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
诸葛亮
诸葛亮(
181—234
),复姓诸葛,名亮,字
孔明
,
三国
时期蜀汉著名的
政治家、军事家
。号卧龙先生
。
作者简介
夫(
fú
)
/
君子之行
,
静
/
以修身
,
俭
/
以养德;非澹泊(
dàn bó
)
/
无以明志
,
非宁静
/
无以致远。夫
/
学
/
须静也,才
/
须学也。非学
/
无以广才,非志
/
无以成学。淫(
yín
)慢
/
则不能励精,险躁
/
则不能治性。年
/
与时驰,意
/
与日去,遂(
suì
)成
/
枯落,多
/
不接世,悲守
/
穷庐,将复
/
何及!
放声朗读
一、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
1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2
、先译词语,再译句子。
3
、补充注释:
以
:用来;从而。
修身:修养身心。
广
才:增长,扩展。
成
学:成就。
年
与时驰:年华。
意
与
日
去:意志;岁月。
遂
成
枯落
:
最终;枯败凋零。
君子的行为操守,要以宁静来
修养
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而才干只有靠学习培养。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衰败凋落,大多不能适应社会所需,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到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1
、说说诸葛亮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从题目入手)
小组合学、讨论:
2
、
诸葛亮对儿子提出了怎样的标准和要求?
(
圈出关键词)
这封家信
劝勉儿子
修身养德,
勤学励志
。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诸葛
瞻
,字
思远
。
“瞻今已
8岁
,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
重器
耳。”
仔细品读
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深切期望。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种情感的?
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1
)多用
对偶句
,句式整齐。
(
2
)
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诸葛亮为相数十年
,
效忠先主,辅佐后主
,
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
54
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
800
株,薄田
15
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深为后人传诵 。
资料助读: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陆游
《
书愤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杜甫
《
蜀相
》
根据提示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
1
)诸葛亮在
《
诫子书
》
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
,
。
(
2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
,
。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
3
)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 ”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 ”字,对比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