中有大量脉冲星,但由于其信号暗弱,易被人造电磁干扰湮没,目前只观测到一小部分。具有极高灵敏度的 FAST 是发现脉冲星的理想设备,未来将有希望发现更多守时精 ‎ ‎ 准的毫秒脉冲星,对脉冲星计时阵探测引力波作出原创贡献。         (摘编自齐芳《“中国天 ‎ ‎ 眼”发现一批脉冲星》)‎ ‎ ‎ 材料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资料来源于央视新闻)‎ ‎ ‎ 材料三:‎ ‎ ‎ ‎1994 年开始,年近 50 岁的南仁东开始主持国际大射电望远镜计划的中国推进工作。他大胆提出,利用我国贵州省的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建设巨型球面望远镜作为国际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的单元,并立即启动贵州选址工作。经过多年的论证,2007‎ ‎ ‎ ‎7 月,FAST 作为“十一五”重大科学装置正式被国家批准立项,之后开始建设。‎ ‎ ‎ ‎2016 年 9 月‎ 25 日,‎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竣工,最终建成的 FAST 拥有 ‎500 米的口径、相当于 30 个足球场的接收面积。如果在国际上做一个横向比较,FAST 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 ‎100 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 10 倍;比排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被评为人类 20 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305 米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约 10 倍。建造 FAST 的“窝凼”——几百米的山洼被四面的山体环绕,正好挡住外面的电磁波。这个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观测脉冲星、中性氢、黑洞等等这些宇宙形成时期的信息,以及捕捉来自外星生命的信号。‎ ‎ ‎ ‎ ‎ ‎ ‎ ‎4‎ ‎ ‎ ‎ ‎ 从  1994 年开始主持 FAST 项目的选址、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主编科学目标,指导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模型试验,历经 22 年,南仁东带领团队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难,最终建成了“中国天眼”,实现了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南老师推动了世界独 ‎ ‎ 一无二的项目。”FAST 项目副总工程师李菂说,“他的执着和直率最让人佩服。” (摘编自詹媛《人生为一大事来——记“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 ‎ 材料四:‎ ‎ ‎ 记者:能介绍一下我国 SETI(搜寻地外文明)科学的发展吗?‎ ‎ ‎ 南仁东:我国还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高强度支持 SETI 这类探索。目前我国以 SETI 科学为主要目标之一的大射电望远镜(FAST)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FAST 能在贵州建成,将把目前世界上 SETI 使用的设备能力提高 10 倍,这无疑对 ‎ ‎ SETI 科学是一个巨大贡献。        (摘编自李兰《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孤独吗?‎ ‎ ‎ ‎——关于地外生命的访谈》)‎ ‎ ‎ ‎7.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FAST 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一种观测天体的射电波段大科学装置,我国利用 FAST 发现 ‎ ‎ 了一批脉冲星,有 6 颗获得了国际认证。‎ ‎ ‎ B.研究脉冲星很有意义,脉冲星具有在地面实验室无法实现的极端物理性质,通过对 ‎ ‎ 其研究有望解答许多重大物理学问题。‎ ‎ ‎ C.脉冲星发射的信号难以观测,但 FAST 设备先进,将来有望发现更多的脉冲星,对脉 ‎ ‎ 冲星计时阵探测引力波作出原创贡献。‎ ‎ ‎ D.射电望远镜在观测射电波时,如果口径越大,那么其分辨率就越高,因此可以测量 ‎ ‎ 天体射电的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 ‎ ‎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南仁东耗费了大量的心血,贡献了不少智慧,带领团队在中国建成了 ‎500 米口径球 ‎ ‎ 面射电望远镜,因而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 ‎ ‎ B.在“中国天眼”的选址、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的工作上,南仁东体现出他大胆设 ‎ ‎ 想、小心求证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 ‎ C.喀斯特洼地具有独特功能,能够有效地屏蔽外界电磁波的干扰,所以我国选择贵州 ‎ ‎ 省一个喀斯特洼地作为“中国天眼”的“窝凼”。‎ ‎ ‎ D.“中国天眼”从被国家批准立项到最终建成,历经近 10 年,成功实现了我国天体观 ‎ ‎ 测技术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重大跨越。‎ ‎ ‎ E.‎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以及我国在 SETI 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我国对 SETI 科学的巨大贡献。‎ ‎ ‎ ‎9.为什么说南仁东推动的 FAST 是目前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4 分)‎ ‎ ‎ ‎ ‎ ‎ ‎ ‎ ‎ ‎ ‎ ‎ ‎ ‎ ‎ ‎5‎ ‎ ‎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马理,字伯循,三原人。同里尚书王恕家居,讲学著书,理从之游,得其指授。杨一清 ‎.‎ ‎ ‎ 督学政,见理与吕柟、康海文,大奇之,曰:“康生之文章,马生、吕生之经学,皆天下士 也。”登乡荐,入国学,与柟及林虑马卿,榆次寇天叙,安阳崔铣、张士隆,同县秦伟,日 ‎..‎ 切劘于学,名震都下。高丽使者慕之,录其文以去。连遭艰,不预试。安南使者至,问主事 ‎..‎ ‎ ‎ 黄清曰:“关中马理先生安在?何不仕也?”其为外裔所重如此。正德九年举进士。一清为吏部尚书,即擢理稽勋主事。调文选,请告归。起考功主事,偕郎中张衍瑞等谏南巡。诏跪阙门,予杖夺俸。未几,复告归。教授生徒,从游者众。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五年,大计外吏,大学士贾咏、吏部尚书廖纪以私憾欲去广东副使魏校、河南副使萧鸣凤、陕西副使唐龙。理力争曰:“三人督学政,名著天下,必欲去三人,请先去理。”乃止。明年,大计京官,黜张璁、桂萼党吏部郎中彭泽,璁、萼竟取旨留之。理擢南京通政参议,请急去。居三年,起光禄卿,未几告归。阅十年,复起南京光禄卿,寻引年致仕。三十四年,陕西地震,理与妻皆死。理学行纯笃,居丧取古礼及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折衷用之,为关中学者所宗。穆宗 立,赠右副都御史。天启初,追谥忠宪。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 ‎ ‎ 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 ‎ B.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 ‎ ‎ 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 ‎ C.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 ‎ ‎ 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 ‎ D.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 ‎ ‎ 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里,指百姓居住处,古代有“五户为邻,五邻为里”之说。文中“同里”指“同乡”。‎ ‎ ‎ B.国学,明朝时指国子监,是朝廷在京城设立的官学,也是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 ‎ C.遭艰,指遭父母之丧。父母死后,儿子要守丧三年,期间不能去做官,但可以应考。‎ ‎ ‎ D.赠,指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文中马理受赠官职,可见朝廷对他肯定。‎ ‎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马理才华横溢,名盛一时。他在经学方面造诣高,曾得到了杨一清的点名褒赞;入 ‎ ‎ 国学后更是名震都城,连高丽、安南使者都十分仰慕他。‎ ‎ ‎ B.马理性格耿直,敢于谏诤。他曾经和郎中张衍瑞等人为了劝阻皇帝南巡,不惜冒犯 ‎ ‎ 天威,跪在皇宫门前进谏,最后被处以杖刑,并夺去俸禄。‎ ‎ ‎ C.马理明辨是非,仗义执言。考核京外官吏时,大学士贾咏、吏部尚书廖纪因为私人 ‎ ‎ 恩怨想罢免魏校、萧鸣凤、唐龙的官职,他极力为三人辩护。‎ ‎ ‎ D.马理活用古制,受人推崇。对于居丧之礼,他不照搬古礼,而是综合古礼和司马光、‎ ‎ ‎ 朱熹的意见,调和使用,这一做法后来被关中读书人效法。