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杜甫曾有诗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也在
《
人间词话
》
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由此
可见,景与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柳宗元被贬永州时
,
寄情山水,落笔不俗,视角独特,
《
永州八记
》
如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就一同欣赏他的八记之一—《小石潭记》。
柳宗元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
、积累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学习作者观察入微,并抓住景物特点,借景抒情的写法;
4
、领会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写作背景
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他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待了整整十年。所以他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很多风景佳妙的地方,记了其中的八处名胜,这就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
《
永州八记
》
。
本文所写的小石潭,
人迹罕至
,
凄清幽静
,作者在写景状物时寄托了他
凄苦忧伤
的感情。
作者简介
柳宗元(
773—819
),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至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祖籍河东(今山西省
.
永济市)。柳宗元是中国唐朝
文学家
、
哲学家
、
散文家
和
思想家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
唐宋八大家
”。
文体常识
记:
古代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往往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
如:
《
桃花源记
》
(东晋陶渊明)、
《
岳阳楼记
》
(北宋
.
范仲淹)、
《
醉翁亭记
》
(北宋
.
欧阳修)、
《
满井游记
》
(明代
.
袁宏道)等。
小石潭记
柳宗元
读准字音
篁
huáng
竹 心乐
lè
之
清
洌
liè
卷
quán
石底以出
为坻
chí
为屿
yǔ
为嵁
kān
青树翠蔓
màn
蒙
méng
络
luò
摇缀
zhuì
下见
xiàn
小潭 参
cēn
差
cī
披拂 日光下澈
chè
佁
yǐ
然不动
俶
chù
尔远逝
往来翕
xī
忽
斗
dǒu
折蛇行 犬牙差
cī
互
hù
寂寥
liáo
无人 凄
qī
神寒骨
悄
qiǎo
怆
chuàng
幽邃
suì
以其境
jìng
过清
吴武陵
líng
,龚
g
ō
ng
古
余弟宗玄
xuán
隶
lì
而从者
曰恕
shù
己,曰奉壹
yī
学习第一段
重点词语
【
1
】从:
自,由。
【
2
】小丘:
小山岗,在小石潭东面。
【
3
】西:
向西。
【
4
】篁
(huáng)
竹:
成林的竹子。 闻:听见。
【
5
】
如鸣佩环:
好像人、身上带的佩环玉佩、玉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鸣:发出声响。
佩环:玉佩
,
玉环,都是玉制装饰品。
【
6
】乐:
以
……
为乐。
【
7
】伐竹取道:
砍伐竹子,开辟道路。
伐:砍伐。取:
这里指
开辟。道:路。
【
8
】
下:
向下,往下。
【
9
】
见:
看见。
【
10
】
水尤清冽
(liè)
:
潭水格外清凉。
尤:格外,特别。
清洌 :清澈。
【
11
】全石以为底:
(
潭
)
以整块石头为底。
以为:
把
……
当作。
以:
用来。
为:
作为。
【
12
】近岸:
靠近潭岸的地方。
近,
靠近。
岸,
岸边。
【
13
】卷石底以出:
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以:
相当于“而”,不译。
【
14
】
为
坻
(chí)
,为屿
(yǔ)
,为嵁
(kān)
,为岩:成为
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
水中高地。
屿:
小岛。
嵁:
不平的岩石。
【
15
】青树翠蔓,蒙络
(luò)
摇缀,参差
(cēn cī)
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翠蔓
,翠绿的藤蔓。
蔓
,藤蔓。
蒙
,覆盖。
络
,缠绕。
摇
,摇动。
缀
,连结。
参差
,参差不齐。
披拂
,随风飘荡。
翻译第一段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成片的竹子,(就)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对此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小路,向下走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问题探究
1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
、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
、描写小石潭中水的声音的句子是哪句?
如鸣佩环 。
4
、描写小石潭周围的植物的句子有哪些?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
、为什么说小石潭的确是一个石潭?从文中找依据。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第一段:
写小石潭的
方位
和
概貌
。
学习第二段
重点词语
【
1
】可百许头:
有一百条左右。
可:
大约,表示估计数目 。
许:
上下,左右,光景。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表示数量不确定,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
2
】皆若空游无所依:
(
鱼
)
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空: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皆:
全,都。无所依,什么依靠也没有。
【
3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下
,名词作状语,向下照射。
布
:照映,分布。
彻
:直照水底。
【
4
】佁然不动:
(
鱼影
)
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
佁
(yǐ)
然
,愣住的样子。
【
5
】
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了。
俶
(chù)
尔
,忽然。
远
,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
【
6
】
往来翕
(xī)
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翕忽:
轻快敏捷的样子。
翕:
迅速。
【
7
】乐:
逗乐,取乐。
翻译第二段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逗乐。
问题探究
1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
、文中哪句话能证明小石潭“水尤清冽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
、本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①
写了潭水的
清澈
;
②
运用了侧面描写的写法;
③
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来描写潭水。
无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4
、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一句的妙处。
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而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已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第二段:
写小石潭中的游鱼。
5
、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①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
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学习第三段
重点词语
【
1
】潭西南而望:
向潭水的西南方向望去 而,连词,连接状语和名词,不译,表修饰。西南,向西南
(
方位名词作状语
)
。
望,
看。
【
2
】斗折:
像北斗星一样曲折。
蛇行:
像蛇一样蜿蜒前行。
【
3
】明灭:
或现或隐。
【
4
】其岸势犬牙差
(cī)
互:
像狗牙那样互相交错。
犬牙:
像狗牙一样。
差互:
相互交错。
差:
交错。
势:
形状。
【
5
】不可知其源:
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
可:
能够。
其:
它的,指溪水的。
翻译第三段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那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问题探究
1
、写水源方向的句子是哪句?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①
潭西南而望 ;
②
由近到远。
2
、动静相结合进行描写的句子是哪句?
