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
语文
《宁波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语文》(以下简称《说明》)根据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一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至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结合宁波的教学实际制定而成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至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基本范围。全卷分书写、积累、阅读、写作四大部分。其中汉子积累以《语文课程标准》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为主要考试范围;古诗词名句积累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七年级至九年级古诗文中选取的65篇(《说明》附录Ⅰ)为主要考试范围;常用文言文词语积累以七年级至九年级课本中的常用文言词语考试范围;文学常识以与课本相关的重要作家、作品为主要考试范围;名著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和教科书推介的课外读物为主要考试范围(《说明》附录Ⅱ);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以教材涉及的内容为主要考试范围;现代文阅读材料采用难度适宜的课外阅读材料;古诗文阅读材料兼顾内课外。
二、考试内容
(一) 书写
书写规范、端正,保持卷面整洁
(二) 积累
1. 熟练使用字典、词典、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字义。
2. 默写先用教材中的古诗词(含教材附录)名句,重点默写本《说明》规定的65篇古诗文中的名句(见附录Ⅰ)
3. 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基本释义。
4. 长我重要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了解《语文课程标准呢》推荐和教科书推介的课外读物的主要内容(见附录Ⅱ)
5. 掌握现用教材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
(三) 阅读
□能阅读一般的文学类文本
1.整体感知,理解内容,把握主旨。
2.品味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根据文意合理推断、想象、探究、从文本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作出评价。
5.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丰富对作品的认识。
□能阅读一般的非文学类文本
1.理解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准确简要的概括中心意思。
2.准确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3.对文章中的重要语句作出解释和分析。
4.根据文章内容,探究并解决和分析。
5.对分连续性文本,能综合比较、分析、归纳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能阅读浅易的古诗文
1.理解并掌握文中重要问题文言词语的意思。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思。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评价文中人物或主旨。
4.理解并欣赏浅易的古诗词
(四)写作
准确使用常用词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做到语句表达正确、简明、连贯、得体、流畅。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强调根据不同的和对象进行写作。
□第一类
1.根据情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并解决实际问题。
2.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进行合理得体的表达
□第二类
1.写作要有内容、有思想,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真切体验和思考评价。多角度的省视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合理而有创意地表达。能表达个人的真实感情,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
2.写记述文章,做到表达文章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有合理的说明顺序,能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有理有据,能对周围的事情和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简单的分析,观点与材料统一。
3.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三、考试形式
闭卷考试。考试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四、试卷结构
1. 内容占分比例
书写5分,积累约24分,阅读理解约55分,写作约66分
2. 题型占分比例
客观题不超过30%,应用约占50%。
3. 能力占分比例
识记约占15%,理解约占35%,应用约占50%
4. 难度占分比例
容易题约占比例70%,稍难题约占20%,较难题约占10%。整卷难度系数在0.70-0.75之间
附录Ⅰ
优秀诗文背诵篇目(65篇)
1.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2.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3.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4.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5.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
6.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北朝民歌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从军行(烽火照西京)
杨炯
9.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陈子昂
10.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11.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
13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4.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
李白
15.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崔颢
1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1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1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20.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岑参
21.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
2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23.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
24.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25.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26.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27.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28.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29.望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
30.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31.无题(相见难是别亦难)
李商隐
32.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33.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3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35.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
王安石
36.卜算子·送孟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
王观
37.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3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9.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李清照
40.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
陆游
41.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
42.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3.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4.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5.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46.别云间(三年羁旅客)
夏完淳
47.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48.《论语》十二章
论语
49.曹刿论战
左传
50.鱼我所欲也
孟子
5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52.出师表
诸葛亮
53.桃花源记
陶渊明
54.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55.三峡
郦道元
56.石壕史
杜甫
57.马说
韩愈
58.陋室铭
刘禹锡
59.小石潭记
柳宗元
60.岳阳楼记
范仲淹
61. 醉翁亭记
欧阳修
62. 爱莲说
周郭颐
63.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6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65.湖心亭看雪
张岱
附录Ⅱ:
课外读物主要篇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和科教书推介,暂定下列作品为学业考试课外阅读主要篇目。
1.《伊索寓言》
2.《朝花夕拾》鲁迅
3.《泰戈尔诗选》泰戈尔
4.《傅雷家书》傅雷
5.《西游记》吴承恩
6.《水浒》施耐庵
7.《骆驼祥子》老舍
8.《草房子》曹文轩
9.《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10.《海底两万里》凡尔纳
11.《名人传》罗曼罗兰
12.《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13.《童年》高尔基
14.《昆虫记》法布尔
15.《儒林外史》吴敬梓
16.《苏东坡传》林语堂
17.《俗世奇人》冯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