‎ ‎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 ‎ ‎(1)杨一清督学政,见理与吕柟、康海文,大奇之。‎ ‎ ‎ ‎(2)阅十年,复起南京光禄卿,寻引年致仕。‎ ‎ ‎ ‎ ‎ ‎ ‎ ‎6‎ ‎ ‎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 ‎ 入昌松东界山行①    高适 ‎ ‎ 鸟道几登顿②,马蹄无暂闲。‎ ‎ ‎ 崎岖出长坂,合沓③犹前山。‎ ‎ ‎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 ‎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④。‎ ‎ ‎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一载,为诗人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途经昌松县所作。昌松,唐代凉州属县,故城在今甘肃省古浪县西。②登顿:指上下山。③合沓:重叠聚集。④顾刀环:看刀上之环。“环”与“还”谐音。‎ ‎ ‎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首句用“鸟道”形容山路,读者可由此联想到“蜀道”,从而体会山行之难。‎ ‎ ‎ B.第二句看似写马,实际是写人,从中可见诗人风尘仆仆、不畏艰险的形象。‎ ‎ ‎ C.“犹前山”三字言简意丰,既写山之绵延,也流露出诗人走不出前山的急切。‎ ‎ ‎ D.颈联两句一动一静,绘声绘色,极写山景之美,说明诗人心境已因此改变。‎ ‎ ‎ E.诗前六句写山行,一句一个画面,为最后两句写山行感悟做了很好的烘托。‎ ‎ ‎ ‎15.这首诗尾联“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 分)‎ ‎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 ‎ ‎(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从正面描绘 ‎ ‎ 了群山高耸接天,崖壁奇险壮观的景象。‎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                                      ”一句描写了众人在了解琵琶女身世后,‎ ‎ ‎ 再听弹奏而被感动落泪的情景。‎ ‎ ‎ ‎(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    ,     ”两句描写出月下中庭光影形成的美景。‎ ‎ ‎ 三、语言文字应用(20 分)‎ ‎ ‎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双十一”期间,有些消费者不够理性,透支信用卡盲目消费,最终陷入到寅吃卯粮 ‎....‎ 的尴尬境地。‎ ‎②知识分子应秉承“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信条,处事治学理应与世俯仰,而不 ‎....‎ 应随波逐流。‎ ‎③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未来人工智能产品的功能恐怕将达到无 ‎.‎ 所不为的程度。‎ ‎...‎ ‎④证监会对涉嫌操纵股票的私募进行立案调查,并对相关个股实行停牌,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不足为训的。‎ ‎....‎ ‎⑤近几年,国产手机产业发展迅猛,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在市场上与苹果手机呈分庭抗礼之势。‎ ‎....‎ ‎⑥李瑛的演讲,主题明确,内容不蔓不枝又感人肺腑,言辞流利且富有激情,赢得了评 ‎....‎ 委的一致好评。‎ ‎ ‎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 ‎ ‎ ‎ ‎ ‎ ‎ ‎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A.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设想源于中国发展的经验,寄托着人类“永久和平”“世界大 ‎ ‎ 同”的伟大理想,必将惠及周边,辐射全球。‎ ‎ ‎ B.福建今年捧回的“中国人居环境奖”,是全国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充 ‎ ‎ 分体现了福建宜居环境建设的显著成效。‎ ‎ ‎ C.“共享农庄”模式充分尊重农村的发展现状与民俗风情,在不影响正常农村生产生活 ‎ ‎ 的前提下,引导农民盘活资源,参与创业。‎ ‎ ‎ D.‎2017 年 9 月 21 日,教育部通过官网下发通知,正式对外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 ‎ ‎19.大学生王一锋与腾飞公司李总约定,‎1月18日上午10时要去公司和他联系毕业实习事宜,但临时接到学校要他18日上午参加团代会的通知。王一锋拟写短信向李总说明情况并希望预约19日见面。下列选项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3分)‎ ‎ ‎ A.李总好!因一定要参加团代会,  联系实习一事不得不取消,能否敲定在 19 日?B.李总好!因需要参加团代会,联系实习一事只能改期,希望改到 19 日。小王C.李总好!因须参加团代会,联系实习一事不得不另约,决定改在 19 日。一锋D.李总好!因参加团代会,联系实习一事不得不爽约,可否改到 19 日?王一锋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 ‎ 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 ‎ 跑步有益健康,①‎ ‎,反而会对身体造成影响。长期跑步的人,膝关节通常 ‎ ‎ ‎ ‎ ‎ ‎ ‎ ‎ ‎ ‎ ‎ ‎ 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业余跑步者由于不懂科学运动的方式方法,‎ ‎②‎ ‎。因此,‎ 最好不要选择只是跑步的单一锻炼方式,③‎ ‎,如游泳、骑自行车等,可在一定 程度上减轻膝关节的运动损伤。‎ ‎ ‎ ‎ ‎ ‎ ‎ ‎ ‎ ‎ ‎ ‎ ‎ ‎21.请具体指出下面文段推断不成立的原因,并在第一句后补写一个句子作为必要的前提,以保证结论成立。(5分)‎ ‎ ‎ ‎《拯救地球》是环境保护组织“地球村”推崇的一本书。截至上个月底,“地球村”又赠送出了 2000 本《拯救地球》。由此可知,上个月至少有 2000 人加入了该环保组织。‎ ‎ ‎ ‎(1)推断不成立的原因:‎ ‎ ‎ ‎。(2 分)‎ ‎(2)应补写的句子:‎ ‎ ‎ ‎。(3 分)‎ 四、写作(60 分)‎ ‎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 ‎ 材料一:‎ ‎ ‎ ‎ ‎ 中国航天“大力士”长征六号创造了“一箭二十星”的发射纪录,其研制团队平均年龄仅为 34.5 岁;美国硅谷成功的创业家,年龄在 30 岁以下的占比超过 60%。‎ ‎ ‎ 材料二:‎ ‎ ‎ 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共有 12 亿青年人,其中 87%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 ‎ 材料三:‎ ‎ ‎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 ‎ 树人中学拟举办以“时代机遇与青年责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以该校高三学生的身份,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 ‎ ‎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 ‎ ‎ ‎ ‎ ‎ 内部交流,‎ 泉州市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语文评分说明及试题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第一大题为现代文阅读,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 阅读”三个部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本题为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 析文章结构的能力。文章节选自杨锐、李梦洋《中国顶尖大学的文化使命》一文,为适应 考试要求,摘编时对原文作了一定的删改。全文较为明白浅显,阅读的难度不大,适合高 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 ‎1.(3分)B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要求选出A、B、C、D 四项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 B。‎ A 项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句子,原文第 2 段的开头部分阐明了中西方大学和高等教育对 知识意义的不同认识,并且指出“两种文化传统尚未实现很好的调和,这制约了我国高等 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显著地体现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中”,可见 A 项后半句所说的 “对知识的意义做出准确判断”是缺乏依据的,并且与前半句的“我国大学要解决自身的文化认同的问题”也不存在条件关系。因此A项是不正确的。‎ B 项对第1段相关内容进行概括和转述,原文在提出“我国大学发展却始终纠结于自 身的文化认同”观点之后,指出“我国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中西大学理念之间 的冲突持续存在于高等教育发展之中”,接着从两方面加以阐述,一方面是“建制模式”‎ 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文化传统”,两方面不一致。