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天津市河西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ID:562489

大小:4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8年河西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注意事项(本大题共 11 小题,1-3 小题,6-8 小题,每题 2 分;4-5 小题,9-11 小题,每题 3 分,共 27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徜佯(yáng) 披露(lòu) 花蕊(ruǐ) 恪尽职守(kè)‎ B.缄默(jiān) 跻身(jī) 媲美(pì) 相形见绌(chú)‎ C.翘首(qiào) 商酌(zhuó) 桑梓(zǐ) 强聒不舍(qiáng)‎ D.澄澈(chéng) 差异(chà) 瞥见(piě) 潜滋暗长(qián)‎ ‎2.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人生要学会选择。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颗不振,还是_____、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触即跳、以牙还牙,还是_____、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___、淡定超然?‎ A.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 谦虚谨慎 B.冷静运筹 振作精神 谦虚谨慎 11‎ C.谦虚谨慎 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 D.振作精神 谦虚谨慎 冷静运筹 ‎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2017 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限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共享设施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 D.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B.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C.中国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第 73 界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 D.为了避免被打扰的事情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 92 岁的生日。‎ ‎5.下面对陶渊明的《饮酒》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本诗内容上主要是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 C.“问君何能尔”是询问朋友选择隐居之地的原因,“君”是对友人的敬称。‎ D.全诗结句“欲辨已忘言”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而无奈的心态。‎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端午佳节话菖蒲 ‎①“菖蒲驱恶迎吉庆”,菖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菖蒲于端午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 ‎②首先来认迟一下菖蒲吧。菖蒲是天南星科的多年生水生湿地植物,常生长在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一丛丛叶片从基部繁茂生长,肉穗花序上生着一朵朵黄绿色的小花,看上去似乎也没什么特别。不过仔细观察,线形叶片直立挺拔,如一把长剑,因此菖蒲又叫“蒲剑”或“剑菖蒲”。并且,同艾草一样,菖蒲也是一种芳香植物,它全身都很香,揉碎一片叶子,就能问到浓郁的香味,以根茎的香气最为强烈。‎ ‎③现今不太起眼的菖蒲,是先祖们在端午之时必采的植物。古人称菖蒲“叶如剑刀”,既为剑刀,其辟邪的功能便不言而喻,因此“端午佳节,菖蒲作剑,悬以辟邪”也就是说,只需将蒲叶悬于门厅、床头,利剑的锋刃之下,邪虫毒物自是不敢轻易进屋,古人心中也自然有了象征吉瑞的抚慰。‎ ‎④除了悬挂辟邪之外,在端午时节古人们还制作菖蒲酒,可以去毒、“避瘟气”。或仅以蒲根根入酒,或配以雄黄,或饮用,或外敷,或“浑洒床帐间”(《帝京岁时纪胜》),总之各朝各地有着不同的制法和用法。‎ ‎⑤菖蒲去毒,并不仅仅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因为菖蒲的确具有相关的药用价值,它常以根茎处药,主要成分是一些挥发油,有芳香化浊、开窍祛痰的功效,它的水浸液对皮肤上的真菌有抑制作用,古时,还有人把菖蒲捣碎用来治疗痈疽、湿疮等。同时,菖蒲根茎捣碎的原液兑水,还可有效驱赶飞虱,蚜虫等虫害。可见菖蒲去毒驱虫确有其用,古人们在端午佳节采摘菖蒲,也是蕴含智慧的选择。‎ ‎⑥此外,喜欢花卉的朋友都知道“花幸四雅”,耐菖蒲正是四雅之一。作为古代社会一种流行的文化符号,早在《离骚》中,屈原就赋予了它崇高不屈的品质。如今,菖蒲或许不像古时那么流行,但仍然是文人雅士的心头好,甚至被认为是“雅中之雅”,它的花和叶都是那般低调,简朴而不繁缛,淡泊而不浓烈,正如前人所赞“菖蒲有山林气,无富贵气,有洁净形,无肮脏形,清气出风尘以外,灵机在水石之间。”‎ ‎⑦值得提醒的是,中文名字中带“菖蒲”的植物还有不少,其中人们较熟悉的有唐菖蒲和黄菖蒲。