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23分)
一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1 、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燃炽(chi)挑拨离间(jian)辍学(chuo)罹难(li)
B疏浚(jun)颓(tui)唐 忍俊不禁(jin)内疚(jiu)
C奖券(quan)拈(nian)轻怕重 赦免(she)讹诈(e)
D潜水(qian)解剖(pou)暂时(zan)发酵(jia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见义私迁 蔽帚自珍 自出新裁 相提并论
B潜滋暗长 不屑置辩 莫名其妙 怨天尤人
C陈词滥调 直截了当 义愤填膺 汗流浃背
D众志城成 不假思索 事倍功半 寡不敌众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B李白的“白法三千丈”这句诗大胆的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幕的淋漓尽致。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哪!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再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C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D“五一”长假期间,滔滔不绝的游客使各地风景区热闹非凡。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再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C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们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D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凉,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6、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B“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的叫道。
C上天喜悦谁,就给谁智慧;知识;和喜乐。
D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呢?还是参加社会调查小组?
7、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
A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桃花园记》《马说》《岳阳楼记》《狼》
B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商人》是他创作的一部戏剧。
C朱自清《春》写出了春天动人的景色,语言夸张,充满了想像力。
D鲁迅、矛盾、老舍、朱自清、冰心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阅读〈〈 苏州园林 〉〉片段,回答8---10题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技术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浏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8.选文所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
A、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
B、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
C、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都体现了设计者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D、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自然美。
9.对“讲究假山和池沼的配合”一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苏州园林有假山,有池沼,山水映衬,互相配合。
B、苏州园林中假山的堆叠注意了竹子花木相配合,使人产生“身在山间”的实感。
C、苏州园林中的池沼与桥梁、石岸、石头或花草金鱼等景致的配合,富有自然情趣。
D、苏州园林中的假山和池沼的配合讲究对称美。
10.“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正确意思是( )
A. 假山的堆叠,是技术也是艺术。
B.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C.假山的堆叠,不仅是艺术,而且是技术。
D.假山的堆叠,既是艺术,更是技术。
2006年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第II卷(共97分)
二、文言文默写、阅读(共23分)
按原文或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共8分,每空1分)
11、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壁万顷;沙鸥翔集,□□□□;□□□□,□□□□。而或长烟一空,浩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13、古诗词中有很多实写“风”“花”“雪”“月”的句子,任选其中的两项,各写一句。
风: 雪:
花: 月:
1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平弃了赠别诗常有的哀伤和悱恻,写得乐观开朗。其中劝慰友人,最能表现诗人宽阔胸襟的的两句是
, 。
阅读〈〈 鱼我所欲也 〉〉中的片段,回答15---19题。(9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为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这;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5、对第一段文字分段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6、选出下列加点的字与其他各项用法或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所恶有甚于死者
C、霜叶红于二月花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下列哪句话可以概括这一段文字的旨意?( )
A、鱼,我所欲也 B、舍生而取义者也
C、贤者能勿丧耳 D、可以辟患者何不为
18、下列含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乡为身死而不受
19、翻译下列句子。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阅读〈〈 曾参教子〉〉,回答20---22题。(6分)
曾子之妻之市,妻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 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是其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20、解释加点的字:
⑴曾子之妻之市( ) ⑵今子欺之( )
21、翻译句子: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22、曾子的话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用比喻句揭示“诚信”的内涵?
三、现代文课外阅读(15分)
寻春篇
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或于素淡了; 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可凭借什么去寻觅春天的第一双足迹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渐渐的,云雾中的燕山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有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掊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那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听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
;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衍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就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这一瞬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哪怕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最好在冬天写关于‘五一’的诗,因为这时候对春天想得要命。”他是在自己的诗里召唤春天,又用自己的诗去创造春天的。我呢,此时只愿意望得远些。望远必须登高。“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眼前,虽没有楼台可以登临,背后却矗立着巍巍燕山。我想,登上那山峦,一回头……也许反而要责怪自己;这次野游、山行,动身真的太迟了。其实,探寻春天的讯息:又何必凭借什么绿色的影子呢;只需攀登那足以远望的高处,透过千里平川的轻烟淡霭,透过蒸腾着的青阳之气,就会感到,大地在急促地呼吸着,——春天,正在大地上的母腹里躁动……
无边春色,已经从广阔的地平线上奔涌来。不过,绝不该停下步子。我知道,更引人的春景还要继续探寻;它,正在前方等待着我。
23、为加点的字注音:
1)横衍( )纵漫 2)轻烟淡霭( ) 3)阴霾( )
24、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
25、开始我为什么没有找到春天?
26、当我“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我看到了什么?我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27、我从“寻春”过程中悟出什么道理?
四、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本大题共3道小题,共9分)
28、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 陶渊 明
29、仿写
例句: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变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30、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
公车私用接送子女,在不少干部看来可能不算个事,纪检检查部门下力气抓,是不是有小题大做?实际上,回头看看,那些滑入犯罪深渊的干部,几乎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肆意违法乱纪的,正是从一件二件不起眼的“小腐败”开始,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的恶果。勿以恶小而为之,当切记!
□□□□□□□□□□
2006年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第III卷(共50分)
32、作文(共50分)
美国作家威尔逊说:“理解无疑是培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在生活中,理解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相互信任的基石,是消除隔阂的良药……
请以“理解”为话题,自己题目,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