B 项从因果关系角度进行概括和转述,符合原文的意思。因此B项是正确的。‎ C 项是对原文第 2 段“两种文化传统尚未实现很好的调和,这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 进一步发展”的理解,但理解存在偏差,“尚未实现很好的调和”不等于“一直未能调 和”,“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不等于“(我国高等教育)难有突破性的发 展”,而且从原文开头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是有突破性的发展。因此C 项是不正确的。‎ D 项对原文第 3 段“如何将本土文化传统与欧美大学模式融合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认同,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顶尖高校面临的文化使命。实现这一文化使命极有可能推动一 种新的大学模式的产生”的转述,但在转述时把“消除文化认同的纠结”“实现文化使 命”与“形成新的大学模式”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说反了,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因此 D 项 是不正确的。‎ ‎2.(3分)D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要求考生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D。‎ A 项是对原文第 1 段论证思路的分析,原文先从高等教育的成就谈起,然后以一句 ‎“尽管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我国大学发展却始终纠结于自身的文化认同”,转入对“文化认同”话题的谈论。所以A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语文评分说明及试题分析 第1页(共15页)‎ ‎ ‎ 原文第 1 段后半部分对我国高校文化认同纠结的原因进行揭示,原文第 3 段后半部分 指出“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认同,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顶尖高校面临的文化使命。实现这 一文化使命极有可能推动一种新的大学模式的产生”,可见,解决文化认同问题具有重要 意义。所以B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原文第 2 段开头部分比较了中西大学文化传统的差异,并且指出“两种文化传统尚未 实现很好的调和”,原文最后一段说“全面实现中西文化融合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融合”比“调和”更进一步,因此,鉴于中西文化因差异明显而尚未实现很好的调和这 一事实,可以说中西文化融合之路是曲折的。所以C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D 项是对原文第 3 段论证思路的分析,原文第 3 段开头部分指出于东亚的高等教育经 历过的困难和现有成就,但并未对其原因进行说明。所以D项的分析是不正确的。‎ ‎3.(3分)C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对事实的判断与推理。能力层级为C级。本题要求根据原文内容,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C。‎ A 项是根据原文第 1 段有关我国大学对自身文化认同的纠结及其原因的内容,从西方大学的角度进行假设性的分析,推断合理。因此A项是正确的。‎ B 项是对原文第 2 段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两种文化传统尚未实现很好的调 和,这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显著地体现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中”,B 项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为主体进行分析和推断,符合原文的意思,所以 B项的表述是 正确的。‎ C 项是对原文第 2 段“而在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球前 200名的中国高校只有 3 所”‎ 内容的分析和推断,做出了“西方大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成就比中国大”的推断,符合原 文的意思,但这与第 3 段所说的西方大学文化现象单一是否存在逻辑关联,原文没有阐明,也推断不出。所以C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原文第 3 段说,“纵观世界,在西方大学模式占据主导地位的几百年间,很少有除东 亚之外的其他非西方社会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步。因此,我国及其他主要东 亚社会的成就具有世界性意义”,D 项据此做出“可以乐见我国高等教育在中西文化融合 上的前景”的推断,合情合理,所以D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讲评建议】‎ ‎1.引导学生认识文本的体式特征,快速厘清论述的逻辑思路。‎ ‎2.有意识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结合文本适当讲解相关的逻辑知识。‎ ‎3.指导学生对语句进行精准细致的分析,准确捕捉其传递的信息,理清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文学类阅读文本《塞罕坝的月光》是何申的一篇散文。文章记叙作者 1994 年中秋节 在塞罕坝采访时的一段见闻,描绘了塞罕坝林场职工的真实生活场景,表现了塞罕坝人的 胸怀和精神。文章篇幅虽短,但叙事生动,描写细腻,情感真挚。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 艺术特色上看,将这篇散文选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测试材料都是非常恰当的。为适应考试 要求,易于考生理解和把握,选用这篇散文时在文字上作了部分删改。‎ ‎4.(3分)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本试题的设计,主 要从所选文本的思想艺术特色方面提出问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和D 级。‎ 本题要求根据原文内容,选出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C。‎ A 项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含意和语言表达艺术的分析鉴赏。文中引用“胡天八月即飞雪”写塞罕坝的天气,既写出天气的寒冷,也写出塞罕坝地理位置特殊,选项据此分析出 ‎“表达了作者的讶异之情”,并由此联想到塞罕坝人工作生活的不易,分析正确,联想合 理,因此A项是正确的。‎ B 项考查对文章内容和语言表达艺术的分析鉴赏。本文对事件的叙述不蔓不枝,暗含 作者的情感,因此B 项前半部分鉴赏正确。B项后半部分属于举例分析,例子中的“院外 语文评分说明及试题分析 第2页(共15页)‎ ‎ ‎ 喊话”指的是“来电话了,分场今晚防火情况紧,不回来了,别傻老婆等汉子了”一句。这一句的表达有许多可揣摩的言外之意。首先没有称呼语,说明这一句话是说给不特定的 人听的,由此可推知因防火任务而不能回家过节的人不少;其次,这句话是“喊”出来 的,采用“喊”的方式,固然是因为需要传达的对象多,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当地人的粗犷 豪放;第三,喊话的内容除了传达电话内容外,还有喊话人的玩笑话,可看出林场职工的 朴实。B 项据此认为“既交代了小张舅舅不回家过节的事由,也暗含对塞罕坝人粗犷朴实的欣赏”,显然是合理的;而这一鉴赏分析,同时呼应了 B项前半部分的总体评价,由此 可见B项是正确的。‎ C 项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思想主题的分析鉴赏。“对上天的告白”“对人间的表述”出 现在文章倒数第3 段,在此之前所写到的内容是“我”获悉小张表妺的身世,在此之后所写到的内容是“我”走在月光下,当夜无眠。联系前后文,我们不难看出,这里的“林海”应当带有象征意义,指小张舅妈及塞罕坝人,因此“对上天的告白”“对人间的表 述”应指对他们的胸怀和无私的讴歌。选项说“对上天的告白”表达“人定胜天的自信”‎ 属于断章取义,过度解读文本。所以C项是不正确的。‎ D 项是对文章体裁特征、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本文主要记叙小张舅舅家的中秋节生活,小张舅舅虽然是分场场长,但本质上也是林场职工,所以选项中“塞罕坝一个普通职 工家庭”的说法是成立的。本文叙事简洁,描写真实,较少抒情议论,选项据此评价“客 观真实地展现”“没有刻意表现他们的辛劳和贡献”显然也符合文本的特征,因此 E项是 正确的。‎ ‎5.(5分)‎ 第一问:①刚见面时,觉得小张舅妈爽朗热情;②告别时,觉得小张舅妈强人所难,有私心;③知道小张表妹的身世后,觉得小张舅妈胸怀宽广,可敬可佩。‎ 第二问:①多侧面描绘小张舅妈,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②扬抑相间,使行文有波 澜,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答对第一问给3分,答对第二问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评分说明】‎ ‎①第一问,考生如果不是扣紧“印象”,体现“变化”,而是笼统地回答为小张舅妈 的形象特征的,不给分;如果只是摘抄原文有关语句,缺少必要的分析,只给1分。‎ ‎②第二问,考生如果不是从“艺术效果”的角度回答,不给分。