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5月份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5月份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ID:561863

大小:100.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5月份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互联网的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但有一些人对网络空间主权存在模糊认识。有人认为,主权具有天然排他性,强调网络空间主权与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精神相冲突,将导致全球互联网碎片化;有人认为,网络空间主权与网络自由相对立,一些国家出于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需要设立防火墙,会阻碍信息的自由流动。这些观点事实上并没有正确把握尊重各国网络空间主权与发扬互联网精神、维护网络自由的关系,不利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从这个角度说,网络空间主权无疑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维护各国网络空间主权,就是尊重和维护各国的国家安全、国家主权以及国家核心利益。正因如此,以窃取他国公民甚至国家领导人通讯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棱镜计划”,不仅被视为对他国网络通讯自由的侵犯,而且被视为对他国国家主权的侵犯。因此,认为网络空间不应该存在主权,并不利于全球互联网治理。‎ 主权国家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要力量。传统的国家主权确实具有天然排他性,它对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对外具有不可侵犯的独立性。与之相反,网络空间具有全球性和开放性,强调信息共享、通讯自由等。这也是一些人排斥网络空间主权的理由。但是,在看到互联网发展无国界、无边界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当今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体仍然是主权国家。如果一味强调网络互联互通与网络自由,忽视甚至不承认各国的网络空间主权,各主权国家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就会丧失话语权、主导权,就无法承担起治理主体的职责和义务。因此,维护全球互联网秩序、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必须承认和尊重各国的网络空间主权。与此同时,各主权国家在网络空间治理中也应深刻认识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主动承担起维护全球网络空间秩序的主体责任,携手应对网络安全问题。‎ 网民承担着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责任和义务。网民都生活在一定的主权国家中,作为主权国家的国民,都承担着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核心利益的义务,因而也承担着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义务。这就要求网民不能一味强调自身的网络通讯自由。实践中,网民要维护网络空间主权,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能任意发布涉密信息或通过网络渠道泄露国家机密。从现实情况看,一些网民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触犯了国家法律,教训十分深刻。广大网民应切实增强保密意识、国家意识,切实维护网络空间主权。‎ ‎(摘编自洪谊雅、林怀艺《尊重各国网络空间主权》)‎ ‎1.下列关于“网络空间主权”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具有排他性,这与发扬互联网精神、维护网络自由不相容。‎ B.“棱镜计划”否定了国家网络空间主权的存在,是对他国国家主权的严重侵犯。‎ C.网络空间主权属于国家主权,具有权威性、独立性、全球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D.网民有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责任和义务,但并不否定他们的网络通讯自由权。‎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本文核心观点的前提条件和最终指向。‎ B.第二段对“网络空间主权”概念加以阐释,有利于下文进一步展开论述。‎ C.文章基于一些人存在的模糊认识展开,使说理更具针对性,富有说服力。‎ D.文章从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论述尊重网络空间主权的必要性,主次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各国之间彼此尊重网络空间主权,才能携手构建起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B.对网民进行网络安全应对与保密教育,是互联网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C.若听任“棱镜计划”这类事件发生,就谈不上维护健康的国际互联网新秩序。‎ D.各国进行网络空间治理既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也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1(3分)D 2(3分)A 3(3分)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开镰 洪忠佩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母亲心目中,没有什么农事比开镰收割稻子更重要了。‎ 夜,是时间投在山村大地上的影子,偶尔的犬吠,一如村庄的梦呓。月光刚刚飘过老屋天井上空的檐头,鸡一啼,母亲就醒了,她窸窸窣窣地起床,厨房的灶窟里就有了噼啪的声响。似乎,每一年稻子的开镰,都是这样的前奏,而且以月光与曙光为夹层。当我醒来时,厨房饭甑里的饭都蒸熟了,茶筒里已灌了开水,母亲和禾镰却不见了踪影。‎ 村庄田野上最早的开镰,总是以母亲躬身的收割为起点。嚓,嚓,嚓,一丛低着头的稻子,刚好在母亲手里是盈盈的一把,割下几丛就是一摞。