唐营蒲是重要的鲜切花植物,属于“世界四大切花”之一,黄葛蒲又叫黄花鸢尾,是很常见的水生植物,这二者都有着娇艳美丽的花朵;并且都来自鸢尾科,和葛蒲(天南星科)属于完金不同的植物家族,之所以名字中都有“菖蒲”,主要是因为它们和菖蒲有着类似的叶片。而此文中提到的菖蒲既非唐菖蒲,也非黄菖蒲,它被称为菖蒲可要比唐菖蒲和黄菖蒲久远得多。‎ ‎6.下列不属于菖蒲象征“吉瑞”原因的一项是( )(2分)‎ 11‎ A.菖蒲“叶如剑刀”,既为剑刀,其辟邪的功能便不言而喻。‎ B.菖蒲酒可以去毒、“避瘟气”,菖蒲汁液兑水可以驱赶虫害。‎ C.唐菖蒲是重要的鲜切花植物,属于“世界四大切花”之一。‎ D.菖蒲作为古代社会一种流行的文化符号,被赋予了美好的品质。‎ ‎7.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菖蒲是天南星科的多年生水生湿地植物,属于水洼地的常客。‎ B.菖蒲是一种芳香植物,全身都很香,以花叶的香气最为强烈。‎ C.菖蒲备受人们青睐,除了它具有去毒辟邪的功用外,还因为它是“花草四雅”之一。‎ D.唐菖蒲和黄菖蒲名字中都有“菖蒲”二字,主要是因为它们有着与菖蒲相似的叶片。‎ ‎8.下列对本文的写法分析否始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按逻辑顺序介绍了菖蒲的相关知识。‎ B.本文介绍菖蒲有关知识时,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C.第⑤段加点词“不仅仅”“的确”,充分肯定了菖蒲的药用价值,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D.第⑦段采用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菖蒲与唐菖蒲、黄菖蒲分属不同的植物科。‎ 阅读下面《小石潭记》的内容,回答 9-11 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心乐之 乐:高兴,快乐 11‎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澈:穿透,透射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那样 D.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 ‎10.下列对文中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倒竹子开避道路,向下看见了小石潭)‎ B.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的鱼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靠)‎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它的溪岸的形势象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可以长久的居住)。‎ ‎11.以下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生动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幽深冷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狐凄悲凉之情。‎ B.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实难相容,显然是作者写作上的失当。‎ C.文章第二自然段采用特写镜头写游鱼,同时运用侧面描写烘托了水的澄澈透明。‎ D.情景交融,景中传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 第Ⅱ卷 ‎ 二、综合题 ‎12.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诗文上下句。(8 分)‎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2)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_______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7)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__________”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1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4-16 题。(7 分)‎ 元和十年,例移 ① 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 ② 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 ③ 钱,过期则没 ④ 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子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装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出自《厚德录》)‎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 ‎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1)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 ( )‎ ‎(2)时人义之 ( )‎ ‎14.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15.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 16-19 题。