‎ ‎③考生答案要点不是本答案所提供的,但言之有据、析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作品文学形象和体裁特征、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 为C 级和D级。‎ ‎“印象”指接触过的事物在人的头脑里留下的迹象,就本文而言,指的是小张舅妈在 ‎“我”头脑中留下的形象特征。文章最后五段写到“我”的感受——“我不由地生出点异 样感觉”和“我惊讶,一股惭愧之情从头顶一直渗到脚底。继而是一种敬佩”,这些感受 都是由小张舅妈的某些行为和事迹而引发,可见“我”对小张舅妈的“印象”已经历了一 次变化,再结合前文描写小张舅妈的内容,可以推知,“我”对小张舅妈的“印象”共有 两次变化。回答本题时,要注意从“我”的感受角度概括人物形象特征,体现前后“印 象”的差异性。‎ 第二问要求回答“艺术效果”,通俗地讲,艺术效果指作者通过运用手段技巧等,使 作品有更好的表现力。就本题而言,指的是作者通过“印象”变化这一写作技巧,所体现 出来的艺术魅力。由于这一写作技巧涉及的内容是人物形象特征,所以其带来的首先是人 物形象的真实丰满;另外,就文章构思而言,是一种行文的波澜和情感的扬抑,能给读者 带来阅读感受的起伏,从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6.(6分)‎ ‎①特指塞罕坝机械林场中秋节的月光,寄托了作者对塞罕坝人的美好祝愿。‎ ‎②象征塞罕坝人人性的光辉,饱含作者对胸怀宽广、无私奉献的塞罕坝人的礼赞。‎ ‎③是心灵的净化剂,作者为塞罕坝人的胸怀和精神所感动,心灵得到了洗礼。‎ 语文评分说明及试题分析 第3页(共15页)‎ ‎ ‎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分析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评分说明】‎ ‎①“意蕴”指内在的含义,考生答案如只是概括“月光”的外在特点,没有指出“塞 罕坝的月光”的内在含义,不给分。‎ ‎②本题中的“月光”是一种特指,考生答案如笼统地回答为“月光”的一般含义,如 ‎“思念”“团圆”,而没有结合“塞罕坝”“中秋节”的特定内容,不给分。‎ ‎③每个答案要点 2 分,其中“塞罕坝的月光”的含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各 1 分。如考 生答案思路不清,答案要点将“塞罕坝的月光”的多种含义或作者的多种情感态度交错混 杂在一起,应酌情扣分。‎ ‎④对“塞罕坝的月光”的含义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有不同的理解,且能结合文本,言之 有理的,可根据理由充分、阐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给满6分为止。‎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文学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重点是对文学作品思想情感的分析和从不同 角度、不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 级。‎ 文章中的“月光”,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景物,更是一种象征,承载着作者对塞罕坝 人的评价和情感。‎ 首先,“塞罕坝的月光”在文中特指塞罕坝林场中秋节的月光,联系文中写到的分场 职工不能回家过节的内容,可以推知“月光”中蕴含的,应有作者对于不能回家过节的林 场职工的祝福。‎ 其次,文中关于“月光”的描写,往往与塞罕坝人的生活场景相关,有烘托人物、暗 示情感的作用,可见“塞罕坝的月光”还应有其更深层的象征意义。结合文章重点叙写的 小张舅妈一家的生活,可以推知,“塞罕坝的月光”还应代表着塞罕坝人的生活态度、为 人胸怀、精神品质等,其背后隐含的是作者对塞罕坝人的赞美。‎ 第三,“月光”在文章结尾出现时,是与作者的感悟关联在一起的,可见“塞罕坝的 月光”还应有寄寓作者情感的功能,结合文中“惊讶”“惭愧”“无眠”等词语,可以推 知,“月光”作为“圣洁”的代名词,还应指作者经历了误会,收获了感动之后,心灵得 到净化、胸怀更加坦荡的新境界。‎ ‎【讲评建议】‎ 对本道试题的评讲,应关联考纲,以篇带“类”,引导考生关注散文阅读的思路方法 和答题规范。建议重点关注两个问题:‎ 一是“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可以本试题为例,指导学生理清标题、开 头、结尾,记叙、描写、议论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掌握分析概括作品的主 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的方法。‎ 二是“鉴赏形象,品味语言,领悟艺术魅力”。选文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散文,文中形 象鲜明丰满,语言优美而又富有意蕴,讲解时,除以试题涉及的形象、语句为例之外,不 妨再精选选文中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内容或语句,力求将“鉴赏形象,品味语言”考点讲清 讲透。同时,也要结合本题中“艺术效果”的设问和解答,指导考生理解“领悟艺术魅 力”的考点要求。‎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本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文围绕“中国天眼”这个话题,选用四个非连续性文本,‎ 图文结合,选文分别摘编自齐芳《“中国天眼”发现一批脉冲星》,原文共有672 字;詹 媛《人生为一大事来——记“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原文共有 4766 字;李兰《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孤独吗?——关于地外生命的访谈》,原文共有 6289 字;经 过删改,摘编后的文本 1100 字左右。选文主要内容是“中国天眼”建成对世界科学的贡献,以及南仁东先生作为“中国天眼”研究团队带头人的贡献。选文主题鲜明,叙议结 合,在考查考生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引导考生感受实用类文本传递的正 能量。‎ ‎7.(3分)D ‎【试题分析】‎ 语文评分说明及试题分析 第4页(共15页)‎ ‎ ‎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本题要求选出A、B、C、D四项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D。‎ A 项是对材料一第 1 段和标题的理解。材料一说“FAST 首次发现脉冲星,探测到数 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 6 颗通过国际认证”;FAST 将“开启中国射电波段大科学装置系统产生原创发现的激越时代”。选项对上述信息进行概括和转述,符合原文意思,‎ 因此A项是正确的。‎ B 项是对材料一第 2 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原文说脉冲星“具有在地面实验室无法实现 的极端物理性质”,“通过对其研究,有希望得到许多重大物理学问题的答案”,选项据此得出“研究脉冲星很有意义”的结论,推断合理,因此B项是正确的。‎ C 项是对材料一第 3 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原文说“银河系中有大量脉冲星,但由于其 信号暗弱,易被人造电磁干扰湮没”,选项概括为“脉冲星发射的信号难以观测”,理解 准确,选项的后半部分是对原文中“具有极高灵敏度的 FAST 是发现脉冲星的理想设备,‎ 未来将有希望发现更多守时精准的毫秒脉冲星,对脉冲星计时阵探测引力波作出原创贡 献”的概括,符合原文意思。因此C项是正确的。‎ D 项是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材料二中,射电望远镜“可以测量天体射电的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与射电望远镜“接收同样波长的电磁波时,口径越大,分辨率就越 高”是两个不同的信息,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材料二并没有给出确定的文字或图 示依据。因此D项的理解缺少依据,应当是不正确的。‎ ‎8.(5分)C E ‎【评分说明】‎ 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 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两项,答案应该是C、E。‎ A 项涉及材料三第 3 段和标题,是对南仁东重大贡献的分析和评价,符合原文意思,因此A项是正确的。‎ B 项是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原文说“他大胆提出”“经过多年的论证”‎ 等,这些可以体现出南仁东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 B 项是正确的。‎ C 项是对材料三的分析和评价,喀斯特洼地确实具有独特功能,但不是所有的喀斯特 洼地都能够有效地屏蔽外界电磁波的干扰;而且不仅仅是喀斯特洼地这个理由,我国才选择贵州省一个喀斯特洼地作为“中国天眼”的“窝凼”的,选址至少还要考虑洼地的大 小。因此C项的因果推理不成立,是不正确的。‎ D 项是对材料三第 1 段和第 3 段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中国天眼”是 2007 年 7‎ 月被国家批准立项,2016年9 月25日竣工,历经近 10年,它成功实现了我国天体观测技术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重大跨越。因此D项是正确的。‎ E 项是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从访谈的内容看,FAST 在贵州建成,对 SETI 科学有巨大贡献,但原文说“突破性进展”指的是我国的“大射电望远镜(FAST)预研究工作”,这一“突破性进展”并不等于我国在 SETI 科学研究方面有了“突破性进 展”。