斗折蛇行 。
第三段:写小石潭的水源。
3
、写溪流时隐时现的句子是哪句?
明灭可见。
4
、写岸势的句子是哪句?
其岸势犬牙差互 。
5
、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写源头给人以深不可测的感觉,为下文写小潭幽深的环境
作铺垫。
学习第四段
重点词语
【
1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
(qiǎo chuàng)
幽邃
( suì )
:
四周被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环合
,围绕、包围。
寂寥
:寂静寥落。
悄怆
,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邃
,深远。
凄
:使
……
凄凉。
寒
:
(
意动用法
)
使
……
寒冷。
【
2
】以其境过清:
因为那里的环境过于凄清。
以
,因为。
过
,太。
清
,凄清,冷清清。
【
3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情况便离开了。
居
:待、停留。
乃
,于是、就。
之
:代游小石潭这件事。
而
:表顺承。
去
:离开。
翻译第四段
坐在小石潭(边)上,四下里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景色)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那环境太过凄清,不能过久停留,于是记下景致便离开了。
问题探究
1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①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
、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孤独忧伤。(凄凉)
3
、既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地表达出了作者忧伤、凄苦心境的句子是哪句?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
、作者在描写小石潭景物时有近观,有远望。近观时写了哪些景物?
①
树;
②
鱼。
第四段:
写小石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
5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①
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②
作者因小石潭的美景而欢快,但欢乐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学习第五段
重点词语
【
1
】
吴武陵:信州
(
今重庆奉节一带
)
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因罪贬官永州,与作者交善。
【
2
】
同游者:跟着游玩的人。
游
:游玩。
者
:
……
的人。
【
3
】
宗玄:作者的堂弟,柳宗玄。
第五段:
介绍同游者。
【
4
】隶而从者:
跟着同去的。隶:附属,随从。而:表修饰。从:跟随,动词。
【
5
】二小生:
两个年轻人。小生:年轻人。 生:对读书人的称呼。
翻译第五段:
一起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堂弟宗玄。我一同带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主题
本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
,
水
,
鱼
,
树
,
着意渲染了寂寞无人
,
凄神寒骨
,
俏怆幽邃的气氛
,
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1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
课文的写作顺序是(
游览顺序
):发现小石潭
──
潭中景物
──
小潭源流
──
潭中气氛 (记同游者)。
小石潭的特点:
幽静。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巩固练习
2
、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试做具体分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这段写小石潭的的水源。溪流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溪岸
“犬牙差互”
,处处显示着也强调着溪流
“
曲折
”
的特点,这使
作者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其曲折坎坷,与这条溪流是多么的相似,因而心情也起了变化。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看到小石
潭
水清石奇,景色幽美,却被闲抛于荒山僻野,无人欣赏;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志节高尚,才华横溢,却被贬到蛮荒之地,不受重用,心中的隐痛被触碰,悲凉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景物的特点,不仅是景物本身具有的,更是作者感受和体会到的,它和作者的心境相通,也与作者的遭遇相关。所谓寓情于景,就是作者把情感融入景物中,蕴含体现在景物的特点上。
3
、
小石潭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怎样的感受?试用几个词或一两句话,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小石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假如我也能坐在小石潭边,一定会感到空气的清新、周围环境的宁静,鱼儿在快乐地游动,我会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刻。
4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
1
)从小丘
西
行百二十步
向西
(
2
)
斗
折
蛇
行,明灭可见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
3
)其岸势
犬牙
差互
像狗的牙齿那样
(
4
)
凄
神
寒
骨
使……凄凉 ;使
……寒冷
拓展练习
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提示:可从小石潭的位置、特点、优势等方面来写。
小石潭位于小丘西面
120
步的地方,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幽美,是观光旅游,愉悦身心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到这里,写下了千古传颂的优美散文
《
小石潭记
》,
小石潭因此闻名。
阅读感悟
1
、小石潭的景色幽美动人,不知现在是否依旧,如果还是那样,开发成旅游景点,将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美的享受。
2
、《小石潭记》是一幅
“
沉吟图
”
,它定格在竹林潭边,作者静观默察,人鱼相乐,其实它是一杯清苦的茶,清香在前,苦味却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