(15 分)‎ 最是醉人银杏黄 ‎①喜欢那笔直的树、那丝扇状的叶子、那令人心醉的淡黄。‎ ‎②最初对银杏的记忆,是在十几年前。‎ ‎③那是一个夏天,我在官庄镇官庄村的德馨庄,遇见一棵大树,枝繁叶茂,绿叶婆娑。听当地干部介绍,那是一棵千年银杏,与之相距不远的香山寺还有同样的一棵,从此,这厚重的一树翠绿,就定格在记忆深处,肥沃而悠远。‎ 11‎ ‎④再次对银杏的关注,是在八年前。‎ ‎⑤那年十月,我到官庄镇督查计生工作。返回途中,有人提议去香山寺。朋友说:香山寺的门前有棵千年银杏,与几里外的德馨庄里那棵银杏,历经千年遥遥相望,痴痴相守。就因为“痴痴相守”四个字,我便对这两棵银杏产生了莫名的好感。几经周折,终于在一个破落的寺庙门前,看到了那棵古树。虽然饱经沧桑,但却苍劲有力,枝叶茂密,犹如一位年迈的老人坚守在门前。‎ ‎⑥不过,这两次记忆,除了枝繁叶茂外,并没有对银杏留下太多的着恋。就像记忆中的邻家小妹,在过往的季节里,只轻描淡写地留着一些印象。等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她长大了,亭亭玉立般春色擦人,这才眼前一亮,为之样然心动。这感觉,就是我对银杏的重新认识!这情,浓的有些化不开!‎ ‎⑦前些年,住宅门前修筑了一条西环路,路中间绿化带上移裁了一排排银杏树。在一个深秋,无意间,车窗外的一片金黄,通体透亮,闯入我的眼帘,给我不小的震撼。惊喜中,我探头细看,银杏,是银杏。我惊诧于她的美丽,原本灰暗的天空,突然阳光灿烂,一股暖流在身体里开始弥漫,一种甜美的感觉,一点点涌向心田。‎ ‎⑧就因那惊鸿一督,我便对深秋的那抹银杏黄有了一种热切的期盼。‎ ‎⑨多想,在一个合造的时候,约几个挚友,去建那场盛宴,让自己徜徉在金黄的海洋里,如痴如醉,心驰神往。‎ ‎⑩今秋,终于如愿以偿。‎ ‎⑪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周末,应朋友的盛情邀请,我们一行四人一同乘车前往痘姆乡求知村,观赏银杏林。‎ ‎⑫从县城,到乡村,我一路冥想,自我陶醉在和银杏相遇的各种境况中,不能自拔。不知不觉,半个小时已经悄然过去。一幅充满乡土气息油墨画慢慢铺开,白墙红瓦隐于山丘之间,鸡鸭慢步田间地头,炊烟飘缈于白云深处。车窗外的银杏树开始在房前屋后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像是挂满了熟透的黄色杏子。是这抹黄,丰润了秋天的村落。‎ ‎⑬“哇塞!好美啊!太美了!”车刚停下,朋友就赞不绝口。‎ ‎⑭ 站在山岗上,放眼望去,一片片黄得耀眼的银杏叶在飒飒秋风中舞出一片盈动的金黄,流动着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就像一袭霓裳羽衣,在天上自由地飞翔;又像一首无韵的诗,洒落一地醉人的天籁之音,金灿灿的银杏叶铺成的地毯,汇成美轮美美的画卷,展现绝美的童话。有的树树叶落尽,银杏果挂满枝头,惹人喜爱。林间小鸟时而在枝头蹦跳着,时而窃窃私语,让人心生醉意。‎ ‎⑮走下山坡,当突如其来的大片金黄伸手可触时,大家已经按捺不住那份澎湃,争先恐后,涌向景点。两位女士兴奋地摆着各种 11‎ ‎ pose,朋友赶忙举起相机不停地抓拍。眼前的银杏参天连片,高大的躯干、金黄的叶子,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象,那就是一树树阳光。此刻,我莫名其炒地想起“春深似海”,感觉心门被完全打开,有大片的阳光直涌进来。‎ ‎⑯诗人说:“春深花浅笑,秋浓叶忧伤。”此刻,诗意正浓。此时,杏叶正旺。即便为赋新词,也难寻到半点惆怅。眼前的片片金黄,阳光般通体透亮,就像一群甜美的少女嘴角上扬。‎ ‎⑰在林中穿梭,淡黄的叶子落在地上,如同一幅碎花窗帘铺在路上。踩在这些落叶上,情无声息,不像踩在其它的树叶上,会发出脆性的声响。这是平静的凋谢,也是最美的凋零。它没有面对死亡的惊惶,也没有歇斯底里的埋怨。‎ ‎⑱这些落她地的杏叶,柔无脉痕,洁如肤肌。这一片片淡黄的银杏叶子,是一封封寄给心灵的信笺,每一片树叶都有灵魂。“谁怜流落江湖上,玉背水肌未肯枯。”无论读没读过李清照的这句诗,我想你都不想踩在这么美的落叶之上。而当你又不得不踩在它的上面的时候,你的心会是怎样的纠结?你怎么忍心去轻易践踏一片落叶对美的最后的一丝眷恋?‎ ‎⑲人常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飘落又怎样?来年,仍然一树翠绿,深秋,仍然一树金责。我整整用了 3 个多小时,和这些银杏耳鬓厮磨,缠绵缱倦。此刻,世外银杏黄,我独喜,独爱,独霸占。‎ ‎⑳在饱尝美景后,的确有些微微微醉。此刻,我多想,沏一壶绿茶,捧一本新书,或者干脆闭上眼睛,做个美梦,让灵魂肆意浸步,听这些老树,讲述经年的过往。‎ ‎(中国作家网 徐翀 略有删改)‎ ‎16.文中四次写到银杏树,请按照提示,分别概括它们的特征。(4 分)‎ ‎(1)十几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些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赏析文中面线的句子。(3 分)‎ 眼前的片片金黄,阳光般通体透亮,就一群甜美的少女嘴角上扬 ‎18.下面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文章以作者对银杏的情感发展为线索。‎ 11‎ B.作者由前两次看到银杏并不在意,到第三次看到银杏树有了惊喜和震撼,由此对银杏树叶通体的金黄有了热切的期盼。‎ C.踩在凋落的银杏叶上,从脚下发出的声声脆响,作者感受到了银杏面对死亡的惊惶。‎ D.本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银杏崇高品质的赞美之情。‎ E.本文感情真挚,语言华美,写景状物生动形象。‎ ‎19.根据对文章的阅读,分析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 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5 分)‎ 材料一:壮族歌圩节,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流传最广的传说,还是有关于家喻户院的刘三姐的。