所以E项是不正确的。‎ ‎9.(4分)‎ ‎①FAST是目前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具有同类望远镜所不能比拟的灵敏度和综合性能。‎ ‎②选址科学恰当,技术创新领先,可把目前世界上SETI使用的设备能力提高10倍。‎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意思答对即可。‎ ‎【评分说明】‎ ‎①答出“FAST 是目前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给 1 分。如果没答“目前” 不给分。‎ ‎②答出“具有同类望远镜所不能比拟的灵敏度和综合性能”,给 1 分。如果没答“灵 敏度和综合性能”,而只笼统答“优点”或“优势”的,不给分。‎ 语文评分说明及试题分析 第5页(共15页)‎ ‎ ‎ ‎③答出“选址科学恰当,技术创新领先”,给1分。‎ ‎④答出“可把目前世界上SETI使用的设备能力提高10倍”,给1分。‎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要求考生说明“南仁东推动的 FAST是目前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的原因,答题 要紧扣“世界独一无二”的评价,回到材料筛选有关介绍“FAST”领先性、独特性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集中在材料三的第 2 段和第 3 段以及材料四,如“灵敏度提高约 10‎ 倍”“综合性能提高约 10 倍”“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等。筛选出信息后,还要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归纳整合,最终形成答题要点。‎ ‎【讲评建议】‎ ‎1.要引导学生掌握复合文本(混合文本)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明确复合文本(混合文本)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信息、分析评价材料内容的能力。‎ ‎2.要培养学生把握关键信息,发现信息之间的联系的能力。‎ ‎3.讲评第 9 题时,要注意利用学生答题存在的典型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帮助学生寻找解决的路径和方法。‎ ‎4.要注意指导学生读懂各种图表,学会有效提取并整合图表中的各种信息。‎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 三个部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文言文阅读包括 4 道小题。关于马理的这段文字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儒林(一)》,原文 578字,略作删节,文段长短适中,适合作为文言文考查的阅读材料。整 体上看,这段人物传记的文字较为典范,有较强的故事性,文字浅易,便于对高中毕业生 进行考查。‎ ‎10.(3分)B ‎【试题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本题要求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 B。‎ 本题提供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要求考生选择正确的一项。命题时的具体做法是,先 预设要求考生断句的整段文字中的两处断句错误,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 安排两处错误,另一个选项无错误。本题的A 项兼有两处错误,分别是误将“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断开和“瑾败落职”没有断开,C、D 两项各有一处错误。B 项无错 误,是正确选项。‎ A 项“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不应断开,“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的意 思是“正德年间首先引导刘瑾核查天下库藏”,这一句是一个兼语句,全句主语是“庄 绎”,谓语是“首导”,“刘瑾”一词既是“首导”的宾语,也是“核天下库藏”的主 语,如在“刘瑾”一词后断开,就会使“核天下库藏”的主语变成是“庄绎”,显然不符 合原文意思。而“瑾败落职”一句,则要在“瑾败”后断开,因为从上下文看,这句的意 思是“刘瑾败落后,庄绎被撤职”,也就是说,“落职”的主语不是“瑾”,因此如果 ‎“瑾败”之后不断开,就容易让人误以为“刘瑾败落被撤职”。用客观题的方式考查断 句,可以避免主观题断句中的混乱以及阅卷场上评分时的困扰,对考生来说也有降低难度 的意味。‎ ‎11.(3分)C ‎【试题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本题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在人物传记文本中常见的,能够体现古代文化含义的词 语,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具有的文化意义,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答 案应该是C。‎ A 项的“里”指古代百姓居住处,古人聚族列里以居,“里”因此成为古代的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即“五户为邻,五邻为里”,但各朝代的一“里”,所指居民 户数并不统一,后“里”就有“乡里”之意,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依依墟里烟”‎ 语文评分说明及试题分析 第6页(共15页)‎ ‎ ‎ 即指此意。B 项的“国学”指国家设立的学校,也是封建王朝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其名称历代不同,有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等,高中教材《张衡传》中有“因入京 师, 观太学”的文字,考生应有所了解。D 项的“赠”,是封建王朝为了表示推恩大官 重臣,把官爵授予官员或其父祖的做法。以上三项表述并无不当之处,都是正确的。C 项的“遭艰”指遭父母之丧,又称“丁忧”“丁艰”。依照古代礼俗,父母死后,子女要在 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C 项说“但可以应考”,显然有误,文中有“连遭艰,不预试”之句,也可作为佐证。所以C项应是正确选项。‎ ‎12.(3分)B ‎【试题分析】‎ 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分析的考查,重点在于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 点。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要求选出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 本题在拟制时,首先将阅读材料内容分为若干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并基本能贯穿 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用四个选项的表述来对原文进行概括和分析。A、C、D 三 项的概括和分析均符合原文的意思,没有失当之处。B 项“他曾经和郎中张衍瑞等人为了劝阻皇帝南巡,不惜冒犯天威,跪在皇宫门前进谏”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中马理 是为南巡之事进谏后,才被皇帝诏令跪在宫门前,而不是跪在皇宫门前进谏,故B项所述 有误,应该是正确选项。‎ ‎13.(10分)‎ ‎(1)(5分)杨一清管理学政,见到马理与吕柟、康海的文章,非常惊奇。‎ 译出大意给 3分;“督”“奇”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过了十年,马理又起用为南京光禄卿,不久以年老为由退休。‎ 译出大意给2分;“阅”“起”“致仕”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评分说明】‎ 第(1)小题 ‎“杨一清督学政”,应重点译出“督”;“大奇之”应重点译出“奇”。具体评分请 注意:‎ ‎①“督”译为“管理”,给1分;译为“责备”“督责”不给分。‎ ‎②“奇”译为“惊奇”,给1分;译为“奇怪的”“奇特的”,不给分。‎ ‎③关键词翻译有错别字,不给分。‎ 第(2)小题 ‎“阅十年”应重点译出“阅”;“复起南京光禄卿”应重点译出“起”;“寻引年致 仕”应重点译出“致仕”;本句主语省略,翻译时应把主语“马理”补上。具体评分请注 意:‎ ‎①“阅”译为“过了”“经过”,给1分;译为“看”“阅读”,不给分。‎ ‎②“起”译为“起用”,给1分;译为“起来”“起立”,不给分。‎ ‎③“致仕”译为“退休”“辞官归居”,给1分;译为“得到官职”“致力当官”,‎ 不给分。‎ ‎④关键词翻译有错别字,不给分。‎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尤其 是对实词的理解。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题给出的分值,对于译出大意的赋分占不小的比 例,说明很大程度上要兼顾对整体文意的考查。‎ 第(1)小题的关键词语有“督”“奇”两个。“督”是“管理”的意思;“奇”是 ‎“惊奇”的意思。‎ 第(2)小题的关键词语有“阅”“起”“致仕”三个。“阅”是“过了”的意思;‎ ‎“起”是“起用”的意思;“致仕”是“退休”的意思。‎ ‎【参考译文】‎ 马里,字伯循,三原人。同乡尚书王恕在乡居住,讲学著书,马理跟从他学习,得到 他的指教传授。杨一清管理学政,见到马理与吕柟、康海的文章,非常惊奇,说:“康生 语文评分说明及试题分析 第7页(共15页)‎ ‎ ‎ 的文章,马生、吕生的经学,都是天下的才子。”