我看着大丛大丛的稻子,在母亲的弯弯的齿状的禾镰镰口纷纷倒下,竟然忘记了自己的禾镰还啄在禾戽上。‎ 稻蔸上的镰痕,新鲜,平整,那拓展延伸的行数,是母亲俯身左右开镰的频率。母亲衣服的后背上,明显有了汗渍留下的盐碱,白白的一片。那抢收抢种的日子,仿佛日夜都混沌不清。尽管母亲累得直不起腰,我还是能够感觉到她和村里人一样,都有一种焦灼的幸福感。一把木柄的禾镰,弯弯薄薄的,铁质的镰齿里可以生发出生活的无限美好。‎ 那一垄一畈的稻田里,都是与母亲一样躬身舞动禾镰收割的父老乡亲。‎ 敬老有福,敬土有谷。男也勤,女也勤,三餐茶饭不求人。小暑小割,大暑大割。禾镰上壁,农夫也没得吃。母亲类似的话语,来自于农家耕作生活的沉浸,好比有一根无形的线,始终牵着春种秋收的关联。浸种、育秧、栽插、耘田、施肥、收割,既是乡土中国稻作的一种链接,也是我对稻子种植的程序性认识。‎ 在村庄的炊烟袅袅中,在我的乡土田野记忆里,似乎所有的色调都与稻子有关。稻子那阳光镀亮的色泽,那饱满而成熟的色调,又仿佛让我穿越回了遥远的童年,童年的歌谣复苏起来,少年时代的时光显影起来——‎ 瘌痢头,光油油;‎ 糯米饭,蒸芋头。‎ 芋头蒸不烂,赶你去讨饭;‎ ‎……‎ 手捧苞芦(玉米)粿,‎ 脚烘石炭火,‎ 神仙皇帝不如我。‎ ‎……‎ 往往,诸如此类的童谣都是以我家乡婺源的方言为版本的,今天,已是乡村远去的拮据生活的写照,哼唱起来犹如古调。‎ 民以食为天。米,是稻的化身,是民间的福祉,是大地万物的象征。如今,婺源乡村开镰庆丰收,民间有着自己的激情和独特的方式。比如做新米粿、蒸汽糕、舞稻草龙,还有迎桂花灯、瓜果灯,人们总是用内心真挚朴实的情感,表达庆祝丰收的喜悦。‎ ‎“人生土是根,命存地为本。”婺源民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既是生活的烟火,又是心灵的路径,可以让人的心灵通往更远更辽阔的地方……这也是我对婺源民间文化遗存一直保持浓厚兴趣的根本原因。诸如婺源农俗中,正月初二贴联牵牛饮水祝愿耕牛平安的“开牛栏门”,正月初七开始祈愿驱邪攘灾五谷丰登的迎“社公”,秧田发青之际请土地菩萨、祈愿丰收的“安苗”,以及农历六月“卯日”敬祖先与五谷神的“吃新”,所有这些,应是我的父老乡亲对乡土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一种传承,也是我一直在视线内追根溯源、进入田野调查的主题。‎ 我欣喜地看到,在家乡婺源的大鄣山、赋春、镇头、中云、江湾一带,近几年有村民种植有机稻尝到甜头,开始走规模化有机化的路子。他们不仅种田能够享受国家政策性补助,购置农机也有补贴。在那层层叠起的翻滚的稻浪中,禾镰的欢吟已经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型的收割机。场面虽然没有北方麦收那样壮观,但却成为山村田野一道新的风景。‎ 又是一年秋收开镰时。秋风中,还有几分燥热,夹杂着草木与稻谷混合的气息。像犁耙耖里储满了耕作记忆一样,母亲每一把禾镰的齿痕里,都是开镰收割鲜活的显影。‎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表现了乡村夜晚的静谧,为母亲早起劳作的场景营造温馨美好的氛围。‎ B.母亲“有一种焦灼的幸福感”,“焦灼”是因为抢收抢种,劳苦而焦急,“幸福”是因为收获的充实与快乐。‎ C.婺源耕种模式发生了可喜变化,小型收割机收稻的场面成为山村田野新的风景,体现了村民们改革与创新的精神。‎ D.文章的结尾描写“又是一年秋收开镰时”的景象,以及母亲禾镰的齿痕,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清晰严谨。‎ ‎5.文章写童年的歌谣有什么作用?(5分)‎ ‎6.为什么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可以让人的心灵通往更远更辽阔的地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4(3分)C ‎5(5分)借童谣反映以前乡村的拮据生活,表现粮食的珍贵,为下文论述婺源民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做铺垫;童谣作为农耕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深化了文章礼赞农耕文明的主旨;)以童谣的方式回忆过去,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増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评分说明】‎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解答此题,考生应首先把握童年的歌谣表达的内容,然后从全文内容、主旨、结构、写作技巧等方面分析其作用。‎ 如果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鉴赏题评分,要本着给分原则,不能死抠字眼,也不能唯“参考”是“标准”,要多几个参考,要在整体表达上赋分。‎ ‎6(6分)以母亲为代表的乡亲们由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生发出生活无限美好的感受。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衍生出民间庆祝丰收的方式,形成美好而独特的民俗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乡亲们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是对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传承。‎ ‎【评分说明】‎ 答出一点给2分,写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6分。这句话体现了传承农耕文明的巨大作用,是文章的点晴之句。解答时,考生应先找出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再联系前后文来作答。原文中提到“婺源民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既是生活的烟火,又是心灵的路径”,“生活的烟火”可以用以母亲为代表的乡亲们的生活来印证,“心灵的路径”可以依据后文“民间文化”“对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一种传承”等来组织答案。‎ 如果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学生若是从原文中概括相关语言或内容,也要酌情给分。‎ 鉴赏题评分,要本着给分原则,不能死抠字眼,也不能唯“参考”是“标准”,要多几个参考,要在整体表达上赋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每到四五月份,办公电话就成了热线,十有八九是咨询转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都不知道所报考的专业到底要学什么。”