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从军行
作者简介
李颀
(
690-751
)
唐朝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进士,曾任新乡县尉,晚年在帮乡隐居。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诗内容丰富,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其诗格调高昂,风格豪放,慷慨悲凉。擅写各种体裁,七言歌行尤具特色。作品今存《李颀集》。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
作品鉴赏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
韵译: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 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凄厉; 或听到细君公主琵琶声幽怨更多。
野营万里广漠荒凉得看不见城郭; 大雪霏霏迷漫了辽阔无边的沙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
韵译
:
胡地的大雁哀鸣着夜夜惊飞不停; 胡人的士兵痛哭着个个泪流滂沱。 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 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随将军去拼搏。 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 徒然见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家。
“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
请分析这句名句在表达上的效果。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
。接下来,似乎应该正面点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可是诗人却从侧面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句。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何况远戍到此的“行人”呢?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用叠字,有着烘云托月的艺术力量。
这首诗借汉喻唐,以古讽今,其主旨是讽刺唐玄宗的穷兵黩武。你认为诗中那一句用警醒的语言点明了这一主题?
明确:“空见蒲桃入汉家。”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谁不想班师复员呢?可是办不到。“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只有跟着本部的将领“轻车将军”去与敌军拼命,这一句其份量压倒了上面八句。下面一句,再接再厉。拼命死战的结果如何呢?无外乎“战骨埋荒外”。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到的是什么呢?
“
蒲桃”,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此处用故,讥讽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草菅人命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