乡试中举,进入国学,与吕柟及林虑马卿,榆次寇天叙,安阳崔铣、张士隆,同县秦伟,每天切磋学术,名震都城。高丽使者仰 慕他们,抄录他们的文章带走。连续遭遇丧事,没有参加考试。安南使者来了,问主事黄 清说:“关中马理先生在哪儿?为什么没有作官呢?”他受到外族的重视达到这样的程 度。正德九年考中进士。杨一清任吏部尚书,就提拔马理任稽勋主事。调任文选,请求告 退回乡。起用为考功主事,和郎中张衍瑞等就南巡之事进谏。诏令跪在宫门前,处以杖 刑,夺去俸禄。不久,又告退回乡。教育学生,跟从他学习的人很多。嘉靖初年,起用为 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跪在宫门前争大礼。投入钦犯监狱,再次处以杖刑,夺去俸 禄。多次迁升至考功郎中。原户部郎中庄绎,正德年间首先引导刘瑾核查天下库藏。刘瑾 败落后,被撤职。到这时上奏辩解请求复职,当政者交马理办理,马理极力坚持不同意,‎ 搁置了这件事。五年,考核京外官吏,大学士贾咏、吏部尚书廖纪因私仇想除掉广东副使 魏校、河南副使萧鸣凤、陕西副使唐龙。马理极力争辩说:“三个人管理学政,名著天 下,如果一定要除掉这三个人,请先除掉我马理。”这才作罢。第二年,考核京官,罢免 了张璁、桂萼党羽吏部郎中彭泽,张璁、桂萼最终取得圣旨把他留了下来。马理提升为南 京通政参议,请求尽快辞职。在家住了三年,起用为光禄卿,不久告退回乡。过了十年,‎ 又起用为南京光禄卿,不久以年老为由退休。三十四年,陕西地震,马理与妻子都死了。‎ 马理学问品行纯正笃厚,服丧时采用古礼及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调和使用,被 关中学者所效法。穆宗即位,追赠右副都御使。天启初年,追赠谥号忠宪。‎ ‎【讲评建议】‎ ‎1.要强调夯实基础,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答题,不能过分强调答题技巧和答 题套路。‎ ‎2.讲评断句题,要向学生强调读懂文意,关照所断句子的上下文,不要过分强调如 虚词、句子对称等所谓的断句技巧。‎ ‎3.讲评加点词语内容解说题,既要了解重点词的词典义,也要重视词语与文章内容 的联系,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 ‎4.讲评文章内容概括和分析题,要强调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并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5.讲评文言翻译题,应强调句意的准确理解,要注意重点词在具体语境的理解,译后注意语意要连贯,表达要通顺,有省略需补充完整,有倒装要还原语序。‎ ‎6.讲评本道试题时,不能拘于本试题,而应拓展开来,多方挖掘阅读材料的使用价 值。例如,教师可以圈出“尚书”“经学”“高丽”“关中”等词语,指导学生查阅工具书,掌握更多的古代文化知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本题选用高适的诗《入昌松东界山行》作为鉴赏材料。‎ 高适(约 704年~约 765 年),字达夫、仲武,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 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 县候,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 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后人把高适、岑参、‎ 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本诗约写于天宝十一载,为诗人入陇右节度使哥舒 翰幕府,途经昌松县所作。全诗写边地山行所见,刻画细致,着色鲜明,给人身临其境之 感。结语用《汉书·李陵传》典故,以“环”借指“还”,表达了以国事为重,还家之念 暂放一边的壮志豪情,读来令人感动。‎ ‎14.(5分)C D 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 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要求考生选出不恰当的两项,答案是C、D。‎ A 项考查对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分析与鉴赏。“鸟道”喻指难行的山路,唯鸟之高 飞可通过,李白《蜀道难》中有“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之句。因此 A 项的分析与鉴赏恰当。‎ 语文评分说明及试题分析 第8页(共15页)‎ ‎ ‎ B 项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与鉴赏。写“马蹄”其实是写人,“无暂闲”表现“风尘 仆仆”,这点不难理解。是否表现“不畏艰险”,则要综合全诗考虑,由于前句有“鸟道”“登顿”等词写山路难行,尾联又有“且莫顾刀环”之语,前后呼应,足见“不畏艰 险”之说是有依据的。所以B项的分析与鉴赏是恰当的。‎ C 项考查对诗歌语言和思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合沓”写群山重叠聚集之状,这在 注中已作解释,“犹前山”由“合沓”延伸而来,如果解为“还在前山”“走不出前山”,那群山“重叠聚集”之说就无从谈起了。可见“犹”不当作“还是”理解,结合前 后文,应是“犹如”之意。因此C 项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 D 项考查对表达技巧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石激水流处”属于动景,暗写水 声;“天寒松色间”属于静景,描绘颜色。这两句在写山行之难的同时,也写出了山景之美,说法合理。但由此推出“诗人心境因此改变”则缺少依据,因为从全诗看,诗人深觉山行之难的心情是贯穿全诗的,颈联的“绘声绘色”虽然在客观上写出山景之美,但从诗 人写作的主观意图来看,还是着眼于表现山行之难,诗人心境不可能因此改变。另外,从 尾联表达的情感看,前三联也只有一以贯之写山行之难,才能更好地表现诗人的豪情壮 志。因此D项的分析与赏析是不恰当的。‎ E 项侧重考查对表达技巧的分析与鉴赏。全诗前三联为一层,主要写山行,每句描写 重点不一,分别是“鸟道”“马”(人)“长阪”“山”“水、石”“松”等,所以说 ‎“一句一画”;而尾联为另一层,由前三联写山行之难反衬出诗人以国事为重的豪情,所 以说前三联烘托尾联,并无不当。综上可见,E项的分析与鉴赏是恰当的。‎ ‎15.(6分)‎ 同:都表达了心系国事,思念家乡的情感。‎ 异:①高诗侧重于表达诗人以国事为重,还家之念暂放一边的壮志豪情;②范词则重 在表达诗人边功未建,归家之期难定的苦闷心情。‎ 答出“同”给2分,“异”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评分说明】‎ ‎①相同点只答出“思家”“思乡”的,只给1分。‎ ‎②不同点的分析要突出“异”,如对两首诗歌情感各自作综合分析,未能体现情感的 差异性,应酌情扣分。‎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 级为C级和D级。‎ 本题考查课内外关联阅读,用来比较的课内诗歌《渔家傲》出自初中教材,是高考考 纲规定的默写篇目,考生理应熟悉并有较深刻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本题拿《渔家 傲》来进行关联阅读不但没有增加难度,反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考生正确解读高适的诗 歌。‎ 要回答两首诗歌相关诗句所表达情感的异同,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字面意思,找到两处 诗句内容上的共同点,然后再结合全诗,辨析诗句所表达的情感的侧重点。从内容上看,‎ 高诗的“王程应未尽”与范词的“燕然未勒”是对应的,都说明国家大事还没有结束,其 背后隐含的情感即“心系国事”;高诗的“顾刀环”与范词“家万里”也是对应的,其背 后隐含的情感即“思念家乡”。当然,两首诗由于表达的不同,所表现的情感也有区别:‎ 高诗说“王程未尽”,强调“国事”;范词说“燕然未勒”,联系《后汉书》中窦宪追击 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的典故,可推知其强调的是“建功立业”。高诗对“顾刀 环”之举用“且莫”加以否决,表达出义无反顾的昂扬气概,是一种豪情壮志;范词以 ‎“浊酒一杯”浇“归无计”之愁,表达出的是一种归期未定的苦闷。‎ ‎【讲评建议】‎ 既要讲清具体题目的解答要求,也要避免就题论题。建议重点关注两个问题:‎ 一是读诗的问题。读懂诗意是解答诗歌鉴赏题的基础和关键,讲评时,要结合本首诗 歌内容结构的分析,指导学生树立整体阅读观念和文本分析意识,养成揣摩语言、感受形 象、归纳内容层次等阅读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诗人思想情感,品评诗歌的语言艺术和 语文评分说明及试题分析 第9页(共15页)‎ ‎ ‎ 表达技巧。‎ 二是解题的问题。建议以本题为例,结合 2017 年全国高考三套试卷的诗歌鉴赏题,‎ 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引导学生归类整理主、客观题各自的考查能力要求、试题特 点、解题原则等。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命题立意在于“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 D,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是据此来命题的,因此考生的答题,也要依据或体现“鉴别、分析 与评价”的要求,而不是简单地采用翻译诗句、寻找意象、筛选信息、套用模板等方法。‎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5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2)满座重闻皆掩泣 ‎(3)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评分说明】‎ ‎①有漏字、添字则该空不给分。