近日,一位高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与转专业相对的是高考生报志愿时的迷茫:“高考学生都说不清楚自己兴趣点是什么,将来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往往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有调查显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仅有13.6%的人了解所选专业;有超70%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需要尽早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探索自我,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介绍。‎ ‎(摘编自河北新闻网《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找到前行航标》)‎ 材料二:‎ 浙江省高中学生自我认知情况调查表 ‎(摘编自《浙江省首届新高考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材料三:‎ 在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上,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变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作用;年级、学业成绩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对于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有显著作用,并且年级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成绩越好,生涯发展水平越高,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 ‎(摘编自卢淑芳《高中生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 材料四:‎ 高中生生涯教育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全面展开自我评估,客观进行生涯选择,稳妥进行人生管理,由此,可以将盲目选择对人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应全面评估自我,对自身能力、性格、兴趣、优劣势、个性、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业规划、生涯规划。生涯规划具有导向性,是随着学生年龄、经历、身处环境不断调整并继续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规划都有助于学生清晰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等问题。‎ 新高考改革下,学生学会选择是其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人生规划初期的基本要求。学生不仅要提前清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更要明确认识到课程选择的意义、生涯选择的重要性、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责任。‎ 高中生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权力去思考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促使学生更早地思考人生,选择满意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通过生涯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和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对高中学习、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有正确的认知,进而进行客观地、主动地选择。基于此,学生思考评估后的选择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 ‎(摘编自刘瑞颜《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超过70%的大学生想重新选择专业,这与他们在高考中报志愿时,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志愿不无关系。‎ B.在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可能影响生涯发展的变量上,研究表明它们对高中生生涯发展影响不大。‎ C.高中学生能清晰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这都是学生学会选择的具体表现。‎ D.相较于兴趣与能力,被采样的学生对个性这一自我因素的认知更加的了解,有超过90%的学生对自己的个性认识清晰。‎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张惠英看来,中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结合对社会的了解,尽早地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B.据材料二的数据,对于浙江省被采样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自我认识”方面还是比较关注的,总体认识比较到位。‎ C.对学业、职业与人生的规划是高中生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在高三年级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 D.据材料二可知,“社会适应能力”是被采样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因素,而“竞争意识”是最多学生认为自己缺少的。‎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6分)‎ ‎7(3分)A ‎8(3分)B ‎9(6分)生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进行生涯选择;生涯教育有助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沈传师,字子言。材行有余,能治《春秋》,工书,有楷法。少为杜佑所器。贞元末,举进士。时给事中许孟容、礼部侍郎权德舆乐挽毂士,号“权、许”。德舆称之于孟容,孟容曰:“我故人子,盍不过我?”传师往见,谢曰:“闻之丈人,脱中第,则累公举矣,故不敢进。”