传说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秋秋须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2016)》‎ 材料二:三月三歌圩节,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摘来红蓝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条,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板。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留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礼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对歌前,刘三姐的神像由众人抬着绕行一周,人们祈求她赐予歌才,保钻三月三歌圩人人对歌如意。‎ 材料三:三月三歌圩节,人们争相亮开歌喉,相互对唱,歌声此起彼落。歌词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民族历史、现实生活、生产知识等等。男女老少在这歌圩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歌圩也成为传授知识的好场所。歌圩的文娱活动也很活跃、丰富,有抢花炮、演壮戏、要杂技、舞彩龙、舞彩凤、唱桂剧等,整个山乡沉浸于节日的气氛中。‎ 材料四:很多少数民族除了跟我们有一样的传统节日以外,他们民族还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例如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三月三歌圩节”等,这些民族节日,传承了民族精神,丰富了中华文化。‎ ‎(1)上面材料中没有介绍“歌圩节”特点的一项是 。(2 分)‎ 11‎ ‎(2)根据上面的材料,请你简单概括“三月三歌圩节”具有的特点。(3 分).‎ ‎2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水存传》中,血溅鸳鸯楼后,武松在逃亡过程中,得到了王英、扈三娘的帮助,被打扮成头陀模样。从此,武松有了“行者”的绰号。‎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通过写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观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C.《西游记》中,孙悟空假扮的“牛魔王”以吃斋为由不肯吃唐僧肉引起红孩儿怀疑,又答不出红孩儿的生辰,被红孩儿识破。最后,悟空只好请来观音菩萨降服红孩儿。‎ D.《父亲的病》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乡拾》,文中既讽刺庸医,也批评封建主义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态度。‎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5 分)‎ 悟空打死小妖,变作它的模样,来到妖怪母亲门前,叫开了门,道:“我是平顶山莲花洞差来请老奶奶的。”到了二层门下,闪着头往里观看,见那正当中高坐着一个老妈妈。‎ 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脱脱的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心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道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教了我,我拜 了他四拜。为他使碎了肝肺,用尽了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竞拜,必定走了风讯。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到此际也没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给奶奶磕头。”老怪问道:“你是那里来的?”悟空道:“平项山莲花洞,二位大王差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老怪大喜道:“好孝顺的儿子!”就叫抬出轿来。‎ ‎(1)选文中孙悟空说“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请联系选文之前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孙悟空被压两界山的原因。(3 分)‎ ‎(2)选文中,一向坚强勇敢的孙悟空却“哭”了,并“跪”在老妖怪面前,这一“哭”一 11‎ ‎“跪”反映了悟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2 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 分)‎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壮丹开。”(袁枚《苔》)‎ 苔,生于不见阳光的阴湿之地,可它不自卑、不埋怨。虽然花如米粒般细小,但它依然静静地、美丽地、执着地绽放。无论境遇如何,我们每个人也应似苔花一样,努力绽放出最好的自己。‎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这一次,做最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②表达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11‎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