‎ ‎②字迹潦草、笔画不清不给分。‎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本题分别出自李白《蜀道难》、白居易《琵琶行》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其中 ‎《蜀道难》和《琵琶行》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记承 天寺夜游》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 本题给出了一定的语境,考生须根据语境的要求进行补写。‎ ‎【讲评建议】‎ ‎1.要指导学生审题。理解性默写不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书写,也考查学生审题、推 导的能力。讲评时,要重点指导学生认识题目语境与默写句之间既有提示又有限制的关 系,让学生掌握由语境关键词合理推导默写句的方法技巧。‎ ‎2.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应对默写题的重要前提是熟悉教材,对考纲规定的默写篇目,考生既要能背会写,而且要充分理解这些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以避免默写 时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3.要引导学生注意书写工整,避免因字迹潦草而被误判。‎ ‎4.要提醒学生注意同音或形近的字,以规避错别字的出现。‎ ‎5.对高考曾考过的篇目及近几年还没考过的篇目,都应充分重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第三大题集中测试考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由 3 道选择题和2 道表达题组成。选择题包括成语使用、辨析语病和表达得体;表达题包括语句补写和语段修改。‎ ‎17.(3分)C ‎【试题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本题给出六个含有成语的句子,要求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辨析加点成语的使用,②③‎ ‎④使用错误,答案应该是C。‎ 第①句加点成语“寅吃卯粮”,指寅年吃了卯年的粮,今年吃了明年的粮食。比喻入 不敷出,先行挪用、借支。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第②句加点成语“与世俯仰”,形容随俗应付,没有主见。与语境所强调的独立、有 主见的意思相反,使用不正确。‎ 第③句加点成语“无所不为”,指没有什么事不做,即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偏重在什 么坏事都做得出。用来形容人而不是物,本句对象用错,感情色彩也不对,使用不正确。‎ 第④句加点成语“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或典范。与语境所要 表达的意思相反,使用不正确。‎ 第⑤句加点成语“分庭抗礼”,比喻彼此地位或势力相等,平起平坐或互相对立。与 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第⑥句加点成语“不蔓不枝”,原指莲茎直而无分枝蔓生,后比喻语言或文章简洁流 畅。本句使用的是比喻义,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语文评分说明及试题分析 第10页(共15页)‎ ‎ ‎ ‎18.(3分)A ‎【试题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判断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本题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答案应该是A。‎ B项搭配不当,问题主要出在最后一个分句上,最后一个分句没有出现主语,依照主 语承前省略的理解,该句的主语也是“中国人居环境奖”,而这一主语显然与该句谓语 ‎“充分体现了福建宜居环境建设的显著成效”搭配不当,可在这一分句补出主语“福建获 此奖项”。‎ C项语序不当,“正常农村生产生活”这一短语中,“正常”和“农村”都是“生产 生活”的定语,“正常”不是用来修饰“农村”的,按照定语排列的一般顺序,“正常” 应调到“农村”之后。‎ D项成分残缺,在最后一个分句中,“公布”是谓语,缺少宾语中心词,根据句意,‎ 应在句子最后补出中心词“名单”。‎ ‎19.(3分)D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能力层级为E级。‎ 本题通过设置情境,考查考生能否根据具体交际语境的需求,综合考虑交际目的、场 合、对象等因素,进行得体表达的能力,答案应该是D。‎ A项的短信没落款,不容易让对方得知发短信人的身份,“敲定”一词也比较随便,不够礼貌。‎ B项落款“小王”过于笼统,发短信者的身份不容易让对方确定,“只能”一词比较生硬,不够礼貌。‎ C项“决定改在”语气生硬,不够礼貌,落款“一锋”亦不符合两人关系的熟悉程度。‎ ‎20.(6分)‎ 示例:①但如果方式方法不科学 ②膝关节更易损伤 ③可适当穿插其他运动 写出一处给2分,写出两处给4分,写出三处给6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评分说明】‎ ‎①第①处,答“但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但运动方式方法不科学”等,亦可。如果 答“(跑步)也可能不利健康”,不给分。‎ ‎②第②处,答“膝关节损伤的可能性更大”“更有可能使膝关节受损”等,亦可。如 果答“因此不要跑步”,不给分。‎ ‎③第③处,答“可选择多样化的运动方式”“可辅以其他运动”等,亦可。如果答 ‎“而要换成其他运动”,不给分。‎ ‎【试题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语段的话题,全面理解语段的 整体意思;二是仔细分析判断各句的语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三是权衡上下文内容的逻 辑关系与语意衔接。‎ 整个文段的话题为“跑步不当有损膝关节”。第一句先讲跑步有益健康,但会对身体 造成影响,结合整段内容及下文中的“不懂科学运动的方式方法”,可以推知第一处应补 写的内容为“但如果方式方法不科学”。第二句讲长期跑步者膝关节通常容易损伤,结合 下文的“业余跑步者由于不懂科学运动的方式方法”,可以推知业余者更容易受伤,因此 第二处应补写“膝关节更易损伤”。第四句先表明不要选择只是跑步的单一锻炼方式,后 面又举例“如游泳、骑自行车等”,结合整段内容,可推出第三处应补写“可适当穿插其 他运动”。‎ ‎21.(5分)‎ ‎(1)(2分)示例:拿到“地球村”赠书并不代表就加入了该环保组织。‎ 意思答对即可。‎ 语文评分说明及试题分析 第11页(共15页)‎ ‎ ‎ 其他答案,符合要求,酌情给分。‎ ‎(2)(3分)示例:加入该组织后每人可获赠一本《拯救地球》。‎ 意思答对即可。‎ 其他答案,符合要求,酌情给分。‎ ‎【评分说明】‎ 第(1)小题 ‎①回答“‘地球村’赠书并不能说明有人就加入了该环保组织”“‘地球村’赠书与 有人加入了该环保组织没有必然联系”,亦可。‎ ‎②没有具体指出,而答成“条件不够”“缺失必要前提”“前提与结论不成立”等,‎ 不给分。‎ 第(2)小题 意思答对并能保证结论成立即可。‎ ‎【试题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第(1)小题借鉴2017年高考新出现的题型,侧重考查考生识别推断所存在的问题的 能力。本题中,推断的结论是“上个月至少有2000人加入了该环保组织”,推断的前提 是“‘地球村’又赠送出了2000本《拯救地球》”,审察这一逻辑推断可以发现,结论 与前提之间少了“加入该环保组织”与“赠书”之间的逻辑关联,也就是说,只依据“地 球村”的赠书数量,并无法具体推出有多少人加入该组织。考生用自己的话指出这一逻辑 关联的缺失即为第(1)题的答案。第(2)小题侧重考查考生针对逻辑漏洞进行语段修改 的能力。在第(1)小题已明确逻辑错误的基础上,考生需补写一个句子,将“加入该环 保组织”与“赠书”的逻辑关联建立起来,使结论得以成立。补写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 准确简明。‎ ‎【讲评建议】‎ ‎1.成语题仍沿用 6 选 3 的命题形式,讲评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近年来高考成语题 的常见设错类型,多引导学生注意常见成语的语义、色彩、适用对象与场合等,以及多义 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问题。‎ ‎2.语病辨析题,讲评时要注意讲析清楚高考常见的六种语病类型,可结合历年高考试题,帮助学生提高辨析的能力。‎ ‎3.语言得体题应多总结不同交际语境的表达差异,充分考虑交际目的、场合、对象 ‎(职业、身份、年龄、文化程度等)、禁忌、心理、情感等因素,也要考虑不同语体与表达风格协调的问题,引导学生注意从对方的角度综合考虑表达,以达到和谐友好交流的交 际目的。‎ ‎4.推断补写题主要是从语篇关系的层面设题,应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依据上下文内容 衔接与呼应的信息进行推断的方法,答题时还要注意句式的协调,以使语意连贯,内容照 应,逻辑严密。‎ ‎5.言语逻辑推断题是 2017年新出现的题型,复习需关注题型的多样化。讲评时可以 适当补充介绍简单的逻辑知识,但不必纠缠于逻辑学方面的术语,重点还是要放在事实的判断与推理,着重审察材料所提供的前提是否充分、合理,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能 否成立,即事实与结论的逻辑关系能否成立。‎ ‎6.语用题对应的考点较多,题型多变,讲评时,既要讲清楚重点题型的应对策略,‎ 也要关注题组可能出现的变化。‎ ‎7.指导学生化整为零,坚持做好知识积累工作。如易错易混成语的辨析,不同类型 病句的辨析,等等。‎ 四、写作(60分)‎ 第四大题综合测试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1道写作题构成。