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孟子》两章 孟子的思想: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 )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 )非不深也,兵革( )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 )也;委( )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 )民不以( )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 ),亲戚( )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 翻译句子:‎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 ‎ ‎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 ‎ ‎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 ‎ 二、 课文分析:‎ ‎1、中心论点: ‎ ‎2、“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 ‎3.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 ‎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 )于畎亩( )之中,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 )于( )是( )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 )起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 )乱( )其所为,所以( )动( )心忍( )性,曾( )益其所不能。‎ 翻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 ‎ 。‎ 人恒( )过( ),然( )后( )能改;困于心,衡( )‎ 2‎ 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 )则无法家拂( )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 。‎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 ‎ 。‎ 课文分析: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 ‎3、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 ‎ ‎4、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行为上要 。生活上要 。‎ ‎5、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4分)‎ ‎ ‎ ‎ ‎ 2‎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