孟容曰:“如子,可使我急贤诣子,不可使子因旧见我。”遂擢第。德舆门生七十人,推为颜子。复登制科,授太子校书郎,以鄠尉直史馆,转右拾遗、左补阙、史馆修撰,迁司门员外郎,知制诰。召入翰林为学士,改中书舍人。翰林缺承旨,次当传师,穆宗欲面命辞曰学士院长参天子密议次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愿治人一方为陛下长养之因称疾出。帝遣中使敦召。李德裕素与善,开晓谆切,终不出。遂以本官兼史职。俄出为湖南观察使。方传师与修《宪宗实录》,未成,监修杜元颖因建言:“张说、令狐峘在外官论次国书,今藁史残课,请付传师即官下成之。”诏可。宝历二年,入拜尚书右丞。复出江西观察使,徙宣州。传师于吏治明,吏不敢罔。慎重刑法,每断狱,召幕府平处,轻重尽合乃论决。尝择邸吏尹伦,迟鲁不及事,官属屡白易之,传师曰:“始吾出长安,诫伦曰‘可阙事,不可多事’,伦如是足矣。”故所莅以廉靖闻。入为吏部侍郎,卒,年五十九,赠尚书。传师性夷粹无竞,更二镇十年,无书贿入权家。初拜官,宰相欲以姻私托幕府者,传师固拒曰:“诚尔,愿罢所授。”故其僚佐如李景让、萧置、杜牧,极当时选云。治家不威严,闺门自化。兄弟子姓,属无亲疏,衣服饮食如一。问饷姻家故人,帑无储钱,鬻宅以葬。(选自《新唐书•沈传师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穆宗欲面命/辞曰/学士院长参天子密议/次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愿/治人一方/为陛下长养之/因称疾出 B.穆宗欲面命/辞曰/学士院长参天子/密议次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愿/治人一方/为陛下长养之因/称疾出 C.穆宗欲面命/辞曰/学士院长参天子密议/次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愿治人一方/为陛下长养之/因称疾出 D.穆宗欲面命/辞曰/学士院长参天子/密议次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愿/治人一方/为陛下长养之因/称疾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借指车轮或车;挽毂,指拉车前进,在这里比喻举荐人才。‎ B.丈人,古代主要指对年长男子的尊称、对妻子的父亲的简称、丈夫等,文中指岳父。‎ C.制科,封建时期选拔特殊人才的考试,应试者由大臣推荐,考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 D.实录,记载某皇帝统治时期大事的编年体史,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传师富有才学,受到器重。他通晓《春秋》,擅长书法,书写有楷法;年轻时受到杜佑的器重,曾兼任史职并受诏整理《宪宗实录》的残稿。‎ B.沈传师明于吏治,断案慎重。他深谙地方官吏的行事作风,下属官史不敢弄虚作假;断决案件,总要召集幕僚商量,量刑准确无误才予以判决。‎ C.沈传师坦荡淡泊,不附权贵。他的长辈跟许孟容是故交,他却不去拜见许孟容让其举荐自己;任观察使十年,没有私人书信、钱财送入豪门贵族。‎ D.沈传师治家有方,家人和陸。沈传师治家不施威严,而家门自然整肃;对兄弟、子孙和自己下属等没有亲疏之别,为他们提供相同的服饰、饮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孟容曰:“如子,可使我急贤诣子,不可使子因旧见我。”‎ ‎(2)初拜官,宰相欲以姻私托幕府者,传师固拒曰:“诚尔,愿罢所授。”‎ ‎10(3分)C ‎11(3分)B ‎12(3分)D ‎13.(1)(5分)许孟容说:“像你这样的人,可以让我急于求贤前去见你,不可让你因旧交前来见我。”‎ ‎【评分说明】‎ 第(1)题,句意3分,关键词2分。关键词是“急贤”、“旧”,译对一个给1分。“急贤”的意思是“急于求贤”,“旧”的意思是“旧交”。“使”不译,句意算对;“诣”,译为“拜见”,算对。翻译题评分,要本着给分原则,句意不能死抠字眼,要在整体表达上赋分。‎ ‎(2)(5分)起初被授予官职时,宰相想把姻亲私下托付他安排在幕府里,沈传师坚决拒绝说:“如果这样,希望辞去所授官职。”‎ ‎【评分说明】‎ 第(2)题,句意3分,关键词2分。关键词是“固”、“诚尔”,译对一个给1分。“固”的意思是“坚决”,“诚尔”的意思是“如果是这样”“如果是这样”“果真这样”。“初拜官”译为“刚做官时”,句意算对;“愿罢所授”,译为“希望罢去所授官职”,句意算对。翻译题评分,要本着给分原则,句意不能死抠字眼,要在整体表达上赋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赠蜀府将 唐•温庭筠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注】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B.诗中使用“汉节”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效忠国家的气节。‎ C.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 D.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闲置冷落。‎ E.尾联与首联相呼应,并运用典故、对比手法,直接表达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15.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异同。(6分)‎ ‎14(5分)BE ‎【评分说明】‎ 对一项给2分,对两项给5分,多写不给分。‎ ‎15.吴钩,泛指利剑,二者都是比喻从军立功之志。(2分)辛弃疾借“吴钩”表达自己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和悲愤。(2分)而温庭筠表达的是对蜀将虽战功赫赫但却不得封赏滞居下位的不公境遇的感慨和同情。(2分)‎ ‎【评分说明】‎ 写出“二者之同”,给2分;答出“宝剑,比喻战争”可以得1分;“吴钩是驰骋战场,立志报国的精神象征”“是骁勇善战的精神符号”之类,给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写出“二者之异”,给4分,写对一点给2分;写出辛词表“怀才不遇、壮志难愁”之类的,可给2分;写出温词表“得到不公平待遇、被闲置冷落”等,可给2分。若答出表达诗人自己的遭遇,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鉴赏题评分,要本着给分原则,不能死抠字眼,也不能唯“参考”是“标准”,要多几个参考,要在整体表达上赋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以“”一句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以“”一句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以“”一句赞美了琵琶曲像仙乐般好听。