‎ ‎ ‎ ‎22.(60分)(略)‎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 ‎ 二等 ‎(15~11分)‎ ‎ ‎ 三等 ‎(10~6分)‎ ‎ ‎ 四等 ‎(5~0分)‎ ‎ ‎ 语文评分说明及试题分析 第12页(共15页)‎ ‎ ‎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内容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评分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主要说明三点。‎ ‎1.关于“题意”‎ ‎“题意”项主要看选择的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的角度明确、稳定,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 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①符合题意 完成题目所规定的全部任务,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来作文。对“时代机遇与青年责 任”有明确的态度,角度明确、稳定,阐述看法能紧扣“时代机遇与青年责任”这一主 题,入情入理。在“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的前提下,其内容项评 一等(20~16分)。在“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的前提下,其内容项评二等(15~11分)。‎ ‎②基本符合题意 基本能完成题目所规定的全部任务,基本能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来作文,角度基本明 确、稳定,阐述看法基本能围绕“时代机遇与青年责任”这一主题,基本符合情理。其内 容项评三等(10~6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③偏离题意 未完成题目所规定的主要任务,未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来作文,角度不明确、不稳 定,主要内容游移于材料和写作要求之外,不是围绕“时代机遇与青年责任”这一主题来 谈论的,而只是从材料中抽出一个话题,谈“机遇”“责任”“青春”“创业”“幸福”‎ 之类的。其内容项评四等(5~0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关于“内容不当”‎ 针对性不明确,内容与演讲主题无关,罗列名言事例与演讲主题或看法没有逻辑关系。其内容项评四等(5~0分)。‎ ‎3.关于“文体”‎ 演讲稿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 作情况和经验等。演讲稿的写作,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但无论是论述说理,还是记 叙描写,都应以打动、说服受众为目的,应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对象意识。‎ ‎①符合文体要求 体现演讲稿的特点,符合演讲人的身份特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对象意识。阐述看 法时注重分析说理,观点辩证客观,有较强的说服力;叙述描写时具体生动,有较强的感 染力。在“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的前提下,其表达项评一等(20~16 分)。‎ 阐述看法有道理,有说服力;叙述描写具体,有感染力。在“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 清楚”的前提下,其表达项评二等(15~11分)。‎ ‎②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 ‎ ‎ ‎ 基本符合演讲稿的特点,基本符合演讲人的身份特征,阐述看法有一定的道理,有一 定的说服力,叙述描写有一定的感染力。在“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 楚”的前提下,其表达项评三等(10~6分)。‎ ‎③不符合文体要求 文体特征不明确,无法归入演讲稿的,其表达项评四等(5~0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实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语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⑪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⑫见解新颖 ⑬材料新鲜 ⑭构思新巧 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⑯有个性色彩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 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 ‎“发展等级”不给分。‎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和F级。‎ 本题是依据高考“立德树人”导向,精心设计的一道具有鲜明交际语境写作特点的材 料写作题,贴近考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虽然是要求写主题演讲稿,但考生对演讲的特点 和要求并不陌生,不同程度的考生都能找到切入的角度和想表达的看法。‎ 试题提供了三则材料,一是中国长征六号研制团队的平均年龄和美国硅谷成功创业家 的年龄结构特点;二是世界青年人绝大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三是李大钊对青年 寄予希望的一段名言。三则材料组合在一起,旨在创设具体的情境,从不同角度激发考生 对“时代机遇与青年责任”这一论题进行思考。本题聚焦的问题是“时代机遇与青年责 任”的关系,写作的主要任务是以高三学生的身份,结合材料写一篇演讲稿。‎ 关于“时代机遇与青年责任”,考生是熟悉的,一方面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每 个人都有发挥潜能、施展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青年又是社会的栋梁,未来世界的主人。‎ 三则材料从不同侧面为考生提供了关于“时代机遇与青年责任”的思考点。从材料一 可以看出,一群走在时代前沿的青年是把握时代机遇的代表;从材料二可以看出,青年拥 有很多发展自己、利国利民的时代机遇;从材料三可以认识到青年在家国、民族、世界、‎ 乃至全人类方面应挑起的责任。‎ 关于“时代机遇与青年责任”,我们可以有很多联想与思考。“时代机遇”“青年责 任”概念怎么界定?二者的内涵和外延怎么理解和解释?如何辩证深入地把握“时代机遇 与青年责任”的内在关系?青年该如何认识时代,如何把握机遇,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 怎样去承担责任?‎ 本题的任务指令非常具体明确,要求考生以“时代机遇与青年责任”为主题,以高三 学生身份,结合材料写一篇演讲稿。这就要求考生在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基础上确定 稳定的写作对象,深入思考和辨析主题,进行理性的判断、分析和阐述,最好能做到“抓 住一点,深入下去”,避免陷入面面俱到、浅层粗糙的写作窠臼。‎ 落实到写作之中,不能孤立地谈时代机遇或青年责任,而应联系起来谈。考生需先选 好写作角度,避免流于空泛。比如可以从新的历史条件角度去谈,从当代青年的特征去 谈,谈他们处理机遇和责任时的坚定,也可以是困难和问题、压力和挑战;可以从青年对 社会现实的认知和把握去谈,从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去谈,谈他们的机遇观、责任 观,谈应该如何更加成熟、理性地面对时代机遇,谈责任观如何引领青年,谈正确认识机 遇与责任关系的意义。‎ 所谓“结合上述材料”,就是说,考生作文内容必须体现三则材料提供的思考点,不 可以戴帽穿鞋,偷换话题,悬空谈论等。但同时也应注意合理、适当的延展。‎ 文体方面,考生应注意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就本次作文而言,特别要注意针对对象,‎ 有的放矢,以达到打动、说明的目的;其次要观点鲜明,感情真挚,体现写作者的理性思 和得体表达。‎ ‎【讲评建议 ‎ ‎ ‎1.应强化考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要重视对复杂材料整体含意把握的指导与训练,杜绝话题作文式的审题指导与训练。‎ ‎2.引导考生明确写作的具体任务及写作要求,要重视培养考生写作的任务意识和问 题意识,明确写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不要过多地去谈论题型上的变化,而应引导考生注意交际语境写作的特点及注意 事项,强化读者意识、立场意识、交流意识等。‎ ‎4.多启发考生学会从他人立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立意,倡导谨慎、开放、求实、公 正的理性交流态度。‎ ‎5.重视思维训练,特别是聚合思维、因果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与训练;思维重 在准确、合理和深刻,而不在于一味求新。‎ ‎6.不宜过多讲授写作知识,而要高度重视本校本班考生习作的修改升格,在反复修改中提升写作能力。‎ ‎7.要实事求是,不好高骛远,要在解决“对不对”的基础上,努力解决“好不好” 的问题。‎ ‎8.注意与其他板块教学的结合,如与论述类文本阅读和语用训练的结合。‎ ‎9.开阔学生的写作格局,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思考现实,建立个人和社会的关联,学会思考社会、国家、历史、文化等。‎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