‎ ‎(2)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先对比自身与同学之间巨大的物质差距,接着表明自己毫无艳羡之意,然后点出原因所在:“,。”‎ ‎16(5分)(1)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如听仙乐耳暂明(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评分说明】写对一处给1分,错写、漏写不给分。‎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愿景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图的实施不谋而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精诚合作,实现共赢。‎ 双十一期间,这家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订单猛增,企业负责人要求员工克服一切困难,全员上阵,目不窥园,努力满足市场需求。‎ 这部影视剧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层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演员必须自身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演角色的情感。首先要学会不“动于衷”,才能绘声绘色,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2017年9月,第十七届北京国际航空展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众多国家展商的航天产品亮相北京,济济一堂。‎ 当代中学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争做行不由径一心报国的杰出青年,唯有如此,才能昂扬立足于社会,从而创造出令人敬佩的辉煌业绩。‎ ABC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B.大到政务工作、小到居家出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日益渗透其中,数字经济将人们曾经想象中的智能新生活变为现实。‎ C.全科医学很“全面”,不仅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还需要有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注重预防和康复,对固定人群实施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等。‎ D.高校能否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19.下面是小刘在微信中给即将过四十岁生日的姨妈写的一则留言,留言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姨妈您好!明天是您不惑之年的生日,我特别想去给您过生日,可是我现在工作特别忙,百忙之中无法前往,我感到非常遗憾。但是,我在此顺便给您送上我的祝福,祝我亲爱的姨妈身体健康,永远年轻,永远快乐!‎ A.B.C.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 树木看上去很安静,但它们实际上。许多树木在夜里会上下移动它们的枝干。?科学家们的发现解答了这一疑惑:树木显示细微的周期性脉冲,就好像它们有微妙的“心跳”一样,而且。此前,人们认为树木不会进行这种活动,而只是被动地通过叶片的水分蒸发将水分“吸”上去。不过,目前尚不清楚树木从根部向上运送水分的原理。‎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 从2015年7月开始,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采用了预约参观办法。这一措施合理有效调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一方面加强了洞窟的保护,另一方面给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实施预约参观办法以来,来莫高窟参观的人数逐年递增,年游客接待量由2014年的45万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55万人次。‎ 从逻辑方面看,以上材料可以推断出某一结论,请从下面两项中选出推断不妥的一项并说明不妥的理由。‎ 甲、莫高窟预约参观的办法为游客提供了便利。‎ 乙、预约参观办法实施前莫高窟的游客量不均衡。‎ 不妥的一项是()‎ 理由:‎ ‎17(3分)B ‎18(3分)A ‎19(3分)D ‎20(6分)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为活跃(活泼)难道树木也有“脉搏”(“心跳”)吗?树木在积极地从根部向上运送水分 ‎【评分说明】写对一处得2分,学生所写的不是答案提供的的,只要合乎语境,合乎逻辑,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补写题评分,要本着给分原则,不能死抠字眼,也不能唯“参考”是“标准”,要多几个参考,要在整体表达上赋分。‎ 第处,答出类似“却很活跃”、“在进行着微妙的活动”等,可给1分;第处,答出“为何会有这一现象呢”或是“这一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呢”等,可给1分;第处,答出“积极”、“主动”者均可给1分。‎ ‎21.(5分)不妥的是“甲”。(2分)理由:因为需要预约,有的游客本来某天有时间,但如果预约不上,就不能在这一天参观。(3分)‎ ‎【评分说明】正确选出不妥的得2分,说明正确得3分。“理由”主观题评分,要本着给分原则,不能死抠字眼,也不能唯“参考”是“标准”,要多几个参考,要在整体表达上赋分,只要言之成理,都要酌情给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西安发布了23条人才引进新政,长沙也推出“人才新政22条”,成都则推出“蓉漂计划”,郑州也迅速出台“户籍改革”……短短几个月内,包括济南、南京、杭州、青岛、厦门、天津、重庆等在内的二线城市,纷纷加入“人才争夺战”。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如全球一体化、地区冲突加剧、中美贸易再起争端等,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天生我材必有用,面对社会与国家对人才的多元需求,作为“强国一代”,你有怎样的“成才梦”?如何使这个梦变得“有用”?请写一篇文章,跟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并加以阐述。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